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100000002

第2章 水浒歪传之:鲁智深(2)

“阿达,太棒了!阿潮——”阿潮话还没开始讲,就挨了阿达重重一脚。阿风吓得吹出了好大的一朵鼻涕泡,阿达顺便也给了她一拳,径自甩头出去了。

“阿达——真——坏——”阿潮捂着肚子,疼得小脸都抽搐了,可那对弯弯的小眉毛还在眯眯笑着。阿风紧紧抱住她,头埋在阿潮小小的肩上,眼泪和鼻涕止不住倾泻起来。

深夜,院中。

井里传出闷闷的哭号。

一个黑瘦的老女人把她用50年孤凄换来的贞洁倾泻在冰冷的井水中。

然后,她将那六颗已经不能再脉脉含情的眼珠嚼碎吞下了肚子

5

“不是黑店”从来没有这么暖和过。

这暖意来自于投宿的那个胖胖的和尚。

斜阳柔柔地照在小院里。

枣树下一张小桌。

那胖和尚就坐在桌旁。

好个胖和尚,胖得那般庄严、圆满、慈祥、可亲。

就算修行再高深的僧人、就算胡子再白再长,站在他面前,都将只是个饿肚子的小沙弥。

这是个关在冰柜里都能让鲜花盛开的人。

没说几句话,阿潮就已经依偎在了和尚的怀里。

从来没有人这么耐心到听她说说不完的话,可是,这时,她却一句话都不想说,闭着眼睛,可爱的小脸蛋在斜阳下幸福地红着。

阿风怯生生地站在一边,羡慕地望着阿潮,时不时偷偷看一眼和尚。和尚微笑着向她招招手,阿风踌躇了好久,才一点点走近和尚。

和尚掏出一方素白的手帕,替阿风揩尽鼻涕,然后伸出手,轻轻抚摩阿风头顶稀疏干枯的头发,阿风一动不动,气都不敢出,生怕一朵鼻涕泡就会惊走这柔柔暖暖的抚摩。

过了一会儿,阿风也依偎在了和尚的怀里。

和尚又向阿达招手。

阿达喘着粗气,圆睁双眼,恶狠狠地瞪着和尚。

和尚眼中满是赞许,甚至可以说是惊喜。

“不吃酒,不吃包子,老娘就让你喝洗脚水泡枣叶的极品茶!”老乌鸦想奸笑几声,可是努力了半天都奸不起来:“蹊跷,老娘见了那个胖和尚,心里不知怎的,只想从良。”

她端着茶,来到枣树下:“活佛,请尝老婆子亲手点的好茶,这茶唤做洗脚…”

啪!老乌鸦扇了自己一个大耳光,嘴里骂蚊子,心里却嘀咕:“真真遇鬼了,怎的只想做个容易掏心的婆子?”

“洗脚水泡枣叶?”和尚微笑着问,那微笑能感动得苍蝇立志做一名环卫工人。

“是呵——不——就是嘛——不——”

啪!啪!啪!啪!

就在这时——

就在这时,和尚轻轻拍了拍两个小女孩,微笑示意她们先在长凳上稍坐一会儿,而后站起身,缓步走到老乌鸦面前,伸出手,轻轻按在老乌鸦额头上。老乌鸦软绵绵瘫倒在地,头顶深陷五道温柔的指印。

无声无息,老乌鸦就这般香销玉殒,一缕戾魂去追寻50年前弃她而去的丈夫。

和尚依然面含微笑,缓步走到井边,汲水,掏出方才那方手帕洗净,拭手,而后再汲水,再洗手帕,拧干,再拭手,最后将手帕叠得方方正正,端放在井沿上。之后,缓步走回到枣树下,坐定,轻轻将阿潮和阿风重新揽在怀中,两只手掌分别轻抚阿潮和阿风的头。

春去秋来,只用了一分钟。

阿潮笑不出来了。

阿风用小手捂住鼻子,生怕鼻泡吹出来沾湿和尚素白的僧袍。

阿达的眼中却露出粗野的惊羡之色。

和尚微笑着问阿达:“愿不愿意跟我走?”

阿达重重点头。

“杀人?”

