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900000048

第48章 众里寻她千百度——从青年的视角读解柯岩

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曾作了一段有关诗学三重境界的精彩描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当然,作者原意只是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提供一个劝学箴语,但事实上,这段话却揭示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的普适性过程。其实,不仅作家对文学巅峰的永恒追求要经过这样三重境界,读者对作家作品的认识、感知和深刻体悟同样要经历曲回迂远的探索和寻找。柯岩就是当代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在反复的失落、迷惘和不灭的希冀追寻中再度寻找的一个诗人,一个永远勃荡着青春、以真诚和坦率讴歌着爱与美的作家。

一.青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长期以来,青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始终是文学界有识之士苦苦思索的命题。许多作家也殚精竭虑,巧施妙笔,为青年读者创作了一部部昂奋健朗的佳作。然而,自世纪年代中后期以来,流光溢彩的新时期文坛上也的确涌动起一股无深度、无主题、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暗流。一些作家自以为盲目组拼、标奇领异的所谓新潮作品最受青年青睐,于是不顾美学规范和创作规程,将一些把玩语言游戏、宣泄人生欲望的“新潮文学”、“痞子文学”、“性感文学”的作品推向青年读者的接受视野。由于青年特殊的偶像崇拜和猎奇心理,也由于一些报刊的商业运作和火暴宣传,在一段时期,消沉颓丧的情愫代替了乐观昂健的青春天籁,笼罩了一些青年读者的心灵。流行在校园中的是形形色色“孤独情结”、“死亡情结”、“精神分裂情结”和“世纪末情结”,语言的创新发展成语言的错乱,个性的解放蜕化为自我虐待与自我迷醉。“潇洒走一回”冲击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缺失,更使不少青年炫惑于否定一切和玩世不恭的人生选择。一些讴歌真理和正义的作品被搁置了,像柯岩这样执著固守传统美学风范,从不回避作品正义、理想和良知的老一辈作家,成为一些“新潮派理论家”嘲讽消解的对象;而一些并不关注道德理想、甚至宣淫猎艳的作者则在高等学府讲坛上被奉为大师。这种情况虽然只是文坛一角的小小阴影,但对青年稚嫩心灵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青年的心毕竟是纯洁清澈的,在经历一番人性迷失和心灵寂寞后,他们的心再也无法承受与道德理想相抵牾的精神十字架。更由于近年来弘扬主旋律,重构道德理性,托举正义崇高的创作态势,使今天的青年对亵渎神圣、消解理想的文学暗潮产生了普遍的厌倦。在来参加研讨会之前,我有意和一些同龄的朋友谈起柯岩,发现他们尽管并不能尽读作家的全部佳作,但一提起《周总理,你在哪里》《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等作品无不神采焕发、兴致盎然。从他们那种非专业化的质朴言谈中,可以清晰地读解出当代青年对柯岩及其作品眷眷情思和深深挚爱。我也惊异地发现,当前某些在社会上“炒”作得火热的作品,在青年学子中几乎没有阅读市场,一位年轻朋友在读了当前一个风头正健的作家的几卷文集后则气愤地说:“在对民族文化、时代生活和文学本体进行反思并做出属于自己的价值选择之前,一些作家先生们,请暂停写作。”此话也许偏激冲动,但对自以为只有躲避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获取青年崇拜的作家,无疑是敲响了一声警钟。正是在这种心态下,今天的青年在经历了“西风凋树”

“衣带渐宽”的懊悔与失望后,开始了对文学理想和美学真谛的再度寻找。于是,青年读者重新找到了她——柯岩:一位永远如蜡烛般喷吐着光和热,母亲般挥洒着爱与美,赤子般拜现着善与真的作家;一位融慈母胸襟与赤子情怀于一体,从而永远焕发着青春光彩,激荡着生命活力的诗人。在经历了所谓“后新时期”变乱组合和“新写实”、“新状态”、“新寓言”等新潮旗号的影响骚动后,今天重读柯岩那温暖、宁静、纯真俊朗的作品,心头总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正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的,柯岩总是弃绝个人功利和无端风雨的侵蚀,在绚烂的灯火阑珊中对读者会心微笑,以永远真纯澄明的诗性智慧吸引着今天的青年读者。下面本文拟从青年视角出发,具体分析柯岩作品引人入胜的绝佳景致。

