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6300000005

第5章 痉湿暍(1)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注曰:此二条即《伤寒论》辨寒伤荣、风伤卫法也,取以为痓病刚柔之别,省文也。盖痓即痉,强直之谓也,痓病必有背项强直等的证。故既曰痓,即省文不言。但治痓病,刚柔之辨,最为吃紧,故特首拈无汗反恶寒为刚,有汗不恶寒为柔,以示辨证之要领耳。谓发热无汗恶寒,本伤寒家证,若痓而项强背直者见之,乃卫阳与肾中真阳气本相通。今太阳经寒湿相抟,而气侵少阴,真阳不达,故反恶寒也。寒性劲切,故曰“刚”。发热有汗不恶寒,本伤风而并阳明证,若痓而项强背直者见之,是太阳、阳明伤湿而兼风,非寒邪内侵之比也。风性温和,故曰“柔”,非止项强而身体则软,为柔痓也。观后栝蒌桂枝汤,乃治柔痓主方也,注曰身体强几几然可知。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注曰:古人以强直为痓,外证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强硬如发痫状,为异耳。如前二条,既以无汗有汗分刚柔为辨,此复以脉沉细为辨。谓太阳病发热,是表中风矣。复加以湿,缠绵经中,内挟寒气,令筋脉抽急,而背项强直,脉反沉细。沉细者,寒湿用事,邪欲侵阴之象也,于是项背强直,故名痓。痓脉本伏弦细,则元气惫,即难治。非痓病,另有脉浮大者易治,而此之沉细为难治也。观仲景前后无一“浮”大字可知。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注曰:痓虽概为风寒湿所中,然原其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荣,邪得以袭之,故仲景复原痓病之由,而曰“太阳病”。果寒多本宜发汗,太多则血伤,不能荣筋而痓。病属风不宜下,下之则重伤其阴而痓。又发汗则阴阳两伤而拘急。若疮家,血本虚燥,以疼痛为风而发其汗,则液亡筋燥,而不能和调,乃亦为痓。

虽汗下后或有邪乘,然总以阴虚液脱为主,故特详其致痓之因如此。

论曰:产后多致痓,阴虚液脱之故,产后误汗下而致,或亦有之。故仲景不另出方,听人消息,若兼呕不能食,则以小柴胡和之为主。郭稽中治产后痓,另有小续命之说,亦就邪多病甚者言之,非概宜然也。若中风证,多有角弓反张者,亦类痓,但中风强直,其先必无太阳形证,脉亦必浮大而非沉细弦迟。故《内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但阳主动,阴主静,是当以强直而安静主湿,强直而搐搦属风,此治中风辨法也。《千金》谓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痓,小儿痫热盛亦为痓,亦中风类也。《难知》云伤寒痓证五种,皆属太阳,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痓也。若一目或左或右,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痓也。太阳固属风寒,阳明、少阳亦风火热之内作,中风类也。皆当兼养阴清热为治。若此所论痓,虽外感风寒湿不同,然由亡阴筋燥则一矣。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脉,暴腹胀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注曰:前言无汗反恶寒为刚痓,有汗不恶寒为柔痓,此辨痓之法,非痓家本证也。故复举痓证之最备者,以详病时之形状,且言治之不得过汗而脉有常体也。谓病者身热,太阳表邪本盛,乃因血液衰少之人,寒邪复挟湿抟结卫中,阳气不下而足寒,湿随太阳经下项,稍侵阳明而颈项强急,真阳不达于表而恶寒,于是太阳经无非寒湿而格热于上,为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太阳主开,寒湿抟之,开阖不利,不能发声而卒口噤。液衰邪盛,筋失所养而背反张,此痓病本然之形证也。因而发其汗,或寒为湿所缠而不去,徒汗虚其表耳。故曰“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益甚。太阳发汗已,脉上下不动,而中行如蛇,正亏邪亦衰矣。乃忽腹胀大,是经络之邪,欲从内出,故曰为欲解脉,平复如故。反伏而弦,是寒邪留经,痓病仍在也。又痓家之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脉经》亦曰,痓家脉伏坚,直上下,总不离于沉紧。今之伏弦,亦沉紧类耳。

