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79100000134

第134章

杜还说到此处,心下也不禁的暗自叹息了一声,接着说道:“哎…,当时那个场景啊,当真是惨不忍睹啊。

有的帮会,无论门主还是徒众,全家老小都被绑起来,全身被浇上热油,被烫的皮焦骨烂。

有的小帮派更是一夜之间,所有的徒众自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啊。

老主人为此竭力奔走于各门派之间,各派也看到了各行其事的害处,逐渐听从了老主人的建议。

当时在慧昭法师、乾云真人和老主人的倡议下,众门派的门长齐集青城山,在青城派中开了一个盟会。

最后议定,各派放下门第之分,约誓结盟共同对付仙友会,由慧昭法师、乾云真人和老主人三人为首,统一调配各门派的力量。

盟约结成的几个月后,金国在宋蒙联军的合力攻打下灭了国,河北的各路难民大批南下,里面自然夹杂了不少仙友会的人。

但在各派势力合力之下,大部都被一一铲除了,而且各派还派人暗地里跟踪其中的几支仙友会的徒众,顺藤摸瓜之下又找到了他们多个秘密堂口。

当时形势扭转,我们本想着中兴大宋的时机已经来了,打算召集各派共议大事,准备在民间组织义军北上光复故土,却不想在一次围剿仙友会余孽的当口却出了岔子。”。

杜君献听到这,目光闪动,似有所悟的问道:“还叔说的可是在余杭县那次围剿仙友会的混战么?”。

杜还黯然地点了点头,接着道:“不错,不想你还记得。”。

杜君献道:“那时候我年岁尚小,只是记得爹爹临终之前说过几句罢了。”。

杜还道:“老主人本是想待你年岁稍长一些再与你说的,怎奈重伤之下,怕是来不及交代这许多的事情,也只来得及与你说这些了。

当时,据线报来看,余杭县已经是仙友会最后一个大的堂口了,于是我们随着老主人带着人手,与慧昭法师和乾云真人所带领的江湖各派硬手在余杭县的一间客栈汇合。

当日商议好各派一起出发前往山中的仙友会堂口清剿,但当夜就起了变乱。

当时,各派徒众都聚集到了那家客栈,都在为当晚突袭仙友会的堂口做着准备。

但这客栈在众人聚齐后,不知是何原因,突然就起了大火。

接着各派中有些堂主突然就开始砍杀起自己的徒众。

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各派因为前些年的门第宿怨爆发的内讧。

可是后来,变乱殃及到一些大派,就连青城派和唐门都开始起了变乱。

此时我们才惊觉这其中定然另有蹊跷。

当时乱起突然,一时间各派掌门和长老都难以约束各自的门众。

刘二哥心思细密,混乱中,他偶然发现一个当年他极为熟识的帮派长老所用的招式与以往迥然不同,而且那个长老原来本是惯用左手,但当时那人竟然改用了右手。

刘二哥告诉我们,那长老当年在一次剿灭仙友会堂口的混战中被剧毒伤了右手,其右手无法再用,所以这长老几年来一直苦练左手。

这个人与刘二哥素来交好,一次喝醉后得意自己左手功力有成,便向刘二哥吐露了真言。

值此大乱,刘二哥一眼便瞧出了蹊跷之处,待刘二哥说明后,便加入了混战。

几招应对之下,那人被刘二哥抓去了脸上的人皮面具,居然露出了真面目,这人果然是别人假扮的。

但这人武艺也着实高强,刘二哥虽占得上风,却始终拿不下他。

这人见事情败露,拔腿便走,刘二哥当时定是着意想拿下他为自己的好友报仇,因此便一路追着那人去了。

此时我们方才醒悟,原来这些门派变乱,是因为各派中有人假冒了原来的徒众混了进来。

这些假冒之人看准时机开始作乱,想来,那大火应该就是信号了。

当时众人也都惊觉了,明白这是仙友会暗中策划所为。

现在想来,之前剿除仙友会的过程过于顺利了,各派都放松了警觉。

而仙友会却在这期间,将其门中硬手悄然无声地替换到了各门派中去,能做到这些,想来他们也是煞费苦心、筹谋良久了。

要知道,想要替换各门派中的长老和堂主,可不是一件立时就可以做的事情。

做这种事情,首先得了解各门派中的内情,其次是要仔细选择将要替换之人。

而这选人实在是一件极需耐心和需要精密谋划的事情。

所选之人不能与门中各长老和门长是至交好友,最好没有家眷,否则一旦替换,就会被瞧出破绽。

也不能是在门派中树敌过多之人,否则一旦替换,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被仇家先除去了,从而前功尽弃。

