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2300000019

第19章 小雅(3)

【注释】[1]台:莎草,可作蓑衣。[2]莱:藜菜,叶香可食。[3]乐:指周王以广得君子而乐。君子:指有贤德的人。[4]邦家:国家。[5]德音。很好的声誉已:止。[6]莥(niǔ):植树。[7]遐:何。遐不,何不。眉寿:长寿。人老,眉中长有毫毛,叫秀眉。故称高寿为眉寿。[8]枸(jǔ):木名,即枳棋,夏月开花,实如鸡爪,味甘可食。[9]蓣(yǔ):灌木名称,苦楸。[10]黄姤(ɡòu):古代称老寿的成语。黄,指黄发,高寿者白发转黄。姤,老。[10]保艾:当做“艾保”。艾,长;保,安。尔:你。指君子。后:子孙。

【赏析】《南山有台》是西周刚刚成立时周天子燕飨嘉宾臣工的歌诗。《诗序》说:“《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左传》襄公二十年,季武子奉使宋国,返归述职,鲁襄公赋《南山有台》,赞扬季武子能为国家增光辉,武子避席辞不敢当;《穆天子传》载,祭公以酒献享周穆王,穆王命歌《南山有台》。周穆王、鲁襄公两歌《南山有台》,正是表达其得贤时的愉悦之情,与《序》义相合。

诗人以放眼即见的南山、北山得草木的覆盖更见其崇高而富有生气兴起,指引出君子善用贤士来治理国家并把他当作治国之本,而形成太平盛世的正意。每章中在颂其有德、祝其有寿时,两次重复“乐只君子”,鲜明的表达了王者得到贤者的高兴之情——贤之乐。

蓼萧

蓼彼萧斯[1],青绿的香蒿长得又长又高,零露枛兮[2]。串串的露珠与日亮相辉映。

既见君子[3],今日得见周天子,我心写兮[4]。畅谈心事很愉快,燕笑语兮[5],宴饮又谈笑,是以有誉处兮[6]!君臣喜洋洋蓼彼萧斯,青绿的香蒿长的又高又长,零露瀼瀼[7]。露水泱泱闪银光。

既见君子,今天能够见到周天子,为龙为光[8]。恩宠优渥增荣光。

其德不爽[9],精诚又专一,寿考不忘[10]!长寿无期限,蓼彼萧斯,青绿的香蒿长得又高又长,零露泥泥[B11]。甘露滋润真美好。

既见君子,今天能够见到周天子,孔燕岂弟[B12]。安详平易乐陶陶。

宜兄宜弟[B13],兄弟朋友间得友谊很深,令德寿岂[B14]!德美又寿考蓼彼萧斯,香蒿青青郁葱茏,零露浓浓。天上降了又大又重得霜露。

既见君子,今日得见周天子,姤革冲冲[B15],马辔金饰摇冲冲,和鸾脽脽[B16]。鸾铃和呜声茓茓。

万福攸同[B17]!万福一起归属于主公。

【注释】[1]蓼(lù):长大的样了。萧:艾蒿,菊科香草,可供祭祀。[2]零:落。枛(xǔ):形容露水很多。[3]君子:指周天子。[4]写:宣泄。《郑笺》:“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也。”[5]燕:燕飨。[6]誉:通“豫”,欢快。处:安。[7]攘(ránɡ)攘:露水很大样子。[8]龙:古“宠”字,恩宠。[9]其德:指周天子对诸侯的恩德。爽:差。[10]不忘:犹“不已”。[B11]泥泥:露湿的样子。[B12]孔燕:非常安详。岂弟:同“恺悌”,和乐平易。[B13]宜:融洽。[B14]寿岂:同“寿恺”,长寿快乐。[B15]蓨(tiáo):当做“髫”,金制马勒的饰物。革:“勒”的借字,马络头。冲冲:髫下垂的样子。[B16]和鸾:车铃。在车轼上的叫“和”,在镳(马嚼子)上的叫“鸾”。邕邕:《齐诗》作“栣栣”,鸣声和谐。[B17]攸:所。同:归聚。

