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9900000020

第20章 教训师侄

道莲仍然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肩上担着两桶水,脚下不丁不八的站着。

悟能看到道莲那副神情,心头无名火起,自尊心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嘲弄,咬牙切齿的喝道:“新来的,不知死活,找打!”

悟能一招“罗汉拳”之中的“撩阴捶”,击向道莲下体,这一招狠辣阴森至极,他看准了道莲双手扶着扁担,双腿又是分开而站,这个姿势是万万避不开这一招的。

悟真和悟性见状都是叫出了声:“小心啊!”

道莲从小习练“罗汉拳”,对于悟能的招式自是烂熟于胸,见悟能拳头击来,右脚闪电般的一击而回,只听“?纭钡囊簧??慵?蚰芤桓鲺怎模?畹闼さ梗?孀庞冶郾弁浯?谘肋肿臁悟德皱眉道:“悟能,你在做什么,快点打发了他们,我可是真饿了。”

悟能面皮微红,心头大怒,大喝一声,一式“双龙出海”,双拳齐出,分击道莲的喉头与小腹。

道莲仍是泰然自若,右腿又是一击,这一次踢在了悟能小腹之上,悟能向后飞跌,跪在了石阶之上,疼的嚎叫一声。

道莲笑道:“悟能师兄,咱们同门师兄弟,又何必行此大礼呢?哎,你如此心狠手辣,可有损咱们佛门慈悲为怀的本性啊。”

悟真见状,也是眉飞色舞,哈哈笑道:“就是就是,最多以后你们帮我们打水便是,如此大礼,就免了吧,悟能师弟,哈哈哈……”

一旁的悟德皱了皱眉,心下却是暗惊,罗汉堂何时来了个这么厉害的新和尚,但他不愿就此作罢,说道:“悟言,去扶悟能起来。”

接着,悟德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上前两步,抱拳说道:“罗汉堂悟德,请教道莲师弟高招。”

悟真在后面低声说道:“悟德是罗汉堂‘悟’字辈里名列前茅的年轻高手,道莲你要小心了。”

道莲闻言并未回应,只是依然人畜无害的对着悟德笑道:“既然悟德师兄如此有兴致,那么道莲便只有奉陪到底了。”

悟德冷笑一声,说道:“你扔不卸下扁担?”

道莲笑道:“有劳师兄挂心,这个扁担不碍事。”

悟德怒极反笑,说道:“好,很好,今日我要让你知道罗汉堂的厉害!”言罢,摆了个起手式,双臂前伸,肩上肌肉坟起。双掌交错在前,五指并拢,之后双掌向外一错,竟是虎虎有声。

道莲身后的悟真见状,叫道:“你竟开始修炼大力金刚掌了?”

而悟德身后的另一个法号悟言的矮个子和尚开了口:“哼,算你有见识,佛门六十四决之一的大力金刚掌,要你们好看!”

正说之间,悟德已然出手,只见他右掌如风而至,拍向道莲左胸。

道莲首次收起了笑容,他能感受得到这一掌之力量,没有百斤,也有八十,强大的掌风已然令道莲胸口一窒,然而道莲却观察到了悟德的招式到底有些生涩,印证刚才悟真的话,看来悟德习练这套掌法还没多长时间。

“好,我便利用你这心浮气躁和初学乍练!”道莲心中打定了注意,便一个闪身,避过了这一掌,悟德到底是新学初练,出手不够果断,被道莲提前预知他的出招路线,这一闪,毫不显慌乱之态,甚至连桶中之水也未曾溅出。

悟德心中怒极,心想自己新学的绝技,无论如何也可以在几招之内搞定他,没想到他竟如此轻描淡写的避了开去,心下更急,双掌连环,犹如雨点般的打了过来。

道莲心下暗笑,只是闪避,眼神始终不离悟德双肩双肘,渐渐地已然抓住悟德的节奏。

而悟德到底临敌经验欠缺,只是一味的实打实进攻,没有任何的虚招以及其他功夫,也难怪,这时的悟德已然气炸了肺,没了理智般胡乱狂攻着,口中喝道:“还手啊,一味避让,算什么本事?”

此时悟德已然将自己所会的大力金刚掌的招式全数打完,想不通道莲为何未卜先知一般全数避过,但此时不及多想,便又重头再使,这一下,便被道莲轻松看穿了。

道莲笑道:“好,小僧要还手了。”看悟德身形体态,便知这一掌乃是要将重心移至右侧,然后右掌击向自己左胸。

道莲好整以暇,向右侧撤了一步,接着伸出右脚,勾向悟德的重心脚。

只听“扑通”一声,悟德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他连忙站起了身,却不好意思再上前纠缠,只是愤愤的说道:“我输了!”

悟德身后的悟能与悟言都是张大了口,说不出话来。

站在道莲侧后方的悟性捂着嘴巴,依稀听到口中说着:“好厉害啊……”

悟真拍手笑道:“嘿嘿,道莲,依我看,这罗汉堂的功夫也没什么稀奇的嘛……”

突听一个沉稳的声音从身后说道:“悟真,你在胡言乱语什么?”

