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500000035

第35章 融会贯通躬亲实践 (1)

第6章第四节融会贯通躬亲实践 (1)

活学活用汲取新知

如果在读书时能慎读精思,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举一反三,就是将书读活了。这样就能将书本中的死知识,变成自己脑子里活的智慧。正如叶圣陶先生诗中所说:

“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

泥砂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读书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实践,可吸取鲜活的知识,并能将书本知识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

可有时却相反,因此有的人却成了书的奴隶,这不能不令人痛惜。不顾实际、死啃书本的人,甘做书奴,他读书越多,就会变得越痴呆,使他深受书之害。因此,要善于驾驭书本,居高临下地读,而不要将自己埋进书本之中,被书淹没。

你应占有书本,而不能为书本所左右、被它占有。有书就要去读,达到为我所用。有了书而不去阅读,就是莫大的悲哀。国外的两则事例能醒人耳目:

法国有一个藏书狂,名曰安利?鲁拉尔。他买起书来,总是一马车一马车地往家拉。好书越来越多,他常考虑购房存书,总共买了5栋房舍用来藏书。这么多书他自己根本看不完,但也绝不借阅给他人!他去世后,后人将其所藏之书廉价出卖,使得巴黎旧书市场价格一落千丈。

另一位悲剧制造者,是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银行家,名叫古拉皮纳。他总是将自己最贵重的书藏得很好,秘不示人,并全部运至里斯本市郊的一个小村子里,并盖了个书库珍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放在里斯本家中呢?他答道,“朋友来访难免会借阅,大都一去无回,即使不借走,就这么翻阅,日久也会把书翻坏的。”古拉皮纳将书藏于效外的“深闺”,自己也从不去阅读。这样,郊外的书库自然成了“书坟”,而主人则是名副其实的“守墓人”。

将书当“花瓶”的,不仅外国有,中国也并不少见。有一位小姐,出门必带一本精心挑选的书。不少朋友对她投以钦羡的眼光,赞她“藏书可观,好学不倦”。可她的答语却十分惊人:“才不呢!我带着书是给人看的。我每天拿着不同的书在手里,走在大街上,为的是调配衣服的色彩。”珍贵的书,只是用作装潢门面,委实太可惜了。

是的,书如果用做装饰,那就与书的本来用途背道而驰了。但如果只是死读书也同样是有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要努力创造条件“行万里路”。多跑,多看,多调查研究,这就会扩大生存空间,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视野的扩大、实践知识的增加,两个领域的互补,必能激活思维,必有利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读万卷书”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是成功的法则。

其实,对读书的理解程度,与读书人基础文化的高低,实践知识的积累多少,经历、见识的深浅极有关系。清文学家张潮说得十分形象:“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因此,我们既要在书斋中攻读,也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读活书,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生活之“书”,并将这些书与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它能教化人、激发人、启迪人、鼓舞人。任何创造者都是大自然的热爱者。要尽情地投身自然的怀抱,乐于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大自然的沐浴最能焕发人的情感,调动人的精神。作家徐志摩曾深情赞颂大自然的恩泽:“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气息里寻得?”“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针。”

读活书还表现在不放弃任何时机,及时将各种知识库存起来。多备几种套路,必有用处。

一个人要放开自己的手脚,伸长自己的触须,要对什么都有新鲜感,随时随地接受新的知识。在未知世界面前,要做个有心人。要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每一种能力的培养,哪怕是不起眼的雕虫小技,你若眼疾手快,学到了它,也许哪一年哪一天就能用得上。

处处留心皆学问。一个人有了对新事物的热情,时时做一个有心人,就会比一般人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开发出较一般人更强的能力。

书,是时间的凝聚,是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代智者经验的沉淀。多少人以最美的语言深情讴歌书籍这一圣物、精灵。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在诗中云:“布衣暖,菜羹香,诗书兴味长”,讲出了书中滋味。我们若终生与好书为伴,着迷似地汲取书中美味,就能将自己演化成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一个自身得到完善发展的人。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文凭不等于能力

家长望子成龙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孩子上重点中学,然后考上一所好大学。这个目标被社会、学校、家庭树立得很高,很神圣,所以能够达到或不能达到就显得区别很大,似乎有天壤之别。对于孩子、父母、老师等相关的人来说,由此造成的压力、紧张、担心、困惑,便无时不有。因为大家都把那个学历看得很重。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体制的改革外,人的观念的转变也必不可少。很多时候,在人才的评价上面有一种“唯学历”的现象:有的单位规定,有博士学位的才能评正教授;有的地方靠大学文凭可以工人转干部;提拔领导也要挂靠到某一级的学历上,致使许多人想出各种办法忙于搞学历。于是出了许多的“博士”、“硕士”,可是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可怜。无形中“博士”、“硕士”被贬值了,感觉人人都有的学位里面掺着“水分”。

因为社会上视学历的高低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于是,就有人买卖假文凭。有人看到,就在距离北京大学仅百米之遥的地方,有人卖“北大文凭”。还有的学校以办什么“班”的名义,变相出售“文凭”。这种违法的事情为什么可以暗中存在?无非是有人想投机取巧,花钱买个“文凭”去混世。就像《围城》里的方鸿渐买假文凭为了“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虚、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文凭不过是一张纸,别为一张纸不择手段。其实自己的能耐就是最好的“文凭”。能耐,包括学校学的知识,这是能;还有在实践中磨炼出的才能,这是耐。从能到耐,从知识到才能,中间还有一段距离。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的:“学而不行,可无忧与?”学习而无实践,能没有忧患吗?中国的传统是非常注重“身体力行”的,即亲身体验,努力去做。也就是强调,一个人在实践中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愿意招聘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相对学校出来的硕士生、博士生就要打个问号,究竟如何?这种趋势必定在选择人才时,会发展到国外那种观念:既看你的学历,也看你的经历,两者同样重要。