【赏析】《蓼萧》是周王朝宴享诸侯时的乐歌。西周初年,周公辅佐成王,兴礼乐,致太平,国势大盛,四海归心。远国之君来朝受宴,因作《蓼萧》来颂扬周王对诸侯得恩德,并表达了其归顺得意思。《诗序》说:“《蓼萧》,泽及四海也。”细味诗意,《诗序》是说得不错的。

《蓼萧》写出了西周初叶中央王朝的帝王与各地诸侯(包括四邻边远之国的君长)宴饮笑语的欢乐景象。正是因为中央王朝即使对待远国之君亦能实行“宜兄宜弟”的平等政策,才可能使他们“我心写兮”,释嫌解疑,而归趋中央,从而造就一种融洽安定的政治局面。

湛露

湛湛露斯[1],很大的露水凝成了一串串水珠,匪阳不栣[2]。太阳不出来它是干不了的。

厌厌夜饮[3],夜间安闲好饮酒,不醉无归。酒不喝醉就不回去。

湛湛露斯,重重露水凝成珠,在彼丰草。在茂密的草丛里挂着。

厌厌夜饮,夜里寂静以便喝酒,在宗载考[4]。设席宗庙礼隆重。

湛湛露斯,重重露水凝成珠,在彼杞棘。挂在枸杞与酸枣。

显允君子[5],威望很大对民爱戴的好君子,莫不令德。莫不人人品德好。

其桐其椅,那个油桐和梧桐,其实离离[6]。又重又大的果实压的树枝很低。

岂弟君子[7],友善亲切的君子,莫不令仪。莫不遵礼又谦恭。

【注释】[1]湛(zhàn)湛:露水很大很多的样子。[2]阳:借作枵,日出。[3]厌厌:借作枔枔,安闲的样子。《韩诗》作“悄悄”。[4]考:成,指成礼。[5]君子:指参加酒宴的各个诸侯。[6]离离:下垂的样子,指果实又大又多,压得树枝下弯。[7]岂弟:同“恺悌(kǎi tì),和蔼可亲。

【赏析】按照《诗序》,本篇当是周天子宴请诸侯的诗。《左传·文公四年》载卫国宁武子的话:“昔诸侯朝正于王(按:正月向王朝贺),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这大概是《诗序》所本,三家诗无异说。

这首诗写法与《小雅》另一首写朝廷宴会的(宾之初筵)不同:它没有写宴会的场面和与宴者的情态,仅以称赞的语气,描述了天子的恩德和诸侯的恭敬,天子的宽厚和大臣的谨慎罢了,意思在于美化称赞。而《宾之初筵》则是意在讽刺和抨击,第三、第四两章细致地描写了到宴宾客喝酒醉后一片狼藉的场面和呈现出的各种丑态(参见拙作《诗经选注》),具体生动,与《湛露》简略叙事相较,显然艺术性要高得多。

彤弓

彤弓弨兮[1],红色弓儿松了哟,受言藏之[2]。诸侯受赐珍藏它。

我有嘉宾,我有这样好宾客,中心贶之[3]。心里宠爱赞赏他。

钟鼓既设,钟鼓乐器已陈列,一朝飨之[4]。摆设一天的宴会奖励他。

彤弓弨兮,红色的弯弓儿变的松了啊,受言载之。诸侯受赐载回它。

我有嘉宾,我这里有如此的好客人。

中心喜之。心底高兴称赞他。

钟鼓既设,钟鼓乐器已陈列,一朝右之。摆设一天的宴会来款待他。

彤弓弨兮,红色弓儿松了哟,受言橐之[5]。诸侯受赐套起它。

我有嘉宾,我这里有如次的好客人。

中心好之。心底是非常的爱惜他。

钟鼓既设,钟鼓乐器已陈列,一朝酬之。摆设一天的宴会来鼓励他。

【注释】[1]弨(chāo):松弛。[2]言:焉。[3]贶(kuànɡ):善。马瑞辰说:“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毛诗传笺通释》)[4]飨(xiǎnɡ):设宴款待。[5]橐(ɡāo):弓箭袋,此指用袋套上。

