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8600000011

第11章 长而不宰

【原文】

载营魄抱一[1],能无离乎[2]?专气致柔[3],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4],能无疵乎[5]?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6],能为雌乎[7]?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8]。生而不有[9],为而不恃[10],长而不宰[11],是谓玄德[12]。

【注释】

[1]载:有三种解说,其一,“载”为句首助词,无意义;其二,“载”,即抱的意思,在同一句话中,同一意义常常用不同的字来表达,因此在这一句中,用“载”来代替“抱”字;其三,“载”,为承载之义,“载”营魄,也就是将营魄安顿好。营:魂的意思。抱:保持之义。一:合一;又说,这里的“一”,指的就是“道”。

[2]离:离开。

[3]专:结聚,集中。气:气息,精气。致:追求,达到。柔:柔和。

[4]涤除:洗净,排除。玄:微妙之义。览:又作“鉴”,就是镜子,这里含有观照之义。

[5]疵:瑕疵,毛病。

[6]天门:“天”含有自然之义,“门”指的是与外界接触的通道,“天门”即天赋的通道,指人体的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阖:同“合”,闭合之义。

[7]雌:指母性中的温柔、宁静等特点。

[8]畜:养育。

[9]有:占有。

[10]为:帮助。恃:仗恃,居功。

[11]长:作为首长,含有引导之义。宰:主宰,控制。

[12]玄德:玄妙的道德。

【今译】

精神与形体相配合,持守住“道”,能够做到不离开吗?集中精气,达到柔和,能够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涤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够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够做到无为吗?自然的感官在接触外物时,能够做到宁静平和吗?明晓各种事理之后,能够做到不使用智巧吗?滋生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了它们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它们却不自恃有功,引导了它们却不进行宰制,这就是玄妙的道德啊!

解析

纯洁无染的婴儿状态

“载营魄抱一”,说的就是魂魄合一,“营”就是魂的意思,现在“魂魄”常常用作一个词,但“魂魄”原本是两个词的。简单地说,魄,代表着人的形体感觉;魂,代表着人的精神思维。因此,“营魄抱一”就可以理解为精神与身体的合一。老子问,精神与身体合而为一,能够不相分离吗?对此,我们要进行反观,精神与身体是可以分离的吗?表面上看来,精神与身体就是合一的,是不可分的,魂灵出窍之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精神只能依从于身体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精神与身体必然是合一的,谈不上分离不分离。可是,如果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讲,精神与身体的确会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形。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说辞,叫做“身不由己”。什么叫做“身不由己”呢?也就是说自己的身体不能由自己来控制。对于这一说法,当分作两种情况来看。在一种情况下,身不由己是由外力的迫使所造成的,一个人不喜欢做那样的事,但是有着某种外在的压力逼迫着他不得不那么去做;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并不存在什么外在的压力,身不由己完全是自我的控制力薄弱所造成的。这就涉及到自制力的问题。古罗马的基督教神学家圣保罗曾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心里是愿意的,但身体是软弱的。”这话乍听起来很矛盾,可在现实当中,很多人的确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说,心志很坚强,能够对自己的心中意愿做到彻底的身体力行的人是比较少的。因此,超强的自制力才被看作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因此,老子才问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在老子看来,使得精神与身体相合为一,正是“道”的基本要求之一。

老子提出的第二种诘问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致柔”,指的是集中精气,达到一种柔和的状态。老子认为,柔和的状态才是符合“道”的。晋代名将刘琨在《重赠卢谌》一诗中写道:“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意思是,哪曾想到,原本那么坚硬的钢铁,千锤百炼之后却柔软得可以在指间缠绕。刘琨的原意是表达自己身为久经沙场的英雄而今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慨,可是这两句诗却往往给人以另外一种角度的启发,那就是原本强硬的性情,经过辛苦的磨炼之后,可以变得平和柔顺。这种“柔软”的境界是比“强硬”的境界更高一筹的,套用老子的思想,“绕指柔”的状态才是符合“道”的精神的。其实,这并非仅仅是老子一人的见解,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样看。英国人以风度优雅著称,因此被誉为绅士的国度,而英语中的“绅士”一词是如何表达的呢?是gentleman,这个单词由gentle和man两部分构成,gentle是温柔的意思,而man就是男人的意思,从构词上来讲,所谓绅士,也就是温柔的人、和善的人,而这种温柔和善的性情是与高贵的品质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老子这里,柔和随顺就更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老子问道,柔和随顺,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老子》一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婴儿”一类的词语,例如,第四十九章,老子说道:“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五十五章,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上面两句引文中,“孩”和“赤子”与“婴儿”都是同类的含义。在第二十章,老子也曾说道:“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那么,老子为什么经常以婴孩来作比喻呢?这就是因为婴孩有着特殊纯朴的品质,没有经过任何世俗的沾染和人为的教导,心中毫无杂念,不会怀有任何巧诈的意图,一切随顺自然,而这,正是符合老子的“无为”之道的。可是,一个人既已长大之后,又如何能够回复到婴儿的那种心理状态呢?老子这么来比喻,当然不是要人们的智力发展阶段都停留在婴儿的水平上,而是强调心地的纯洁。

