登陆注册
22648300000010

第10章 纳兰容若传记(9)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已经是三更天了,窗外隐隐传来飘渺的笛声,不知从何而起,也不知何人吹奏,只是那么轻轻的,仿佛一阵淡烟,在夜色里缓缓地飘散着。银白色的月光洒下来,把月夜下的一切都笼了层朦胧的银光。

而自己呢?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这便是十八岁的纳兰容若的回答。

一年之后,纳兰容若写信与朱彝尊,写明自己的仰慕之情,想要与这位词人见面。他是忐忑的。

以自己不足二十岁的年纪,对方真的能理会自己这个毛头小子吗?

但是,朱彝尊不但回信,而且还亲自登门拜访了。

衣衫褴褛、饱经沧桑的朱彝尊,面对豪门的贵公子纳兰容若,不卑不亢。

纳兰容若他仰慕的,不是外表,而是对方的才学。

在精神层面上的契合,让两人很快就是越聊越投机,最后的结果,大家也不难想到。

“滔滔天下,不知知己是谁。”

如今,可就要改成“滔滔天下,君乃知己”了。

第四小节 我是人间惆怅客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

“意外造成的结果并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明知道往这条路上走,结果肯定是悲剧,却还是必须往这条路走,没有其他的选择。”

纵观纳兰容若那短暂的三十一年人生,在我们如今看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早已明知他会痛失所爱,早已知道他会经历丧妻之痛,早已知道他的至交好友会一个个地过世,早已知道他会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停冲撞中,逐渐消磨了那原本旺盛的生命力,早已知道他会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的那一天,经历了七天的痛苦之后,终究还是撒手人寰,在生死相隔八年之后,与自己心爱的妻子在同一月同一天,离开这个红尘世间。

悲剧吗?

所谓的悲剧,大概也只是我们一相情愿的自以为是罢了,若纳兰容若当真知晓,大概也会禁不住大笑三声的吧?

他从来都是一个生活在成人世界内的孩子,带着纯真,用自己的心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一颗最最真挚的心灵。

纳兰容若从来都是用这样的一颗心,去对待周遭的一切事物,一切的感情。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眼儿媚·咏梅》)

如果用现代人评价成功人士的标准来衡量纳兰容若,大概他就是“成功”的典型。少年进士,御前侍卫,一路高升,深得皇帝宠信与重用。但是,在这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道路上,他却似乎从未开心过,抑郁终生。

年轻的心终究难以承载理想与现实纠缠不清的矛盾,那长期的重负最终压垮了最后一根承重的稻草,三十一岁的时候,纳兰容若离开了这个人世。

他曾写过这么一句词:“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不是人间富贵花”,七个字,恰恰写尽了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

他有着清高的人格,追求着平等与理想,但是这种别样的人格,在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凄风冷雨的失败告终。即使在外人看来,纳兰容若的一生并无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但“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内心的孤独与伤感,终究不被外人所理解,只能化为笔下清丽的词句。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梅兰竹菊,都是高洁清雅的象征,在纳兰容若眼中也是一样。梅花暗香徐来,“别样清幽,自然标格”,并非凡花,纳兰容若借写梅花而喻己,梅花冰肌玉骨,却是生长在苦寒之期,而这与自己是何其的相似?

在长期的侍卫生涯中,对于无休无止的随驾出行,纳兰容若开始感到极度的厌倦。他在寄给好友张纯修的信中这样写道:“又属入直之期,万不得脱身,中心向往不可言喻……囊者文酒为欢之事今只堪梦想耳……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发已种种,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已经是很明显地表达出了自己对官职的厌恶,那些繁琐的事务让他觉得毫无意义,一心只想回到他所热爱的诗词世界中去。

一个冬天的夜晚,窗外,隐隐飘来了梅花淡淡的清香。

纳兰容若也许是正在看书,也许是正要上床歇息,这一缕幽幽的梅花香气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放下手中的事情,起身来到窗前。

细细看去,院子里并没有梅树的影子,那这缕清香是从何而来呢?

