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2300000036

第36章 周颂(1)

清庙之什

清庙於穆清庙[1],啊,清静的宗庙真美丽呀,肃脽显相[2]。诸侯们恭恭敬敬来陪祭。

济济多士[3],执事的人们整整齐齐,秉文之德[4]。保持着高尚的品德。

对越在天[5],对于在天的神灵,骏奔走在庙[6]。大家匆匆奔走在庙里忙祭礼。

不显不承[7],神灵在天空中,人们都很尊敬他,无射于人斯[8]!不知道厌倦的人们呀!

【注释】[1]於(wū):叹词。穆:壮美。[2]肃脽(yōnɡ):肃敬雍和。显:明,显赫。相:助祭的公侯。[3]济济:威仪整齐。多士:众多的参祭者,指众公侯。[4]秉:执持。文:指文王。[5]对越:报答宣扬。一说,越,於。[6]骏:迅疾。[7]不显不承:即“丕显丕承”。不,通“丕”,发语词。显,光明。承,通“烝”,美。[8]无射(yì):不厌弃。射,通“萌”,厌恶。斯:语气词。

【赏析】历史上对这首诗的主题一直有较大的分歧。清庙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专指文王庙,祭祀文王,还是指所有的庙,祭祀周之祖先,学者们的意见不能统一。

《诗序》以为《清庙》祀文王,《郑笺》也以为“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祭之而歌此诗也。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这两种说法认为“清庙”专指文王之庙,而这诗是为了祭文王写的。朱熹从之,然释“清”为清静,与郑玄说小异;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亦主此说,然姚氏主张并祀文、武,亦与《诗序》、《诗集传》有别。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袁梅《诗经译注》皆从此说。另一说,以“清庙”广指诸庙,“清”为清静之意,其说始自汉韦玄成,他的态度是“《清庙》之诗,言交神之礼无不清静”(《汉书·韦贤传》)。“清”以庙中交神之礼言,后之贾逵、晋杜预皆本韦为说,然亦略异之,“清”以庙貌言。贾逵《左传注》云:“肃然清静谓之清庙。”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云:“清庙,肃然清静之称也。”陈子展《诗经直解》引清徐养原《顽石庐经说·清庙说》,曰:“古制天子七庙,文王庙其一也。如专以清庙为文王庙,则余复何称焉?特别有嘉名,而书传偶未之及邪?此则广指诸庙,非独文王,故以清静解之。《诗序》曰:‘庙者,人所不居,虽非文王,孰不清静?何独文王之庙显清静之名?此则广指诸庙,非独文王,故以清静解之。”今人除陈子展外,高亨亦主张此诗“是周王祭祀宗庙祖先所唱的乐歌”。

这首乐歌庄严肃穆,写法亦较高明,正面点题的只有开篇一句“於穆清庙”,其余七句均从侧面落笔,以祭祀者肃敬雍和的态度和极其崇敬的心情及庄严的举止来颂扬先祖和文王之德的至善至美,使文章虚实运用的很好。另外,这首诗的特点是无韵,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案《颂》为奏乐所歌,尤当有韵。今多无韵者,旧谓一句为一章,一人歌此句,三人和之,所谓’一唱三叹‘,则成四韵。”虽未必就是一唱三和,但可以想的出来,大体情况都是这样的。

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1],那天道的运行,於穆不已[2]。啊,美得无穷无尽。

於乎不显[3],呀,多么光明美好。

文王之德之纯[4]!文王道德的纯净假以溢我,将我淹没在其中,我其收之[5]。我全都接受它。

骏惠我文王[6],遵循着文王的大道,曾孙笃之[7]。子孙后代也都相信它。

【注释】[1]维:同“惟”,思。[2]於(wū):叹词。穆:肃敬。[3]於乎:呜呼,赞叹声。不:通“丕”,大。[4]纯:不杂。[5]收:受。[6]骏惠:骏,大。惠,顺。[7]曾孙:曾,重。《郑笺》:“自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笃:厚。

【赏析】《诗经》中的颂诗,是用来赞美宗庙祭祀的诗。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之于神明者也”(《诗序》)。《周颂》三十一篇,产生于西周初期,大部分都是用来歌颂周王朝的功德的。周王朝的开国天子是周文王,作为祖先被所有的周人尊敬,因此有很多的歌颂周文王的诗出现在《周颂》中。这首《维天之命》即是在宗庙祭祀时赞美文王的乐章。