【赏析】《左传·文公四年》载卫国大夫宁武子出使到鲁国,鲁文公设宴招待他,并要乐工演奏了《湛露》及《彤弓》两首乐章,用以表示和善的意思。宁武子以为这是违背礼的,批评说:各个诸侯把君王所恨的对象作为敌人加以讨伐,讨伐成功后向君王“献其功”,君王于是赏赐各个诸侯彤弓等奖品,并为他们摆宴奖励其报功。

本诗以赋直陈其事,不用比兴,也没有铺述和描写,显得十分质朴。通篇偶句押韵,每章一韵,韵脚在偶句倒数第二字上,与句尾“之”字组成“富韵”,译文保留了这一形式。

菁菁者

莪菁菁者莪[1],萝蒿茂盛密又长,在彼中阿[2]。在那边的山岗上长着。

既见君子[3],那个君子已经见过了,乐且有仪。愉快并且有礼貌。

菁菁者莪,萝蒿茂盛密又长,在彼中陟[4]。长在水中小洲上。

既见君子,已经见到那君子,我心则喜。我的心里真欢畅。

菁菁者莪,萝蒿茂盛密又长,在彼中陵[5]。在那边土山上生长着。

既见君子,已经见到那君子,锡我百朋[6]。赐得千串赏钱。

陟陟杨舟[7],水中荡着杨木舟,载沉载浮。或沉或浮任飘流。

既见君子,已经见到那君子,我心则休[8]。我的心情很愉快。

【注释】[1]菁菁:茂盛的样子。莪(é):又名莪蒿、萝蒿,亦称抱娘蒿。[2]中阿:即“阿中”。下文“中址”、“中陵”同。阿,大的丘陵。[3]君子:指掌握政教全权的统治者,古者君师合一,政教不分。[4]址:水中的小沙洲。[5]陵:大土山。[6]锡:赐。百朋:货币两百串。朋,古人以贝壳作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7]陟陟:同“泛泛”,飘浮不定的样子。杨舟:杨木制作的船。[8]休:喜。

【赏析】关于《菁菁者莪》的主题,古今文章没有对此做争论。《诗序》曰:“乐育材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徐斡《中论·艺纪》“先王之欲人之为君子也,故立保氏,掌教六艺”之言,并指出“徐用《鲁诗》,所说诗义乃《鲁》训也。古者育材之法备于此矣。《齐》、《韩》无异议”。惟朱熹非之,认为“此(序》全失诗意”(《诗序辨说》),主张“此亦燕饮宾客之诗”(《诗集传》),然作《白鹿洞赋》时又曰“乐《菁莪》之长育”,则仍采旧说。今人亦有作“情歌”解的。方玉润说得好:“此种诗古来相传既久,可以不必与之立异。”(《诗经原始》)陈子展先生也说:“约定俗成谓之宜,非有确证,骤难改易也。”(《诗经直解》)这里仍然按照过去得说法,此诗所表达的意思是乐育人才之事“此君子视学,太学之士乐君子之育材而作此诗。”(姜炳璋《诗序广义》)全诗凡四章,运用比兴手法反复咏叹对于君子长育人才的欢悦之情。每章均分两层,前三章以“菁菁者莪”起兴,第一层的三章是基本相类似的,“言君子长育人才;址之长莪,陵之长莪,犹阿之长莪也”(陈奂《诗毛氏传疏》),以表明“育材之有地”(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二层则抒写见到君子后的喜悦心情和心理变化。第一章写太学生们看见“君子”非常愉快,并且很有礼貌;第二章写见到“君子”的欢乐心理,“喜已材得成”(《诗经世本古义》);第三章写看见“君子”得到百朋的奖励;第四章,第一层以杨舟载物、沉浮不定来比兴太学生惧不见用、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第二层则写见到“君子”后大喜过望,心情极其安然了。前后对比,流露出了太学生们的内心想法。

