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6900000020

第20章 心理及社会性发展(2)

分离焦虑反应与陌生人焦虑反应会受母婴依恋关系质量的影响,这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斯皮茨(SpitzR.)就提出来的。一项母婴分离的研究显示,在6—9个月婴儿中,处于母婴良好关系的婴儿,66%会产生痛苦,而母婴间无亲近关系的婴儿,只有29%产生中等程度的焦虑反应。然而,长期在保育院生长的婴儿很少表现出对陌生人的负性情绪反应。这是由于,母婴依恋关系影响着儿童“自我”的发展;未建立起特定母婴关系、长期处于淡漠感情状态中的婴儿,缺乏与成人交往中认知水平的发展,无从把自己与他人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缺少在自我发展中的体验,这意味着将推迟自我的发展。这是婴儿发展中的一种滞后现象。

长期处于母婴分离而又严重缺乏“感情补偿”的婴儿,会产生如下后果:(1)最初婴儿反抗、哭泣、呼唤母亲,拒绝他人,极端痛苦接着表现为冷漠、伤心、失望卩(3)最后则表现为超脱。这时他会接近其他人,并显示出似乎与存在着的分离无关,表明婴儿以防御策略来避免由分离带来的焦虑。

长期被严重剥夺亲子之爱带来的伤害性后果,在一些案例中有所显示。在6—36个月的婴幼儿中,先后出现智商分数低,社会性成熟晚,言语技能差,很少内疚等表现。而在一些具有早期家庭分裂、父母早逝的精神病病人中,表现为缺乏情感反应,不会照料和同情他人,学习成绩低劣等。这种“感情缺乏人格模式”可能与早期感情剥夺经验有关。也就是说,儿童早期的感情经验对以后的行为和人格发展可能具有持久的后果。

相关链接:当前的争论

抚养方式和气质对婴儿依恋形成的交互影响

最近,KochanSka(1998)试图检验一种关于婴儿一养育者依恋的整合理论。该理论认为:(1)抚养质量是决定婴儿依恋是否有安全感的最重要因素;(2)如果婴儿形成的是非安全型依恋,他们的气质会决定他们的非安全依恋的类型。Kochanska首先测量了婴儿在8—10个月以及13—15个月时母亲的抚养质量(母亲对婴儿的敏感性、母婴间积极情绪的同步性)。同时她也测量了婴儿气质中的胆怯性维度。胆怯的婴儿面对陌生和不确定的环境时会有Kagan称之为“抑制性行为”的表现;而胆大的婴儿,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或和熟悉的人分离时,会有Kagan称之为“非抑制性行为”的表现。Kochanska还用“陌生情境法”考察了婴儿在13—15个月时和母亲的依恋关系。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抚养方式和气质哪一个对婴儿依恋的安全性和具体类型有更大的影响。

该研究得出了两组有趣的结论。首先,抚养质量可以准确预测婴儿与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否安全;积极负责的抚养方式与安全型依恋相关。但是,抚养的质量却无法预测非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具体依恋类型。

什么可以预测非安全依恋的类型呢?正是婴儿的气质。胆怯的儿童很可能形成拒绝型依恋,而胆大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该研究的结论同Thomas&Chess的吻合度理论很接近:安全型依恋是由于婴儿得到的抚养质量和他们自身的气质相吻合而产生的;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很可能是由于抚养者压力过大或比较粗心,或过于死板而无法适应婴儿的气质。事实上,敏感的抚养方式会使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一个原因是,敏感性本身就是抚养者能够依照婴儿的气质特征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的一种能力。

(vandenBoom,1995)。

(第三节)情绪发展

经历过种族演化和个体胚胎发育的过程,成熟胎儿的脑组织中已具有固定了的先天情绪潜势。新生儿的情绪反应是这种潜势在改变了的环境刺激下的自然显露。此后,随着脑的进一步成熟,人类基本情绪在婴儿出生1岁左右就会出现。