阿达重重点头。

清晨,古道,白雾。

和尚缓步而行,身后跟着阿达,一个很大的小男孩。

十几步后,紧跟着两个小女孩,一高一矮,小手牵着小手。

和尚停步。

阿达转身向阿风、阿潮挥拳怒吼。

阿潮、阿风不敢向前,但也决不退后。

“活佛,您的手帕!”阿潮笑着叫道。

和尚缓缓回转身,微笑着说:“手帕送给你了,小妹妹,回去,好吗?”

和尚带着阿达走了。

阿潮和阿风留在原地,不敢再向半步。两只小手牵得更紧了。

白雾中,四颗泪珠和一朵鼻泡在晶莹闪动。

6

一切都被隔壁的麻婆看了个真切。

麻婆有一把订做的高椅,椅高五尺、椅腿如梯,可拾级而上,扶手呈盘状,可置茶盏、瓜子。夏天,椅上还可张挂小帐。

这把椅子耗去了麻婆几乎1/ 3的聪明才智,几经调整改进,才终于有了现在的舒适便宜。

想当初,为了看几眼隔壁的私生活,麻婆要忍受多少煎熬啊!搬砖叠椅、虫叮蚊咬、风霜雪雨、更深露重…真是一言难尽。

最惨的是,每到精彩处,麻婆都会急速达到高潮,尖叫、打口哨、鼓掌、挥臂,甚至热泪盈眶。结果当然只能是无数次地从墙头跌落。自从她给这把椅子加了根安全带后,她才算永远告别了杂技生涯。

辣婆是麻婆生平第一知己,为酬答知己之恩,麻婆也为辣婆订做了一把一模一样的高椅。因为每年夏天,辣婆都要到这儿来渡假。

掌灯时分,这对知己总是准时来到墙边,一起登高共赏、品评唱和,更有麻婆独创的萤光囊闪亮助兴,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如果是春秋冬三季,麻婆就以纪实的笔法,把所看到的经典剧情纳在鞋垫上,定期给辣婆寄去。这样,她们才能保证同步成长。否则,这份纯洁的友谊怎么可能将保持这么多年?

这时已是中秋。

麻婆急忙把隔壁的惊天大新闻纳上鞋垫,绑在那只加急鸽子腹部,连夜寄出去了。

第二天夜半,辣婆提前赶到:“麻妹,怎么了?老鸦婆出车祸了?你画了五辆车从她头顶压过是什么意思?”

麻婆二话不说,急冲冲引着辣婆登上观览椅。

圆月,却被枣树的枝桠刺得如同破筛子。

阿潮、阿风坐在枣树下的小桌旁吃枣。老乌鸦躺在地上。

阿潮笑眯眯说着新娘、阿达、老乌鸦、扣子、耳朵、月亮、陈慧琳和她的妹妹、珍珠、小狗、要饭的、天、漂亮、灶台、当官的、井、伤疤、走…

阿风抽着鼻涕听着。

墙这边,麻、辣二婆开始商议分赃。她们等这一天已经整整6年了。

再伟大的友谊,当它面临利益的时候,都难免被人性的弱点咬伤。尤其是当双方不约而同提出五五分成的时候。

五五分成是多么友善、多么慷慨、多么高尚、多么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一种让步啊!

但一院房子、一具老女人的死尸、两个女童,怎么样才算是五五?此外,还有“不是黑店”的招牌,谁能估算它的潜在价值?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阿风,快看,墙上有两个妖怪在打架!”

阿风一惊,接连吹了三朵鼻泡。

“阿风,别怕,我逗你玩呢。是麻婆婆和辣婆婆,你又不是第一次见到。”阿潮笑着把阿风拉到怀里,小姐妹头靠头一起看墙头的鬼片。

确切说,这是一出以明月为幕的皮影戏。

片名:魂断蓝墙主演:两个感情受到伤害的婆子道具:口舌、拳头、指甲、脚、牙、头及各种可掷性器物服装:古典式比基尼(注:由于经费紧缺,演员其他服装借用给道具部)

台词:呀、淫妇、娼妇养的、呦、呸、贼婆、鸡婆、天杀五雷劈、·# ¥# ·% —* 动作:传统武术(以小擒拿及暗器为主)

