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3600000002

第2章 碎尸谜案

第一章千刀万剐

午夜的津市,喧闹的都市逐渐安静下来。津市客运总站,负责清扫客车的老王头平生头一次有了意外收获: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黑塑料袋安静地躺在公交车座位底下,打开后才发现里面是切好的新鲜肉片。老王头欢天喜地把塑料袋装好带回家,本想让家人改善一下生活,没想到却带回去一个意外的惊吓:新鲜肉片的下面,竟然整齐地摆着三根血淋淋的手指!

接到报案后赶到的民警们也吃了一惊!肉片码得整整齐齐,如果不是三根手指,绝对不会有人分辨出那是人肉。

几乎就在老王头报案的同时,西子湖边、文峰塔、光远路上三处地方都发现了不同的尸块。除了肉片外,还有切割整齐的五脏六腑。经过检验,确认的确是人肉。令人作呕的是,在另外三处发现的人肉都被煮过!

参与过不少命案的验尸官对着堆积如山的尸块,胆汁儿都要吐出来!仔细清点后,他们肯定,尸体被切成了近一千块。

对于津市警察界来说,这样骇人听闻的案件并不是第一次经历,早在两年前,本市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子,现仍在进行秘密追查中。眼下又发生了同样的案子,是连环案?还是巧合?

就在津市公安局长丁大庆一筹莫展时,特案A组成员几乎从天而降,出现在了津市公安局。

经过一番紧急磋商,他们一致决定此次的调查暂时秘密进行。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先要找到尸体的头颅,以便确认死者的身份。陈子峰认为,既然凶手敢这么大张旗鼓地把尸体切割开再抛尸全城,也必然会把头颅扔到某个显眼的地方。果然,就在散会的两个小时后,市中心公园的垃圾筒里,有人发现了一个新鲜的头颅!经过DNA对比,与尸体相吻合。

丁建中教授从接触案情后一直处在冥想状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正在对罪犯进行心理分析,从而对罪犯的身份、年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对于现在的高科技而言,要确认一个人的身份并不是件难事,可凶手却给他们制造了不小的难题,首先,发现的手指上面,指纹完全被破坏掉,这让负责协助法医们进行检验的曹小蕾大为光火。当她见到那个所谓的头颅后,更加觉得匪夷所思,因为死者脸部上的肉被削去了绝大部分,无法分辨出死者的人容貌,更不用想分清死者是难是女!

“这是个心理极为变态的杀手!”陈子峰看了丁教授一眼,这么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他已经学会对罪犯进行心理分析。

“不错。”丁教授点了点头。

听完曹小蕾的检验报告,丁教授对罪犯进行了初步描述:罪犯是一个独居的男人,年龄在二十五至五十岁之间,是名外科医生或者是医学院高年级的学生。

除了罪犯独居的结论外,津市警方对其他的结论显然有几分怀疑。面对警察们怀疑的目光,丁教授解释道:罪犯应该是身强力壮的男子,一个力气太小的人是不可能制服死者的。至于死者可能是外科医生或是医学院高年级的学生的推测,丁教授解释说,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都有一定的纹理,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能够够顺着纹理将人体的器官切割下来。支持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死者的头颅。头颅切得很整齐,换作一般的人,绝对不可能一刀剁下来,切口会被砍得七零八落。

想要从全市上百万人口中查出死者的身份,并找出罪犯,谈何容易?摸排工作很快展开,为了不打草惊蛇,所有的警察都以摸底全市人口为由进行的。挨家挨户进行调查,一向是中国警察最拿手的事情,而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招数却很有用。

陈子峰一行人翻出了两年前碎尸案的档案。根据档案记载和验尸官的回忆,那起凶杀案的尸体也被切割过,头颅砍得面目全非,想要利用头骨都尸体进行面部复元都不太可能。他们对死者的牙齿进行检验,确定死者为二十岁左右的女性。与此案不同的是,上一起案件中,死者的衣物并没有随着尸体一起被装起来。