二.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正像英国诗人济慈那著名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诗学追求一样,在柯岩的作品中,也时时勃动着一个坦直真率的艺术精魂。作家不仅以高度的艺术自律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客观真实的美学风范,而且以真挚的爱心滋育着一切处于悲沉、稚拙的苦难中的人们。当作品那真实可感的现实生活境遇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之时,人生的真情真谛也就在这紧扣生活流程的真实氛围中悄然生长,缓缓蒸腾,终于喷薄欲出了。可以说,艺术创作中的“真”,成为柯岩大多数作品的一个本质特征,也成为激荡读者灵魂的最深层的生命泉源。

翻开《》厚重的六卷本,这种以“真”动人的作品几乎扑面而来,比比皆是。无论《道是无情》那真切冷峻的犯罪动机和情感微澜,还是《高压氧舱》那精心剖析下的自杀心理和灵魂罪行;也无论《周总理,你在哪里》那令人泪眼汪汪的真挚呼唤;还是《小弟和小猫》《小兵的故事》等儿童诗中那不失天然的童心童趣,流淌在作者笔下的,始终是一脉真诚挚切的人间至情,是一杯香远益清的艺术醇酒。在长篇小说《他乡明月》中,这种艺术之“真”则表现得尤为激切。

在汹涌一时的留学生文学中,《他乡明月》并非是最具轰动效应的一部。几乎在它问世的同时,《北京人在纽约》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就先后火暴于文坛;而在此之前,台湾女作家於梨华创作于世纪年代的中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也以留学生文学“肇始之作”的身份,悄然登上中国内地的图书市场。然而,《他乡明月》还是取得了成功。在这些或以商业炒作,或以异域风情引人关注的作品包围中,《他乡明月》以它摒弃虚夸藻饰的本真风度,达到了对留学生活的深度剖析,从而赢得了读者,尤其是曾有海外生活经历的青年读者最长久,最真纯的喜爱。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几部作品比较一下。

翻开《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虽然我们也为作者的惊异情节和优美文笔所牵动,但在最初的心灵悸动之后,很快就能透过作品的表层叙事,清理出一个充满意识形态前置性的思维框架。在这里一切发生于中国内地的故事,包括上山下乡,“文革”批斗、强制工作乃至爱情婚姻,都是充满着人间悲痛的漫长“受难”;而只有当主人公弃绝了故土,奔向繁华的“新大陆”之后,悲沉的叙述基调才被志得意满所代替。美国给予作者的是无穷无尽的舒畅与满足,而中国留给作者的只是暗无边际的委屈与迫害。那么,人们有什么理由不歌颂美国,不摒弃“落后野蛮”的中国呢?作者消解了中国内地的勃健活力,更隐匿了中国赴美留学生遭受到的一切歧视、盘剥和戕害。作品漫长的叙述,只是为了以一种充满自卑感的膜拜心情,编织了一个虚无荒诞的经典性美国神话。当读者最终得知这些故事不过是作者的主观臆想,全无事实根据时,作品那种反真实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也就越发暴露无疑了。

与此不同,《北京人在纽约》基本真实地描述了纽约华人社区的生存苦扼和灵魂被难。然而,在接近自然主义的地狱般现实描写中,作品宣扬的不是正常人在苦难艰辛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而是一种赤裸裸的“以恶抗恶”、狂野荒唐的报复行为。在主人公王起明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源自古老民族的道义美德,而只是一个比美国还要美国的欲望之魔。充斥他心中的,是对西方世界的狂热赞许和可望而不可得的自卑与褊狭。如果说王起明有一定真实性的话,那么他只是一个流落纽约街头的真实的痞子。以此来喻指一切北京人乃至中国人形象,则显然失“真”,因此也就无法显现出美国生存环境与中国人真实心态的内在冲突。

