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600000013

第13章 也同欢乐也同愁(1)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从日记看历史人物

杨天石(1936-),江苏东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等。

正是对毛泽东的这种估量,决定了蒋介石日后的策略。

我小时候并不知道蒋介石是谁,虽然我在台湾长大。那时候我们只知道蒋中正,不知道原来他还叫蒋介石。上小学,他是我们口中的“先总统蒋公”,有人编了一首《先总统蒋公纪念歌》。

杨天石这本《找寻真实的蒋介石》出版以后广受好评。正如大家所说的,它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蒋介石。杨教授过去几年一直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翻看保存在那里的蒋介石日记。蒋介石从1915年28岁时起,一直到1972年8月离世前三年,一直都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最后三年他的手因病萎缩无法再写。日记因为战乱丢失过一部分,但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这些日记都是他的手稿,并没有经过复制,而杨天石教授是第一批接触到这些档案的研究者。

日记流露了蒋介石的真实情感,里面甚至还有很多骂人的话。所以杨教授认为这个日记有很大的可信度。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杨教授很懂得如何运用大量材料与这些日记进行对照,将它还原到历史脉络中去解读,并不直接依据日记作出判断。

书中关注了很多日常细节,比如日记里出现过一个蒋介石早年在上海认识的青楼妓女,两人一度有过许多亲密往来,但后来蒋跟她断绝了关系,因为他当时认识到“好色为自污自贱之端,戒之慎之”。但第二天在旅馆中又“见色心淫,狂态复萌,不能压制”,他也真实地记下来,并决定以后“见色起意要记过一次”,可见还是一个能严于律己的人。

他还严格要求自己要戒贪,大概以前也动用过公款,他自责说,这么做“心志渐趋安逸,将何以模范部下,而对已死诸同志也”。每当有不好的欲望出现时,他就这样自省一番。蒋介石以曾文正公为偶像,曾国藩天天写日记,他也天天写日记;曾国藩喜欢讲修身,他也按照儒家那套讲修身。

关于他的功过是非,过去大家争议的焦点是他对待抗战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杨天石在《蒋介石与1937年的淞沪、南京之战》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淞沪战役之前,很多人都建议求和,比如胡适就主张干脆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以换取东亚的长期和平,因为“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以轻易毁坏,将来国家解体,更无和平希望”。说白了就是认为中国根本打不过日本,所以应该先求和,然后争取时间好好发展壮大,日后再决一死战。

蒋介石却在日记中说,“此为存亡关头,万不可使失守也”。当然事实上蒋介石也一直没有放弃和谈的机会,抗战期间,双方一方面打得很激烈,另一方面也一直有密使往来接触,最起码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双方就以香港为中介点,不断地派密使往来。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最大的成功当然是完全收复失地,最低限度也要收复“七七事变”之后被占领的土地。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整个国际局势有变,他就决心要一直打下去了。可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抗战意志要结合整个现实环境,不能凭空来看。

台湾人都有一个印象,觉得蒋公最讨厌苏联,后来才知道其实他早年跟苏联相当友好。熟悉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国共两党在根源上很接近,国民党在草创之初和苏联有过很多密切合作。《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讲的就是1923年蒋介石代表孙中山访问苏联的经过。

1923年9月2日下午1点,蒋介石到达莫斯科车站,首先跟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的东方部部长会谈了一小时。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相见时颇诚恳,皆以同志资格谈话。”这时候双方可谓好得如胶似漆。后来蒋介石在苏联军校对着红军士兵发表演讲,他的讲话不时被经久不息的掌声和高昂的国际歌打断。蒋介石情绪非常激动,最后与会者高喊着“乌拉”将他抬上车,他非常高兴。事后他在日记中说,红军“军纪虽不及日本军队,然其上下亲爱,出于自然,毫无专制气象”。

