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00000015

第15章 处世篇3 (2)

第二篇 处世篇3 (2)

【耳不听,心不烦】

谚语释义:竟谓不听不遂心的事,心里就不烦恼。

作品链接:《白眉大侠》:“大爷您就品尝品尝这鱼的滋味吧,有些事少管为妙,常言道‘耳不听心不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亦作“耳不闻,心不恼”。《带印奇冤郭公传》第六回:“那老妈子碰了一鼻子灰,赶就转到上房,气恨恨一五一十,照样儿告与太太,只说是账房儿讲的……凡事耳不闻,心不恼,况且也丢不下此面子去。”

点睛之评: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聋——连优美的音乐都能让人耳聋,何况是烦心的坏消息呢?所以对于坏消息,最好是置若罔闻,不使入耳。其实聪明人应该善于装聋作哑。俗不云乎,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意思是不装聋作哑,不能当大家族的掌门人。因为人一多,利益冲突就复杂,聚讼纷纭,各执一词,若是悉心听受,肯定不胜其累。最好的做法是闭目塞听,不闻不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谚语释义:耳朵听到的不可靠,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的。

作品链接:柳青《创业史》第十六章:“庄稼人都是务实的人嘛,不保险可不干。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庄稼人的口头话。”亦作“眼见是实,耳闻是虚”。《缀白裘?风筝误?逼婚》:“你方才说我眼见是实,耳闻是虚;难道我耳闻的就是虚,你耳闻的就是实?”

点睛之评:耳听的是间接经验,眼见的是直接经验,虽然间接经验不可忽视,但是直接经验更能令人信服一些。所以耳闻一些事情,不可立即相信,应该力求目睹,仔细观察。古人说格物致知,对于一些事情,只有亲手试验了,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谚语释义:意谓说者虽然会说或会编造,但听者也会听出用意或发现破绽。

作品链接:浩然《艳阳天》第三卷一三八章:“真假虚实好辨别,到了紧要的节骨眼上,一下子就清楚啦!连福,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看的。”

点睛之评: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谎话,因为谎话毕竟不合乎实际,用心分析,不难听出破绽。其实再高明的谎言也比不上真话,真话谁都揭穿不了,再会听的人都听不出问题。所以鼓励说真话,鄙视说谎话。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谚语释义:就像听锣鼓要听音拍一样,听人说话要善于捉摸话中的用意。

作品链接:陈定兴《香港之滨》第四章四十八:“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刘吉文对伍学礼的话是很敏感的,一时感到无言以对。”

点睛之评:察言观色是一种本领,能在别人的言词里探微阐幽,听出弦外之音,办起事来定然顺风顺水,无往而不利。事实上,在某些场合,确实要懂得说话的艺术,说话者未必直陈其事,而往往是用拐弯抹角、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出真正的意思,这就要靠有心人来领会了。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谚语释义:比喻虽未经历过,也见到过。

作品链接:《红楼梦》第十六回:“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点睛之评:黑格尔曾经讽刺过康德,说他的批判哲学是“未下水之前,先学会游泳”。现在有不少家长都是这样,总想在孩子掌握了全部技能,能够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放手任其飞翔,殊不知,不放他飞翔,他又如何能够学会飞翔。其实让某个人做某件事之前,不一定要他细节尽知,一切尽在掌握。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已经没有秘密可言,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只要细心研究,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事情掌握个大概,然后在实践中边学习边进步,不亦乐乎?!

歇后语

狗戴箩筐——藏头露尾

点睛之评:狗的脑袋上戴个箩筐,妄图以此作为“隐身衣”,却只是罩住了脑袋,身子和尾巴都露在外面,非但不能隐藏自己,反倒由于脑袋上有了这么个可笑的箩筐而引起别人的注意,欲盖弥彰。这个比喻既幽默又形象,你不得不感叹,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总有一些人,做了坏事之后又试图隐瞒,然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魑魅魍魉、跳梁小丑,他们的见不得人的勾当,终究无所遁形。他们在脑袋上戴个大箩筐,意图掩盖自己的丑恶行径的行为,终究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大师傅打蛋——各个击破

点睛之评:各个击破其实是毛主席用兵的经典策略之一。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分散兵力四面出击,不如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军。彼分为十,我专为一,则我十彼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军,这也是孙子兵法的用兵精髓。所以,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应该集中精力,集中各种条件,全力以赴地办好一件事情,切不可多中心而无中心,分散了精力,导致一事无成。

木匠的刨子——专管不平事

点睛之评:如果社会上多几个木匠的刨子就好了,那样人间就少了许多不平事。当然,行侠仗义这种事情已经被现代社会淘汰了,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法治,一件事情的平还是不平,应该由法律来进行评价和处理,法律代表了大家的利益和意志,由它来行侠仗义,是最合理的。所以应该努力建设法治国家,不断完善法律这个专管不平事的“刨子”。

打蛇打七寸——击中要害

点睛之评: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因为“王”就是蛇的要害。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无论敌人的十字长蛇阵有多么长、有多么可怕,其实它的要害就在于那个“将”,就是它的指挥系统,将他打掉了,敌军就可不战而溃。所以做事情时,应该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然后找到要害之处,干脆利落地一下解决。倾巢出动、全面出击是很不明智的做法,那样只会吃力不讨好。所以,打蛇应该打七寸,击打它的要害。

