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4600000032

第32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词义类聚的特点(5)

①飞起;升高。《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煎鼓沸而三山动,旌旗扬而九天转。” ②举起。《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③传播;传布。又称颂。《为宋中丞自荐表》:“雍容揄扬,特见褒赏。”《玉壶吟》:“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飘荡】(1次)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赠崔郎中宗之》:胡雁拂海翼,翱翔鸣素秋。惊云辞沙朔,飘荡迷河洲。

【飘拂】(1次)轻轻飘动。

《古风·西上莲花山》: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汉语大词典》“飘拂”一词收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次子由韵》:“高人着屐踏冷冽,飘拂巾帽真仙姿。”收词及引例皆偏晚。

【飘翩】(1次)飘飞。

《春日行》: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李诗中“飘飖”和“飘扬”有“飘泊”义,杜诗中“飘零”有“漂泊;流落”义,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对照,可以说李白的“漂泊”含有洒脱不拘的意味。

具有“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的词外之义;而杜甫的“漂泊”则含有几多凄凉、几多悲伤,即他所言的“苦飘零”和“乱代飘零”,难怪杜甫诗中有“飘萍”一词,《东屯月夜》:“抱疾飘萍老,防边旧谷屯。”

三、形容词并列式复合词词义类聚的关系

“清”组并列式复合词,共计16个,形成“清朗;清寂”和“清新;清纯”两个义系。

“清朗;清寂”义系。

【清澈】(1次)形容水清而透明。

《桓公井》: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清凉】(2次)凉快 ;寒凉。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其一: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清幽】(3次)风水秀丽而幽静。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景美沃州。

《过崔八丈水亭》: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清寂】(1次)清静。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我闭南楼着道书,幽帘清寂若仙居。

【清净】(1次)心境洁净,不受外物干扰。

《僧伽歌》: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舍利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清谧】(1次)清静;安寜。

《望黄鹤山》: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凄清】(2次)凄凉冷清。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凄清《横吹曲》,慷慨《扶风词》。

《自代内赠》: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清朗】(1次)李诗中指天气晴朗明亮。用以形容朝廷清明。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詹本第3471页注释(一):“‘云天’句,朱注:‘云天晴朗,朝廷清明之时也。’属,适值。”

“清朗”,全唐诗使用共4次,其余3次见下:

闾丘均《临水亭》:傍对野村树,下临车马道。清朗悟心术,幽遐备瞻讨。

韩愈《赠张十八助教》: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韩偓《桃林场客舍之前有池半亩木槿栉比阏水遮山因命仆夫运斤梳沐豁然清朗复睹太虚因作五言八韵》(见于题目中)。

以上三位诗人诗歌中的“清朗”均是清楚明亮的意思,只有李白诗歌中的“清朗”具有言外之意。

【清虚】(1次)形容清朗而缥缈。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清虚”,全唐诗使用达41次,多为“清静虚无”义。《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道之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李白此诗中的“清虚”是用来形容江天一色的美景。

【清旷】(1次)清朗开阔,此代指林下。

《郢门秋怀》: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后汉书·仲长统传》:“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李白诗歌中指代隐居之地的词语有“林泉”、“林壑”、“林峦”、“烟霞”、“松石”等多个并列式复合词,还有“林下”等偏正式复合词,依此类推,此诗中“清旷”亦为“隐居之地”的代称。詹本第3114页注释(四):“清旷,清朗开阔,代指林下”。

“清新;清纯”义系。

【清发】(1次)清新自然。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詹本第2568页注释(二):“清发,安注:‘清新俊发。’此即钟嵘《诗品》所谓‘奇章秀句,往往惊遒’之意。”

【清香】(2次)清新而有香气。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壮(一作扶)人寿也。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渌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清英】(1次)清正英特。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令弟字延陵,凤毛出天姿。清英神仙骨,芬馥茝兰蕤。

“清英”本为“清洁明静”义,汉班固《西都赋》:“轶埃竭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引申为“清正英特”,《三国志·魏志·陶谦传》裴松之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高洁清廉,抱礼而立;清英俨恪,莫干其志。”

“清英”李诗中使用1次,全唐诗中“清英”也只使用了3次。

【清芬】(9次)比喻德行高洁。

《古风·抱玉入楚国》: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东武吟》: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

《赠孟浩然》:高山安可仰,从此揖清芬。

《赠瑕丘王少府》: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赠何七判官昌浩》:老死田陌间,何因扬清芬?