纳兰容若越发好奇,于是披上厚厚的御寒裘衣,缓步出房。

雪早已停了,地面的积雪被下人们清扫得干干净净,但树枝上还覆着一层白雪,在灯光的照映下,透出些淡淡的昏黄。

他循着香气找去,却在东墙的墙角处,见到了这株在冬夜中暗绽芳华的梅树。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是何人种下的了,谁也没有发觉,这株被人遗忘的梅花,又是什么时候长成了树,如今,在黑夜中静静地绽放幽香。

这株孤傲的梅树,虽是冰肌玉骨,却是别样的清幽。

它不像那些富贵花一样,在向阳之处,被照顾得枝繁叶茂,然后在盛开之时接受着人们的赞美,而是静静地,在角落处顽强地生长着,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清香。

而在向来自比“不是人间富贵花”的纳兰容若眼中,他所喜爱的,正是这“别样清幽”的寒梅。

正像在另外一首《金缕曲》中写到的那样:“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

一样以梅来拟人,高洁清雅。

第五小节 爱情词之外的纳兰容若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樨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眼儿媚·咏红姑娘》)

纳兰容若并非只会吟风弄月的风流士子,在他的词中,虽然描写爱情的词的数量占了大多数,但也有一些词作,表达出纳兰容若对历史变换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例如这首《眼儿媚·咏红姑娘》。

红姑娘是什么呢?那就是酸浆草的别称,开白花,结红色的果子,所以又被称为“红姑娘”。

这首词里面,纳兰容若借“红姑娘”抒发兴亡之感,而且难得地点明了词中的年代,也就是最后一句“至正年间”,颇为意味深长。

“至正”是元代元顺帝的年号。元顺帝统治时期昏庸不堪,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民间的起义此起彼伏,最终,政权落到了朱元璋的手中,他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据说元代宫殿前,种了不少“红姑娘”。纳兰容若见到这种橘红色小果子,想到的,却是历史的兴亡。

这首词上半阙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红姑娘,那花萼好像霞绡一般,云霞似的轻纱,轻柔而且淡淡的透明,红色的果实就仿佛女子的樱唇一般,娇艳欲滴,那红艳艳的颜色好比红宝石,说不出的漂亮好看。

而下半阙,纳兰容若则是在借红姑娘开始抒发自己的怀古情怀。

“故宫”,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称“故宫”的含义,指的是元代的皇宫,如今朝代变迁,昔日恢弘的皇宫,也早就换了无数主人,只有那些生长在宫殿前的红姑娘,还静静地生长着,被一代又一代的宫女们采摘下来,簪在乌黑的发髻上。

可那乌黑的发,过了几十年,又何尝不会变得雪白?

巍峨的宫殿,过了几百年,难道不会变成断垣残壁,变成废墟一片吗?

纳兰容若身为满族贵胄,又深得皇帝宠信,前途无量,按理说,他应该是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而不是如今这忧郁的、伤感的,带着忧国忧民之心的模样。

在清朝初期,尤其是在康熙年间的这段兴盛繁华年代,用歌舞升平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是,纳兰容若却从这之中,看到了朝代的兴替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历史的潮流正如洪水一般汹涌而来,悄然而退。

清朝虽然封闭了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但一些外国的传教士,还是排除万难来到了中国,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人,他们带来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与知识,但是,在朝廷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些小玩意而已,并未引起重视,可纳兰容若却在自己的《渌水亭杂识》中这样写过:“西人历法实出郭守敬之上,中国未曾有也。”“中国用桔槔大费人力,西人有龙尾车,妙绝。”很明显,与国外先进的科技相比,中国落后的科技现状已经引起了纳兰容若的思考。但是,处于他当时的环境与年代,就算能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却无力去改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画图曾见绿阴圆。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止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临江仙·卢龙大树》)

卢龙是地名,是当年康熙出巡的时候经过的地方,在如今的河北省卢龙县,山海关的附近,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这儿也是战场的所在。

纳兰容若随着皇帝来到卢龙,看到这些带有历史意味的地方,不禁有感而发。

开篇第一句,便是“雨打风吹。”宋代辛弃疾在《永遇乐》一词中这样写过:“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很明显,纳兰容若这句便是由此化来。

那么,雨打风吹去的是什么呢?以前血雨腥风的战场,如今已变成了寻常百姓的田地,种瓜种豆,闲话桑麻。

在纳兰容若的词中,流露出一种对沧海桑田的感慨,还有对兴衰交替的明了。

纳兰容若虽然无心官场,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他毕竟是生在权贵之家,明珠从来都是政治的中心,在朝廷之中一言九鼎。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怎么可能没有见过那些血淋淋的钩心斗角?苏克萨哈的被杀、鳌拜的被除、索额图遭贬,颇有《红楼梦》中言“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纳兰容若耳闻目睹,在感慨的同时,不禁隐隐地担心起自己家族来,“惴惴有临履之忧”,虽然如今自己的家族正扶摇直上,但谁能保证,能够一直这样繁华下去呢?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会从云端摔落下来。