一、兴趣与好奇

兴趣状态是一种先天预置的情感状态,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在“无驱力”情况下寻找刺激的内在动机。当儿童处于唤醒状态时,只要有情绪性情境线索出现,知觉和注意的指向反应以及警觉和探索行为就会发生。早期婴儿对外界物理的或社会性刺激的反应驱动性,被看作是人类兴趣和好奇心的内在来源。

兴趣发生于中度神经激活水平上,表现为被刺激物所吸引和入迷的状态。兴趣常在下述情境中发生:

(一)新生儿的兴趣带有先天性反射性质

新生儿的兴趣带有先天性反射性质,可由声、光、运动刺激所引起,表现为感官与外界对象接触的维持。这种最初的感情一认知结合模式,指导着儿童的感觉一运动活动。

(二)相似性物体重复出现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例如对母亲面孔的再认是依恋形成的基础,活动着的视一听刺激物引起儿童的视一听追踪,并在重复出现时引起其兴趣和探索活动,探索活动的结果导致满意感和快乐。兴趣与快乐的交替出现所激活的脑的状态,为儿童的认知操作提供了最佳的背景。

(三)新异性刺激是引起兴趣的主要来源

同一刺激的持续存在引起“习惯化”反应,这时儿童的注意转移,从而失去兴趣。而在刺激物发生变化时,兴趣和注意又会重新集中于该刺激物。

兴趣作为内在动机维持儿童对外物的兴趣,这种心理功能对认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对外物的集中注意,儿童的知觉将失去选择性而随机跳动,从而成为智能发展的极大障碍。兴趣和愉快的互相交替和补充,则是创造性努力的动机基础(孟昭兰,1997)。

二、快乐

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主要的正性情感状态,快乐对儿童的生长和健康有重要意义。儿童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得到驱力愉快;在某些活动如洗浴中得到感觉愉快;在有趣的玩耍中得到享受感。然而,快乐是在完成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的,这一点对成人也是如此。

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儿童在与成人交往中得到快乐,使他们产生对成人的信任感。快乐还使儿童倾向于接受外界事物,更愿意与他人交往,勇于承担责任和坚持完成义务,克服障碍和困难。总之,经常快乐能使儿童成长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孟昭兰,1997)。

快乐不是努力追求的直接结果,也不能教给儿童得到快乐的直接方法。在生命的长河中,人们经常是从事业成就和社会交往中得到快乐,这一点在儿童时期已经如此。快乐使紧张得到释放,使机体处于松缓状态,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成人应当懂得分享儿童的快乐,使他们在与成人的感情交融中体验快乐。

三、痛苦和悲伤

痛苦是最普遍的负性情感状态。痛苦为持续的超负荷刺激所诱发,是反抗和应付不良刺激作用的强烈反应。引起儿童痛苦的刺激很多,疼痛、噪声、寒冷、灼热、亮光、失望、失败以及痛苦本身均为痛苦的激活器。痛苦一般与悲伤同步发生,悲伤似乎是痛苦的表现形式。

引起痛苦的第一次经历是新生儿与母体的分离。实验研究证明,把新生儿包裹起来,把放大了的母亲心跳声的录音带置于包裹中,这样的孩子与未包裹的婴儿相比较,前者更少哭闹,体重增加也比较快。这显然是因为包裹和心跳声更接近胎内环境所致。

分离,无论是身体的或心理的,从婴儿时期贯穿人的一生,是总会发生的。分离是最基本的引起痛苦的原因之一。分离有许多形式,感到被抛弃,得不到同情,被群体排斥,不被他人理解等在儿童少年的经历中已经不可避免。失败,如学业和比赛的失败,使儿童少年深深感到痛苦—’丢失,如失去亲人,失去自尊,失去成人和社会的信任,也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痛苦体验着悲伤和沮丧,感到孤独和孤立,无助和无望。痛苦的适应价值在于,它表明个体处于不良状态,能引起他人的同情和帮助。痛苦的紧张度不像恐惧那么强烈,小儿对痛苦的自我承受能力比恐惧要高。痛苦的冲动度也不像愤怒那么强烈,从而可使人忍受。因此,痛苦并不必然引起回避策略,从而有可能寻找到改善引起痛苦处境的办法。痛苦虽然可以使人忍受,但长期忍受痛苦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对痛苦的孩子,既要给以同情和安慰,又要帮助他们找到改善处境、摆脱痛苦的积极措施,锻炼他们学习克服痛苦的方法。