后来为什么又跟苏联闹翻了呢?其实在日记中也能看出迹象。蒋介石到苏联之后积极学习俄语,还认真读了马克思的著作,读得津津有味。但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出与苏联合作,希望在当时被苏联纳入势力范围的外蒙古建立军事基地,以便将来北伐作战的时候,能够有北方军队支援。但苏方拒绝了这个要求,认为国民党应该先搞好政治工作,不要急于在军事上有所行动。

在蒋介石看来,虽然苏联是共产革命的胜利果实,却未脱帝国主义心态,想把外蒙古长期笼罩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他在日记中写道:“无论为了个人、为了国家,求人不如求己,无论亲友、盟人之间如何亲密,总不能外乎其本身利害,而本身之基业,无论大小成败,皆不能轻视。如欲成功,非由本身做起不可。”正是这种民族主义情感,使他后来对苏联越来越疏远。很多人读此书更关注的是“重庆谈判”,那是中国历史上扭转乾坤的重要关头。当年双方谈判得出的总纲是一个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决议要在“蒋主席领导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三民主义”。

双方谈到这一步,应该说是不容易的。毛泽东离开重庆回延安之前,蒋介石还说:“国共非彻底合作不可。”但他在自己的花园里转了一周之后,又觉得“共党不可与群也”。日记中他写道:“共毛态度鬼怪,阴阳叵测,硬软不定,绵里藏针。”正是对毛的这种估量,决定了蒋介石日后的策略。

书中还分析了“软禁胡汉民”事件,胡汉民[1]是国民党的元老,地位比蒋还高。在蒋介石掌握军政大权之后,身为立法院院长的胡汉民与他经常有冲突。1931年的一天,蒋介石以宴客为名把胡汉民请到自己家中,谁知道突然就把立法院院长给软禁起来,迫他辞职,而且当时国民党内没有人敢吭声,没人敢反对。经过这个事件之后,国民党就彻底变成了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个人独裁。

(主讲梁文道)

《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

打造现代中国

刘中国(1961-),河南信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明清两朝深圳档案文献演绎》等。黄晓东(1963-),广东惠来人,现任珠海市宣传部长,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兼职教授。

容闳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被认识得还太少。

容闳是一位一向被远远低估了的人物。说起清末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开风气之先的人,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其实容闳与他们相比,毫不逊色。中国近代历史正如毛泽东所言,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容闳是第一个把现代思想传播到中国的人,他才是中国的现代化之父。

容闳1828年生于广东香山,香山比邻澳门,澳门从16世纪被葡萄牙人占领,成为中国沿海一块资本主义文明的飞地,自然对香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容闳的父亲是个普通农民,他把7岁的儿子送到澳门读书,希望他学点外文,将来做个买办,过上比农民更好的生活。所以容闳在鸦片战争还没爆发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中英双语教育,后来又到美国留学。

清朝时候去美国读书是非常困难的,那些困难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容闳去考耶鲁大学那年才18岁,进耶鲁大学第一要考数学,他根本没学过数学;第二要考古希腊语,他也没学过古希腊语,虽然他的英文还不错。但是通过10个月的学习,这些考试他都通过了,成为耶鲁大学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容闳后来认识了孙中山,两人一见面就聊得非常投机,对如何改造中国有很多共识。容闳为中国制定了一个从封建专制帝国转变为现代民主共和国的蓝图——“中国红龙计划”[2],而容闳与孙中山的不同之处在于,孙中山是一个全职革命家,容闳最重要的影响是在教育领域。

容闳组织了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这批幼童后来全部成为清末民初政治、工程、医学、教育各界的精英。“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都是容闳从第一代留美学生中培养出来的。

容闳还是一个外交家,他曾被清王朝委任为驻美国副公使,当时他为了中国劳工问题亲自去秘鲁做调查,并代表大清王朝与秘鲁政府谈判,制止了虐待华工的不人道行为。同时,容闳还是一个企业家,他对创办中国的现代化企业也有很大贡献。