此诗在春秋时期就被引用了,《左传·文公三年》载:“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这是取诗中“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之义的,后人则每于诗文中引用“菁莪”二字,以作乐育贤才之喻。晋孙楚《故太傅羊祜碑》:“虽(泮宫》之咏鲁侯,《菁莪》之美育材,无以过也。”明刘基《送赵元举之奉化州学正》:“泮水紫芹香可览,倚看待佩乐菁莪。”足见此诗有着深远得影响。

六月

六月栖栖[1],六月匆匆忙忙,戎车既饬[2]。兵车整顿妥当。

四牡弸弸[3],很强壮得四匹公马,载是常服[4]。旌旗插在车上。

畠狁孔炽[5],畠狁如次嚣张,我是用急[6]。我们一定要防备。

王于出征[7],天王马上出兵,以匡王国[8]。挽救国家存亡。

比物四骊[9],四匹黑马齐壮,闲之维则[B10]。训练应该符合规章。

维此六月,在这一个六月,既成我服。制成我的军装。

我服既成,我穿上军衣,于三十里[B11]。即日三十里行。

王于出征,天王这就出兵,以佐天子。吉甫辅佐天王。

四牡修广[B12],四匹公马肥壮,其大有陟[B13]。大呀大得那样。

薄伐畠狁[B14],讨伐那些畠狁,以奏肤公[B15]。一定要成大功。

有严有翼[B16],要认真,要严谨,共武之服[B17]。谨慎面对战争。

共武之服,小心对待战争,以定王国。国家方能稳定。

畠狁匪茹[B18],畠狁真不自量,整居焦获[B19]。到焦获来扩张。

侵镐及方[B20],犯我镐京北方,至于泾阳[B21]。一直到了泾阳。

织文鸟章[B22],飞鸟画在旌旗上,白旆央央[B23]。绸旆多么鲜明。

元戎十乘[B24],有十辆冲锋兵车,以先启行[B25]。冲过敌人的防线。

戎车既安,兵车行驶稳当,如轾如轩[B26]。前前后后一昂一低。

四牡既佶[B27],四匹公马齐壮,既佶且闲。既齐壮又快当。

薄伐畠狁,这就讨伐畠狁,至于太原[B28]。直到大原那方。

文武吉甫[B29]。能文能武吉甫,万邦为宪[B30]。他是国家的榜样。

吉甫燕喜[B31],吉甫欢宴在堂,既多受祉[B32]。接受多式多样的赏赐。

来归自镐,他从镐京回来,我行永久。走了很长得时间。

饮御诸友[B33],结交一些朋友,炰鳖脍鲤[B34]。脍鲤烤鳖真香。

侯谁在矣[B35],谁呀都在这儿,张仲孝友[B36]。孝友张仲在场。

【注释】[1]栖(xī)栖:忙碌不安的样子。[2]饬(chì):整。既饬,已经准备好了。[3]弸(kuí)弸:马强壮的样子。[4]常:古旗帜名。服:军服。[5]畠狁(xiǎnyǔn):民族名,在周之北方。孔炽:孔,甚、大;炽,势盛。[6]是用:因此。[7]于:命令。[8]匡:请求帮助。[9]比物:齐其力。骊:黑色马。[10]闲:通“娴”,熟练。维:语助词。则:法则。[B11]于:往。三十里:古行军三十里为一舍而安营扎寨。[B12]修:长。广:大。[B13]陟(yónɡ):大头。引申为马身高体大。[B14]薄:进迫。一说为发语词,无实义。[B15]奏:成效、成功。肤公:大功。[B16]严:威严,威慑。翼:慕敬。[B17]共:供。一说共(ɡōnɡ)为恭,恭谨也。服:事。[B18]匪:非,不。茹(rú):忖度。[B19]整居:整军。居,居住、占据。焦获:周地名,即焦获泽,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B20]镐、方:均古代北方地名。方:朔方。[B21]泾阳:泾水的北边。[B22]织文鸟章:织同“帜”;文,花纹;鸟章,鸟隼之章。全句的意思为旌旗画着飞鸟的花纹。[B23]白旆:白,帛也;旆(pèi),古时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旒,即旗的飘带。央央:鲜明的样子。[B24]元戎:大型兵车。乘(shènɡ):辆。[B25]启行:开路。[B26]轾(zhì)、轩:轾,车子前面低后面高;轩,车子前面高后面低。[B27]佶(jí):强壮的样子。[B28]大原:地名,在今甘肃省境内。[B29]吉甫: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其人能文能武。故谓文武吉甫。[B30]宪:效法,榜样。[B31]燕:通“宴”,宴饮。[B32]祉(zhǐ):福。指受王赏赐之福。[B33]御:接见。[B34]炰(páo):烹煮。脍(kuài):把肉、鱼切成薄片或者是细丝。[B35]侯:发语词。[B36]张仲孝友:张仲,周之名臣,为尹吉甫之良友,其人以孝著称,故称孝友。