事实上,在纳兰容若亡故之后没几年,他的父亲便被罢相,只是那时候公子已亡去,也免得见到“哗啦啦一朝大厦倾”,伤心欲绝。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蘋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浣溪沙》)

和无数怀才不遇颠沛一生的人相比,其实纳兰容若是个幸运的男人。

从一出生起,他就锦衣玉食,轻取功名一帆风顺,但在内心的深处,他却是“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所以,他才会经常地在自己的词里描写江南。

历朝历代,文人隐士多喜江南,更有传说范蠡和西施,飘然隐居于西湖之上,白首偕老。

而对少年得志、功名轻取的纳兰容若来说,江南,也许就是他内心深处隐隐约约的憧憬吧?

纳兰容若究竟有没有去过江南?也许他随着康熙南巡曾到过苏杭,因为在他的词中,描写江南风光的词句,确实为数不少。

于是我不禁猜想,或许当他年少无拘无束之时,也曾在江南的烟雨中泛舟湖上,看天青色的湖光山色,青帘低垂白蘋洲;看如丝烟雨中的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

那时,纳兰容若尚且无忧无虑。

他在自己的词中,尽情地挥洒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随意的、洒脱的,以词写意,书写着自己所在意的、所追求的目标。

即使那并非钟鼓馔玉,并非青云直上,而是那心系江南的幽幽一缕思归之意。

江苏吴兴霅溪有白蘋洲,倒是确有此地,一点不假。

而白蘋是水中的一种浮草,颜色雪白,颇有楚楚可怜之态,古时,男女恋人分别之时,常采白蘋花互相赠别,千百年来,就渐渐成了诗词中的泛指,无固定场所,只是一处满布花的江中沙洲。一如温庭筠的《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洲。”

或是湖光山色在天青色烟雨中模糊的曲线,带着江南旖旎的气息,从纳兰容若的《浣溪沙》中,如水般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他就从中走出,活灵活现。

带着酒,乘着一叶扁舟,在十里平湖之上悠然自得。

也许那是随康熙南巡之际,难得的一次清闲。

那时纳兰容若不过二十二岁,却已经成为了康熙身边的一等御前侍卫,自小骑射习武练就的一身好本事,让他能在“侍卫”这个位子上游刃有余,而不同于其他侍卫的是,他还有着众人皆知的才华,诗词一绝,已是少年闻名,如今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是人们艳羡不已的少年英才。

这天,他带上几壶好酒,乘着一叶扁舟,往约定之地划去。

难得有空,自是要与知己好友们一聚,不醉不休。

他的朋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换句话说,大多是一些与世俗主流相悖之人。这些不肯落俗的人,有不少是江南汉族的文人。

远远地,纳兰容若就看到了湖中沙洲亭子里,众人都早已到达,只等他一人。

好友相见,自是分外欢畅,一番觥筹交错,都不禁有了几分醉意。

趁着酒意,纳兰容若看着庭外的湖光山色,心中那对江南隐士的向往,又渐渐萌动起来。

看这十里湖光,水波粼粼,倒映出天色与山色。

水色辉映中,天,越发的碧蓝;山,也越发的青翠。

而在京城之中,何曾见到过这样的青山绿水?见过这样的水色蓝天?

湖面上,采菱人划着小船缓缓地滑过水面,涟漪就像女子柔软的罗裙一层一层荡漾开来。

船上也许是几位年轻的姑娘,清脆的嗓音唱着采菱讴,歌声悠扬,在湖光山色中婉转得仿佛缭绕在山际的薄雾,悠悠地就传进耳中。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洲。西风听彻采菱讴。”纳兰容若轻声念着。

