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1300000010

第10章 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上)(1)

我们都想做好人,并想用好的方式对待某人。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

然而,我们这个所谓的“好的方式”常常是有问题的。

并且,我们使用“好的方式”时,有一个隐藏的逻辑:我对你这么好,你应当给予我回报。

对回报的渴望也不算是问题,但关键是,我们还渴望对方用某种特定的方式给予自己回报。

如果对方不仅给了回报,还恰恰用的是自己所渴望的方式,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真爱自己。否则,我们就会失望,就会觉得对方对自己不够好,并生出想远离这个人的念头。

对方也会执着于类似的渴望。

当两个人的渴望相契合时,所谓完美的爱情出现了。然而,即便此时,这也不是相爱,而只是一种命运的偶遇而已。我们看见的,只是自己的世界,我们并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更多情况下,契合是不可能的,不管一个人多么爱你,他仍然不能如你所愿,自动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的“好”。甚至,即便知道了你的渴望,他仍然不能甚至不愿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

因为,一旦这么做,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就不存在了,他就沦为一个工具,一个满足你的梦想的对象。

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雷子是我的一个好友。前不久,他来广州出差,我们一起聊天,谈到了他的爱情。

他刚遇到了一个女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这让他有些畏惧,他生怕处理不好这个关系,让他重蹈覆辙。以前,他谈过不知多少次恋爱,但没有一个关系能持久。这看似浪漫,令别的男人艳羡,但他自己知道,这很痛苦,他其实很渴望拥有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于是,他说他刻意地与那女孩保持一段距离。他告诉自己,少见面,多打电话,这样就不会发展得太快。

既然如此,和她的电话就变得很重要了。最近有两次,他打电话给她,她都没接,直接给挂了。过了一会儿,她再打过来,一次说她在开会,一次说她在和老板谈话,事情很重要,所以她要那样处理。

雷子则说,如果他是她,他会先接她的电话,并走到一边僻静处,简单聊几句后,再告诉她,他有公事,待会儿再和她详谈。

我则说,如果我是她,他这样对我说话,我会感到压力,并且略有不快。

“为什么?”他问道。

“因为,你没有理解我的方式的合理性,而是在诱导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你。”我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在将你的方式强加于我。”

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这种诱导无处不在。

用普通的语言来说,这种诱导是强加;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种诱导便是投射。

如果投射成功了,这个女孩下次果真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那么,这便是认同,即这个女孩认同了他的投射。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斥着投射与认同。

一般情形下,我们尽管玩投射,也渴望对方认同,但对方并不是非得这么做不可。对方没这么做,我们也不是太失望。

然而,有些人会特别执着。他投射时,抱着强烈的愿望,渴望对方以他所希冀的方式回应他,如果对方不这么做,他会严重焦虑,认为对方不爱他。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即玩这种游戏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这样一来,这个关系就失衡了。这样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实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会诱导你或强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而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他会视而不见,他既不关心你的想法,也拒绝真正了解你。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受压制,因为你只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对他,他才会满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会满意。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中藏着一个“你必须如此,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它完整的表达是:“我以我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不过,玩这个游戏的人,通常只意识到前半句,即“我对你好,你也该对我好”,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威胁信息。但作为被投射者,你会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威胁,你会感觉自己没有选择权,你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对他表达你的好,否则他会不满意,而且你还会付出代价。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1.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相辅相成,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孤独的游戏。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后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无能,你很强大,我必须听你的。如果一个执着于权力游戏的人碰上一个执着于依赖游戏的人,两者会相处得相对比较默契。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顽固的投射性认同,和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密不可分。

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寻求建立关系,尤其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第一个势必会建立的亲密关系便是亲子关系,而我们也是在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初步形成了“好”与“坏”的概念。

在一个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与自己亲近,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坏”的。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父母普遍将听话视为孩子的一大优点,便不难理解,在我们国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相应地,孩子容易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如果父母特别执着于权力,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就会特别执着于依赖。他不仅在他的原生家庭是依赖的,到了学校、社会和爱情中,他也会沉溺于依赖的游戏中。

