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00000029

第29章 成功篇3 (1)

第四篇 成功篇3 (1)

务实精神——脚踏实地,反对凌空蹈虚

谚语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谚语释义:比喻事到临头自然有办法。

作品链接:黎汝清《雨雪霏霏》第二章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他只能用这种听天由命的态度,等待事情的自然发展,寄希望于侥幸和运气。”亦作“车到山前必有路”。梁斌《播火记》第一部二十五:“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好日子来了,还有什么你的我的。”

点睛之评:在做事之前,应该保持着一种积极的乐观态度,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世界上没有不可解决的难题。但是也要保持着必要的谨慎,要未雨绸缪,早做规划,要让事情按步骤进行,这样心里才会有底,才不至于事到临头的时候手忙脚乱。

【忙时用着闲时讲】

谚语释义:紧急时需用的一切要在闲着的时候讲清楚。

作品链接:《盛明杂剧?真傀儡》:“如今虽说是太平,常言道:‘忙时用着闲时讲。’”

点睛之评: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一个细小的失误可以导致很可怕的后果。即使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事前没有准备好,也容易在需用的时候着急上火。比如医生在做一个重大手术的时候,没有提前将某种特定的医疗器具准备好,等到将病人开膛破肚,却没法将手术进行下去,思之岂不可怖?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谚语释义:意谓对某些人或某些物,没有不行,多了也不行。

作品链接:宋?孔平仲《续世说?容止》:“齐张融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仰首,意制甚多,惊见者异,聚观成市。而融了无惭色。高帝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明?袁中道《李温陵传》:“谓公之书为消积导滞之书可,谓世间一种珍奇,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书亦可。”

点睛之评: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是个很奇特的人,常常能干出许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有一次同为著名书法家的蔡京在和皇帝玩赏一方砚,米芾看见了,竟然径直走上前去,将砚台抢走。皇帝哈哈大笑,蔡京无可奈何,说米芾这种人,不可没有,但也不可太多,不然会叫人受不了。

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偶尔“出格”可以,但是不能太经常,不然会遭到社会的排斥。

【不管闲事终无事】

谚语释义:不去管闲事就不会招惹麻烦。

作品链接:《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古语云:不管闲事终无事,只怕你谋里招殃祸及身。”

点睛之评:什么是管闲事,就是超越权限干预他人的事务。没事不要去干涉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但是有一些人特别喜欢管闲事,其实这也是热心肠的表现,不过也得有个尺度。不知道人家需不需要你的帮助,就开始对人家的事情进行指手画脚,不仅没把问题解决,反而自己受到埋怨,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谚语释义:比喻吃喝或物质诱惑力之大。

作品链接:余松岩《接官记》:“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一些人就是通过吃吃喝喝,吹吹拍拍,要物有物,要官有官。”

点睛之评:饭桌上最好办事,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和和气气,事情也就好办了。如果是在某个正式的场合,正襟危坐,严肃认真,反而不顺利。所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主要是因为狗肉太香,神仙不想站,想坐下来吃。适度地利用物质或吃饭的功能,可以让人情润滑,办事顺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度地依赖它们,拉关系,走后门,就应该坚决反对。

【猴子不钻圈,多筛几遍锣】

谚语释义:筛(shāi):指敲锣。比喻采取方法促使对方进入圈套。

作品链接:罗旋《南国烽烟》第一部四:“‘这里打伏击好是好,就怕鸟不进网,鱼不上钩。’……‘猴子不钻圈,多筛几遍锣嘛!’”

点睛之评: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如果还用老方法解决新出现的难题,无疑陷入迷茫中。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没有万能的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当人被复杂的事务所困扰时,不妨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摆脱困境。业绩跟不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起来感觉吃力,可以定期学习专业知识;一个人的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永不僵化和停滞。

【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谚语释义:比喻情况急迫时,先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品链接:《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亦作“火烧眉毛,光顾眼前”。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八:“我变得跟屯子里的落后娘们一样了。火烧眉毛,光顾眼前。”

点睛之评:事有轻重缓急,急重之事应该先办急办,不能与别的事情一视同仁,更不能缓办、慢办。当火烧眉毛的时候,不能还慢条斯理地刮着嘴巴上的胡子,得全力以赴地扑火。总之,在危急时刻,要“两利相权取其重”。

【家做懒,外做勤】

谚语释义:谓在家不干事,在外却很勤快。

作品链接:陈登科《风霍》三十七:“你家做懒,外做勤。自家菜地你不挖,深更半夜,跑出来为别人家挑水,这是啥的路数?”

点睛之评:在存在着家庭分工的时代,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面摸爬滚打,一回家就躺着歪着,等待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家做懒外做勤的做派,倒也无可厚非。现在女性地位上升,可以撑起半边天了,这时的男人们如果再想象以前那样,就会造成夫妻矛盾。

总之,作为现代人,既要外做勤,家做也不能懒。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谚语释义:敝帚:破扫帚。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认为很贵重。也比喻自己身上的缺点,却把它当做长处。

作品链接: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俚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点睛之评:如果身上有缺点,却还把它看做珍贵的宝贝,那就是执迷不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美好的品质发扬光大,将不好的习惯弃若敝屣。

【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谚语释义:借助聋子的耳朵听声音,向盲人问路如何走。比喻向无知者求助。

作品链接: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虽其请之勤,勤教之云云,未有见其得者也。”

点睛之评:借助聋子的耳朵听声音,向盲人问路,这是很荒唐的做法。虽然圣人有言:不耻下问。下问,也是为了把事情弄明白,不仅仅是摆出个好学好问的姿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擅长和了解的领域。向无知者请教,则是愚人。

【敬酒不吃吃罚酒】

谚语释义:比喻好说不行,强迫才行。

作品链接:《今古奇闻》第八卷:“敬酒不吃吃罚酒,此番只得恶做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四十四章:“武知县,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何苦呢?今日你犯在我手里,想不交出县印能成么?”亦作“赏酒不吃吃罚酒”。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十八章二:“三福爸提高嗓子说:‘不要白费心机,我什么都不知道!’吴启超把面孔一板:‘那你是赏酒不吃吃罚酒啦?’”

