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5900000003

第3章 明确目标 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工作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我们要明确目标:工作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为自己工作也成为现代企业招聘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一位著名经理人曾说过:“我们公司不招聘打工的人。如果一个人在应聘时说自己是来打工的,这样的人我们坚决不要。一个满脑子想的是为别人工作的人必定缺乏积极性,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感恩,也必定缺乏激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好的发展呢?”

是的,如果你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为别人工作,那么,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倦怠情绪,从而产生消极应付的行为。这样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你可能随时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

在日本,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应聘了一份工作。老板要求他一个人在厨房里,把每个盘子刷8遍。老板给的薪水不低,这些薪水付完学费和房租后,还可以有些剩余的钱寄回老家孝敬父母。留学生很高兴,他认真地把每一个盘子刷了8遍,老板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满意。

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我给老板打工,这个饭馆不是我的,他又看不见我干活儿,我怎么那么傻?我干吗把盘子刷8遍呢?我觉得盘子刷4遍也挺干净的,干脆减一半的工序,还拿原来的薪水,这不等于拿了2倍的薪水吗?”

于是,他自作聪明地减少了一半的工序,把每一个盘子刷了4遍。老板没有发现,继续发给他原来的薪水,留学生更得意了。

有一天,他又想:“我干吗要刷4遍盘子?刷两遍不也行吗?我们家的盘子刷两遍也挺干净的,再减一半的工序,还拿原来的薪水,这不等于4倍的收入了吗?”于是,他将刷盘子的次数减为两遍。

这一次,盘子有些不干净,老板发现了,一检查,原来是他偷偷地减了许多工序。

于是,老板把这个留学生开除了,同时告诉了大家:“这个留学生是不能被雇用的,因为他只是认为在为别人工作,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出色。”

工作中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更容不得半点糊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今天没有注意到,明天一定会看见的。我们要做到的是:老板在与不在时一个样,甚至老板不在时还要表现得更好,因为工作不是给别人干的,是给自己做的。

现代职场中,任何一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有主人翁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认真对待工作。而一个员工只有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兢兢业业、不打折扣地做好老板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这也是一个卓越员工应该做到的。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18岁那年,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经营的一家建筑公司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一名卓越员工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苦、薪水低的时候,齐瓦勃仍然勤奋认真地工作着,坚持把工作做到位,默默地积累着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每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时,齐瓦勃却躲在角落里看书。一天晚上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回答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勇于负责、能把工作做到位的卓越员工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是只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程打工。我们只有勇于负责、把工作做到位,才能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得到重用,才有可能获得机遇!”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和决心,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齐瓦勃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有一个天才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建筑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当时身为总经理的齐瓦勃,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的人。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急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安排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两年后,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以及强烈的责任心,使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的工作目的是什么?你到底在为什么而工作呢?难道你觉得你工作就仅仅是为了让老板看,然后再从他那里换取每个月的工资吗?

其实,我们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一名优秀卓越的员工与其他员工的主要区别就是:他们在为自己工作,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做。其实想成为一名卓越的员工并不难,自己的人生自己策划,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就不必介意别人的说法。只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敢于面对挑战,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成功。

薪水并不是工作的全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的低级需求在得到满足后会刺激高级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动力。

工作自然要获得薪水,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要有获得生存的权利,同样这也是人最低层次的需求,但是薪水并不是工作的全部。薪水仅仅是工作报偿方式的一种,是最直接的。为薪水而工作是最没有长远目光的,不是一种明智的人生选择。没有长期的打算,结果受害最深的往往是自己。

炎炎烈日下,一群工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一辆豪华列车缓缓驶来,这群工人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工作。火车驶到他们面前时,突然停住,最后一节车厢的窗户打开了,一个友善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大卫,是你吗?”工人队长大卫回答说:“是的,吉姆,能看到你真高兴。”寒暄几句后,大卫就被喊他名字的人——铁路公司董事长吉姆邀请到火车上。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握手话别。

火车离开后,工人们立刻把大卫围住,对他居然是公司董事长的朋友而感到吃惊。大卫告诉工友,20年前的某一天,他和吉姆同时开始为铁路公司工作,并且在一起工作很长时间。有人因此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吉姆已成为董事长,而你却还在太阳下工作呢?”大卫意味深长地说:“20年前我为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工作,而吉姆却为铁路事业工作。”

大卫的话形象地说出了造成两个人差别的深层原因:为薪水而工作与为事业而工作,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工作有着比薪水远为丰富的内涵。试想: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薪水,为了养家糊口,那么,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他们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呢?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的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那为什么他还要不停地拍片呢?