字里行间,无不是对那般生活的向往。

同类推荐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特殊清扫,清扫的不只是普通的垃圾,而是一个人留在世界上最后的痕迹。从事特殊清扫20年,无数次进出各类死亡现场,见过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在生与死的边缘,他选择用笔记录下自己所经历和思考的一切。有善终的老人,葬礼上全无悲哀肃穆的气氛;有因病而亡的运动少年,戴着奖牌走完了在人世的最后一程;有自我了结的中年人,在墙壁的月历上留下奋斗的记号;也有“孤独死”的人,却有一生的挚友帮其善后……对死者来说,人世的变幻无常在死亡的那一刻已然定格。可是对生者而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却永远不会停止。什么是生?什么是死?生命中什么最值得珍惜?站在十字路口,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些问题,恐怕思索一生也未必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知死,焉知生?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能凸显其分量;也只有在死亡面前,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东西才会浮现。跟随特扫队长进入25个房间,旁观25个人的生命故事,或许我们对于生和死,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政治写作

    论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政治写作

    本书从德里罗的整体创作历程出发,不仅着力于德里罗小说创作中的文学审美维度,而且通过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揭示文本背后的权力逻辑和政治指向。可以说,德里罗的作品有着多维特质,涉及性别、种族、阶级、民族、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拓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议题,彰显后现代主义小说对现实和历史的介入问题,凸显德里罗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政治主题。
  • 不一样的文学史

    不一样的文学史

    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窥视人性的洞见之作。巴尔扎克是个“软饭男”;简·奥斯汀土里土气不会搭衣服;艾米莉·勃朗特有同性恋倾向。毛姆这样做并非有意唱反调,哗众取宠,而是去除一切伪饰,只留下真实的躯干,以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本人作为职业作家的丰富经验,过滤出作家的经历和作品可能产生的亲缘关系,给读者展示一个够八卦、超好玩的不一样的文学史!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相遇了灯亮了

    相遇了灯亮了

    苏韵:“我救了你,你也救了我,我俩就打平了,你还来烦我干什么?”周梓楠:“可你救了我两次,这不公平。而我又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只能跟着你。”苏韵心头飞过无数个乌鸦,她怎么都没想到,偶然救下这个人,对方却像无赖般缠上了自己。不过貌似这个无赖嘴巴挺甜的,又是个大帅哥,被他赖上的感觉好像还蛮不错的。
  • 帅气的我去当老师了

    帅气的我去当老师了

    一个在世人眼中不学无术的豪门少爷,摇身一变成了高中老师。当“不靠谱”老师遇上一班混世魔王……鸡飞狗跳的教学生活开始了!教学生,本公子有的是妙招!攻克难关,携手进步,却意外收获女神的芳心……且看帅气的我如何攻略校园,走上人生巅峰!
  • 西北第一盗案

    西北第一盗案

    一九三二年五月,宁夏军阀马鸿逵的府邸发生一起特大盗窃案窃案。该安检轰动西北五省,被当时新闻媒介称为“西北第一盗案。”早在一九三〇年“秦安盗宝事件”发生时就已形成。为使读者朋友对“西北第一盗案”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本章先对马鸿逵的一手制造的“秦安盗宝事件”作一个交代——一九三〇年春,桂系军阀李宗仁与蒋介石矛盾激化,发生大战。冯玉祥在河南积极响应反蒋,并和山西军阀净锡山正式结盟,组成反蒋战线。蒋介石针对新态势,立即作出相应的措施:组成“讨逆军”予以反击。
  • 顽劣小萌妻之妖王么么哒

    顽劣小萌妻之妖王么么哒

    她是煌舞大陆殇家的大小姐,,可家族被灭,妹妹背叛……
  • 快穿开挂户之大人不能挂

    快穿开挂户之大人不能挂

    五湖四海天下无敌第一人商千被天帝赶去历练做劳工啦!!于是,在一片“天帝威武”“天帝万岁”的呼声中,天神界开始了敲锣打鼓放鞭炮,开宴奏乐赏歌舞的日子。商千恨恨咬牙。好生气哦,可是还要保持微笑。做神真累,做个MVP更累。商千默默下定决心,不搞事情玩塌位面,她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冉魏霸业

    冉魏霸业

    永嘉之乱,匈奴、羯、鲜卑、羌、氐五胡乱华,中原大地随之十室九空,尸骸盈野!而汉家衣冠被迫南渡,这世间仅剩下几百万的汉儿,亡族灭种在即,谁来拯救这萧瑟的河山?“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且看一个历史爱好者重生为冉闵,如何仗三尺剑,叱咤风云,扫除华夏膻腥! PS:新书《秦有锐士》上线了!写历史上的秦武王嬴荡,喜欢战国历史,喜欢大秦帝国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请多多支持,谢谢。
  • 内经药瀹

    内经药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