【赏析】《六月》是一篇歌颂宣王中兴,尹吉甫北伐畠狁有功的诗。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是一篇较完整的叙事诗,也是一篇抵御外族入侵的爱国主义颂歌。

《六月》是一首篇幅较长的叙事诗。《汉书·韦玄成传》曰:“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畠狁最强。至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畠狁,至于大原。’”讲的就是这首诗。此诗用时间作为顺序,描写了爆发战争的原因、背景、经过,记述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始末,这在《诗经》中是较突出的。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了记叙、描写兼及抒情的写法,如作者多次描绘了旌旗的鲜艳漂亮,战马的强壮肥大,戎车的来势汹汹,也多次抒写了将土们“薄伐畠狁”的坚定决心和“以匡王国”的爱国主义感情。在诗的结构上,作者有着别出心裁的排置。全诗六章,第一章为备战,第二、三章为出征,第四、五章为激战,第六章为凯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非常完整。

《六月》是一首歌颂宣王中兴,尹吉甫北伐畠狁有功的诗,诗中虽然只歌颂了将帅,颂扬了军队的威武雄壮,表达了对周王室的忠诚,但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为正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少数是民间歌谣。从全诗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六月》的作者也许是亲自参加了这场战争的下层将士,要不然就描绘不出这样的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也表现不了出战的勇气,保为国家的崇高无畏的精神。当然,《六月》和表现同样题材的《采薇》、《出车》相比,艺术上是较为逊色的,特别是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采薇》相比,更是相距甚远。

采芑

薄言采芑[1],采苦菜呀采苦菜,于彼新田[2],在那去年新开田,于此奅亩。在这初垦田中间。

方叔莅止[3],方叔受命上前线,其车三千,他有三千的兵车,师干之试[4]。将士保国守边疆。

方叔率止[5],方叔领兵歼敌,乘其四骐[6],乘车四马来驾辕,四骐翼翼[7]。四匹花马肩并肩。

路车有噬[8],红艳艳的高大的战车,簟坵鱼服[9],兽皮蒙车挂竹帘,钩膺匐革[B10]。繁缨笼头马胸前。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古罗马神话故事大全集

    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古罗马神话故事大全集

    长久以来,《圣经》、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神话一直被人们奉为最古老、最伟大的西方文化经典。它们不仅是西方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源头,更是全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是极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本书是由这三大文化遗产诞生的《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古罗马神话故事》的合集,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平台,更能让读者在感受西方文化的瑰丽和深邃的同时,加深对人类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起内心潜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

    本书是一本回顾友情亲情,感悟生命可贵的散文集:与时光擦肩而过、用文字抗衡世间、聆听生命苍凉、人间有趣是清欢。以温暖灵动的笔,记录亲情友情的可贵,感慨容颜易老、时光易逝,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并号召人们在阅读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充实精神的维度。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热门推荐
  • 赘婿真寂寞