让我们看两个现实中的例子:

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退休、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了很重大的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Viacom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你认为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工作热情?

正如他所说:“实际上,钱从来都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事业,喜欢我的企业。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要进皇家科学院,知情人告诉他,在那里工作是很劳累的,而报酬却相当少。法拉第毫不在乎地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法拉第并没有把薪水当成工作的全部,而是把工作本身当成了最大的乐趣,当然,他的成果也必将换来财富和荣誉。

由此可见,薪水并不是工作的全部。工作是人生的一种需要。可以说,我们生命的价值寓于工作之中,工作是获得乐趣和享受成就感的需要,只有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才能取得成就感,才能体会到成就带给你的快乐。同时,人总要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组织当中。当你处于一个组织当中的时候,你在自身生命之外,又被赋予了一种组织的生命,你就有了为所在组织工作的意义,并从赢得的荣誉中使生命获得升华,从为他人、为组织、为社会的奉献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此外,工作是学习和进步的需要。从生命的本质来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获取薪水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所以,工作有着远比薪水多得多的丰富内涵。

薪水是我们工作价值的一种反映,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回报。我们需要薪水,用以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了薪水;既然老板给的少,我就少干,没必要费心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或者安慰自己:“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这些薪水也知足了。”我们应该牢记,薪水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但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那就意味着你把薪水看成是工作的目的,当成是工作的全部。只为薪水而工作,就像活着是为了吃饭一样,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意义以及生命的意义。所以,如果只为薪水而工作,那么你不仅会让你在工作上失去很多,而且也会让你的生命失去很多。

你不是过客,公司就是你的家

我在巨海品牌课程《打造商界特种部队》中讲述到:“如果你把公司当成家,公司就会把你当家人;如果你把公司当旅馆,公司就会把你当客人。”想成为赢家,先要成为专家;要想成为专家,首先把公司当成家。“企业是否能够成为我的家?”这个问题完全要靠身为企业一员的你来回答。如果你愿意成为企业这个大家庭的主人,那你首先就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和精神做好自己在企业中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并且将这种主人翁精神持之以恒地贯彻到一切工作当中。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你永远都只能成为企业长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对新结婚的夫妇第一次到新郎家,在走进院子的时候,新娘看到新郎家有老鼠,她回过头对身后的丈夫扫了一眼,笑呵呵地说:“你家居然有老鼠!”新郎不语。

第二天,睡梦中的新郎在一阵追打和骂声中醒来,他看见新娘手拿一根木棍边追边骂:“臭老鼠,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你居然敢到我家来偷米!”

上面的小故事中,新娘对家庭的理解和描述,从“你家”到“我家”仅一字之差,可是却十分形象地反映出了新娘主人翁心态与精神的确立过程。在主人翁精神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过程当中,起根本作用的是人们对待家庭、企业等组织的心态,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一经树立,人们就会积极、自觉、主动地融入到组织当中,自觉自动地在各项组织活动当中贡献自己的心力。

如同刚刚结婚的新娘一样,任何一个人在最初进入具体的某一组织之时,都要经历一种主人翁精神从无到有的转变,身为现代企业的一员,企业员工同样会经历这种转变。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故事中那位刚刚结婚的新娘一样,在短期之内迅速确立积极自觉的主人翁精神,从而实现从“你家”到“我家”的转变。一旦你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待,那么企业就能够为你提供家庭般的温暖和动力。员工能否在企业中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自身的事业发展目标是否可以更大程度上得到企业的支持,这些常常取决于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对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热爱。