场景:空中片尾曲:《轰!》

鲜血和伤痛能够换来理智和平和,这就是无数场大大小小战争的意义和安慰。

在大毁灭中,人才能发现:真挚的感情是人世间唯一的永恒。

麻、辣二婆终于破镜重圆,达成了理想的协议:阿潮归辣婆所有,阿风及“不是黑店”归麻婆所有。

因麻婆所获略多,老乌鸦的尸首由麻婆全权负责。

7

时光如同磨刀石。

10年,足以把一块顽石磨成一柄可怕的杀猪刀。

当时徽宗即位,天下承平已久,妖氛渐盛、人心不宁。尘世需要净化、魔障急待清除。

东京大相国寺的全国第十三届代表法会上,万僧云集,如林的经幡飘摇不定,就像难以割舍的俗心。

今日坐坛说法的是一代魔僧春风佛。

天色阴沉,万僧围坛而坐,登高望去只见密密麻麻无数光头,犹如一片千年骷髅场。

春风佛独坐骷髅场中央的一丈高坛之上。

好个得道的胖和尚!胖得那般庄严、圆满、慈祥、可亲!

这是个关在冰柜里都能让鲜花盛开的人。

虽然没有人不在心里敬畏偶像,但当偶像真的出现在眼前时,每个人都会尽力显出不以为然。

虽然大家都一样,但至少要让自己觉得自己和大家不一样——这叫做个性。

能被大相国寺邀请的僧人,哪一个不是有个性的?所以,坐在坛下的这些僧人都显得很自然随意,有个性的人是不会在任何地方压抑自己的个性的。

他们都把身边的其他僧人看作是从乡下来的故旧,随意地扯着一些很亲切的话题,比如说物价、住房贷款、医疗保险、失业、今年的天气、张家的麻子姑娘、李家那只三条腿的可怜的老狗、西瓜的新吃法、一种治关节炎的土方…

但春风佛毕竟是春风佛。

这十多年来,从大昭寺到白马寺、从普沱山到五台山,什么个性他没见识过?

记得3年前,他在四川宝光寺论法时,有个僧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脱掉裤子朝他撒了泡尿,淋得他满头满身都是尿。他先微笑着把最后一段妙义讲完,然后缓步走到那个僧人面前,轻轻说了一句话,半个月后,那个僧人到大内做了一名扫厕太监。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佛学界,要知道那个僧人当时名列“四小天王”之一,以“前卫到底”著称,他的佛学前途无论怎么假设都不过分!

春风和尚的那句耳语位列当年疑案排行榜第三名,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三个人听到它。

为此有很多人不惜舍身自宫,潜入皇宫去追查谜底,却没有一个成功者。

很多年后,有个宫女在御厕的砖缝中发现了一本名为《从和尚到太监》的回忆录,她一边排泄,一边匆匆浏览了一遍,只记得其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话:“人生有许多秘密,你到死都无法揭开。比如说37年前春风佛在我耳边说的那句话、比如说第二天我的生殖器神秘失踪、再比如说十几天后我莫名其妙来到皇宫…哎…人生如梦如幻亦如电,空也罢、色也罢,到头来不过都是无聊的谜,解不解得开有何不同?”

宫女在如厕前一直在担心自己会拉肚子,结果真的拉了,但并没有觉得拉肚子有什么不好,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因此她被这页深刻的草纸深深打动,欣然选中它,来给这场无聊的拉肚子一个干干净净的了断。走出厕所,宫女不由自主吟了一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于是春风和尚的那句耳语稳稳占据了疑案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听到它。

春风佛徐徐开口宣讲:

宇宙无边,无清净无不清净

世界广大,亦浑浊亦不浑浊

心即佛,心即魔

魔在佛不现,魔去佛自在

以何去魔?以何现佛?

魔不自去无以去,佛不自现无以现

故以魔去魔,以佛现佛

杀人者必自戕,是谓以魔去魔

救生者实自救,是谓以佛现佛

然则救之又救,必至无可救,无可救则魔生

杀之又杀,必至无可杀,无可杀则佛现

是故救生不若杀生

是故求佛不若求魔…

啊!!!!!!!!!!!!!!!!!!!!!!!!!!!?