另外,就是被替换之人的武艺不能过高或过低。

高了会过于引人注目,或者根本就动不了他,倘若被本人抓住,会反受其乱。

若是武艺低微的话,在门中所任值司也必然低微,门中许多机密要事都不得知授参与,得之无益。

所以这种事要做之前,必得先遣人长期蛰伏于该门派中以作内应,长期观察将要替换之人的周遭人脉干系及其行为举止、言谈、喜好等各方面的细节,看准机会方得下手施为。

而仙友会竟然将许多江湖门派中的人都替换了,从这点来看,他们应该是早在我们着意对付他们之前,就开始谋算此事了。

这份谋算策划和长期隐忍的心思,今日想来,手段之高明、易容技艺之精湛、用心之毒辣、心计之深沉都当真让人毛骨悚然啊!

而这么多门派中的长老都被人掉包换人,也说明仙友会竟然藏有这么多高手,实力之雄,也着实让人心惊啊!

不过话也得分开来说,如果没有当年那场变乱,任那仙友会继续放手施为,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当时我们亲眼看着刘二哥揭穿了那人的假面目,众掌门也立时便警觉过来,只不过却为时已晚了。

那大火起时,变乱陡生,没人顾着救火,那火焰冲天而起,这便是讯号了。

大批的仙友会门众见火为号,从藏匿处纷纷现身围攻客栈。

众人浴血力战,但怎奈内有仙友会细作为乱,外有强敌围攻,众掌门最终虽然合力将各派中仙友会细作悉数斩杀,平息了这场变乱,但外围徒众已然死伤殆尽了。

薛大哥也在那场混战中身负重伤而死。

当时,各派掌门心伤大批门内高手陨落,俱都是目眦尽裂,抱着与敌众同归于尽的念头,带着剩余的徒众奋死拼杀。

混战中,老主人和乾云真人奋力斩杀了几名仙友会高手,众人立时气势大涨。

可就在这时,那名仙友会的高手又出现了。

当时老主人和乾云子冲在前面,慧昭大师押后,众人打算乘胜追击,一举杀散仙友会徒众。

可众人正欲奋力冲出客栈之时,却见一柄飞刀自仙友会徒众人群中疾射而出,直奔老主人面门而来。

当时我就站在老主人身旁,那种暗器破空的锐响当真是摄人心魄,能有这份内力之人定是那人无疑。

仓促间,老主人挥刀拨开了飞刀。

但这人心思狡诈无匹,他所发飞刀乃是一前一后,用的应是一线双发的手法。

老主人拨开第一柄飞刀后,那第二柄飞刀紧接着就到了面前。

老主人本想着再挥刀拔挡,奈何两柄飞刀相聚极近,当时已然是来不及了。

当时老主人顺势向后一仰,第二柄飞刀正擦着面门险险地飞过,被后面的一个掌门挥剑打落。

当时刀刃只是划破了老主人的面门,并无大伤。

老主人只道是划破了一点面皮,当时倒也并未留心。

谁曾想,这刀上却喂有奇毒,变起一瞬啊,当时我们都大意了。

此时,那人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依然是黑巾遮面,只露双眼。

只是这一次,在他身后却多出来五个人。

当时虽是深夜,但借着月光看去,这五人气度非凡,一望便知定是高手。

随后,双方又混战在一处。

那时,老主人已然开始毒发,越战越是体力不支。

当时我见他招数已然慢了,赶忙上前去救,却怎奈那蒙面的暗器高手和另外五个仙友会高手的武艺端的是十分了得,我纵使出浑身本事却是近身不得。

当时乾云子与慧昭大师也离的远,想要过去搭救,已然是来不及了。

却在这时,一道青灰色的影子忽然从天而降,身形飘忽之际有若仙人临凡,一掌便将那五名高手中最近的一人打得飞了出去。

当时我瞧着,这一掌的力道也不甚大,但是那被打的仙友会硬点子却飞出去一丈来远,落地后便一动不动了。

围攻老主人的其余四个仙友会高手和那蒙面黑衣人当时都是一怔,全都停下手纵越回本阵。

只见那蒙面黑衣人俯身探手试了一下那个被打飞的人,看他的动作和眼神中那种吃惊不已的神情就知道,这人想是还没落地就已经被那一掌拍的气绝身亡了。”。

同类推荐
  • 第十三号窨井

    第十三号窨井

    由一名施姓女子暴雨天不慎掉入未盖好盖头的窨井中,引出一起尘封多年的连环杀人命案的真相。在破案过程中重案组的五人经历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各自成长的故事。
  • 我当狗子那些年

    我当狗子那些年