开头两句“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颖达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开头就写天命,极力赞扬天命的广大,用意是要咏叹文王是受命于天的天子,这是天的意思。周文王为商末周族领袖,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方诸侯之长,称西伯。他吸取商纣暴政残民的教训,推行仁政、裕民政策(《康诰》:“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国家渐渐强盛起来。

本诗篇幅简短,仅有八句,不仅与大、小雅中的《文王》、《鹿鸣》等长短迥异,就是与风诗中的《关雎》、《鹊巢》相比,也更加的简短,而且全篇并不押韵。王国维认为这都是为了配合舞步而音乐舒缓的原因。“颂之所以无韵者,其声缓”,“颂之不分章,不叠句者当以此。”(《乐诗考略·说周颂》)诗的语言较为古朴,不作夸饰,不用比兴,只是反复叹美文王之德,可以说是在全力对祖先进行歌颂,故不避古拙,简单扼要,表现出宗庙祭歌严肃古板的一般特色,当时人虔诚的心情和严肃庄敬的场面跃然纸上。

维清

维清缉熙,清明、长久、广大,文王之典。是文王的法典。

肇馑[1],从祭神开始,迄用有成。到大功告成。

维周之祯[2]。周家的喜庆之事一个又一个。

【注释】[1]肇夤:犹言“肇祀”。肇,开始;夤,《说文》:“洁祀也。”[2]维:是。祯:吉祥。三家诗祯作“祺”,亦吉祥之意。

【赏析】《维清》也是一首歌颂文王的诗。明代何楷已以此诗与《清庙》、《维天之命》当为一篇,如乐府诗之一篇分为数解。在清朝初期李光地还曾说过:“《清庙》方祭之诗,《维天之命》祭而受福之诗,《维清》祭毕送神之诗。”此说颇有见地。《清庙》写助祭的静肃,文王的德政被朝廷众多的美士铭记于心间,他们都虔诚地思念已故的文王。《维天之命》颂扬“文王之德之纯”,至《维清》一章,“先言文王之典戡乱,后言文王之典致治”,既总述上一章的意思,又对下一步的歌颂做好铺垫。

《诗序》谓此诗“奏象舞也”。历史有不少人都对此曾作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人认为“舞”为武,写了很多文章,并且彼此争论不休。事实上,可以象武德,也可以象文德,歌舞是不可分的,我们既不可以离开舞容来欣赏此诗,但也不必过于这些拘泥小节。

清代的戴震就曾经说过:《维清》一诗“言此天下澄清,光昭于无穷者,文王之法典实开始梗祀昊天盛礼,以迄于今而有成。是固有天下之祥如此也。辞弥少而意旨极深远”(转引自陈子展《诗经直解》)。这首诗仅一章五句,是三百篇中最短的一篇,算是以少胜多,文章所指深远。它不仅大力赞美了文王的德政,而且还热烈歌颂了文王的武功,“辞弥少而意旨极深远”,正是这首诗的最大长处。有人说它太过简短,怀疑还有我们所不知的缺文。朱熹在《诗集传》中就曾说:“此诗疑有阙文焉。”陈延杰在他的《诗序解》一书中则指出:“其辞简而意则永,亦非有阙文焉。”这个意见是正确的,言简意深,意义深远,可以说这首诗是颂诗中颇为精妙的短章。