国内一家知名企业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准备招聘大量的游戏软件设计人员。招聘会结束之后,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收到了数千份应聘游戏软件设计人员的简历。通过一轮接一轮的筛选,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从数千份简历中确定了40名应聘者参加企业的面试。面试由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总监亲自主持,这位总监希望这次能够为企业招聘到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软件设计人才。

在面试过程中,人力资源部总监发现前来面试的40名应聘者当中有很多人的实际设计水平都不如他们在各自的简历中所填写的那么高超。到了与第30名应聘者面谈的时候了,人力资源部总监发现这名应聘者的专业技能非常出色,而且这名应聘者在过去已经开发设计出很多在业界小有名气的游戏软件。对于这名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人力资源部总监以及软件设计部的相关管理人员都十分满意,不过按照该企业一贯的招聘原则,在选聘新员工或者对内部员工进行提拔的时候,不仅要充分考察人才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全面考虑人才的工作态度以及道德品质。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第30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部总监在第二轮面试时向那位应聘者问道:“请问你对你之前所在的那家企业做何评价?另外,你是否可以透露离开那家企业的具体原因?”这位应聘者回答说:“坦白地讲,我之前所在的那家企业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在那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平等、独立,并且相互尊重。”接着这位应聘者又饱含感情地说:“尤其在我们软件设计部门,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与其他人进行讨论,虽然有时候会因为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当问题解决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自肺腑地相互祝贺,我们每一个人都由衷地热爱由我们部门设计出的每一个游戏软件。我觉得,对于我们软件设计人员来说,每一个设计成熟的游戏软件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可爱。”

“既然如此,那您可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离开那个可爱的大家庭呢?”人力资源部总监问这话时的态度不再像此前一样刻板,语气中似乎充满了好奇。

听到人力资源部总监的提问,那位应聘者继续答道:“您可能已经从我的简历中发现,我在前一家公司整整工作了6年。6年来,工作一直比较忙碌,虽然这样的工作状态让人感觉到非常充实,但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我一直没能抽出足够的时间认真学习新知识。我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很大程度上已经处于落后水平了,所以决定离开公司去好好进修一年。这也是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一年空白的原因。通过一年的认真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原来所在的公司已经不再进行游戏软件开发了,所以我才决定到其他公司就职。经过自己的查找和朋友的介绍,我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在贵公司的游戏软件开发部门工作,于是就来贵公司应聘了。”

听完这名应聘者的叙述,人力资源部总监和一起进行面试的两名管理者当即决定让他下个星期到公司接受企业内部新进员工培训——这名应聘者成功地在众多应聘者当中脱颖而出,率先成为了这家知名企业的一名员工。

只要你仍旧是公司的一员,那么在提起自己公司的时候就要说“我们公司”,而不是用其他称呼,而且在内心深处也要发自肺腑地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我是公司的一分子,我理应为公司的发展付出自己应尽的义务。当你由衷地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并且持之以恒地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发展付出全部努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在职场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每天走进办公室,很多人想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是处心积虑地去糊弄工作,能少干一分,绝不多干一分。“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是这类人的共同心态。他们自以为很聪明,马马虎虎应付完每一天的工作,常常暗自窃喜。殊不知,糊弄工作,就是在糊弄自己。

世界上到处都是一些看起来很有希望成功的人——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能够成为而且应该成为各种非凡的人物,但是,他们最终并没有成功,原因何在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才华或是不聪明。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很少,绝对愚笨的人也不多,一般人都具有正常的能力与智慧。但是,为什么许多人却无法取得成功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糊弄工作,不愿意付出与成功相应的努力。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顶峰,却不愿意经历艰难的道路;他们渴望取得胜利,却不愿意做出牺牲。糊弄工作、投机取巧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而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他们能够摒弃这种心态。