而在这重重身份之外,容闳首先是一个爱国者,虽然他后来加入了美国籍,与美国很多名人都有来往,但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故土。容闳看到当时的美国虽然离成为超级大国还很远,但它的未来显然比大清王朝光明得多,他希望中国也能走上一条现代化的道路。

当曾国藩还在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时候,容闳就敏锐地注意到,太平天国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南方农民?他到过天京,见到洪仁玕,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试图通过太平天国改变中国,可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现代化。反倒是曾国藩更重视容闳的思想,委他以重任。

不管怎么说,容闳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被人们认识得还太少。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正是容闳当年日夜梦想的,此刻再回过头去看看先驱们所作的努力,对我们应该有很大启发。

(主讲何亮亮)

《陈寅恪与傅斯年》

知识分子的风骨

岳南(1962-),山东诸城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擅长考古纪实文学创作,著有《风雪定陵》《西汉亡魂》《盗墓史》等。

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这其中隐含着对今日知识分子现状的不满。

十几年前,知识界涌起了民国热,开始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这其中隐含着对今日知识分子现状的不满。《陈寅恪与傅斯年》的广告语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其实是盼着能再有这样的大师。

将陈寅恪和傅斯年两位史学大师放在一起,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陈寅恪性格内向,一生为学问而学问;傅斯年则脾气火暴,也颇有事功。他后来成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3],成为中国现代史学一个重要阵地。同时,他们两人也是好朋友,还有姻亲关系。傅斯年再婚,娶的是俞大维的胞妹俞大綵,而俞大维的妻子,正是陈寅恪的胞妹陈新午。大陆读者也许对傅斯年比较陌生,因为他后来长居台湾,基本上与大陆隔绝了。实际上,傅斯年当年也是北大的风云人物,“五四运动”爆发后,北大学生游行的总指挥就是他。

读了这本书,我们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厉害。比如傅斯年,他在伦敦大学读实验心理学,同时还选修了化学、物理、数学、医学等课程。后来他转到柏林读书,与陈寅恪同学。有一天晚上毛子水、罗家伦他们一起吃饭,大家翻傅斯年的书包,居然翻出一本三卷册的地质学专业书。而傅斯年当时在德国学史料学和实证史学,也就是说,他从自然科学学起,经由心理学和地质学,最后才落脚于史学。俞大维也是这样,先搞文史,后来又去研究军工和弹道技术,最后在台湾做了“国防部长”。

傅斯年后来去了台湾,做了台湾大学校长,到现在台大校园里还有一口“傅钟”[4],每年12月20日他去世那天就会敲响。傅斯年其实只在台大当了一年校长,影响却很大。他一来就炒掉七十多个他认为不合格的教授,要求非常严格。当时台湾到处抓共产党,傅斯年虽然反共,但如果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到学校里抓人,他是要骂的;甚至还在报纸上写文章公开声明,说台大绝不兼办警察任务,也不兼办特工,当局若有真凭实据说某人是共产党,可以依法查办,但绝不能含糊其辞,血口喷人。可见,他一直都是“五四”时候的那个傅斯年,从未放弃捍卫学术的自由与独立。

有一次他在会场上与人争辩,认为奖学金制度不应该废止,对刻苦努力肯用功的学生,应该想办法替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用心勤学。说完这话之后,他因为情绪太激动,宿疾发作,送去医院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台大的学生还为此上街游行,要求把与校长争辩的那个人揪出来惩办。可见在很多同事和学生心中,虽然都觉得他脾气暴躁、行事霸道,但到底没有辱没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书写方式相当感性,故事生动有趣。比如傅斯年曾经写过一封信给罗家伦,中间提到这么一句话:“说点笑话吧,老陈回去坐二等舱,带着俞大维那个生龙活虎一般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俞大维[5]与一个德国女音乐教师生下的私生子扬和[6]。”