烈文

烈文辟公[1],有功有德的诸侯,锡兹祉福[2]。祖先给了我这多多的幸福。

惠我无疆[3],对我恩情无穷尽,子孙保之。子孙万代都享有它。

无封靡于尔邦[4],莫贪财,莫奢侈在你的国家,维王其崇之[5]。要尊重我们的王。

念兹戎功[6],想着这些大功劳,继序其皇之[7]。继承的人呀,要光大它。

无竞维人[8],万事莫如得人强,四方其训之[9]。各地的人都会以他为榜样。

不显维德[10],道德显明真荣光,百辟其刑之[B11]。诸侯们就模仿他。

於乎!前王不忘[B12]。啊啊!祖宗亦忘不了这些事呀。

【注释】[1]烈:功业。文:文德。辟(bì)公:诸侯。[2]锡:赐。兹:此。祉:福。[3]惠:惠爱。[4]无:通“毋”,不要,莫要。封靡:大罪。[5]维:语助词。王:先王。或作文王,或释为周的列祖列宗,俱通。其:语助词。崇:崇尚,推重。之:你,你们。[6]戎功:大功。戎,大。[7]继序:继承,序通“绪”。皇:大,美。[8]无:通“毋”。竞:强,强力。无竞,不要逞强力。人:贤人。[9]四方:同下文的“百辟”都是别的诸侯的意思。“四方”指周围诸侯,“百辟”指许多诸侯。训:法则,用作动词,仿效的意思。[10]不:同“丕”,大。[B11]刑:通“型”,典型,用作动词,效法的意思。[B12]於乎:呜呼,叹词。前王:先王,指文王或周的列祖列宗。

【赏析】武王崩,成王即位。成王年幼,由叔父姬旦——世称周公——摄政。成王七年,成王接任周王的王位。成王掌政,致祭于宗庙(一说文王庙),诸侯们都来祭祖。成王赋此诗,以此来戒勉助祭的诸侯群臣。

最后一句是结束语,用来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先王的遗德。在结构上与开头的“子孙保之”相呼应,有结束全篇的作用;在内容方面说,它是唤起众诸侯怀念先王的感情,使他们能接受戒勉;在形式上,它是服务于祭祀先王的仪式。

这首诗是成王对待诸侯的政治纲领。同时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首政治诗。可以说它反映了成王的部分政治主张,也反映了成王与诸侯的复杂关系。全诗语言精炼准确,但“质木无文”。

天作

天作高山[1],天生高山多荒凉,大王荒之[2]。庄稼在太王的治理下生长。

彼作矣[3],百姓们在此盖新房,文王康之[4]。是文王让大家享受到了安康的生活。

彼徂矣[5],各地老百姓都跑来定居,岐有夷之行[6]。岐山的道路坦荡荡。

子孙保之!子孙万代都要保持好呀

【注释】[1]作:生,天生。高山:指岐山。[2]大王:太王,古公刐父的尊称,周文王的祖父。荒:治荒,开荒。[3]彼:百姓。作:这里指建筑房室。[4]康:安康。[5]徂:往,这里指百姓归附于周。[6]夷之行:平坦的道路,一语双关,既指岐山被开发,道路通畅,也指文王政治之道清明。

【赏析】这是一首祭祀太王古公刐父的乐歌,歌颂太王和文王的创业功绩。

周的祖先公刘开始迁居於豳地(在今陕西省旬邑县一带),直至古公刐父为止,农业在这里得到了世世代代的发展。到了古公刐父的时代,因受戎狄的侵扰,失去了抵抗的力量,他便率领全族的人和奴隶,迁居到岐山之下的周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筑城廓宫室,定居下来,周国就是在这里初具规模的。周朝的王业,实际是从太王开始的,《鲁颂·阔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按:《毛传》云:翦,齐也,陈子展《雅颂选译》从其说,解此句为:这就开始了看齐於商。)明了这段历史,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天作》诗,也就知道作者所以要抓住太王迁岐立国的功业,写出“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等诗句来的道理。周文王姬昌继承了太王的事业,实行较为宽容的统治,实施裕民政策(《尚书·康诰》:“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招纳殷商和其他小国归附来周的庶民,百姓过上了安康的生活,周的势力得以不断扩大,这一切奠定了灭商的基业,这就是《鲁颂·阔宫》所谓的“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所以,《天作》的作者抓住周文王的主要功业,写出“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等诗句,大力歌颂他的作为。

《天作》一诗,文字很简短,而它的历史包容量却极为恢宏,这就要求歌词的作者具有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将周王朝两位重要历史人物——王业创始人古公刐父和受命称王的姬昌的重要功绩,进行高度的提炼、集中,浓缩地反映在七个诗句里。言简意赅,文字清峻,正是《天作》诗的艺术特征。

昊天

有成命昊天有成命,老天定下了成命,二后受之。文王和武王来继承发扬它。

成王不敢康,成王不敢贪恋安逸的生活,夙夜基命宥密[1]。每天早晚都受命多勉励自己。

於缉熙[2],要继承并发扬它,单厥心[3],用尽心力呀,肆其靖之[4]!因而天下太平啦【注释】[1]夙夜基命宥密:即夙夜其命有勉。“基”、“其”古通,“宥”、“又”、“有”古通。“密”读为“勉”,努力。[2]於(wū):叹美辞。[3]单:通“殚”,尽。[4]肆:于是。