下面顿时喧腾起来。

8

也许真的像那位做了太监的和尚所说:不论结局如何,人生都很无聊。

唯一的区别可能仅在于:有的无聊很生动,比如说从和尚转变到太监;有的无聊则真的很无聊,比如说一辈子做和尚或一辈子做太监。

当春风佛讲到“救生不若杀生,求佛不若求魔”时,坛下的所有僧人同时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向前一步,无聊将会变得很生动;留在原地,无聊则只能继续无聊下去。

但正如老乌鸦所说:出门在外,求的就是个平安。人生如逆旅,谁不是这世界的过客?

无聊无疑是平安最称职的保姆,生动则是掉在马路中间的一枚金币。

和尚变太监的故事在场的僧人们没有人不记得,他们的确人人义愤填膺,但都不会傻到用自己无聊的现在换取那惊人的将来。

所以他们虽然恨着、怒着、骂着,却都把音量有效地控制在一鸣惊人之内。(这也同样合乎个性法则,抢眼只是招摇,有节制地坚持才是个性。)

春风佛泰然自若,就像坐在天地最初的春风里。

双眼微闭,继续宣讲。

那声音也像唤醒大地的春风。

个性的境界与耳膜的厚度成正比。

除了叫床声外,坛下的得道高僧们的耳膜基本上都是装甲车外壳的合格材料。

这些大庙的栋梁们,怎么可能还像小草那么傻,给你春风你就梦想绿遍天涯?

当然,每个鸡窝都会有一只仰望长空的痴情鸡。

当坛下的众僧专心致志地讨论青虫和米粒哪个营养价值更高的时候,有一只一直在暗自苦练翅艺的壮年公鸡站了起来,他厉声问道:“请问春风佛,既然救生不若杀生、求佛不若求魔,就让贫僧先杀了你,如何?”

世界上没有一只鸡不渴望振翅长空,所以坛下众僧的光头就像大旋涡里的一万个葫芦,逆时针齐刷刷转向那个勇敢的和尚。

众人皆坐,只有他傲然挺立,自从董存瑞牺牲后,人们再也难得见到如此凛然的气度了。(坛下众僧就更惊异了,他们连董存瑞是谁都不知道)

当然,世界上也几乎没有哪只鸡不知道“飞鸡”是个侮辱鸡格的称谓,所以坛下众僧的眼中充满了热情的期待,虽然跌落尘埃是“飞鸡”们的固定结局,但跌得到底有多重则永远是只有地球才知道的谜。

春风佛面露喜色,拍掌喝彩道:“可喜可贺,魔心已生,离佛不远。”

勇敢和尚一楞:“如此说来,春风佛甘愿成就贫僧成佛之愿?”

(注:这个人物出现得太突然,消失得又太迅速,来不及考察籍贯姓氏生辰星座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吃的食物,故而偷懒,就称其为勇敢和尚,应该没人反对吧!)

春风佛微微一笑:“当然,渡人成佛,功德不小,贫僧何乐不为?”

勇敢和尚沉下脸道:“如此说来,贫僧就不客气了。”言罢就要举步上坛。

“且慢。”春风佛又一笑。

“怎么?”勇敢和尚大喜。

“贫僧尚有一言未尽。”

“请讲。”

“杀了贫僧之后,长老更欲杀谁?”

“?…贫僧非魔,杀一既可,何来杀二?”

“善哉!”春风佛面色陡变:“长老欲杀贫僧,已近杀孽,非魔而何?”

“但…贫僧…贫僧尚未杀春风佛,何况…‘救生不若杀生’乃春风佛所言,又何来罪孽之说?”

“一切皆幻,唯念所在。长老虽未杀贫僧,但杀机已起,心魔已生,杀一而不敢杀二,魔存心中,永难见佛!”

“依春风佛所言,贫僧当大开杀戒?”勇敢和尚满头汗珠。

“正是。”

“何时可止?”

“至无可杀。”

“何为无可杀?”

“天上地下,唯我独存。”

“此时既可成佛?”

“否。”

“何时成佛?”

“魔在佛不现。”

“魔何在?”

“长老胸中二两肉内。”

“何以去之?”

“自杀。”

春风佛双目微合,面含悲悯。

勇敢和尚面色惨白,浑身颤抖。

坛下众僧屏息观望。

天地一派肃杀。

良久,春风佛缓缓言道:“此魔已成,不杀何待?”

