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61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思静则心安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最早试图以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理论评鉴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学者,中国人心中最耀眼的国学巨匠之一。其笔下文字如莲花般纯净,思想若嫩荷之抽枝。

对王国维的感觉,在我眼中所见,他更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他对文学的感情更像是对待毕生的爱物,对于文字的精细,恰似他与生俱来的秉性。他的身上无一不散发出一种干净、高贵的气息,他是应该为了这些而存在的。他并不存在于人间,人间烟火之熏染,会教他的容颜黯淡,人间生活之俗世,会折损他的灵性自然。

他是静的,他敏锐的思想恰似一条宽阔却默默流动的河流,具备了狂风暴雨的能力,但更多时候,是温柔以对。

温柔以对的是他的生。他的生平是极其简单的,除却正常的娶妻生子,我没有读到过关于他的任何绯闻。狂风暴雨的是他的死。他平心静气地生活了许久,在五十岁时,采取大风呼啸、大海奔腾般的超乎平常的死法——自沉。他的死虽是悄无声息地沉于塘底,对于世人却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他与清室的关系,以及辫子的原因,很多人说他的死是殉清。与他相关的政治是清室,但是对于清室,他在少年之时参加科举就显得很不乐意,却还是在科场坚持参加了考试。虽说为清朝之民,却不赞成清朝之政,辛亥革命之后,王国维便随罗振玉去了日本。

罗振玉和王国维的私交甚好,可惜王国维交友不慎。罗振玉精于政治、腐朽虚荣,但是在学术上却是非常支持王国维的,也可见王国维给人深刻印象的也正是他在学术上的天赋。这也是王国维和罗振玉交往的唯一吸引力。

回国之后再和清室有关系已经是四十七岁之时了。他奉溥仪之诏入值南书房,做了溥仪的师傅。本就看不惯清室之政,心里更不愿意从政,也不具备从政能力与野心的王国维为何会入值南书房,成为溥仪的师傅呢?

除了罗振玉的关系之外,王国维是十分同情清室后来的遭遇的。更何况那时候的溥仪仅仅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对王国维颇为尊重,这也是王国维安心于此的原因。

不少人立足于此,便认为王国维是清室的遗老。若是遗老便应时刻追随溥仪,但是王国维后来并没有随溥仪去天津,而是接受了清华的聘书,专心于自己的学问。

他反对科举,一生治学可以用“弃中亲西——中西合璧——皈依中学——中西合璧”的四段式简单说明。有此见识,又怎会迂腐地殉清?

1927年6月的那天,已经成为一个永不可改变的、悲伤的日子,王国维先生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那个时候颐和园的门票已经很贵,要一块大洋,正是因为门票贵,所以在此地的人少,等到先生被人救起,早已断气。昆明湖的水其实是很浅的,薄薄的水铺在上面,下面更多的是污泥和烂草,他竟是被烂草和污泥堵住了呼吸而亡。一个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沉浸了漫长岁月的人,何以要用这种窝囊悲凉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殉清、怕死、怕穷,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那些口水犹如漫天黄沙,阵势虽空洞却慑人。一个学贯中西、精心于学问之人,怎会为了这些凡尘俗事想不开,又怎会为这些世俗之事而自杀?

王国维在其遗书中说: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何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难不成所有的彻悟要以死明生?还是太钟情于一件事情,执着一种情感,偏执一片纯净,死对于这样的纯粹恰恰是殊荣与归宿?