    一场车祸,陈世琦意外魂穿成了哈士奇,并获得了系统。原本,他不想管什么人族还是灵族,只是想做回人而已。可是,事实证明,不管是人才还是狗才,不管是人模还是狗样,只要够优秀,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明明说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陈世琦悲愤道。“我们派你去灵族一方卧底,你他么才去了不到十天就跑回来了!我怀疑你已经投敌了,可是我没有证据!”若干年后……“灵族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你想要什么消息?我现在浑身都是消息!”陈世琦得意洋洋地说道。“什么意思?”“因为,我现在是灵族的圣王!”“太好了,我提拔你当副科长!”“……”
  • 左眼读灵右眼见凶

    左眼读灵右眼见凶

    “可我从不信宿命,又如何。”“我能看清的无非神鬼人心。”
  • 盗墓笔记2019

    盗墓笔记2019

    本世纪80年代,有一群奇怪的气象爱好者,在中国各地用设备记录雷声,不惜深入深山老林,这种诡异的爱好持续了几十年都没有中止。有人怀疑这群气象爱好者是一群盗墓贼,他们通过记录雷声的方式,寻找在地下的古墓。但一群真正的盗墓贼介入这件事件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们探寻这群气象爱好者的身世,发现了雷声背后隐藏着一个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看法的秘密。他们如前人一样开始着迷于这个秘密,最终从雷声中翻译出一张奇怪的地图,引着他们开始了一段神奇诡谲的冒险。
  • 地煞七十二变

    地煞七十二变

    地煞七十二般变化,每一般变化,就是一项神通。一本神奇的黄壳书将李长安送回古代世界,每斩杀一个妖魔,就获得一项神通。画皮鬼、僵尸王、蜘蛛魔……一个个妖魔倒在他的剑下。通幽、剑术、斩妖……一项项神通从书中获得。当他诛灭百鬼,拔剑四顾,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滚滚大潮前一个小小浪头。
热门推荐
  • 白山

    白山

    《白山》由卢一萍倾二十余年军旅生活积累,用7年时间精雕细琢而成;是一部关于“谎言”的传奇寓言,是一部独一无二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世界屋脊为背景,将铁血故事与雄奇的地理风光融合在一起,书写了做事执着、略带傻气的凌五斗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先进典型的故事,展现了高原军旅生活风貌,把微小的人类与强大的自然并置,使其相互映衬,恰切表达了军人履行使命的艰辛,从而彰显了军人的奉献精神。小说由上中下三部、十四章、166节构成,上部为尘土,共四章;中部为风,共五章;下部为光明,共五章。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本书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蛮妃别嚣张

    蛮妃别嚣张

    佛曰: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最任性的一个元素师

    最任性的一个元素师

    想啥写啥,没有大纲,没有计划,爷就那么任性,爱看不看,爱信不信,想去那儿就去那儿。对,主角也是这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君回忆录

    千君回忆录

    本书讲述了一个留守孩童从小到大的生活、感情经历,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够理解孩子更多地关心孩子。小君缅怀过去而作,毕竟现实有太多的无奈,过去的就过去了,失去了再也寻不回,更重要的是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