《赠张公洲革处士》: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一作夫子称卓绝,超然继清芬)。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全唐诗(上)使用“清芬”18次,李诗就使用了9次。

【清真】(6次)纯真朴素。

《古风·大雅久不作》: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我家仙翁(一作公)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留别广陵诸公》: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韩生信英(一作豪)彦,裴子含清真。

《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避地司空原言怀》: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全唐诗(上)使用“清真”15次,李白诗歌中就使用了6次。李白所用之“清真”富有道教色彩,特别是“垂衣贵清真”、“还家守清真”,很明显地与道家所主张的抱朴归真是完全一致的。

李白诗歌中由“清”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以“清”为义核,在“清”的不同的义项上构成复合词。

(1)在“水明澈”的义项上构成“清澈”和“清幽”。

(2)在“冷清;寂静”的义项上构成“清谧”、“清寂”、“清凉”、“凄清”。

(3)在“清新”的义项上构成“清香”、“清发”和“清芬”。

(4)在“纯洁;高雅”的义项上构成“清真”和“清英”。

(5)在“清楚;明白”的义项上构成“清扬”、“清朗”和“清旷”。

另外,李诗中由“清”参与造词的还有“清禁”和“清切”两个并列式复合词,“清禁”见前名词类并列式复合词的归组,“清切”一词如下:

【清切】(2次)

(1)清贵而切近。

《东武吟》: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

(2)形容清贵而切近皇帝的官职。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本题上多“赋得鹤”三字,《文苑英华》):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

詹本第791页注释(四):“朱注:‘清切者,职列清阶而近乎天子者也。’刘桢《赠徐干》诗:‘拘限清切近,中情无由宣。’紫霄,犹言紫宫帝王居处。”

詹本第4447页注释(一):“清切,清贵而切近,指清贵而切近皇帝的官职。崔涣至德元载七月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云。凤凰池,谓中书省。”

实际上,刘桢诗里的“清切”指清贵而切近皇帝的官职。“清切”,全唐诗使用达46次。白居易《夏日独直寄萧侍御》:“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亦用来指皇帝的近臣。李诗前一例中的“清切”用来形容天宫清贵而切近,为“形素+形素”的形容词。

“孤”组并列式复合词,形成“孤高”义系。

【孤直】(1次)孤高耿直。

《古风·松柏本孤直》: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孤洁】(1次)孤立高洁;洁身自好;孤傲自许。

《留别广陵诸公》: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

【孤高】(2次)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行路难》其三: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孤高绣衣人,萧洒青霞赏。

四、名词类、动词类、形容词类并列式复合词混合类聚

李诗中的并列式复合词类聚形成义系时,可以忽略词性的差别。也就是说名词、动词、形容词只要词义具有类聚关系,也可以形成一个义系,因为这些词的词汇意义相同、相近。如:

本书第四章在№59、№60里所考析“悲哀”、“悲伤”、“伤悲”和“伤哀”与以下6个词,形成“悲伤”义系。

【悲辛】(6次)悲伤辛酸。

《古风·秦皇按宝剑》: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中山孺子妾歌》: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戚姬髠翦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门有车马客行》: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赠张相镐二首》其一:扪虱对桓公,愿得论悲辛。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拟古十二首》其三: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悲苦】(1次)悲伤愁苦。

《拟古十二首》其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

【悲恓】(1次)悲伤。

《江夏行》: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恓。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惨戚】(1次)悲伤凄切。

《北上行》: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凄凉】(1次)凄凉悲伤。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怀君路绵邈,览古情凄凉。

【恻怆】(4次)悲伤。恻,忧伤;悲伤。怆,悲伤。

《古风·秦水别陇首》: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门有车马客行》: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天钧。