不同的情绪是可以互相转化、叠加或互相削弱、抑制的。痛苦是愤怒的激活器。婴幼儿在持续的分离痛苦中可能爆发愤怒;痛苦也会导致失望、沮丧和消沉体验;痛苦和愤怒还会与恐惧结合形成“痛苦一愤怒一恐惧”复合模式。例如,母亲外出,天色渐暗,孩子感到孤单、害怕并痛苦地哭泣。然而,恐惧能加剧痛苦,而愤怒能减弱害怕和痛苦的程度。如果这种情境重复出现,孩子就学会在失望和受挫时为避免忍受痛苦和恐惧的体验而对父母发脾气,这时的愤怒是避免痛苦和恐惧的防御手段。

不同情绪的叠加和冲突是导致情绪障碍的重要心理来源。如抑郁和焦虑都是复合的负性情绪。抑郁是以痛苦为主的,它还可能复合有愤怒、厌恶、轻蔑、恐惧、羞愧和歉疚等情绪;焦虑则是以恐惧为主,伴以痛苦、愤怒、羞愧、恐惧、内疚等情绪。各种情绪复合的成分可因每个案例的不同,以及在不同时期而不同。因此,心理治疗中对病儿情绪成分的测量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四、恐惧

恐惧是一种最有害的情感状态,强烈的恐惧会导致猝死。

精神病学家Bowlly1973年指出,恐惧有先天预置的特性。他归纳出四种恐惧的特性:(1)突然性新异性;(3)剧烈性;—危险性。大声、黑暗、突然变化、突然接近物、孤独、陌生、疼痛等均为诱发恐惧的天然线索或其派生物。至于儿童对想像中的幽灵、鬼怪等的恐惧则是来自文化一认知的影响。

恐惧具有很强的压抑效应,对思维和行动有显著的负性影响。在强烈恐惧的情况下,知觉“通道”变窄,大部分视野变“盲”,思维僵化,记忆线索提取迟钝,肌肉紧张,行动刻板,使人刹那间无所适从。

儿童如何对待恐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的教育方式。成人的紧张会诱发婴幼儿恐惧,对儿童的威吓会促使他们对威胁情境的想像和认知进行加工,从而放大和强化自身的恐惧体验。威胁情境还可导致在儿童的情绪结构中储存过多的恐惧成分。这会形成他们对新异事物的回避行为而墨守成规,日久则形成保守、内向的性格特征。个人的情绪结构是自儿童时期养成的,因此,避免人为地造成儿童的恐惧,保护儿童情绪健康,让他们享受更多的欢乐,是避免以后发生情绪异常的重要前提。

五、愤怒和敌意

愤怒是一种激活度很高的负性情绪。实验证明,握紧4个月婴儿的双腕以限制他的手的活动,持续数十秒后,婴儿即发生愤怒反应。此外,心理方面的限制则是多种多样的,限制其愿望的实现,限制自我表现,人身侮辱,不公平待遇,被迫去做违反个人意愿的事等等,均可诱发愤怒。特别是持续存在的痛苦和长期忍受痛苦,最终将转化为愤怒。

愤怒虽然是一种负性感情体验,但却不一定每次都产生负性效果。愤怒使自主神经系统兴奋,使整个机体处于激活状态,因此愤怒十分容易引起攻击行为,同时也会瓦解认知和智慧活动。但是愤怒有较强的自信维度,它能使人奋发努力,从而得到较好的效果。一项研究发现,在人工诱发婴幼儿愤怒情绪试验中,被测试者的发怒形式可分为“爆发怒”和“潜在怒”两种,爆发怒的被试者因愤怒得到释放,而得到比潜在怒被试者更好的认知操作效果(孟昭兰,1997)。