在众说纷纭的死因中,王国维先生的朋友陈寅恪的说法似乎更合情理,于众多功利世俗的猜测之中,我更愿意赞成陈寅恪的。

陈寅恪先生是王国维先生的同事及朋友,他认为王国维是死于自己的学术信仰。人生之苦聚,“无欲”以求“解脱”,如此死法,似乎更合乎他在《人间词话》中的“壮美”一说。王国维先生“死于文化”的提法更叫我心安些,以至于在想到先生死的惨景时不会太过悲哀。

遗书之中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又是什么意思呢?静安先生所害怕的应该是时局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自己的精神会有所侮辱,这样的感觉是世人不曾有的。

生存中,活着的状态,更多是大众本能的反应。

而王国维之精神世界,是唯美的,倾近于完美主义。他的情感总是因为温情而细腻,他在清华任教的时候,还时常担心着溥仪的生死,也仅仅就是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关心,再无其他。

静安先生之情真,情真乃出,情真乃为。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加上骨子里的悲观主义,似乎他更懂得人性中的原罪,这些懂得,叫他在精神中步步退让。

叔本华就曾说过:“人是自食的狼。”恰似中国有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

王国维的步步退让,是让自己完全地站在利益纷争之外,他的学术研究便是他精神的栖息地。

他曾说过:“我们自己消失在空无之中,如同水珠消失在大海里。”

人生繁杂,应以静观之。

人是无法脱离人自身这个特殊的身份的。

不管你再超脱,再大彻大悟,人的欲望总是叫你逃不出这样的桎梏。

不管如何,最终都是空无——黑暗。

静安先生醉心于自身纯洁、内心的干净,所以受不了世道变迁的侮辱。

清朝被推翻,新政府一样教王国维失望,“义无再辱”就是不愿意再改变自己的原则,不愿意再受到精神上的羞辱。

他的坚持,正是他脱离苦海的方式,而殊不知,他的方式也恰是他的苦海。

他的纯粹正是促成他自沉的主观原因。

这个世界上有纯粹的人,但很少。何为纯粹的人?总是坚持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脱离于世人之人,脱离于禁锢所有人的传统道德的人,也就是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活,完全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它和自私毫无关系,它完全是凭着自己感情来的。

他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却又似乎和很多人撇清了关系,但是他这撇清的关系也是存在于这众人的基础之上的,周围明明是成就了他,可是却硬生生地成了他特殊的背景。纯粹的人其实并非是不敏感无欲望,生于浊世,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这样的心怎么又会是不敏感的呢?多少本是纯粹的人过于注重他人的看法,害怕标新立异,害怕成为滔滔口水污蔑的对象,唯恐成为大众暴力的戕杀对象。

纯粹的人在这世间往往会在世俗的沼泽里,渐渐被黑色的污泥淹没,活着最终变成了在臭泥巴里缓慢腐烂。

而真正拥有了纯粹人生的人,对俗世从不低头,成就了自身作为的人,有了不凡的人生,才能在存活的岁月中有不凡的人生经验。用高贵去生活一生与用不断妥协去生活一生的人,我想这样的人生总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内心肮脏,双眼总是怀着不可告人的欲望;一个人心净而貌安,眼睛清亮,恰若一片莲花之盛开。

再读先生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无论怎么读遗书中之内容,都看不出这是一位将死之人要留下来的话。语气沉着冷静,并无悲戚之意。

似乎这死对他来说是顺其自然、心安理得之事情。

思自静之,生又何惧,死又何憾?

是由:王国维先生,思静而心安。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以来,颇受众人的青睐与关注。为此,我们重新编辑了这部书,希望从中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先生的经典词学理论。此外,我们还精选了数百幅精美插图,以图释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词章的意境。与经典同行,与大师对话,怡情养性、开发性灵、提升品位。

同类推荐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本书给大家呈现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其内容有《诗经》、《伊利亚特》等等文学名著。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是山药蛋派人物之一。此次由山西省作家协会编选的“山药蛋派”经典文库,精选其中优秀的文学经典,力求打造成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热门推荐
  • 莫语千丝