“死者的身份确定了吗?”陈子峰听完汇报后问道。

陪同他们来的津市碎尸案专案组长卢峰面露难色:“当时接上级指示,一切的调查都是秘密进行的。在案发后报告失踪人口、年龄符合的有两名女性,一位是来津市的打工妹,名叫孙月月。另外一个是本市某高校大一女生吴晓晶。最后我们根据DNA检验后,判断死者是吴晓晶。”

说完,卢峰从堆积的档案中抽出了一封厚厚的档案:“这就是对吴晓晶失踪前后的所有调查笔录。只是……陈组长,你觉得这两起案子真的会是同一人所为吗?”

陈子峰翻了翻档案:“现在还不好说,等查出这起案子死者的身份,差不多就可以定性了。不过,我可以透露给你一个消息,在这起案子之前,离这里不到两百公里的江城也发生过一起碎尸案,不过发现的时候尸块基本上已经化成脓水,无法判断死者的身份,我们怀疑那件案子可能与这两起案子也有关。”

卢峰倒抽了一口凉气,两起案子已经让他急得头发发白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件未破的悬案。看陈子峰一脸毋庸置疑的表情,卢峰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A组和津市的警察一样,几乎彻夜未眠,他们仔细翻看了吴晓晶的档案。根据档案上面的记载:吴晓晶,女,二十岁。津市大学外语系大一学生。性格文静,且极为内向,平日里与同学很少来往,身边朋友不多。在所有人看来,她都是一个乖乖女。失踪时的那天,有人看到她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处商场,根据商场门口的监控录像来看,吴晓晶的确进入了那家商场,可却没有发现她从商场大门走出去,也没有熟悉的人见过她。事发后,刑警对商场进行了地毯式搜查,没有查到任何线索,不过却肯定市场共有三个门,除了大门装有监控录像外,其他两个门都未设监控,判断她极有可能是从别的门出去了。

吴晓晶的同学的证词排除了吴晓晶因事离开学校的可能。在她离开学校之前,没有与任何人发生过矛盾,也没有异常反应,更没有听她说起过要和什么人见面。据她室友回忆,吴晓晶那天把自己的床收拾得很干净,和往常一样,把换下的衣服都泡上才去的商场,离开前对室友们说一会儿就回来。这些都表明吴晓晶并没有打算离开学校,甚至没打算长时间离开学校。

专案组当时对全校师生以及学校周围的人群逐一进行了排查,却没有找到可疑的人物。当时有人提出她会不会见网络朋友的假设,但她周围的人都否认了这种说法,因为吴晓晶从不去网吧,更没有所谓的网友。

专案组调查得十分详尽,可陈子峰和丁教授都认为这份调查报告还缺少一些东西,比如说吴晓晶的爱好。卢峰不由得一愣,难道死者有什么爱好也要调查得一清二楚吗?面对他的追问,丁教授没有解释,只说可能与案件有关。

夜晚降临,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精神疲惫的干警。忙碌了一整天的他们并没有太大收获,对于死者的身份也没有查到一点儿线索。

卢峰通过和水力公司的配合,他们准备调查近几天用水量突然增大的人家。因为人体中

有75%是水份,大部分又以血液为主。除非凶手行凶的地点是屠宰场,不然若想要清除掉血迹,必然会使用大量的清水。

曹蕾不完全同意卢峰的看法,她觉得存在着这种可能,但同时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如果凶手早有阴谋的话,他有没有可能早就存下了大量的清水,或者使用了别的方式除点那些血迹呢?