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乃仲景论痓,前后未尝重湿为言,即后出方药味,亦不专主湿。仅于此云寒湿相得,略露机倪,后立三方,仍治风寒,或内驱热。可知痓症之湿,非湿流关节之比,彼乃浸淫为病,燥湿为主;此则风寒为微湿所抟,故仍以治本为急也。曰:然则痓症之湿,从何来乎?不知痓之根原由,亡血阴虚,其筋易强。而痓之湿,乃即汗馀之气抟寒为病也。故产后血虚多汗则致之,太阳病汗太多则致之,风病原有汗下之而并耗其内液则致之,疮家发汗则致之。此仲景明知有湿,而不专治湿,谓风寒去而湿自行耳。

痓病有灸疮,难治。

注曰:治痓终以清表为主,有灸疮者,经穴洞达,火热内盛,阴气素亏,即后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嫌不达热,大承气。更虑伤阴,故曰“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痓,栝蒌桂枝汤主之。

注曰:此为痓证有汗不恶寒者主方。太阳病,其证备者,身热头痛汗出也。身体强,即背反张之互辞。几几然,即颈项强之形状。脉反沉迟,谓阳证得阴脉,此痓脉之异于正伤寒也。

其原由筋素失养,而湿复挟风以燥之,故以桂枝汤为风伤卫主治,加栝蒌根以清气分之热,而大润其太阳经既耗之液,则经气流通。风邪自解,湿气自行,筋不燥而痓愈矣。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六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

注曰:刚痓之背项强直而无汗发热,又反恶寒,原属寒湿居中阴阳两伤之象,有如发热为太阳病矣,无汗乃寒伤荣本证也。

此时邪尚在表不在里,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明是太阳随经之邪,自府侵藏,动其冲气,且口噤不语,是太阳主开而反阖,声不得发,则阴阳两伤,势必强直恶寒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痓”,药用桂枝全汤加葛根、麻黄,风寒兼治也。然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纳太阳之脉,故自太阳而侵及阳明,势将颈项强不已而渐胸满,特以葛根主之,以杜兼并之势,为无汗刚痓主方,且桂枝原能治冲气也。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痓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注曰:前用葛根汤,正防其寒邪内入,转而为阳明也。若不早图,至背项强直,外攻不已,内入而胸满,太阳之邪仍不解,气闭而口噤,角弓反张,而卧不着席,于是邪入内必热,阳热内攻,而脚挛介齿,盖太阳之邪,并于阳明,阳明脉起于脚而络于齿也。故直攻其胃,而以硝、黄、枳、朴清其热,下其气,使太阳、阳明之邪,一并由中土而散。此下其热,非下其食也。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筋(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溢(温)再服,得下,馀勿服。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曰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注曰:此论湿之挟风而湿胜,以致痹着者,谓发热恶风,太阳病也,乃湿胜而疼痛。太阳病来,邪自表入,湿挟风,风走空窍,故流关节。关节者,机关凑会之处也。风气滞于中,故逼心而烦。然风为湿所抟,而失其风之体,故脉沉而细,即知湿胜,即名中湿,亦曰湿痹,痹着不去也。气既为湿所痹,则气化不敏,或小便不利。大肠主津,湿则反快而不艰涩也。病风者多燥闭,故以湿胜而快者为反耳。但当利其小便者,便利而气化,气化而湿行。见不必狃于太阳而治风,亦非痛在骨节而当温散之比矣。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注曰:此言全乎湿而久郁为热者,谓湿挟风者,风走空窍,故痛止在关节。若单湿为病,则浸淫遍体,一身尽痛,不止关节矣。

然湿久而郁,郁则热,故发热。热久而气蒸于皮毛,故疼之所至,即湿之所至,湿之所至,即热之所至。而色如熏黄,熏者,湿为浊阴,郁则热燥,故色黄,复带焦黑而不亮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覆被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注曰:此言湿家有荣热气寒,上下内外相阻者,详其证以别之。谓湿家有但头汗出,寒湿格阳在头也。然其人经中寒湿相抟而背强,又不耐寒,而欲覆被向火,明是表邪偏阻,外热内寒。