    莫语千丝

    没有简介,没有
  • 十年后的选择

    十年后的选择

    十年前,四个一起创业的男人。因为意志的不同分道扬镳,其中一个意外事故死亡。他的孩子在十年后重新来到那些人的身边,是报仇?是怀疑?是他杀?这十年每个人努力生活想要忘记,却始终逃不掉罪恶的惩罚……
  • 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意外获得世外高人一甲子的内力,没有功法?不存在的!看我如何在六扇门混的风声水起,一步一步变得更强,从无名小卒成为江湖巨擎。
  • 人人都要有逻辑思维

    人人都要有逻辑思维

    有些人智商不低,学历不低,情商也不低,但就是办事效率不高,说话啰嗦拖沓,被人莫名其妙地说服了,甚至有理时也莫名其妙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口才不好?不完全是。能力差也不完全是。其根源是逻辑思维能力差。因为办事没逻辑,效率自然低下;因为说话没逻辑,自然无法简洁明了表达;因为思辨没有逻辑,遇事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别人的思路走——无论愿意不愿意都那样。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竞争激烈,要想赢得一席之地,除了拼智力、拼学历、拼背景、拼努力之外,如果你拼了逻辑思维能力,你将会迅速投影而出。
  • 项爷今天又皮了

    项爷今天又皮了

    【新文:在厉先生怀里撒个娇】【爆笑高甜反套路小萌文】卫西萌表示她不过就是不小心对着那个男人扔了一只鞋么?为什么她从此霉运不断?“那个男人绝对有毒!”卫西萌咬牙切齿道。“有毒”的项修临眉头轻挑,有毒?那他就有毒到底好了。“你给我滚蛋!”卫西萌一脚踹过去,凭什么她醒来的时候就在民政大楼?“乖,走了。”项爷摸摸头给卫西萌顺毛。“走个屁啊,我……”卫西萌还没说完,直接被打包扛走。“项家少夫人”的头衔再也摘不掉,卫西萌表示:婚后她要吃他肉喝他血,暴力耍赖厚脸皮,眉头抖三抖,项爷横着走!全京城都知道项爷最怕的他家小萌妻,小萌妻皮起来,整个京城为之颤抖!
  • 你的成功你决定

    你的成功你决定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人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都会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入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我为上苍

    我为上苍

    璀璨大世,究极大能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为为棋子……
  • 为异世界献上手游

    为异世界献上手游

    当手游降临剑与魔法的异世界后,整个世界的画风都变了!我的世界中,国王贵族们放下了身份努力挥动着矿镐。绝地求生中,一名大魔法师手持大砍刀29杀吃鸡!明日之后中,一名小萝莉拿着榴弹炮追着一群营地名为“剑圣绝不拿枪”的壮汉跑。飞车中,一帮须发皆白的爷爷奶奶正在漂移过弯!梦幻西游、王者荣耀、阴阳师……就连娱乐游戏斗地主都被这帮家伙玩成了无间道!愚蠢的异界人呦,感受被手游支配的恐惧吧!!! (PS:火影、海贼之类的动漫改编手游可能也会写,但不确定) (PPS:本书分两条线:1、学院日常线,主要讲日常以及游戏对于魔法世界的影响。2、游戏装叉线,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新增游戏:一起来捉妖
  • 重生之全娱乐圈都在等我表白

    重生之全娱乐圈都在等我表白

    凌晨一点钟,她发了条微博。她说,她有证据,能证明薄楠的死不是意外。她说,对不起。她说,今晚之后,她会给薄楠报仇。全网轰动。再睁眼,她回到了五年前。现在,薄楠还未出事,她决定,这一次无论如何她都要救回他来。这是一个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双向喜欢。前期有些弱后期自立自强女主X假沙雕真抑郁男主#抱紧我,我爱你##整天都在想怎么救我男朋友于水火##努力便有未来#
  • 大秦帝国之异世

    大秦帝国之异世

    大秦的故事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然而统一六国,开创中华大一统的朝代却入如流星一般迅速流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切的一切都是大秦的制度与继承人的选择上出了问题,那么假设这两点被改变了呢?那么历史又该向何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