愤怒与厌恶、轻蔑相结合形成敌意状态,因此敌意是一种复合情绪。愤怒使人紧张、冲动而自信,爆发是它的主要形式。但是在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下,人不能凭借情绪而进行任意攻击,于是从少年时期起就可能被观察到由愤怒而隐发的敌意状态,这种敌意中包含着厌恶和轻蔑成分。厌恶是对不良社会现象的一种躲避行为,轻蔑会引起冷淡体验和疏离感觉。因此,厌恶与轻蔑的疏离倾向于抑制愤怒的攻击性,从而使发怒者在敌意中只存在攻击意向而无攻击行为。由此可见,敌意不但是一种不良的适应现象,而且给主体带来极为痛苦的体验。如果某种敌意长时间存在,愤怒就会爆发。

同类推荐
  • 专家指导合理用药

    专家指导合理用药

    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热门推荐
  • Shadow of Apollo

    Shadow of Apollo

    When her gorgeous stepmother, Sylvia, makes plans to marry Glavcos Kyrou, an older, wealthy Greek gentleman, Jenny can't help but disapprove. Glavcos is domineering and arrogant--and Sylvia is clearly only after his money. Glavcos'son, Daros, is devastatingly handsome--and Jenny falls helplessly in love. But Sylvia is not immune to Daros'undeniable magnetism, and soon she has her eye on the son rather than the father. Sylvia always gets the man she wants--this time, will she take Jenny's?
  • 鸣镝风云录

    鸣镝风云录

    本书讲述南宋时韩佩瑛、奚玉瑾等少年英雄抗击外族和各自的感情故事。南宋末年,金国声势甚微,蒙古帝国军威大振,计划着吞金灭宋大计,激起了北五省和江南各路英雄豪杰的奋起抵抗。洛阳大侠韩大维托震远镖局总镖头孟庭护送女儿韩佩瑛到扬州谷府与自幼指腹为婚的谷啸风成婚。不料谷啸风早与好友奚玉瑾成为情投意合的恋人。奚玉瑾为阻止该宗婚事,劫了韩佩瑛至百花谷,为其疗伤,迫使其感恩而自动退出情场。事后,谷啸风亲往洛阳向世伯韩大维负荆请罪,并请求解除婚约;奚玉瑾和其兄奚玉帆也为韩佩瑛的落落大方所折服,带上可治修罗阴煞掌毒的百花药酒到韩府请罪,同时也有为奚玉帆求得韩佩瑛之意。
  •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壹号当铺

    重生之壹号当铺

    漆黑的暗夜里,躺在荒野之上的苏樱已经感觉到死亡的气息尽在咫尺。她做梦也没有料到陷害自己的是她疼爱的妹妹和她的未婚夫。“你想要报仇吗?”极致诱惑的声音,尽管她看不到对方的身形。她无声的点了点头。涅槃重生,成了第壹号当铺的女掌柜。女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们欠了自己的,一样一样的讨回来。可以用你有的典当换取你最梦寐以求的,只要踏入壹号当铺就可以满足你的任何的愿望。
  •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最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
  • 教师文化娱乐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文化娱乐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侧倾

    侧倾

    世人唤她天命,可只有他们知道,这世间,本没有天命!她是罪人,见死不救,十恶不赦,是神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恶魔,屠尽六界,冷眼苍生,亦是……这世间的时间见证者。十世历劫,第九世与第十世重叠,以狂为名,是祸乱天下的桀骜不驯,是算尽苍生的云淡风轻,纵然灵脉俱废,便是用脑子,依是可以在谈笑间,负神殿,逆苍穹!喜怒无常,血腥素来是她的标签。逍遥于六道之外,却又束缚于规矩之内。
  • 启迪学生的经典随笔

    启迪学生的经典随笔

    精心编选了优美华丽的经典散文近百余篇,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名篇、佳作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赏读及写作能力。品读一篇优美的文章,犹如和一颗至纯至尚至美的心灵对话。精选的经典美文,字字珠玑,闲暇时读一篇,便提高你的阅读能力,丰富你的审美情趣,同时亦可提升你的人文内涵和培养你的综合能力。相信在美文的浸润中,能培养出你优雅的气质,练就你坦荡的胸怀,丰富你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