附录

点灯爱油,耕田爱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说话做事要讲究分寸。

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男人不应该打女人。

好汉死在战场,懒汉死在炕上:宁可站着死,不愿站着生。

少许诺,多行动:少说多做。

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

不要轻言,言则必信: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言而有信。

拳不离口,曲不离口——练出来的:形容刻苦用功。

劳劳碌碌的蜜蜂——甜头给了别人:形容具有奉献精神。

老大娘找飞机——往远瞧:形容高瞻远瞩。

枯木干芽不死心——时到花再开

蜘蛛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愿者上钩。

雨后送伞——多此一举: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形容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哑巴拜年——少说话多磕头:言多必失,应该多做少说。

大年初一见到人——都讲恭维话:要多说有益的话、赞扬的话。

见了何仙姑叫舅妈——沾点仙气:攀亲戚。

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打半边鼓——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门神里卷灶神——画(话)里有画(话):言外之意,话中有其他意思。

同类推荐
  • 哲人孔子传

    哲人孔子传

    本书更主要从《论语》取材,参酌《史记》《孔子家语》《四书》《春秋》等典籍,加上推论引证,排出孔子一生言行的时序,夹叙夹议至圣在华夏文明集大成复创新局的不朽地位。针对一些旧说也提出质疑,而孔子从年轻至耄耋,一生思想的蜕变历程也依经解经,清晰呈现,合乎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颂·雅·风:中国文化精神之本源

    颂·雅·风:中国文化精神之本源

    本书强调,中国文化体现在全部文字典籍之中,所谓传统,就是汉字的因果流转,故中国文化精神乃是一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取此而弃彼,其乃俱足者也。作者从容游刃于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将种种文字及其思想完美地糅合进一场场精彩的对话和争辩中,一气呵成,展现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哲理思考,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趣味。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热门推荐
  • 予你深情共清欢

    予你深情共清欢

    本文1V1,绝对甜宠,欢迎入坑....双重记忆的折磨让她变成了别人口中的“傻子”,但是说好的爹不疼娘不爱呢?为何会一个能让自己秒变颜控的超帅男神!“喂喂喂,虽然我不会说话,但是你也不能撩了就跑啊!?”不过,既然你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

    《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由邵燕君主编、吉云飞副主编、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选编而成,选收2016年完结或已连载主体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在关注大神红文的同时,特别关注引发网文新类型、新潮流的小众流行作品。我们力图开创一个不可多得的、有着范本意义的独特年选品种,它所推重的文学性和经典性,不是依据印刷文明体系下的文学传统标准,而是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在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和粉丝部落文化的土壤中,重新生长出来的具有网络性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这一标准尚在形成之中,该选本的选编正是重要建构实践之一。
  • 净土决

    净土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浔记

    星浔记

    天武年间,人、鬼、魔、妖、仙等结界均被损坏,各类稀奇百怪的东西涌入人间。那些物种侵蚀人的肉体,糜烂人的灵魂,在人间放肆地玩乐,败落了世间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把这片芳土坠入无尽的黑暗。有人踏着破光而来,牺牲万年灵力,欲把所有的一切恢复原状。有人乘着满身戾气,不望世间苦楚,欲把毁灭摆露于天地之间。然......人间残败破落,孽余小妖四处躲藏。一位悠闲散懒的小仙被众仙不悦已久,于是她被打发下界收拾残局。?朝廷的明波暗涌,朝官的波云诡谲,后宫的争奇斗艳......有人说是有妖参与,有人说是有鬼混乱,还有人说是魔也要来参合一脚,可真的没有人心吗?当陈年老旧的事情被一桩一件的扒出,这位小仙又该如何呢?
  • 恋者之书

    恋者之书

    黑匣是一个通过交换的物品,然后找到人生另一半的东西,联在幼时无意之中捡到一个,在No.1903宇宙开了一家名为“恋者之书”的小店,之后通过黑匣寻找那些匪夷所思的人间爱情故事。
  • 马背上的青海(龙仁青藏地文典·散文卷)

    马背上的青海(龙仁青藏地文典·散文卷)

    著名藏族作家意西泽仁题写书名,阿来、吉狄马加高度评价并推荐本书。收录了龙仁青翻译、在当代藏族母语文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五位作家的作品。五名藏族母语作家,六篇藏文化题材的小说,带你领略雪域高原的人性之美,原初之美。也许你一生都无法踏上那个神秘、浪漫的地方,本书是一个机会。
  • 九天随笔

    九天随笔

    我的作品都为原创,灵感来自睡梦,亦或者来自与生活,或课堂。不过更新时间不固定,毕竟我不靠这本书获得收益,不喜勿喷,如果喜欢请加入书架,请耐心等待我的更新。
  • 冰山学霸实力宠妻

    冰山学霸实力宠妻

    男主,烈云起,大一,脾性火爆酷炫,面容英俊无双。女主,月如依,少女不问年龄,脾性坚韧,活泼,温婉,面容……你自己看文吧!
  • 风雷震九州

    风雷震九州

    本书讲述了以泰山之巅一场侠士反抗清朝的恶战为序幕,掀起了又一幕轰轰烈烈的抗清风云。大侠金世遗自氓山一战,震动清廷之后,偕谷之华归隐海外。他的唯一弟子江海天已成为中原武林第一高手,其声名之盛,如日中天,直追其师。一觉又过了数年。
  • 樱曦之月

    樱曦之月

    他与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