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得意弟子神秀禅师曾经吟过这样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当时尚未研究过佛学、后来成为弘忍大师继承人的慧能法师则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慧能看来,明镜台之所以要时时地去拂拭,是因为心中存有尘念,如若心中无此概念,本不招惹,又何须去拂拭呢?慧能法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是与老子所讲的“道”有着共通之妙的。但是这所谓的“无一物”,并非说是毫无感知,而是讲心地纯洁。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青年时期所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表述了这样的观念:“经验要丰富,心地要纯洁。”而老子所讲喻的“婴儿之状”,也就恰同于此,一个人,你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复杂,你的思想可以很丰富,你可以知道得很多,你也懂得很多的行事技巧,你也懂得权术韬略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你并不会因为这些而使得自己原本纯洁的心地遭受污染,即使你受到了别人的欺辱,你也并不会因此而去欺辱别人,而是对他人依然以善美之心相待,这就是老子所诘问的“能如婴儿乎”的现实意义。

省视自己的内心

“涤除玄览”说的是排除杂念,而进入心灵的深处进行认真的观照。老子问:当你深入考察自己的内心之时,能做到毫无瑕疵吗?就是说,自己能否做到凡事皆问心无愧呢?《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曾参“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每天都多次地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是否在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呢?这与老子所说的“涤除玄览”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这里所提到的一个很为独特的概念叫做“玄览”,“玄”字是《老子》一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是与“道”密切相关的,表达的是精微深奥的含义,而“玄览”就是一面很玄妙的镜子,它喻指的是人的心灵。

老子这里所讲的自省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求人们通过自省来体悟大道。在老子的哲学里,道虽不可名,但是可以被体认。大道玄远深奥,同时大道又无处不在,体认大道是高度的思维活动,没有内心的深入思考是感受不到的。而这种思考,就是内省的功夫。

其次,人的心灵就宛若一面镜子,世间一切都通过人心反映出来,没有任何能够躲藏得了,当一个人面对内心的时候,才会看到真正的自我,人们常讲“扪心自问”,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之初,处于婴儿状态,心灵纯洁而美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的尘埃污垢开始侵染我们的心灵。对物质的追求,对美色的欲念,对他人的嫉妒,莫名的烦恼,难忘的仇恨,种种杂念、妄念乃至恶念困扰着我们的心灵,焦虑和紧张折磨着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极大损害。而要解除这种不良状态,内省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在《论语》中有一句极其著名的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提出者就是曾参。曾参还举出了自我反省的三项具体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说,替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老师的传授有没有及时复习?其实,自省的内容完全可以不必拘谨于此三点,以上所言只是举例,实际反省的内容应当包括日常生活中自我的一切行为,这与老子所讲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相通的,人就要经常地这样反省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问一问自己在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一个经常做自我反省的人,他日常不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变成修身戒恶的良药。其实,不仅老子,儒家和佛教也都是强调内省的,并且把它列为重要的功课。比如,宋代瑞严和尚每天都要问自己:你头脑清醒吗?然后自己回答说:清醒。这样才算安心。这样自我警醒、细细问心,受到朱熹和张岱的肯定。

人们的心中本是纯洁清净的,可惜却被物欲杂念给封闭了,被一些妖邪的歌声和艳丽的舞蹈给迷惑了。所以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的引诱,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本性。而内省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谈到,“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就是说,夜深人静之时,独坐静思,省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进而能体会到了毫无杂念的细微境界。这种感受让人心旷神怡,精神舒畅。但是,在感到真心之时,也会感知到妄念难消,以致惭愧不安。

一个人首先要认识自我,但认识自我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以后,就要根除自己的劣根性,认识自我就是为了战胜自我。培养自己的克制力和意志,与发展自己的智力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强迫自己干完一件好事情的自制力,那么任何理想都不能实现,不管你有多么聪明。老子说:“自制者强”,“强行者有志”,的确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值得我们三思。

