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霞无船,无法走海路至占城,又要躲避沿途元军,即乘便买了当地服饰,间行山路向西南而去。
欲往占城,必先过陈朝。此时元军正加紧攻打陈朝。
崖山至陈朝有一千四百里,凤霞这一路风餐露宿、摘果避兽,自不可免。
八月十四日(越南陈朝陈仁宗陈昑绍宝元年,西历1279年),二十三岁面黄肌瘦的卢凤霞到达陈朝谅州边境,已是足足走了五十七天。此时陈朝已多次抗击元军的侵略。
陈朝这城门,由门郎、监门将军、中郎将共同把守,凤霞心想无法逃过盘查,便依小道西进,寻一深山农户,慢语细言,问准砍柴采药小道、路边有哪些标志,便辞谢老农,起身翻山越岭南去。
这一路艰难险阻、往返奔波,依俗易容易服自不必说。
终于经陈朝顺化进入占城,这一千八百里地,又是走了整整七十四天。
话分两表,陈朝仁宗情知宋已被蒙元攻占,曾御令门吏可放行盘查清楚的南逃宋国旧臣将士诸人。凤霞不知此事,又狐疑他人图己,便又走了一条艰难路途。
自进入占城境内,凤霞便以大宋履正郎名义多方查找右丞相陈宜中下落,最后听人说在占城京师因陀罗补罗,便又到因陀罗补罗查访。
此时已是进了腊月,占城不似北方那般寒冷,只是过多的长途跋涉,已让凤霞难以支撑,身体发热、咳嗽不断。
却说这右丞相陈宜中听外出采买的下人讲,城内风传有宋旧臣履正郎查访于己,实在想不出是何人,便安排好下人趁夜色把此人绑到城郊一处宅院,问清底细,若非旧人,可就便杀之,以除后患。
再说那边厢,凤霞突感浑身燥热难耐,顿时吐做一团,浑身战栗,无法再站立起来。心下骇然,思忖道:难道天要将我命绝于此?但转念一想,家中父母尚在,临安单杰生死未卜,不能似这般倒下。心中喊着“华夏不灭”,攒一口真气在胸,便向近前一户宅院爬去。
凤霞近得院门,看是一处大宅院,上书“陈府”。凤霞便爬将过去以手拍门,顷刻,一老者打开宅门,凤霞便道:“某乃大宋左丞相陆秀夫帐下履正郎卢凤霞,万望老者救某一命,千恩万谢。”言毕,便昏倒过去。
待凤霞悠悠醒来,已是掌灯时分,转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内室,墙上挂着些字画、兽头之物,在看身上,盖着一床锦被,身上的衣物亦不是自己所穿之物。
此时一人进将前来,看凤霞张开眼,便微微一笑说道:“履正郎醒了。”
凤霞一瞧,正是晕倒前所见老者,便要纳头拜谢,老者急忙过来按住他:“不急不急,想我陈家本是当年避永嘉之祸而衣冠南渡的世家之一,彼时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此陈府便是彼时的陈家后裔,我家陈氏后人都以做些生意为生,故经常乘船渡海。我家老爷寻了此住宅院,买下来做了陈府,目前府中只有我家大公子,大公子情知是壮士乃宋朝汉人,便急令我等好生安顿履正郎。方才郎中已经来看过,履正郎因过于劳累而病倒,只需将养时日便得好转,并无大碍。履正郎需要什么就告诉我,我是陈府的管家”
凤霞闻言,心下感动万分,便回道:“多谢大公子、多谢管家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他日有缘,必定报答。”
管家亦不以为意,嘱咐凤霞好生休息,便下去吩咐厨娘做些凤霞能下咽的饭食去了。
话说陈宜中安排的下人,遍寻一天街上各街头角落,皆无可疑人等的踪迹,便回陈宜中处复命。陈宜中只做凤霞已然离去,便赏了下人一些银两,嘱咐仍仔细查访,便回内室陪家眷去了。
凤霞在陈府住了三日,每日皆是可口饭菜,渐渐面色重新红润、整个人又神采奕奕起来。
时常听府上的丫鬟议论陈家大公子风流倜傥,又说大公子年关将邀杂戏团来府上舞狮,每日好生期盼之态。凤霞心想,目下的小姑娘真心易生欢喜,不知临安府是否全城、单杰一家是否安泰。
正思忖间,一个年纪相仿的后生走将进来,拉住凤霞便道:“小哥何往,何不快来陪我多饮几杯?”
语毕,便瞧见几个丫鬟面露喜色,眼巴巴看着这位翩翩公子,便知定是陈府大公子。这陈家公子的面相真个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剑眉怒目、唇红齿白、鼻若悬胆、颧高耳阔的富贵命,便上前施礼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陈公子心下坦然,扶定凤霞,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兄长且屋内安坐。”
两人分主宾坐下,便有丫鬟端来茶水,这丫鬟眼见自家大公子,眉目含笑又娇羞地退将下去。
陈家大公子笑道:“哥哥莫怪,府上丫鬟没规矩。”
眼见凤霞只是咧嘴微笑,便接着说道:“哥哥切莫再对人言自身乃大宋履正郎,岂不知陈宜中正派人寻找哥哥。”
凤霞听陈公子言及此,便插话道:“如此甚好。”
陈公子看了凤霞一眼接着道:“哥哥只管他是相认吗?他已在城外乱葬岗给哥哥挖好了葬坑,他是要图哥哥的性命。”
凤霞大骇,面形于色,送到唇边的茶水不禁洒了出来。
陈家公子接着说道:“哥哥有所不知,想当年陈宜中做太学生时,京师大户邱员外见他骨骼清奇,便把掌上明珠嫁与他,他方才因此而富。彼时又有丁大全陷害忠良,陈宜中与几个太学生不畏权贵、伏阙上书,被时人称为六君子。不过,自从跟了右丞相贾似道,其真面目才被世人所知。先是弹劾为官清正的左丞相陈元凤,栽赃陈丞相乃丁大全余孽,致使陈丞相被罢免;后又趁贾丞相兵败,不顾往日情面,反戈一击,斗倒贾似道,自己担任了右丞相。”
凤霞愕然,陈公子喝口茶,继续说道:“哥哥莫不是忘了我也姓陈之事。却说元军兵临临安之时,陈宜中便与太皇太后商议与元军议和,纳币称臣。是时派陆秀夫先去,元人见陆丞相彼时官低,便置之不理,后派左丞相文天祥前去议和,却被元人扣留。元人点名陈宜中前去议和,不想这陈宜中借口乘便出城便南逃而去,致使元人以为有诈,便攻破了临安城。”
凤霞听闻此事,面有愤色,陈公子继续说道:“待到张世杰、、陆秀夫、江万载等人辅佐益王、卫王两个小王子,在福州招兵买马形成一定气候,这陈宜中又重回朝廷,又做起了重臣。只是陈宜中排斥异己,不断排挤于文天祥、张世杰。而后又动用台谏弹劾陆秀夫,将他免职。江万载、张世杰为此怒斥陈宜中让天下志士心寒,陈宜中才只得让陆秀夫官复原职。”
陈公子看了凤霞一眼,继续说道:“只是这江万载是武将,依宋制重文抑武,陈宜中比他更有权势,嗣后文天祥被排挤,不得已离开福州去南剑州开督府,自行招募义士抗元。”
凤霞扼腕叹息,不想内廷是这般光景。陈公子又道:“井澳之战,军队损十之六七,陈宜中以来占城借兵为名,携家眷来此,哥哥来寻他,他面目何存,由此可知,哥哥死期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