【赏析】这是一首祭祀成王时所唱的颂诗,约写作于康王之时。显然,诗是以赞颂成王为中心的,但是为什么涉及文、武二王呢?汉初政论家贾谊的一则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的构思:“二后,文王、武王也。成王者,武王之子、文王之孙也。文王有大德而功未既,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及成王承嗣,仁以莅民,故称《昊天》焉。”(《新书》)我们看到,在短小的诗篇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十分紧凑地叙写了周初三王,并且表明了他们对创建、巩固新兴王朝所作出的不同贡献;同时又重点宣扬了成王为完成父辈事业所进行的黾勉努力。诗歌的这一叙写特点,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前人“通首密练”的好评。

这首诗纯用赋体,没有用韵,风格质朴严实。句子长短不一,有很明显散文化倾向。

我将

我将我享[1],我烹煮啊我祭享,维羊维牛,牛羊是供品,维天其右之[2]。希望老天能保佑我。

仪式刑文王之典[3],文王典章须效仿,日靖四方[4]。每天都在想安定四方的办法。

伊嘏文王[5],伟大文王英名扬,既右飨之。保我平安受献飨。

我其夙夜,勤于职守日夜忙,畏天之威,敬畏苍天不敢偷懒,于时保之。这样才能保国卫家。

【注释】[1]将:烹的意思。享:敬献。[2]右:同“佑”,助。[3]仪、式、刑:三字同义,皆为效法之意。典:典章制度。[4]靖:《郑笺》:“靖,治也。”[5]伊:发语词。嘏(jiǎ):伟大。

【赏析】《我将》是《诗经·周颂》中的一首祭祀诗,诗中祭天祀祖,祈福禳灾,表现出周人崇拜苍天,笃信鬼神的天道观。

《我将》语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戒成王”之意含而不露。宋人吕祖谦评此诗说:“于天维庶其飨之,不敢加一辞焉。于文王则言仪式其典,日靖四方,天不待赞,法文王所以法天也。卒章惟言畏天之威,而不及文王者,统于尊也。畏天所以畏文王也,天与文王一也。”(《吕氏家塾读诗记》)吕氏的见解是十分中肯的。朱熹在《诗集传》中传:“《周颂》多不叶韵,未详其说。”而《我将》一诗还是叶韵的。第一层中,“牛”与“右”叶之部韵;第二层,“方”与“飨”叶阳部韵;第三层不叶韵。《我将》与《周颂》中不叶韵的诗篇相比,吟咏起来还是较为和谐悦耳的。

《我将》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远不如《国风》、《小雅》中的诗篇。但是,周人祭神祀祖的内容在这首诗里完整的表现出来,完整的反映了周人的天道观念,而且在表现手法上尚有可取之处,仍是一篇不错的美文。

时迈时迈其邦[1],武王诸国去巡狩,昊天其子之,天之骄子留下了美名,实右序有周[2]。皇天佑助我大周。

薄言震之[3],当初征讨殷商纣,莫不震叠[4]。诸侯被我神威所震惊。

怀柔百神[5],祭祀天地众神灵,及河乔岳[6],亲临河川高山顶,允王维后[7]。武王的确是明君。

明昭有周[8],我周德行多昭明,式序在位[9]。满朝百官尽其能。

载戢干戈[10],兵器干戈都收藏起来,载祮弓矢[B11]。良弓利箭都装进去吧。

我求懿德[B12],寻求美德好风尚,肆于时夏[B13]。在华夏大地上得到发扬。

允王保之。能保天命贤武王。

【注释】[1]时迈:迈,巡狩;时迈,按时而巡狩。《诗集传》:“周制,十有二年,王巡狩殷国,柴望告祭,诸侯毕朝。”[2]右、序:吴诫生《诗义会通》:“右、序,皆助也。”[3]薄言:刘淇《助字辨略》卷五:“《诗》凡云薄言,皆是发语之辞。”震:以武力震慑。[4]叠:通“慑”,恐惧。[5]怀柔:安抚。[6]乔岳:高山。[7]允:确实。后:君主。[8]明昭:《毛传》:“明矣,知未然也。昭然不疑也。”[9]式:发语词。序在位:指诸侯百官各安其位而尽其职。[10]载:则。戢:收藏。[B11]祮(ɡ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矢的囊。[B12]懿德:美德。[B13]肆:施行,广布。时:是。夏:华夏,中国。