哐啷啷!一阵铁练抖动。

“哇——呀——呀——”一个少年的嘶吼声。

9

春风佛的身后一直立着一个少年,一个著名的少年。

从10年前的中秋开始,人们就看到他就和春风佛形影不离。如果没有春风佛,他也许不会如此著名,但绝对是一个刺眼的少年。

16岁的年纪,却生得一副36岁壮汉的身形,圆头圆眼,头顶寸许长的怒发如同乱箭,唇上腮边虽然只是黑草初萌,却已经能完全想见日后的凶莽。单是那对永远充血外突的大眼珠,就足以让人摔下马来。

春风佛之所以又称魔僧,正是因为这少年。人们都说这少年是个魔鬼少年。

当春风佛缓缓言道:“此魔已成,不杀何待?”

话音未落,这少年早已大喝一声,腾身跳下丈许的高坛。那“哐啷啷”的声音来自栓在他手足上的铁练,铁练有手腕粗细。

少年跳下的时候,有个僧人正在和旁边的人切磋孵蛋的经验,少年的大脚正好踩落在他头上,僧人几乎被踩扁,他是个很节约的僧人,剧痛之下仍不忘刚刚入港的话题,大叫道:“小心!我的鸡蛋!”

少年又喝一声,接连踩着其他僧人的头向勇敢和尚腾空扑去。

司马迁曾说过“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但本人认为这个说法应该修正为:人在突发的剧痛中,会不由自主呼喊自己最感亲近的人或事物。刚才那个孵蛋的僧人即为明证,接下来几声呼喊更是有力补充:“二狗子的表姐!”

“回锅肉!”

同类推荐
  • 九连环之画中猫

    九连环之画中猫

    长安城郊外,阳光明媚杨柳青青,新落成的芙蓉山庄内,本年度第五届文艺座谈会正在进行中。山庄主人叫李思训,乃皇室宗亲,曾任幽州大都督等要职,因武氏垂帘后风向不对,识趣地退隐赋闲,以吟诗作画为乐。尽管如此,他在朝野中的声望仍非同小可,这从今天到场的宾客可以看出来。中书舍人苏味道、长安府丞杜审言、崇文馆学士宋之问都赶来捧场,他们三人,是当今最著名的诗人。
  • 听阳光穿窗而过

    听阳光穿窗而过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牧羊人的爱情

    牧羊人的爱情

    于是他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丧失了理智?后悔事发后为什么不叫小凤做流产?实际那会儿西子想过这个问题,但一想到到妇产院做流产需要单位介绍信,就断了这个念头。从这以后,他每日在惴惴不安之中度过,担心酿成大祸。今天,深渊般的灾难终于不可阻止地迎接着他。面对临头的大祸怎么办?自首他不甘心。因为他知道,与精神病患者通奸,无论对方是自愿还是强迫,均以强奸罪严惩。这时候的他困惑地感到天都快要塌了。
  • 火车去哪儿

    火车去哪儿

    离婚后,为了温饱,她选择再嫁。半路夫妻,相敬如宾,却少了她熟悉的烟火气。是继续过体面却隔心隔肺的生活,还是回到千疮百孔但知根知底的旧日子里?白杨就像她的名字那样亭亭玉立,虽然接近不惑,却仍结结实实地挺拔着。你撇什么嘴?看你撇嘴我就来气,怎么了,女人上点岁数就不能亭亭玉立吗?当然可以,就像我们的白杨。白杨一直认为自己名字好听,挺脱俗的。像她那个年代出生的女孩儿名字大都跟果蔬和花有瓜葛,白杨却偏偏和树搭上,虽然爹说杨树不是什么好木头,大都劈了烧火。她不管些,觉得自己棵白杨就该美美地挺直了。小时候她用火柴棍画眉毛拿面粉涂脸,再后来拿牛奶往身上抹。
  • 东女国传说

    东女国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在四川西部的嘉绒藏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征讨战争,史称“清廷征讨大小金川”,民间称“乾隆打金川”。泽旺编著的《东女国传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揭示了史诗背后令人欷歔的人文情结。《东女国传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嘉绒藏区风情画卷。
热门推荐
  • 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

    为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求知欲,作者在围绕中学生物教材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以动物学和理科综合探索创新教育为核心,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和报道,紧密联系当前生活、生产、科研和教改实际精心编著了此书。本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贯彻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引导读者学习科学思想方法,使读者能够触类旁通,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和能力。
  • 战俘