因为,他潜意识中认为,依赖是好的,会促进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关系的疏远。

这在他的原生家庭是对的,但到了其他关系中,这大多数时候是错的。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好”与“坏”的观念,到了家外面,都会有些不适应,都需及时调整。

然而,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极其僵化,父母极其在乎权力,而孩子必须绝对听话,这最终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非常顽固的依赖心理。等走出家门后,不管现实状况多么需要他独立,他也丝毫不敢表达独立的一面。这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独立的能力,也是因为他潜意识中相信,独立是“坏”的。如果他独立,就会导致关系的疏远,而如果他依赖,就会导致关系的亲近。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我们却仍然一直待在一个虚幻的家中,并继续执着于从家中形成的逻辑里。

同类推荐
  • 不逃避的人生

    不逃避的人生

    工作,感情,那些你暂时不去想的事:交往多年,分手或厮守哪种才是好结果;想改掉坏习性,瘦身戒烟戒酒一直没成功;怕选错行,结果哪一行都做不久;中年失业,人生接下来还有可能吗……
  • 职业的晋升(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职业的晋升(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儿》通过大量生动的职场案例,详尽解说了职场升职加薪中的那些事儿,揭示了职场中那些鲜为人知、秘而不宣的“道道儿”。当你面对与故事中人物相同的处境时,能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少走弯路,求进身顺理成章,谋升迁一路畅通。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让学生拓展思维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拓展思维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男神老公,请指教!

    男神老公,请指教!

    “女人,居然敢嫁给别人!”他带着几十门大炮,出现在婚礼现场,强势抢婚。他抓她,逼她签下廉价的契约,口口声声说她是他仇人。很好,可以。她斗不过他,她认输!只是……为什么这个男人对她越来越好……越来越宠溺了呢……“南笙,留在我身边,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他温柔的注目,许下最动听的誓言。她沦陷,答应了。可是一转身,生死面前,那个许她诺言的男人,却毅然决定救了别的女人,置她于不顾……
  • 男主他又又又黑化了!

    男主他又又又黑化了!

    沙雕神仙言姝,因为乱牵红线而被贬下界,为了重回天庭,开始了无尽穿穿穿之旅,试图恢复红线。本来以为简简单单,谁知道……喂!那边那个男主,不要以为你媳妇儿变成食人花我就认不出她了!还有你!踩在自己媳妇儿身上算怎么回事?别以为她真身是一把剑你就可以为所欲为。oh天啊,女主你想带王麻子去哪里?看着被乱牵红线的男女主,言姝心力俱疲,没想到身后还有一个大魔王步步紧逼。“乖宝,你想去哪里?”
  • 娱乐圈教母

    娱乐圈教母

    1994年柏林电影节上一晕,林清茶从这个电影黄金年代来到了一个陌生时空的2014年,变成了一个家里破产,负债累累的导演系学生,还恰巧赶上流量时代的开启……
  • 三界最主宰

    三界最主宰

    宅男刘成自家被电穿越,发现,因电脑原因,可来回往返,主世界,末世,异界,三个世界,你不信,更不敢相信的事,刘成在异界吃个瓜子都能成黑铁战士,不用练级,基本靠吃,三界资源成就最强王者、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我的美女下属只喜欢捉弄我

    我的美女下属只喜欢捉弄我

    本着替别人打工就赢不了的信念,没有任何资本的傅小优白手起家,开了一所名为《lovetroublesgoaway》的公司,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的他,无意间在一次业务中招揽了一名女大学生,随后,一直没有起色的公司也逐渐回暖。但之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本事没有自己的下属强,导致自己老板的名号名存实亡,不得不被其天天捉弄。感受到危机的傅小优默默为自己捏了把汗,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The Danish History

    The Danish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她是大龄剩女,离乡背井,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碰运气,找婚姻。一个屋檐下,五个好男人,同为舍友,要么有主,要么偏偏没有感觉。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迎来了半个刁钻同事,时刻嫌弃她的装扮;另外一位男士,同样优秀,加上暗中喜欢的人,换了个环境,桃花终于朵朵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