成功者未必都有很高的学历,但成功者必然都有深刻的经历。正如孔子所说:“凡智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

上海的一位下岗女工庄卫红,没有文凭,但成为了一个杰出人才。

只有初中文化的庄卫红从搪瓷厂下岗时,才25岁。她想不通,为什么一下子从抱着铁饭碗的国有企业职工降到没有饭碗的下岗待业人员?渐渐地,她的心态平衡了,知道再也不能靠在国有企业身上了,必须到改革的大潮中去拼搏,到市场经济中去挣饭吃。

1996年,庄卫红利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竖起了一块“净菜社”的牌子。白天她与下岗的丈夫一道跑客户、搞订购,晚上择菜、洗菜、配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她选择的是最不起眼的最不被人看得起的活:“这些家务事是我最会干的,干起来得心应手。如果干白领什么的,可能干不了。”其实,她正在创建上海第一家净菜社,在中国算个新行业。

同类推荐
  • 越努力,越幸运:世界顶级学府的精英培养课

    越努力,越幸运:世界顶级学府的精英培养课

    人常说:三流的学校教授课本,二流的学校教授知识,一流的学校教授精神。而那些世界顶级学府教育的核心,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的是培养什么呢?本书立足世界顶级学府先进的教育理念,寓理于事,深入浅出,带你进入精英的摇篮,和那些优异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一同聆听百年名校的生动教诲,从而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人生,注入生生不息的拼搏力量。
  • 大父母1:国外政治家成长课

    大父母1:国外政治家成长课

    本书通过详细分析国外政治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经历,从多方面揭示他们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营造的家庭氛围,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作用。一个家庭给孩子的心灵和成长带来的影响是不能估计的,本书通过列举罗斯福、李光耀、撒切尔夫人、克林顿、默克尔、奥巴马等多位政治家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揭秘父母的生活习惯和管理方式等对他们的成功、成才起到的关键作用。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书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书

    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你如出言不逊,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说话是一门学问,同生活中其他学问一样,学得好的人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与其他学问不同的是,学不好,不能放弃,转道其他,因为人不可能不说话,说话是人生存的根本。对于说话,古今中外的远见卓识者历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等古语,把国之兴亡与舌辩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揭示了说话的巨大的社会作用。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的养成如同建造房屋,以伦理道德为基石,用良好的品味、正确的言语、安静的姿态、谦逊的行为和适当的自尊自重搭建而成。
热门推荐
  • 不生气的艺术

    不生气的艺术

    遇事不生气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也是一种修养。生活中我们太在意得失,也有太多的牵挂,所以容易不快乐,情绪容易起伏波动。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生气或者少生气就是一门艺术了。本书作者修习佛法,研究佛家经典,将佛家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智慧之中。本书详细分析了生活中引起我们生气的原因,以及生气所带来的害处,并通过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和佛法说明怎样做到遇事不生气不动怒。请跟随本书一起参悟佛法,心态平和,从而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遇事也不要太较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不生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吧!
  • 来世我想错过你

    来世我想错过你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希望,我可以永远错过你……
  • 我对你过敏

    我对你过敏

    “第一次见面,穿着睡衣,顶着鸡窝头第二次见面,被一口面包差点噎死林见鹿,你是不是我的灾。”“你对我过敏。”夏妍希第n次吵架失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月台

    明月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跑小甜妃之妖孽殿下来报道

    落跑小甜妃之妖孽殿下来报道

    都说相府嫡小姐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小可爱,“哈哈,说我是草包,那就让你们见见什么是真正的草包”此时的某女人正爬墙头,四魂归一,灭小三,打小四,妾室夺生计,让你连内裤都输不起,小三妹妹抢夫君,抱歉这样的渣男姐不要,“娘子,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这肿么破,亲亲夫君是只妖孽,爬墙头被逮到,肿么破,肿么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龄剩女向前冲

    大龄剩女向前冲

    安月、乔静、潇思语和薄佳奕是好闺蜜,这一年,四人家里不约而同开始了催婚模式。相亲,偶遇,办公室恋情,寻爱模式多多,帅气男,多金男,优质男,男人纷纷登场,四人紧急联盟,互相出谋划策,安抚安慰,且看四姐妹如何越挫越勇,收获幸福。相信,你总能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文风轻松搞笑,偶尔小犀利,现实风~*潇思语,26岁,服装店店主,性感迷人型。薄佳奕,30岁,五百强公司高管,知性干练型。安月,27岁,私企职员,单亲家庭,活泼可爱型。乔静,28岁,公司会计,网络小说家,文艺淑女型。四人各有特点,各有风格,各有各的故事,希望宝贝们喜欢~*安月:姐找的是爱情,不是结婚对象,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是个棺材壳。潇思语:新时代女性可不会沦为保姆,姐养得起自己,绝不委屈~薄佳奕:太过优秀又不是我的错,何必为了男人而放低自己。乔静:普通又如何?我总会找到一个同样普通却爱我如命的人。
  • 黎明的商业帝国

    黎明的商业帝国

    黎明来到了这个世界,观察了这个世界,掠夺了这个世界,统治了这个世界。这是属于商人的传奇,属于资本家的传奇。黎明深信,在自己庞大的资本面前,连众神与恶魔也得让开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