书里还说到当年徐志摩也在柏林,那时他正追求心中圣女林徽因,不惜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张幼仪寻死觅活不愿离开。那些好事的留德学生就在一旁纷纷献计,拉着徐志摩到中国饭馆要他请客。有一个绰号“鬼谷子”的留学生居然出了个主意,让徐志摩把张幼仪像捐麻袋一样捐出来,移交给当时还没有结婚的金岳霖,大家都齐声喝彩。没想到金岳霖也在这家餐馆吃饭,隔着一层薄薄的木板,突然听到有人用中国话喊自己的名字,就探头出来看,结果把大家吓得面无血色。

关于这两位史学大师,学术界也有很多学理研究,比如我最近看的一本《真理与历史》。两本书如能结合在一起看,相信大家会更有收益。

(主讲梁文道)

《也同欢乐也同愁》

陈寅恪家族和台湾的渊源

因为是孩童记忆,读来还是让人有些安慰,觉得陈先生这一生到底还是有过欢乐和温暖的。

《也同欢乐也同愁》是陈寅恪的三个孩子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一起写的,书的副标题是“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这本书从子女的角度回忆了当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种种经历。全书都用繁体字印刷。

陈寅恪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大师,学问了得,但他一生的遭遇却相当坎坷。刚刚学成回国,正该大展抱负的时候,却遭逢乱世,四处逃亡;稍微安定下来后,视力又不好,终至双目失明。本来他被牛津、剑桥邀请去做教授,因为战乱的原因也没去成,最后留在大陆,晚景很凄凉。

“文革”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不仅断了医药治疗,每天还用高音喇叭在他耳边轰炸,不许他再制造“毒草”。陈寅恪写完一部《柳如是别传》后就离世了,四十多天后夫人唐筼也跟着走了。后来陈先生的表弟俞大维[7]在台湾发表演讲,提到这些事,泣不成声。

同类推荐
  • 声音与物象

    声音与物象

    作品用丰富的想象来展示乡土的纵深,表达人类对乡土所抚摩和记忆的朴素情感。文笔在心灵与物象之间对话,从物象之中表达内在的禅意与禅思。该书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 陈忠实自选集

    陈忠实自选集

    陈忠实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着泥土的味道,或幽默,或冷峻,对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色各样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描绘。本书精选和节选了他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蓝袍先生》、《四妹子》,短篇小说《信任》、《到老白杨树背后去》,散文随笔《告别白鸽》、《原下的日子》等篇章,全面展示了陈忠实的文学创作成就。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爱情学徒

    爱情学徒

    爱情是很重要的一课,尤其是对女人,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以我之见,男人可供女人爱的,无非有三样——身体、思想和财富。身体无论多么可爱,只能即时享受,不能带走。能够带走的惟有思想和财富。两样都有固然好,如果不能兼得,一般女人会取硬件。但我不会。不是我多么高尚,而是人性复杂。这个世界上除了王子和哲学家,很少有人对失去的财富不耿耿于怀的。就算当时心甘,日后也难保无悔无怨,不说上几句闲话甚至坏话。就算能保持沉默,也会在心理上保持一种曾有施于你的永久优势。
热门推荐
  • 与子携行

    与子携行

    世间轮转,我陪你走过千山万水,这个旅程的结束,是下个旅程的开始!
  • 最强逆思维辅助系统

    最强逆思维辅助系统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宅男少年在网上约了以为妙龄女子约会时被五彩神雷劈到异世界并获得金手指的故事。主角在异世界中遇到形形色色古怪的人和物,当然也不乏亲情,爱情,友情的交叉。有着呆傻的萌妹子在穿越过去后变成主角的妻子,有着萌妹子的亲妹妹对主角的又爱又恨,有着傻瓜岳父的日常沙雕,有着古堡吸血小萝莉的馋血......然而在这温馨幸福的背后总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 宝宝我们拐个总裁爹