同类推荐
  • 鲜血梅花

    鲜血梅花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祖先》共5篇。
  •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开卷八分钟》自2007年1月1日开播,2014年12月31日停播,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一个没有广告、没有赞助商、没有黄金时间的节目。它在商业化、娱乐化的浪潮中清苦地坚守,为大众传媒保留了一丝书卷气。《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即是凤凰书品与博集天卷合作,将节目精华汇编的结果。在这本安静的小书中,梁文道以一个诚实而恳切的引导者的形象出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地将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他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客观而中肯的评论。
  • 小树林

    小树林

    《小树林》是吴小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该书包括“短句”和“随笔”两部分,“短句”部分以格言式的短句,“随笔”部分以短小精悍的文章,记录了作者观人观世的所见与感悟。作品观世阅人,发表人生体悟,弘扬正能量;文体畅达,语言精练。
  • 谁的奋斗不带伤

    谁的奋斗不带伤

    本书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纪实佳作。在如今的浩瀚书海中,能够让人读来欷歔动容、潸然泪下的书并不多,而这本《谁的奋斗不带伤》却是个例外。作者赵美萍用她细腻感性的笔触,将自己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山村采石女、到知名杂志编辑、再到大洋彼岸的人生奋斗历程娓娓道来。在当今许多人绞尽脑汁地粉饰自己高贵的出身与辉煌的学历时,她却平静而从容地展现着自己卑微低下的出身与不堪回首的苦难。
  • 马瑞芳评说聊斋之情场

    马瑞芳评说聊斋之情场

    马瑞芳编著的《马瑞芳评说聊斋之情场》特别精选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爱情故事百余篇,加以述评,讲述了故事主人公姹紫嫣红的爱情故事,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人生哲理,感人肺腑,精彩好看,并配有光绪年间的聊斋图说黑白线描和彩色工笔画,同时配有蒲松龄纪念馆提供的蒲松龄画像、图片、名人字画等,文图并茂,阅读性、欣赏性俱佳。
热门推荐
  • 若为落白故

    若为落白故

    (新书已发,《司夜公子》,感谢鸡翅~)“千里江山一夜雪,君王从此作良人”李容若和苏落白的故事,谢谢大家喜欢~
  • 嘎小子认爹

    嘎小子认爹

    寡妇领着孩子改嫁,俗称“拖油瓶”。在卧虎岭、盘龙河方圆百里这疙瘩这块儿,叫“带葫芦”,骂人话“带犊子”。龙河村的满仓嫂还没改嫁,儿子有根就沾上了“带葫芦”和“带犊子”的浑名外号。有根这小子不是挨熊受屈的主儿。别看他才十三四岁,平时蔫头蔫脑地梗梗着脖子、蔫声蔫语地撇撇着嘴,那可是不吃一点哑巴亏。无论大老爷们儿、半大小子,谁拿他开心取笑耍着玩儿,他就跟谁叫劲儿对着干。不管咋被折腾、咋挨搓磨、咋受欺辱,他也不认输、不告饶、不服气。瞅冷子得下把下把,得下口下口,不是朝腿肚子猛踹一脚,就是抓手腕子狠咬一口;再不从背后冷丁推一把,把耍弄他的人推个大前趴子“狗抢屎”。
  • 玩命先驱者

    玩命先驱者

    当人类发现一个虚幻的世界,且能在其中实现超脱,成为强者时,人类疯狂了!李闲,他们这一批人,被称为幸运儿,因为他们先一步踏上了超脱之路。同时,他们也被人尊称为“先驱者!”因为,他们在“玩命!”
  • 无敌奶爸在都市

    无敌奶爸在都市

    无敌了十万年的帝尊徐来,在地球当起了奶爸。任何敢欺负女儿的人,统统镇压!徐来问道:“乖女儿,你抬头向外看,能看到什么?”“夜晚,星空。”“那不是星空,那是爸爸为你打下的江山,你将来要统御数十亿星系,是仙域的女皇!”“爸爸又在吹牛,明明连给我生个弟弟妹妹都做不到。”徐依依撅起小嘴。“……”
  • 蔡徐坤小朋友跟我回家