詹本第666页注释(五):“天钧,当作大钧。”钧,陶轮。大钧,指自然造化万物犹如陶轮制造陶器一样。

《君子有所思行》: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江上秋怀》: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综上所述,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性的并列式复合词所形成的“组”或“义系”,足以说明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的词义是成系统的。几个、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并列式复合词构成了一个个的意义网络体系,显示出李诗中并列式复合词的词义及其语素意义的类聚都是成系统的。

第一、李白诗歌中含有同一个语素的一组并列式复合词,之所以义项丰富,语素与语素之间、词与词之间形成复杂的词义网络系统,主要原因是:

中古汉语里语词的词义是以上古汉语中语词的词义为直接源头的。也就是说到中古时期,到李白用诗歌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他所用的单音词词义是以上古汉语的单音词词义为源头的,他所用的合成词(包括并列式复合词)是处在以上古汉语单音词词义为语义基础的系统中的。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绝大多数是传承的,而其新生的复合词又是以上古汉语里已有的单纯词参与造词而构成的。所以,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的沿用与新生,都取决于汉语词汇系统发展到唐代时单个词的义项之有无或可能引申新义等情况。因为“汉语中单个的常用词,有许多在先秦时期已由本义发展出成系列的引申义列”。而这些常用词的词义,“在上古时期汉语词义的系统中,其中一部分是单个的词义系统,而绝大多数是由成千上万的单个词的本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交织而成的意义体系”。

先生研究《说文》的意义体系之后,认为上古汉语意义体系“是由成千上万的单个词的本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交织而成的意义体系”。所以,到中古汉语词汇系统里,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呈现出如此纷繁复杂的面貌。

第二、李白诗歌中传承的并列式复合词,一般具有多个义项。比如本书第三章№14里所考析的“风云”义项多至4个,№15里所考析的“风尘” 义项多至5个。也就是说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绝大多数皆是多义词,这是很明显的。证明李诗中并列式复合词词义的总体特点是多义的而非单一的。只有一个或两个义项的词,一般是较特殊的词语,比如属于内典里的词语、或某些新产生的词、或客观事物让这个词的词义只能是单一的,或李诗中只使用1次的词语等。

1.属于道教词汇里的词语,详见本章第二节“有关佛教道教词义的特殊含义”,一般只有一个义项。

2.唐诗中或李诗中新产生的词语,一般只有一个义项。如:

【鞞靫】(1次)盛箭器。

《北风行》: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鞞靫”仅出现这1次,只指“盛箭器”,而无其他义项。详见本书第三章№8里的“鞞靫”一词。

【风颜】(1次)风采容貌。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风景】(3次)风光景色。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谢公亭》: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金陵新亭》: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风景”为唐代新生的并列式复合词,李诗中只有“风光景色”这一个义项。详见本书第三章№10里的“风景”。

3.客观事物让这个词的词义只能是单一的。如:

“社稷”一词,李诗中虽然使用达3次,但义项单一,用来代指“国家”。“边陲”也只指“边境”。

4.李诗中只使用1次的词语,只有一个义项。如:

【风韵】(1次)风度,韵致。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风采】(1次)表情,颜色。

《白马篇》: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风骨】(1次)指人的品格,性格。

《上云乐》: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除以上这几种情况的词之外,李诗中绝大多数的并列式复合词都具有多个义项。

结束语

李白诗歌中复合词总数是14 563个,并列式复合词总数是1223个,它的比例还没有达到复合词总数的10%,却给我们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李白号称“谪仙”,他的诗歌创作不拘一格,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曾这样评论他的乐府诗歌:“李白更撇开了排偶和谐调,作他的七言乐府。”朱自清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李白诗歌的总体特点。李白既然“撇开了排偶和谐调”来作他的诗歌,就说明他赋诗作歌时用词用语相当灵活洒脱。但是,本书通过对李白诗歌中220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考析,特别是对他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词义的类聚特点进行总结时,却深深地感受到: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乃是无一词无来历!李白诗歌“无一句无来处”,始可信矣(詹锳整理《李太白全集》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我们来考察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尤其亲身体验到:李白诗歌句句有来处,词词有根由。所以,本书研究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之后,得出的结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这就是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构成了一个个十分有特色有规律的网络系统,而且,这一个个网络系统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个五彩缤纷而又井然有序的大网络。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是唐诗中并列式复合词的代表。