    宝宝我们拐个总裁爹

    “云飞,我已经怀孕了!”“拿掉!去医院拿掉!你以为我会为了这个意外孩子,回到你的身边吗?!”牵手十年,她本以为他是她的港湾。可是他却让她怀着近四个月身孕,眼睁睁的看着未婚夫闪电结婚,而她完完全全是个局外人!
  • 我和蓝胖子的修仙之旅

    我和蓝胖子的修仙之旅

    带着蓝胖子和他的道具,一起走在异界的修仙之路上。为了不被蓝胖子坑,咱先挖坑等人。走自己的修仙路,让别人掉坑里吧。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惊世猫妃

    惊世猫妃

    百里墨水,百世重生,一朝死去,成为了混血火灵猫,身份被顶替也就罢了,还被丢弃,自生自灭?看她如何夺回自己的身份,随手虐渣。
  • 恶妃欠调教

    恶妃欠调教

    有句话说的真好,做人不可太缺德,太缺德上天都要惩罚你。人称是G大的一枝花的裴洛洛放暑假在家无聊,在看芒果台拍的《丑女无敌》,只不过对里面的陈家明流了几滴口水,对林无敌鄙视的吐了几口口水,为毛就穿越了。好吧,她承认,她最近穿越小说看的是有点多,穿越她就接受了吧,可是人家穿越要不是王妃,要不是不受宠的小妾,或者是什么怡红楼卖艺不卖身的主,总之这些主都是才德兼备,倾国倾城。为毛她穿越成了一个丑女,没才没德没身材,大饼脸大胸大屁股,屡次被退婚,成为全东朝最大的笑柄,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让她异常想吐血的名字,她叫林无敌!!!噢,马嘎达!她终于受不了自己的身材,一上街就被人家指指点点,想想在现代,只有她指指点点别人,哪有别人指指点点她,还被甩了五次!朝着上天大吼了一声,“偶不要做林无敌,偶要做林诗音,偶要革命!”她就不相信她一个现代人健身瑜伽肚皮舞样样精通的人还减不了这一身的肥肉,她一定要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让那些退自己亲的人重新争着回来抢自己,然后自己再把他们一一的给甩了,哼!可是貌似想混的风生水起之路有点难。只是计划才做了两天,为毛一纸莫名奇妙的婚书,让她嫁人了!嫁人就嫁人吧,为毛嫁过去只有两天就得了一个恶妃的称号?精彩片段大放送:1.林无敌得知自己的天下第一抠老爹以一半的家当做嫁妆,让她嫁给东方朝最最英俊,英俊到人神共愤的璟王爷,心疼的她痛心疾首。“老爹,你,你,你怎么能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呢?”一半的家当,怎么说也有五千万两白银吧,想想肉疼!“不亏,女儿,我同皇上商量好了,你们生的第一个男孩姓林,这样我们林家不仅有后了,以后还是个王爷!”林老爹一脸都是算计的奸诈,得瑟的脸上的肉一块一块的!2.“小姐,小姐,不,不好了!王爷朝着咱们这边来了!”春雨惊慌的对着正躺在太师椅上敷面膜的林无敌说道。林无敌一把撤掉脸上的面膜,“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要淡定、淡定!不就是来只王八吗?怕什么!”可怜的春雨两腿打颤,小姐呀,你刚刚可是往王爷最最疼爱的花侧妃身上烧了一把火,花侧妃跳到了荷塘里才捡回了半条命,可是容貌可就不敢说了。3.林无敌拍拍春雨颤抖的小肩膀,“春雨啊,饭可以一日不吃,街不能一日不逛!”春雨欲哭无泪的回答,“小姐,你哪一日吃过饭呀!”4.某日,在大街上行走,被一位翩翩佳公子给拦住了,“这位姑娘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 幻星石

    幻星石

    不一样的世界观,不一样的西玄。新人出书,请多多指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晦岳旭禅师语录

    晦岳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