    蔡徐坤小朋友跟我回家

    重生之后第一次去大厂。他就把她的东西打翻了,顾晚安作罢,却不想后大半辈子全交在他身上。她问,“当年你参加偶练,把我的行李箱弄翻是不是故意的?”蔡徐坤邪魅的勾唇一笑,“要不那么做,哪里来的媳妇啊?”顾晚安很不可置信,自己居然是被骗来的?“蔡徐坤我跟你讲,你得补偿我。别的我都不稀罕,就你的后半辈子吧,我都要定了!”
  • 丹凤街

    丹凤街

    张恨水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写小说100多部,其作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80年代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几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屏幕,再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中有相当的地位。
  • 爱成灾:冷少追妻365天

    爱成灾:冷少追妻365天

    年少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人,不经意的撞入了你的生命,然后,用尽一生的时间都不能忘怀……苏意以为,相识八年,相恋两年,相离五年,爱恨交织,怎也会有结束的那么一天。谁料到,再次重逢以来,那些往日的记忆与情感,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将她淹没。她不止一次可悲的发现,沈以轩这个名字,这个人,如一枚印章,已经深深印在她的心头上,融入她的骨血当中。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否认,他早已是她生命无法剥离的一部分。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
  • 愿你流年温暖,爱情无恙

    愿你流年温暖,爱情无恙

    爱情的错和伤,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人在经历爱情的一次次伤害和挫败后,埋怨自己遇人不淑。其实很多时候,不是造化弄人,而是我们爱的方式出现了问题,看人的眼光出现了盲点。我们没有想清楚该如何去爱、什么人值得去爱……正是因为爱的方式不对,所以,才有了情感路上的无数伤害,和一次又一次的支离破碎。爱,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段需要我们不断经历、不断受伤,又不断学习的过程。本书就是要带着读者分析伤害的来源,看清伤害的原因,学会如何避免伤害,在伤害后看清该看清的人,保护自己不会再一次被伤害,并在对的方式中,爱对的人,过对的一生。
  • 神话物品专卖店

    神话物品专卖店

    许梦站在自己的小店门口,一个面色严肃,一脸正气的道人走过来“道友,最近我那里出了一个僵尸,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法宝”“九叔,你看这个铜钱剑,您要买了他,什么僵尸厉鬼都不在话下”。许梦坐在自己的宫殿里,这时一个面目丑陋,猪头人身的怪物走了过来。“小友,我师傅又被妖怪给抓走了。”“大圣呢?”“大师兄早就被气跑了。”“那你需要点什么?金刚伏魔圈?斩仙飞刀?”“不是,俺老猪来问问,这担行礼值多少。”“......"这是一个少年无意中拿到一本宝录,穿梭世界,与诸天大能交易的故事。书友群:174709073V群:581697132
  • 情倾后宫

    情倾后宫

    世上万物,稀奇古怪,无奇不有,往往令人匪夷所思。前世今生,通天神灵,幂幂中是不是自有安排?一条颜色独特,晶透诱人的白水晶吊坠项链却在泪水滴在水晶上头时,水晶发出了耀眼的光,才一会儿时间,整个环境都不同了。转眼间她竟被水晶带到了一个没听过的朝代。本性里有点可爱调皮的她在一个无情的环境里,被迫得将自己内心的纯洁慢慢的丢去,天性乐观的她也慢慢变得猜忌,多愁善感.遇到一个痴情的人却不敢回报感情;面对一个名正言顺的丈夫,却又不敢放下感情;在感情世界乱得一塌胡涂的时候,心爱的封刚却又出现了。叫她最后情归何处呢?上天跟她开的玩笑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卓寒轩:天朗王朝的一国之王,冷酷的他总是带着坏坏的色眼看她,死也不放她离开皇宫,说送了他就是他的。卓天恩:三皇爷,长得与她意外死去的男友封刚一模一样,让她的视线总是没办法从他的身上移开。余剑希:年龄最轻的相爷,聪明狡猾的他是皇上的最爱助手。聪明才智的他总是气得她说不出话来,坚持说不介意取她这个身份卑微的宫女为妻。只是当他知道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宫女,而是他们皇上的贵人时又会是怎样呢?三个同样让她心动的男人,她最终该是如何的决择?想知道吗?收藏着看吧!~~~~~~~~~~~~~~~~~~~广告时间:系列文《权倾后宫》:这文已完成,风格跟《情》是完全不同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敛心新开了一个群,喜欢后宫的朋友欢迎加入。群号:2935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