而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则比上述两部作品都更具艺术魅力,主人公牟天磊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现代骄子,其生活履历确实有几分真实性,而他在美国和台湾两处执著寻梦,却终于无家可归的寂寞心态,也确实体现了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一部分海外游子的真实心迹。然而,作者的思绪只是困守在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上,因而不可能诠释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真义。这块与母体隔绝的寂寞土地不可能抵抗西方中心文化的巨大压迫。主人公以这块小岛为归宿,最终只能饱尝凄凉无助的失落的悲哀。由于作者无法看到孤岛之外那片坚实厚重的苍茫大陆,因而也无法最真切全面地描写出身处异域的中国人的典型心态。

而柯岩的《他乡明月》,则一扫这上述三部作品或虚浮夸饰,或寂寞苍凉的心态,描写了一群真切可感的中国人,在美国那块既非天堂又非地狱的现实环境中奋争苦斗的真实故事。作品中的朵拉、紫薇、天亮,无一不是血肉丰盈、爱恨交织的本真典型,而他们到美国后先喜后忧的心灵嬗变,艰辛苦难的生存挣扎、被欺凌侮辱的人格尊严,乃至思乡恋家的真挚情怀,则都像生活中原样寻取的全息摄影,无一处不令人怦然心动,思绪横飞。

首先,作品真切揭示了中国人特有的爱国思乡情怀和对故土家园深深眷爱的纯真情感。无论从朵拉的《母亲的河》还是紫薇的《我想有个小小的家》中,我们听到的都是一个古老民族深沉博荡的家国情感,是最有民族传统和华夏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那贬损祖国的畸形心态相比,这种情怀显得尤为真挚可贵。

其次,作品细腻地描写了海外游子在生存逆境中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的道德关怀。当我们看到朵拉为寻找紫薇而四处奔波时,心头总会涌起一种温暖的感动。这与王起明那薄情寡义,无所不为的“恶的哲学”真有天壤之别。看来,即使在异域的冷漠中,作者也能以真率之笔挖掘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传统美德和互爱精神。

第三,作者在行文中无处不将祖国大陆作为一个美好的精神的皈依地。当朵拉和天亮在美国左奔右突,消沉失望后,他们不会像牟天磊那样无所归宿,而是自然而欣然地选择了回归祖国的道路。归国时富有象征意味的月亮意象似乎说明了一切。异域的孤独清冷随月色悄然褪去,“横越着太平洋”的月亮朗朗地照着。是的,他乡的明月已经沉落,而冉冉上升的古老民族的月亮预示着一个充满生机的美好前程。

上文较多地分析柯岩的留学生作品,主要因为这部作品更容易引起青年视野的关注。自世纪年代以来,出国潮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典型心态。因此,真实描写异域留学生活,既不虚饰也不伪善的作品,就成了今日青年一代的人生教科书。其实综观作家的全部作品,对生活的本真描写和真情挚爱都成为一个共通的特性。而更值得珍重的是,作者的心始终为青年而搏动。自世纪年代以来更不断构设一个个有关青年的人性失落与复归的叙事母题。从谢悦、郭志相、向秀儿身上,从徐如风身上,从朵拉、紫薇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理想失落后的翻然悔悟和积极寻找,而在这失落与复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一种深挚坚厚的“拯救”力量。无论这种力量表现为何种形式,都挥洒着挚爱与激情。而这正是当代青年最渴望的精神慰藉,是在后新时期变乱组合后最清热解毒的对症良药。因此,柯岩受到青年读者的挚爱,只因她也一贯地挚爱着青年人。