而后,老子又接连问道:“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都可以看作是对“无为”观念不同角度的表述。爱护国家和治理人民,应当持守“无为”之道;自然的感官在接触外物时,要做到平和宁静;明白各种事理之后,也能够不使用机巧。

这里着重阐释一下“雌”的概念。与“婴儿”一词相似,“雌”在《老子》一书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在第二十八章,老子又说道:“知其雄,守其雌。”那么,“雌”含义是什么呢?通过直观的体验,我们可以感知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雌性或者女性,都是比较温柔的,所以,“雌”象征着阴柔、娴静的性情特点。老子一再强调,做人要收敛锋芒,要功成身退,这都是要求人们以保守、退让的态度来处事,而雌性的阴柔正是符合此道的,所以,老子提倡“为雌”。

同类推荐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论语全解

    论语全解

    世界文明史提示人们,要想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温习历久弥新的人类文化经典。记载着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一书,就是这样一部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烽烟的、现代人不可不读的人类文化经典。
  • 园冶

    园冶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热门推荐
  • 我在剑仙路上

    我在剑仙路上

    荀若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有了实力超强的师父,既然师父那么强,那世界岂不是任我闯!......世间藏龙卧虎之辈比比皆是,在这里除了后台硬,还要自身硬。在这条修道路上,秉持一颗侠心,大步向前走去。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高建群,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
  • 元家有女名林希

    元家有女名林希

    她是父母双亡又被所有亲戚抛弃,一心守在墓碑前等死的天煞孤女。结果却被一个俊美无双冷清高贵的男人给捡了回去,做起了他专宠无度的太太!这个贵公子不仅上能替她手撕骚货、渣女、白莲花,还能下给她洗衣烧饭事无巨细样样拿来...垃圾堆前,“我身上脏你别抱着我了。”“没关系,你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最后还能给她世上独一无二的求婚。林希:“烈,为什么要来这里?”元烈单膝跪地,款款情深:“我们脚下踩着的是日界线,越过这条线就会有今天和明天,但在这里时间是静止的,我要献上对你的爱愿它如此地一般亘古不变。”“希儿,你愿意嫁给我吗?”【1v1】双洁无虐爽文
  • 诸天寰宇天下

    诸天寰宇天下

    从地球灵气苏醒时间出现的少年至尊,还未君临天下便被人算计,来到了遮天的世界。持我战戈,抗然成帝,跨越时空,斩圣灭神。
  • 奇门法窍

    奇门法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忆倾城

    妃忆倾城

    她,宁苡汐,曾是M国出色的特工,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前战神八王的王妃。“听说,那位八王是瘸子。”谁知,婚后八王却将她宠上天。“王爷,外界传言,说你一直娇惯王妃,现在的王妃无法无天。”某王挑眉:“本王的女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外界还传闻,这一切都是因为,王爷是个妻管严,耙耳朵。”某王:“媳妇,外界传言我怕老婆,你要替我证明。”“首先,我说一你不准说二。”“好的相公,我说三。”“其次,我让你往东你不准往西。”“好的相公,我往北。”“最后,不准和隔壁六王偷偷约会。”“不可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还蹬鼻子上脸了。”……
  • 世纬

    世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努力工作成为世界之主

    努力工作成为世界之主

    这是在世界各领域中,获得了卓越成绩的七位年轻人,穿越到异世界,互相争夺世界之主的故事。胜者,只有一位。才能,各有千秋。岚山作为新一届的圆桌七骑士,他在某一天睡觉时被召唤到了异世界。一脸懵比的就要开始完成任务,莫名其妙的就成为了世界之主?【已取得此地村民信任,任务完成,恭喜您解锁此区域领地权】【获得:领民x43人】“哈哈,这么简单,看来世界之主也不是很难当嘛”【您已完成七千三百万分之一的世界控制权,请继续努力】“你说啥?”
  • 格局

    格局

    一个2.5亿的工程被看成“一点破事”,任凭站长如何坚持原则,代表群众心声却也扭转不了工程招标的结局。看似荒唐的故事包含着严酷的真实,甚至有些悲壮……上篇上午快十点的时候,叶草然正在办公室跟党委书记何玉成絮叨,办公室主任莫根峰打着手机匆匆忙忙走了进来,“叶站长,卢处长他们已经过了省界了,你看咱们是不是该动身了?”叶草然看看何玉成:“怎么着,书记,出发?”“出发吧。”何玉成跟莫根峰说:“家里的那几辆车都派去,通知在家的站领导也都跟着去。另外,跟车站派出所的姜所长说一下,请他们给派一辆最好的警车,返回的时候在前边鸣笛开道。”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