同类推荐
  •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

    《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影艺术大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每个画面,并对其中所蕴含的隐喻与象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同时,作为塔可夫斯基的铁杆影迷,杰夫·戴尔为读者讲述了该电影拍摄时的一些趣闻轶事,以及自己年轻时观看此片的感受。这些由《潜行者》而诱发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原本严肃的电影文本。杰夫·戴尔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引导着众多对塔氏和《潜行者》感兴趣的读者进行了一次十分愉悦的电影探索之旅。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南昌之光

    南昌之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当感受到脉脉温情之后,一个最直接而又裸露的想法,就是在漫漫人生之途中,给予回报。让他人也在自己的奉献中,感受到同样的脉脉温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用时尚的话儿来讲就是“和谐”。
  •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略带沉重的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 月夜孤舟

    月夜孤舟

    这孤舟上的人们——有寻春的骄子,有飘泊的归客,——在咿呀的桨声中,夹杂着欢情的低吟,和凄意的叹息。把舵的阮君在清辉下,辨认着孤舟的方向,森帮着摇桨,这时他们的确负有伟大的使命,可以使人们得到安全,也可以使人们沉溺于死的深渊。森努力拔开牵绊的水藻,舟已到河心。这时月白光清,银波雪浪动了沙的豪兴,她扣着船舷唱道:“十里银河堆雪浪”,四顾何茫茫?这一叶孤舟轻荡,荡向那天河深处,只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我欲叩苍穹,问何处是隔绝人天的离恨宫?奈雾锁云封!奈雾锁云封!绵绵恨……几时终!
热门推荐
  • 风雨同舟未了情

    风雨同舟未了情

    共和国十名开国大将用兵作战各有千秋,经历爱情也相映成趣。其中张云逸大将以年纪最大、革命资历最长而著称。他与第二个妻子韩碧的爱情极富传奇色彩,成为千古佳话。1923秋季,旧农历的一个迎娶嫁往的良辰吉日。广州的一所宽敞的住宅里,正举行着一场奇特的婚礼。古色古香的绛红油漆家俱为宽敞的客厅增添了几许暖色,正对门的影墙上一个大大的红双喜使房间里洋溢着淡淡的喜庆气氛,但婚礼绝无一般的喧闹和鞭炮声。
  • 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

    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浑元剑经

    浑元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adre Ignacio

    Padre Ignac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坊子

    旧坊子

    你猜我这坊子都存在什么,人类,鬼魂亦或者这天地万物间的方圆,其实什么都没有,你只有进来了,才能体会到它到底存在什么,欢迎来离云坊......
  • 百姓话题(1)

    百姓话题(1)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反派是我徒弟

    反派是我徒弟

    上神姜姮听了先知神兽的哭诉,收了未来的魔族大反派子书瑾为徒,开启了呵护反派的新生活。
  • 品质的修养(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品质的修养(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阿克罗斯国王想让苏格拉底放弃在肮脏的雅典街头布道的生活与他回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去住,但是苏格拉底却对国王说:“陛下,在雅典,半个便士就可以吃一顿饭,而水却一分钱也不用花!”在与一位富有的罗马人谈论有关财富的问题时,爱比克泰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你的那些东西我根本不稀罕,而且,在你的周围有许多比我更穷的人。你有银制的器皿、豪华的别墅、华丽的衣着、精美的佩饰,但是你的理性、道义和愿望都是陶土制成的。我的大脑里装着丰富的思想,不像你那样整日无所事事,空有一个华丽的躯壳。你总认为你拥有的很少,而我拥有的对我来说却十分富足。你的欲望总是达不到,而我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却十分乐观。”
  • 最强六道

    最强六道

    废材少爷无意间得到一部功法,踏上武道,修炼巅峰……
  •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述论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述论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述论》是一部论述中国近代法律思潮兴起、流变、演进的专著。从近代法律思想发展之背景谈起,以鸦片战争作为历史分界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清代的思想家及其政治法律思想,修律给晚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冲击,造成了礼法之争,本书简述礼法之争的基本过程,并对礼法两派的观点做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