点睛之评:有些人就是不识抬举,你对他毕恭毕敬,好言相劝,他对你摆架子。你所拜托他的事情,不肯尽心竭力。当你忍无可忍,勃然大怒,他却言听计从,毕恭毕敬了。就像《康熙王朝》里的赖塔,施琅对他温言软语,他飞扬跋扈,不把施琅放在眼里。施琅猛然翻脸,请出“天子剑”要诛杀他,他才吓得屁滚尿流,浑身发抖。做人应当审时度势,软硬结合。专吃敬酒,固然有滑头之嫌;但专吃罚酒,则太过愚蠢了。

【萝卜花了肉价钱】

谚语释义:比喻低廉的东西花费了很高的代价。

作品链接: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四:“便宜?如果把所吃的谷子算上去,那就‘萝卜花了肉价钱’!不合算。”

点睛之评:买东西,要有眼光,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不然被人骗了还蒙在鼓里。做事情、干事业,又何尝不是要有眼光呢?只有为宝贵的东西,才值得付出很高的代价,普通东西只配低廉的代价。

【眉毛胡子一把抓】

谚语释义:比喻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

作品链接:古立高《隆冬》第三十一章:“别冒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乱来要出事来。”亦作“眉毛胡髭一把抓”。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四十二:“你不能眉毛胡髭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

点睛之评:有人奉行“一刀切”的做事方法,不分油盐酱醋、青菜萝卜,呼啦就是一锅烩,完全忘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

其实辩证唯物主义说得很清楚,矛盾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不但要使用一般性的方法,更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方法。

【拿了银碗讨饭】

谚语释义:比喻自己有良好条件不会加以利用或无法利用,而去求人。

作品链接:《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若止有了五十亩地,没有本钱去种,这也是拿了银碗讨饭。”亦作“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十六:“我们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叫花子,有这许多的优秀工人不去培养,却叫干部不够。”

点睛之评:一般来说,手上有饭碗,就不用担心吃饭问题。比如,你拿到一个铁饭碗,这辈子的吃喝基本上就不用愁了。如果你手上还拿了一个银饭碗,你再要去讨饭,则太过惺惺作态了。有很多人是这样,自己本来有优越的条件,只要稍加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偏偏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以人要正视自己,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牛头不对马嘴】

谚语释义:比喻彼此不相符合,也指答非所问。

同类推荐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徐天河,广西博自人,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就学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员、广西先进文化促进会会员、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广西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玉林市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 人的精神结构及其现代批判

    人的精神结构及其现代批判

    本书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3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推荐参加201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书中阐述国内外关于现代化的精神重建问题的研究,缺乏一个清晰严谨的内在精神结构作为逻辑起点,提出内在精神结构及其基本逻辑与主要原理的分析框架,并系统阐释精神结构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而阐发了现代思想家们对精神重建问题的探索与内在精神结构的深层契合。
  •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一批怀揣“中国梦”的演讲队伍由企业高管、学者、培训师等组成,由翟杰领队,自费去世界重点大学巡回演讲“中国梦”主题。此次美国行是世界巡回演讲的首站。其重点是宣传我国的外交、文明文化、现代化建设……所往之处有加州大学、哈弗大学等名校,在当地华人、留学生、访问学者中引起的不小反响。文中内容由多名演讲者的演讲稿组成,还有部分照片,与外国元首的合影,题词,宴会留影等。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热门推荐
  •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这些文章语言清新明丽,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情真意切,实现物我的统一,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展现出深远的思想和意境,使读者领会深邃的道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自以为剑的琴师
  • 你留我半生荒凉

    你留我半生荒凉

    喻舒的半生都在爱他,为他经受牢狱之灾,为他受尽屈辱,可是最后,什么都没有,他身边自有别人笑,这半生的荒凉,都是他给的,而喻舒甘之如殆,不能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什么女人要承担男人的谎言

    为什么女人要承担男人的谎言

    两性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然而相比较之下,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情动物,他们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处世的方法也不同,这就使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沟通产生了障碍,总是互相指责,抱怨“真搞不懂”你。本书作者收集了众多资料,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话题,探讨了两性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话题,探讨了两性关系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帮助你了解你身边的异性:恋人、爱人、父母、公婆、岳父岳母、子女、亲朋好友等等。读完此书,你会发现自己也成为了两性关系大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游刃有余,和异性建立一种互信、互助、互爱的亲密友好关系,使自己过上一种更加充实、更加自信、更加快乐的人生。
  • 李可

    李可

    新书《溯怨》已上线!欢迎大家收藏投资!——————————————————一个三十岁普通女人的玄幻生活看李可如何在形形色色的妖怪里找到真爱
  • 火系精锐3李商隐

    火系精锐3李商隐

    历史的故事好像在重复,李商隐的诗作意境优美,词义朦胧,一生不顺,他的一生好像就是元稹的故事另一版本。文人相轻,恃才狂傲是大唐各诗人之间的通病,这个盛世到转衰期,无数名耀千秋的文人墨客登场。
  • 无限,光年之外

    无限,光年之外

    千千万万,无边无际,光年之外,我要看到你
  • 清纯季

    清纯季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对青梅竹马成长路上的历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