最后,我代表青年学子向作家致以深深的问候,祝愿她早日康复,创作出更多更美的精神花朵,奉献给世纪之交的文坛,奉献给 世纪的青年。

(此文为作者在“柯岩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阎延文

同类推荐
  • 欢喜冤家来逗阵

    欢喜冤家来逗阵

    失去记忆但依旧唯我独尊的大小姐,以及外表张狂但内在单纯的落魄男子之间,展开了一连串有趣的对决。
  • 死神从背后来

    死神从背后来

    困扰全球的悬疑谜案。寻找中国的福尔摩斯!阴谋弥漫,疑云笼罩,谁能破译?亲临案发现场,撕开罪恶假面,揭露离奇谜团,还原真相清白。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发现力,周密的推断力,宏观的把握力,以及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大脑,超出社会平均线以上的智能,并且谙熟心理学、法理学、刑侦学,有基本的防身自卫能力……或者你仅有好奇心,仅有一副侠肝义胆,仅有对悬疑推理的一腔热血,仅有……那就来挑战一下吧!
  • 携光者卷一:光明王

    携光者卷一:光明王

    能撷取光与色的能量,提炼出万用结晶“拉克辛”的魔法师,被称作御光者。这一天赋让他们备受推崇和敬畏。同时也拥有凌驾众生之上权力的领袖,则被称之为——光明王。十六年前,盖尔家族有天赋的两兄弟为争夺光明王桂冠,带领御光者们掀起一场惨烈内战。最终一人险胜,另一人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如今,北方小镇天降横祸。小胖子奇普痛失至亲,踏上了未知的寻亲之旅。旅途中,奇普偶遇光明王,得知对方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为了避祸被迫同行,一路上摩擦不断,但亲情仍在彼此的心底慢慢滋生……与此同时,一场针对光明王宝座的叛乱重燃战火,另一位被遗忘多年的继承人也在筹谋一次越狱行动,只为揭露隐瞒了世人十六年的真相!
  •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事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事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事》讲述了35岁的玛丽亚在经历了两次恋爱挫折后搬回小时候的家,碰巧遇见了给父亲修屋顶的约书亚。这个总穿着工装的木匠英俊、谦逊、博爱,对《圣经》里的篇章典故信手拈来,可是他却连西红柿、披萨都不认识。也许是玛丽亚太过渴望爱情,她对约书亚的种种怪诞行为浑然不觉,也没有料到自己将和这个独一无二的男人发生些什么……
  •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是麟州永固乡鲁家村人,大名叫鲁大福。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人们从小就鲁大鲁大地叫,时间长了,倒把他的大名忘记了。鲁大是50年出生的,今年57岁,他和陕北所有的农民兄弟一样,挨过饿,受过冻,吃过不少苦。鲁大命运的转变是从97年开始的,那年他47岁。鲁家村有九座山疙瘩,下面压着厚厚的优质煤。国家大力开发麟州煤田的时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几个农民朋友找鲁大商量说:“你是鲁家村的村长,鲁家村地下都是煤,咱们穷一辈子了,狗日的也开个煤矿,挖煤卖卖。”鲁大说:“好,咱他娘的就开个煤矿,国家办国家的咱办咱的。”
热门推荐
  • 守望先锋入侵美漫

    守望先锋入侵美漫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李唯穿越到危险的漫威世界,解锁守望先锋系统。化身士兵76与美国队长并肩作战。“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化身半藏与鹰眼切磋箭技。“竜が我が敌を喰らう!”化身法老之鹰和钢铁侠轰炸九头蛇基地。“天降正义!”复仇者集结,奥创纪元,无限战争……这是一个外卖小哥在漫威世界搞事情的故事。(守望先锋入侵漫威聊天群:294647447)………无限流新书《我的英雄是不死的》已发!
  • 世界之途

    世界之途

    (全供向)传说中,除了我们生存的宇宙,还有其他无数的平行世界……主角三人因为一次意外,被迫前往了其他世界,寻回自己的朋友。但,事情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同的势力,各自的目标与路,契约,还是更大的阴谋?
  • 独爱豪门夫人

    独爱豪门夫人

    容颜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紧张过,今天是顾铭的生日,她决定违背家里的规矩,把自己送给他。接完电话,知道顾铭已经在家后,她按下了门铃,忐忑又雀跃地等待着他的出现。随着轻微的一道声响,门被打开了,不过出现在她视线中的不是顾铭,而是一个穿着浴袍的妩媚女人。这个女人她在顾铭电脑里的相片中看到过,是他的前女友,凌薇。“你找谁?”凌薇挑了挑眉,上下扫视了一番容颜,而后玩味地笑……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The Double-Dealer