安东尼和阿尔伯特是同班同学,两个人大学毕业后,恰逢英国经济动荡,工作十分难找,于是他们便降低了要求,到同一家工厂应聘。恰好,这家工厂缺少两个打杂的职员,问他们愿不愿意干。安东尼思索了一会,便下定决心干这份工作,因为他不愿意依靠领取救济金生活。

尽管阿尔伯特根本看不起这份工作,但他迫于生计愿意留下来陪安东尼一块儿干一阵子。因此,阿尔伯特上班时懒懒散散,每天打扫卫生敷衍了事。一次,两次,三次,老板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再加上恰逢经济动荡,也同情这个大学生的境遇,便原谅了他。然而,阿尔伯特内心深处对这份工作抱着很强的抵触情绪,每天都在应付自己的工作。结果,刚干满3个月,便被老板辞退了,又回到社会上,重新开始找工作。当时,社会上到处都在裁员,哪儿又有适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依靠社会救济金生活。

相反,安东尼在工作中,抛弃了自己作为大学生高等学历拥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当做一名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每天把办公走廊、车间、场地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半年后,老板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工作积极,认真勤快,一年后,他便成为老板的助理。而阿尔伯特此时才刚刚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工厂的学徒。但是,他认为自己是高等学历拥有者,应该属于白领阶层。结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仍然把活干得一塌糊涂,终于在某一天他又回到街头去寻找工作。

故事中阿尔伯特的情况在职场上并不少见,“阿尔伯特”式的员工在职场中也比比皆是。但这种不负责、不认真或者是自以为是的行为会造成一些很不好的影响或后果,在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一定在什么时候,突然显现出来,令你对当年的行为追悔不已。

无论在什么地方,那些糊弄工作的人往往会成为裁员的“热门人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拥有卓越的员工,企业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如果公司内有太多的“糊弄员工”而不及时剔除的话,那么就会像一个烂苹果迅速使箱子里的其他苹果也腐烂掉一样,他们也会使企业慢慢腐蚀掉。

工作就像一面镜子,你糊弄它,它就会糊弄你。因此,在你的工作中,没有可以随意打发糊弄的事情,种下什么种子,将来必定收获什么样的果子。

有些人本来拥有出众的才华,前途充满了光明,但在工作中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所以往往一事无成。生活中的无数实例都生动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工作中,如果总是试图糊弄工作,可能表面上看起来会节约一些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往往是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我们来看一则耳熟能详的例子:

美国一位叫里兹的人做了一辈子木匠,以其勤奋认真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年老力衰时,里兹想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于是,老板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里兹答应了。

盖房子的时候,里兹的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他只想着如何与家人一起度过晚年的生活。在用料把关上,他没有原来那么严格了,做出的活儿也全无往日的水准。等到房子盖好以后,老板将钥匙交给里兹说:“这是你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里兹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盖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糊弄工作的结果必定是糊弄自己的人生。因此,在职场中,要明确目标,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千万别糊弄。职场中提升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认真、踏实肯干的人。而那些表现欠佳,应付公司、糊弄工作的员工,也往往是公司最先考虑的辞退对象。因为今天你糊弄工作,明天工作就会“糊弄”你,你就有可能被公司所淘汰。

在工作中投入你的激情

著名演讲家彭清一教授是我生命中的良师益友,他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与支持。彭清一教授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讲充满智慧更是充满激情,他说:“一个人没有激情和热情是很难成功的,那激情和热情是什么呢?激情和热情就是一个人对工作高度责任感的体现。”美国伟大的哲学家爱默生说:“不倾注激情,休想成就丰功伟绩。”激情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在所有伟大成就过程中,激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可使我们不惧现实中的重重困难。每一项发明,每一个工作业绩,无不是激情创造出来的,激情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

在工作中投入你的激情,这会使你的工作发生巨大的改变,著名人寿保险推销员弗兰克·贝特格在他的自传中,向我们充分诠释了这一点:

“在我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我被开除了。理由是我打球无精打采。老板对我说:‘弗兰克,离开这儿后,无论你去哪儿,都要振作起来,工作中要有生气和热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忠告,虽然代价惨重,但还不算太迟。于是,当我进入纽黑文队时,我下定决心在这次联赛中一定要成为最有激情的球员。”