倘不待变热而早下之,所谓攻其热,必哕矣。或上焦阳不足而胸满,膀胱热而小便不利,且舌上如胎非胎,明是丹田有热。而小便不利,胸上有寒而胸满舌胎,即使渴欲得饮,然不能饮,仍非上热之渴,乃因下焦荣分热而欲水,上焦气分寒而不能饮,徒口燥烦也。则所以调其寒热,而和其上下,治湿者,可不另具一变通之法乎?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注曰:湿在人身经络肌腠间,病也。大府者,人身元气之关。若动大府,则经络之邪不去而元气顿削,故治湿始终不可下。观首章云但当利其小便,后章云法当汗解,可知矣。即后仲景治湿方,但有温以燥之法,有风以燥之法。东垣师其意,有升阳除湿汤,有羌活胜湿汤,此始终不可下之明验也。虽仲景有“下之早则哕”句,似乎太早不可,而后则可下也。不知此为头汗而表未解者,虑其有内入之事,表邪内入,则可下矣,非言治湿可下也。故曰“湿家下之”。则阳虚者,因寒下之药骤然攻之,肾阳先脱,肾先病,心为应,额为心部而肾水乘之,则额上汗出,微喘,孤阳上脱也。更小便利,则上下交脱矣,故死。若其人上焦之阳,未至于脱,而下利不止,肾为阴主,二便不止,是阴脱也,故亦死。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是唐代的诗作大家,是中国诗史上的难得的诗人。本书是其诗作的精品选粹,收入诗近200首,都是流传久远的佳篇、代表其创作成就的力作。作品所依版本可靠;注释准确简要,必要处作串讲;所设“解读”一项概括全篇要旨和赏析诗作的艺术特点,分析细腻独到,语言流畅清新。该书由此可使读者在精悍的篇幅之中欣赏到白居易创作的精华,洵为善本。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容斋随笔》共《五笔》,七十四卷,一千二百二十则。据作者自述,该书写作时问历经近三十年。其内容丰富,涉及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涉及领域广泛的著作;它议论精辟,评论恰当,历来受到世人的称道。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对于后世研究发展意义重大。
  • 格言联璧(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格言联璧(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璎先生收集编写的一本浅近格言集,以修身、齐家、治国为目录,包含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分为存养、齐家等十一篇。本书故事丰富,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且与当下生活紧密练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经典更加平易近人。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这回真正透彻理解阳明心学!逐字逐句讲透《传习录》,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从源头读懂阳明心学。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传习录》收录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是学习“阳明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继《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之后,他集众儒家学说之所长,完成了这部《传习录》解读之作。对于《传习录》中的每一句话,华杉都指明其出处,并结合历代先贤大儒的观点,条分缕析逐一讲解。
热门推荐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德云风暴

    德云风暴

    一段猫妖和人类的感情,一段在寿命上不被允许的感情,一人,一猫,他们之间的感情该何去何从
  • 仙之道骨
  • 班主任

    班主任

    《班主任》本收录了刘心武两部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班主任》和一部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其中《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
  • 舍利弗陀罗尼经

    舍利弗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故事会(2018年2月下)

    故事会(2018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夜·雨

    夜·雨

    作品文字细腻,风格独具,个性鲜明,饱含深情,闪烁着人生哲思,作者两个时间线穿插的特色写作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晨执晚星

    晨执晚星

    谁都知道一高池峥说一没人敢说二大家还知道江绾瑶说一池峥不敢说二“我们和好吧”“那你不哄我吗?”
  • 纨绔贵女生存录

    纨绔贵女生存录

    亓姒树从另一个时空而来,本打算坐享其成,登上皇后的位置施展施展一国之母的威仪,谁料突然身逢大变,家族凋零……闯江湖,断奇案,进宫廷。前路逼仄,但却会柳暗花明。政客之秘技,一生之荣枯。待她重整旗鼓,韬光养晦,与各方政客风云际会,共同筹谋。只是……她一向秉承工作和感情不共存的道理,怎么一朵烂瓜偏偏成了好桃花,惹得她动心动情,无计可施。“你之前为什么讨厌我?”“你野心勃勃,坏到了骨子里。”“那你为什么现在喜欢我?”“因为你做的都没错。”——高冷忠犬男朋友,刚开始斗得你死我活,现在踢都踢不走。“你为什么要扔了我胭脂水粉?”“我现在是你相好,你用的东西应该都是我送给你的。”——固执幼稚一根筋,算了算了认命吧。成功与失败,生存和死亡。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沙场和朝堂,闺阁和江湖。且看女主在来日的命运里,劈开枷锁,逃出生天。全文节奏稍缓,非无脑爽文。结局HE,爽甜文,欢迎大家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