    The Double-Dea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BC谋杀案

    ABC谋杀案

    “那就让我们看看,聪明的波洛先生到底有多聪明。”化名ABC的连环杀人狂按照列车时刻表的字母顺序,一步步实施杀人计划。他狂妄地向波洛发出挑战书,整个英国因此陷入恐慌。A:安德沃尔,B:贝克斯希尔,C:彻斯顿……每成功犯下一条命案,凶手就更为自信,而波洛,似乎总是迟到了一步。
  • 这个游戏不简单

    这个游戏不简单

    新书《诡异流修仙游戏》堂堂连载,请求支持!……【2020最火爆创新的网游文】【吃鸡模式+狼人杀的创意网游文】夜黑风高,虚实杀。各位玩家,欢迎来到全息游戏《虚实幻境》。这个游戏不简单,专注互相对抗。普通群:471036516(已满)。2号普群:1054920035VIP群:488549049。(粉丝值5000,可入群,要验证。)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奴妃倾城

    奴妃倾城

    本文已进半价书库:大婚之夜,她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却没想到经历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心爱的男人竟然从没有爱过她,她不过是他用来复仇的棋子!一夕之间,她从幸福的顶峰摔落到谷底片断一:“今天的婚礼作废,朕要迎娶人的是她,也只有她一人配做朕的皇后!”司徒浩轻轻将那位倾城妙人儿揽进怀里,与她会心的相视而笑,那是属于他们两个的胜利微笑。波晗若目眦欲裂,她仰天狂笑道:“司徒浩,真没有见过像你这么喜欢自做多情的人!谁要嫁给你?这婚礼原本就是给我和渺哥哥准备的!我是渺哥哥的妻,是他唯一的妻,你司徒浩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得到我的爱?你跟你怀里的女人狗男配狗女天生一对!最合适不过!”司徒浩星眸中寒光暴闪冷得几乎要冻死人,他紧紧盯住那个疯狂不要命的女人,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好,既如此朕就成全你!来人,传朕的旨意,从此废除波晗若的公主称号,贬为侍寝奴婢!皇宫上下所有人都称呼她‘寝奴’,让她永远记住自己卑贱的身份!”片断二:“司徒浩,你今日的无情他日我定加十倍讨还!你的江山,你心爱的女人,凡是你在乎的一切,我都会统统毁掉!”片断三:“晗若,如果我肯放下所有的仇恨恩怨,你可愿再回头?”这句话他在心里默念了一千遍,只盼能有再次重逢的机会,他要亲口对她说出这句话。为了她,他甘愿放弃以往的一切跟她重新开始。然而再次相逢的情形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她的身边已有了他,那个如妖孽般邪魅入骨的男子。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子依靠在别人的怀里,笑语嫣然,只为报复他曾经的无情。那双美丽的水眸不再顾盼在他的身上,而是开始流转在另一个男人的脸上,他感觉心脏的位置被生生撕裂了开,紧握双拳发誓:“波晗若,你休想借着别的男人的力量逃离开我!天下俱在我的掌握之中,早晚我会灭掉他再将你夺回来!”片断四:凤烨危险的眯起眼眸,庸懒魅惑的磁性嗓音此时却带着令人心颤的森冷,“波晗若,别把本王当傻子!现在你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就是乖乖的待在本王身边,另一条路就是——死!”片断五:“晗若,我好冷!你能再抱我一次吗?”司徒浩放弃所有自尊和骄傲主动向她示好,他小心的靠近她,就像从前那样跟她并肩而坐。可惜他们再也找不回曾经的感觉,他的寒冷痛苦孤寂她统统都不在意了,他是个失宠的男人。
  • 公主的睡前故事

    公主的睡前故事

    公主们的睡前故事,很有趣噢,集美们快来看看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