“从此以后,我在球场上就像一个充足了电的勇士。掷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于几乎要震落内场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为了赢得至关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场上奔来跑去,完全忘了这样会很容易中暑。第二天早晨的报纸上赫然登着我们的消息,上面是这样写的:‘这个新手充满了激情并感染了我们的小伙子们。他们不但赢得了比赛,而且看来情绪比任何时候都好。’那家报纸还给我起了个绰号叫‘锐气’,称我是队里的‘灵魂’。3个星期以前我还被人骂作‘懒惰的家伙’,可现在我的绰号竟然是‘锐气’。”

“于是我的月薪从25美元涨到185美元。这并不是我球技出众或是有很强的能力,在投入热情打球以前,我对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还有什么能使我的月薪在10天内竟上升700%呢?”

“退出职业棒球队之后,我去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在10个月令人沮丧的推销之后,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语惊破。他说:‘贝特格,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我决定以我加入纽黑文队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销员的工作中来。有一天,我进了一个店铺,鼓起我的全部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他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我把话说完,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开始,我真正地展开推销工作了。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的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贝特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是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是取决于他的激情。凭借激情,他在烈日当空的酷热中超常发挥;凭借激情,他说服了自己的客户,最终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投入激情,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激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当你满怀激情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会增加。而工作中最巨大的奖励还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和地位的提升,而是由激情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前教育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的一段叙述:

一个明朗的下午,我走在第五大街上,忽然想起要买双短袜。于是,我走进了一家袜店,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向我迎来。

“您要什么,先生?”

“我想买双短袜。”

“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袜店?”他的眼睛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并迅速地从一个个货架上取出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逐一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赏鉴。

“等等,小伙子,我只买一双!”

“这我知道,”他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他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喜悦,像是在向我启示他所信奉的宗教。

我对他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袜子的兴趣。我诧异地望着他。“我的朋友,”我说,“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种热情,如果这热情不只是因为你感到新奇,或因为得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激情保持下去,我敢保证不到10年,你会成为全美国的短袜大王。”

这种在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他们在老板眼中也由一名卓越的员工变成了比较称职的员工。

但是,如果你在周一早上和周五早上一样精神振奋;如果你和同事、朋友之间相处融洽;如果你对个人收入比较满意;如果你敬佩上司和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你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引以为豪;如果你觉得工作比较稳定;只要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你的回答中有一个“是”字,我就要告诉你:“你‘可以’恢复工作激情。”

让激情之火在你的心中熊熊燃烧吧!它会让你时刻充满了热情与力量,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充满乐趣,会让你的生命充满朝气,让你最终成为一名卓越的员工。

同类推荐
  • 优雅是女人最漂亮的外衣

    优雅是女人最漂亮的外衣

    一本书让女人完美蜕变,增强自信,由内而外释放最强魅力!新时代品位气质女神养成圣经,成熟女性必读的魅力修炼手册。优雅是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优雅是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优雅是女人一生的金资本,优雅是女人最美丽的姿态。优雅是女人的专属权利,女人不仅要有追求优雅的梦想,更要有展示优雅的能力和智慧。懂得用精致的气质呈现自身魅力的女人才不辜负上天赐予的美。
  • 活在路上

    活在路上

    还没毕业,市场上的资本格局就已经形成;还没工作,白领就已经民工化;还没结婚,房价就已经涨到天文数字……但是,我们没有因此消沉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我们依然活在路上,并且,我们还是那样古灵精怪,还是那样把生活变得生动幽默。这个励志不太猛,可以温柔地让你找到生活的勇气!
  • 眼界决定境界