陈子峰没有插话,这些工作并不是他们的任务,因此他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小蕾十分不解,因为她一向认为,作为一名警察,就是亲自把凶犯逮住,这样才算对国家、对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陈子峰明白小蕾为什么要抱怨,因为在A组成立之前,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小组,直到和丁教授联手完成第一件案子后,他才明白A组成立的真正意义。

陈子峰做出了一个大胆地决定:让曹小蕾做出头骨的复原模型,随后连同死者的衣物一起在媒体上公布。这样一来虽可能对市民造成恐慌,但对破案应该也有不小的帮助。

曹小蕾虽然出身心理学硕士,可却是位做模型的天才。接到任务后,她几乎是一宿没合眼,第二天一早就把模型做了出来。很快,模型被拍成照片,连同衣服的照片一同发到了报社、电视台。

某小区,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的男子昏昏欲睡,不过就在这时,电视上突如其来的寻人启事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熟悉的衣服,熟悉的照片,还有失踪的时间,的确是他的杰作。不过当他看到死者的脸的一瞬间,差点儿惊呼起来:他记得已经把那个不听话的小绵羊处理得干干净净,怎么又会出现在电视里呢?难不成……难不成……自己弄错了?

想到这里,他惊出一声冷汗。闭上眼睛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晚的情形。不错,那个小绵羊自己已经处理得干干净净。凭着他有限的知识,他知道历史上所谓的“凌迟”就是用刀将人身体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来。据说有经验的刽子手能在割上几百刀之后才让死囚断气。自己的手法虽然说不上有那么高明,但做到千刀后还能让人活着并不是一件难事。不过他觉得自己太善良了,因为受不了小绵羊那可怜兮兮的表情,所以,就一刀要了她的小命,最后独自一人享受尖刀一次次划过肌肉的快感。

丁教授站在走廊的尽头抽烟。这起案子能不能破获,直接关系到另外两起案子能不能查出来,他们的目的,是将凶手捉拿归案,可能不能如愿,一切还是个未知数,毕竟每年被束之高阁的悬案都有无数起。

“您觉得凶手如果看到电视上播报的消息会是一种什么心理?”陈子峰悄无声息来到了丁教授的身边。

“你怎么看?”丁教授反问道。

陈子峰想不到丁教授会反问:“我想……可能会惶恐不安吧?凶手可能想不到我们会弄出来死者的脸部复原图。电视台来拍摄的时候,曹小蕾特意让他们把灯光调暗,再经过电视播放,凶手肯定会很意外。”

丁教授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不过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如果津市两起案子都是同一人所为,我是说可能两起案子是同一人所为。第一起案子,很显然凶手还很慌张,抛掉的尸体没有留下一丝线索,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杀人。而现在的这起案子,凶手很显然很成熟,也很镇定。他之所以敢把尸块连同死者的衣服一起扔掉,里面一定有向社会炫耀自己的能力,还有几分向世人挑战的意味。”

同类推荐
  • 我出生在九六

    我出生在九六

    一切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其实早已现出端倪。记录一个平凡女孩的成长历程。或许,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为了代入感用第一人称)(更新不定)推荐我自己的《天岐除妖师》和《百妖之事》,写写短篇转换下心情。
  • 卡坦精

    卡坦精

    我不知道是否这本书能同它的名字一般甜,现实中每个人都是觉的我的男女主很遗憾,而我只想说,每个人都会有遗憾,但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早已忘却,而我原本给他们的也是坏结局,但因为时间的推迟,我觉的可以安排他们再见一面,因为我是他们的创造人,所以我可以掌控他们,还请各位莫扰,我也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人。【此篇为不定时更新,短篇小说,纯虚构,心情好出后续,心情还可以写几百字差不多的各自故事,我也很懒】
  • 董姝传

    董姝传

    她是将军府不受宠的小姐,原以为爱情把她拯救,却不料心上人旦夕间变心,她心灰意冷,却被一纸圣谕召进宫,她本无心争宠,却被他人推着一步步的越陷越深。从原本心地纯良,忍气吞身变得手段狠辣。她是否能得宠始终,又是否能获得自己的真爱呢
  • 我只是个中二少女