    战俘

    这是一部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管理和改造日本战俘的伟大斗争的壮丽史诗,是六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偏远西北内地的一幅触目惊心、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品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战俘在中国内地的改造过程,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和爱情,也揭露了部分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特务内外勾结所做的疯狂而罪恶的反抗。作品热情讴歌了一大批有着传统仁爱精神的中国军民,改造顽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盛情演绎了日本顽固战俘在中国军民的感化下逐渐褪去锋芒、脱胎换骨,最终成为坚定反战人士的曲折历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导作用,赞颂了中华民族在国难面前不屈不挠艰苦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在战争状况下对中日友好未来的建设和呵护。
  • 挽情诀

    挽情诀

    主角系列嫆穗:谈恋爱么,尽管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的那种。宁挽瞿:谈恋爱么,一言不合就囚禁你的那种。男女二系列萱敏:谈恋爱么,有范围伤害的那种。熊俊:媳妇,请尽情的伤害我。女男二系列玉骨:谈恋爱么,相爱相杀的那种。戚器:蠢丫头,劳资一直守着你。百年前,三角梅州之上,嫆穗被逼跳下裂谷,归于虚无。百年后,三角梅州之上,宁挽瞿情绝心碎,被剥去魔晶。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怨侣是否能携手天涯?最暖的守护者是否能如愿以偿?且看在下一一道来。
  • 销售金口才

    销售金口才

    要想成为一个一流的销售员,就要培养自己的销售金口才,而要想培养自己的销售金口才,就需要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正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专门针对销售员的口才训练指导。与众多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本着省时省心的原则,不做过多的议论空谈,而是点到为止,一目了然;以实例带技巧,以分析带实战指导,捞干的,拣最实用的,拣销售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硬骨头来“啃”。并且按照销售过程,从开发客户到预约、面谈、报价议价、到解决抱怨做好售后服务,留下客户和开发新客户,一步步慢慢道来,讲得清楚,说得明白。
  • 九派浔阳

    九派浔阳

    本书在浩如烟海的各式资料中搜罗整理、去粗取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引领我们走进巍巍庐山、浩渺鄱湖、古老东林寺,步入七省通衢、商贾云集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一九江。让人时而置身在冷峻的危崖上,时而走进庄严的殿堂里,时而漫步于蜿蜒的溪流旁,满纸烟云中,目之所及,耳中所闻都是自然与文化一次次深情缱绻的对望,那渔樵闲话般娓娓道来,有着火花四溅的痛苦撞击和感天动地的幸福缠绵。
  • 天使陪伴我

    天使陪伴我

    本书主要内容为:胸部鼓起来了,胸大不是我的错,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指导。
  • 飞镖再现

    飞镖再现

    没人能够接的了他的飞镖,也没人敢试,因为试的人都死了,他的飞镖非但又快又狠又准,而且江湖中有传言他得到了小李飞刀的真传,也有人说他的飞镖比小李飞刀的更厉害,无论谁都预料得到他的成就未来必定可以与小李飞刀相比。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飞镖远远比不上小李飞刀,永远都比不上。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ps:真的好看!
  • 遗留澜海

    遗留澜海

    他是外表冷淡的桃花陵主,他是内心柔软的无念尊者。他因当初的一念之错,造就了如今的家破人亡;他因背负家传秘密,引来了无数杀身之祸。当神秘的桃花陵主遇见名声响亮的无念尊。……叶昔感觉到一阵冷意,是夜晚的风。没想到自己跳下来居然没死,叶昔看了看四周,向桃林的深处走去。过了好久,就在叶昔快要放弃的时候,叶昔看到了一座精致的院落。叶昔来到门前,敲了敲门。过了一会,门开了,是一个青衫男子,戴着有帷幄的斗笠,看不清脸。斗笠下的人却目光一亮。(遗留澜海.随缘且行)
  • 渑水燕谈录

    渑水燕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果爱无来生

    如果爱无来生

    她曾是他的未婚妻,却被他囚在小黑屋,可当她怀孕九个月,他却亲手送她上了手术台。“她怀孕了,你的孩子必须打掉。”在痛失所有之后,江芸终于领悟,爱错一人,便输了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