    赘婿真寂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陆少禹感觉自己穿越的姿势不对,走进富婆的避风港,却沦为窝囊废,新婚之夜,老婆竟然让他睡地铺。陆少禹立志涨姿势,浩瀚江湖,谁主沉浮?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敏豪生男爵讲述他本人冒险经历的故事合集,充满了夸张与幽默。通过种种妙趣横生、匪夷所思的惊险事件,敏豪生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但实际上被人们嘲笑为“吹牛大王”。拔头发救自己出沼泽、眼冒火星打野鸭、鹿头上长出樱桃树、断成两截儿的马、月球旅行、火星漫步……敏豪生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吹牛大王”,难怪他的故事会风靡全球、畅销不衰。
  • 超级士兵不是超级英雄

    超级士兵不是超级英雄

    跟随艾米丽(Amily)醒来成为军队的超级士兵,并跟随她进行训练和首次值班,在敌军后方寻找艾米莉,以对抗一支不可能胜利的军队,并生存下来。
  • 圣魔

    圣魔

    他是从域外归来的圣魔族,转世重生,再次踏上圣魔大陆。为前世,为今生,逆天而战。万年的耻辱,被封印的一切,只有他才能洗刷。纵横天域,于万族林立之地傲视苍宇。圣魔,强势归来!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下,体现着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洋溢着爱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让我们沿着时光隧道,进行一次爱的旅程。
  • sms舍子花(五)

    sms舍子花(五)

    或许,五楼的高度并不算得上是高。但要夺取一个人的性命,想必是足够了。古贺紫衣站在楼顶的水泥地上,这里的外围只有一圈矮矮的护栏作为安全措施,已如同这栋颇有年岁的楼一样破旧不堪。她没有去看楼下情况会是如何,只是远远的地眺望天空。抱着跳下去的心情来到这里,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若是说把一切都放下了的这种觉悟,那还是她的初次体验。与水素和解之后,她有了一种什么都不再重要,什么都可以放下的想法,在出了房间后,就被这种想法一路指引着来到了楼顶。
  • 诸神序列

    诸神序列

    “布一二你是毒液它娘。”贾小雪认真的说到。“???”布一二!“怎么有点傻呢?”布一二看着毒液,不应该啊,毒液可是能拌嘴,能谈心的高智商生物。“遗传问题。”贾小雪想了想终于找到问题。“???”布一二!
  • 惊情四百年

    惊情四百年

    欧洲历史上最畅销的惊悚小说之一,开创了吸血鬼文化的先河,书中塑造的吸血鬼伯爵形象成了后世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吸血鬼的原型,“德古拉”也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词,作者也被称为“吸血鬼之父”。并且以作者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更是世界恐怖小说的最高奖项。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高贵、英俊的德古拉伯爵的到来,让整个伦敦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躁动。丛林里传来让人毛骨悚然的狼嚎,蝙蝠发出怪异的声音拍打着窗户,墓地闪烁着飘忽游移的身影,空气中充斥着茫茫的白雾;温柔迷人的姑娘在奇怪的梦中醒来,一天天走向苍白,疯人院的疯子高喊着期待“主人”的到来,可爱的孩童迷失在茂盛的丛林……伦敦的整个黑暗嗜血势力彻底复苏了!穿过夜色中的丛林和坟墓,在午夜的钟声中人们是否能够穿越黑暗的头?古老的十字架、神圣的饼屑、奇异的大蒜花;砍下的头颅和刺穿的心脏是否能让它们重获安宁?
  • 快穿之翻身做女王

    快穿之翻身做女王

    苏暖暖的人生总体来说还是很完美的,童星出道,19岁得最佳女主角提名,25获得影后桂冠;但是在获得影后的第二天就空难去世了,魂魄飘荡了好几天,终于被一个不知名的系统收了,认命的做任务,等复活吧!毕竟我的影后奖杯还没抱热乎呢!
  • 双帝成长记

    双帝成长记

    前世,君纪妍和上官沐玥一手打造了属于她们的杀手王国。她们一人是世界闻凤丧胆的阎王玉手,一人是各国首领皆惧怕的倾城杀神。却因一次意外穿越到另一片时空。这一次,她们又会在那个世界掀起怎样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