    我只是个中二少女

    我的“生活”早以被我过的糟糕透顶……
  • 秦不负楚

    秦不负楚

    秦不负楚,疏不负梁,并蒂花开比鸳鸯。圣上问五分美貌却有两三分气质加成的小郡主为何要嫁他,她笑了,眼里闪着十分的笑意。“为姐妹而嫁,嫁了为君美貌。”
热门推荐
  • 青春日常物语

    青春日常物语

    皆神和也本想赚钱孝敬父母,让妹妹不必再省下零用钱偷偷塞给他,但时间久了他发现,妹妹总是用骨科的眼神盯着他看!!!皆神和也慌了,想求助好友兼死党的福田纯一,但是他被骗到教学楼后面壁咚了,俏丽吗老子是男的啊啊啊啊!!!!(以上简介是作者胡编乱造,这是一本轻松向的日常文)
  •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由《风月宝鉴》及《魔瓶》两个故事组成。著名红学家康家成教授行踪古怪,引起了主人公苏幕遮的注意,并无意中发现了康教授原来是在偷偷寻找埋藏风月宝鉴的地图和钥匙,苏幕遮无意介入此中,并应康教授所请,与其赴岩州将军鞘的火山口下寻找风月宝鉴,不料,当他们一行进入秘洞之后,怪事迭出,血案不断,康教授等人或是自杀或是发疯,苏幕遮在面临着山中野猪及巨蛇的挑战之下,再次进入秘穴之中,终于获得了异宝风月宝鉴,但当他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的时候,却被困于石室之中。
  • 篮坛之享受传奇

    篮坛之享受传奇

    享受传奇系统,凡是与篮球有关的享受,掌声,尖叫声,冠军,荣誉……只要让宿主因篮球而感到心情愉悦,就可以获得愉悦值,愉悦值可以在系统商城里兑换技能!一边享受,一边变强,手握此系统,乔森开创了了一条篮坛的享受传奇之路!
  • 摸鱼修仙传

    摸鱼修仙传

    摸鱼混日子的废材仙二代绑定了神秘属性系统,从此……继续摸鱼
  • 解读科技难题(科学探索的真相)

    解读科技难题(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永眠花不开

    永眠花不开

    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我白玉蝉不过是在坊市上买了根冰糖葫芦,竟惨遭杀祸。但是……为什么我变成了一株莲花?
  • 穿越之农女贵妻

    穿越之农女贵妻

    二十一世纪的孤女高秀,因一场意外穿越到大庆国一个偏远贫瘠的村庄,成为九岁的高家长女。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和长期营养不良的妹妹弟弟,她决定:努力发家致富!挖野菜、猎野猪、卖菜谱、卖月饼、开店铺……好不容易吃饱穿暖有余钱,麻烦却接踵而来。还有眼前这位自称与她青梅竹马的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重点论述了历代的丁忧制度。例如,秦朝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精神禁锢,曾号令天下臣民一律戴重孝为天子守丧三年等。而丁忧制度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成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如在唐代法律中,丁忧制度被加以确认,形成了对官员丁忧行为的礼制和法制层面的双重约束。而到了清朝又施行了满汉不同的丁忧制度。
  • 重生嫡女难为

    重生嫡女难为

    盼了多年,等了多年,终于迎来新婚花轿,熟料未婚夫君早有负她之心!逃出魔窟,惊闻父亲猝死,幼弟身亡。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姨娘和长姐所为,在负心郎和长姐的新婚之夜,她被残虐致死,含恨九泉!若有来生!她一定会叫那些人,血债血偿!重生到五年前,她不再是单纯的嫡女,步步惊心,处处谋划,只为父亲,幼弟,自己一生平安,害她,伤她之人,得到报应!八王爷的款款深情,叫她再次打开心扉。姨娘的阴谋诡计,被她见招拆招。长姐的心狠手辣,她笑里藏刀。负心人的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这一世,她活的潇洒自在,携手心爱之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 Youth

    Yo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