    眼界决定境界

    什么是眼界?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宽度或广度。什么是境界?境界本为土地的界线,常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见识、理解与认知,表达的是其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视角与层次,并蕴含在其为人处世、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各项活动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在处理复杂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高尚者、操行高洁者通常被认为拥有崇高的境界。
  • 原来我们都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要让那些对你有致命影响的谬误像寄生虫似地附着在你的头脑深处,使你生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本书就是在深层透析人生的各种思想谬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了65个我们常常选入其中或即将陷入其中的误区编写而成的。正被各种谬误或观念折腾得屡做屡败的朋友们,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你从困境中走出,继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正发现并切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沉不下心来,更耐不住寂寞。人生自有沉浮,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当目标没有达成时,要沉住气,学会忍耐,等待机遇,继续努力;当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时,要沉住气,心态平和,靠毅力咬紧牙关。记住:能够沉住气,耐住寂寞,才能成大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婢女皇妃

    婢女皇妃

    正剧版她身负细作之命,深入虎穴,步步为营,苟且偷生。从深宫六院最卑微的婢女到冠宠六宫最高贵的皇妃。她行的谨慎,做的小心。一次意外,让她得遇命中良人,却也由此踏上不归路。是与心爱之人双宿双栖,还是继续背负国家使命,以一己之命求得半世太平。且看一代婢女皇妃,覆手天下。恶搞版唉人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作,出征未捷身先死。没等执行任务,就被半路截杀。为了报恩,只能做贴身丫头。是别人非要喜欢自己,为什么要无情把人家逐出府?叹人家长得漂亮也是错,报恩救主,不幸被俘。还要当别人的六房小妾?还要和妓院花魁学习驭夫术?难道皇宫里面有妓院?呜~呜~人家只不过是错认皇上,和皇上完了一回过家家吗!为什么又是夜黑魅影飘啊飘的吓人家?又要和下毒高手斗智斗勇?还要抢人家的夫君?哼皇上視女人如衣服,奴家可是身怀几重绝技。为了怕皇上辛苦,奴家决定:不做妾,要做就做您的正牌皇妃。专职替您收衣服。
  • 总裁美味奇遇记

    总裁美味奇遇记

    高氏私房菜的第二十三代传人,积极向上,性格呆萌,最大的梦想是能够开一家饭店,把高氏私房菜发扬光大。父母双亡,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爷爷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去世,给她留下一本高氏私房菜谱。之后高小遇就摆地摊卖烤肉串,去餐馆酒店打工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己开饭店做准备。
  • 历史幻想机

    历史幻想机

    西里西亚(?`??)红色警戒(?⊿?)?艾泽拉斯(*???)!!星际争霸┏┛墓┗┓...(((m-__-)m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吞噬诸天

    吞噬诸天

    致命节奏、黑暗收割、相位猛冲、不灭之握、行窃预兆...在这个被诸神抛弃的混乱无序的时代,高木凭借着前世游戏的天赋,在乱世中艰难求生。若堕落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吞噬诸天之主!
  • 杀手在洪荒

    杀手在洪荒

    鸿钧遇刺,讲道还能继续?血海未干,冥河真的不死?女娲不在,人族如何出世?人族不出,诸圣如何立教成圣?一个想把这些实现的杀手来到了洪荒……
  • 食物链顶端的忍者

    食物链顶端的忍者

    新书《木叶老魔头想当个好人》,还望大家支持,多多收藏投票~简介如下:火影写实,穿越二次忍战,木叶影级开局信念交织,恩怨纠葛,利益的锁链在缠绕,命运的齿轮开始重新转动。忍村争锋,国运变动,文明的曙光在绽放,蝴蝶的翅膀终将掀起狂风。雷洛自睡梦中醒来,眼前呈现出的,是一个蕴含着无尽可能性的世界。————————————————PS:Q群956805546
  • 爱情终究会来到

    爱情终究会来到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遇到几份爱情呢?钱思思从情窦初开,到堪堪跨入大龄剩女的行列,有过她主动爱上的人,同样有过两个人旗鼓相当的感情。但是在现实的摩擦碰撞下,谁又能保证,眼前的人就是最适合她的呢?永远都在路上的我们无法预测答案,但是至少可以做到的是:相信爱情终究会来到!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从女性角度细致阐述了每个时期的变化,以及所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行独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