悟真等人齐齐一惊,转身看去,一个黄袍中年僧人向上走来,长相憨厚,眉间有一颗黑痣,此时他口中说道:“你们又在这里胡闹什么?中饭时间到了,还不回去?”

道莲认得,这个僧人是罗汉堂的“可”字辈僧人,昨日早课时,如林大师曾一一介绍过,只是自己却想不起他的法号了。

暗道糟糕之时,却听悟真恭声道:“可观师叔好。”

其他几个“悟”字辈的小和尚也都向可观问了好。

道莲此时才合十说道:“可观师兄好,刚才这几位师兄挡住咱们去路,要向咱们讨水喝来着,不打紧,他们现在已经喝饱了,已经没事了。”

可观看几人神色,心下了然,便说道:“没事便好,道莲师弟,你初来本寺,要和你的师侄们好好相处才是。”

道莲点头道:“可观师兄说的是,道莲一定注意。”

可观点了点头,也不看悟德他们三个,便径直向寺门而去了。

悟德等三人听见了道莲与可观的对话,都傻了眼,悟言痴痴的道:“他……竟然是‘可’字辈的……”

悟真闻言笑道:“是的,道莲是咱们的师叔,明白么?你们几个,可闯了大祸了!”

悟德此时阴沉着脸,目光闪烁,也不看道莲,只是合十说道:“道莲师叔,我们几个多有得罪,还望不要见怪。”说完,领着悟言与一瘸一拐的悟能拾起扁担,挑水去了。

悟真见他们走远,才一下跳了起来,右手大力的不断拍着道莲的肩膀:“过瘾,太过瘾了,看他们几个以后还敢猖狂?道莲,没想到你的功夫这么高,什么时候提点提点我啊?”

道莲一边躲闪,一边说道:“小心些,别把我的水给拍撒了!”

悟性也笑道:“是啊,悟真师兄你小点声,咱们还是快回去吧。”

悟真笑道:“也对也对,道莲,一会儿我给你多舀两碗饭,哈哈。”

三人有说有笑的用完了饭,回到僧房,悟真不免要对道莲吹捧一番,接着说道:“道莲,你知不知道,再过十几日,可是大日子!”

道莲茫然道:“什么日子,我不知道。”

悟真夸张的睁大了眼,说道:“什么,你居然连嵩山之会也不知道?”

道莲问道:“嵩山之会,那是什么?”

悟性少有的开口插话道:“嵩山之会是天下佛教徒的盛会,五年一度,都是咱们嵩山云林禅寺住持,到时候,天下佛教各宗的高僧大士,多半会前来参加的。”说着,眼中露出期盼的光彩。

悟真说道:“是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咱们禅宗的声望有所下降了……”

道莲奇道:“哦,那是为什么?”

悟真动了动坐在床上的屁股,离道莲更近了一些,才说道:“你说,近几十年来,咱们禅宗最鼎盛的是什么时候?”

道莲摇了摇头,悟性则接着道:“当然是禅圣须弥天在世的那些年。”

说到禅圣,道莲留上了心。

“不错。”悟真说道:“禅圣在世之时,何等威势,那些跳梁小丑何时敢说三到四了……”

悟性加重了语气说道:“悟真师兄,无论是密宗,或是真言宗、律宗等宗派,大家都是一样以觉悟佛法为目的,说起来也算是殊途同归,师兄这样说他们,恐怕……”

“恐怕什么?”悟真的语气也重了起来:“五年前,你是还没来,你们都没见到,西域密宗那些番僧的嚣张气焰,哼,要不是禅圣的二弟子释我行在此震场,后果啊,真不堪设想呢。”

悟性叹了口气,没有再反驳悟真。

道莲问道:“大家同气连枝,都是佛门中人,又有何后果?”

悟真说道:“哼,密宗的番僧们,想要让天下承认他们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其他的只是小乘,虽然咱们佛门中人不该看重这些名利之物,但是就这般被密宗骑在头上,任谁心理也不舒坦啊……”

三人沉默了片刻,便各自睡去了。

之后的十几天里,道莲也都勤勤恳恳的做着早晚课,以及挑水之类的活儿,闲暇之时都会遵照如林大师的嘱咐习练“般若少阳功”,渐渐地,丹田内的灼热之气越聚越多,依如林大师所说,道莲已然进入了“般若少阳功”的第一层境界“离气暖丹”了。

同类推荐
  • 侠骨医心

    侠骨医心

    医者皆德行为上,当如李承恪。女子若清风为止,当如左沁允。一个是门派弟子,却深入乡间行医。一个是俊美儿郎,却化身冷峻女子。只是一番遇见一次医救便终其一身不得放下。
  • 于沧澜处听雨

    于沧澜处听雨

    这一年,春暖花开,北方的冰雪还未消融!有白衣少年郎,身负刀剑,骑白马,饮烈酒,只身踏入江湖,只为于沧澜处听雨,求一曲天上人间!
  • 引龙剑

    引龙剑

    明正德年间,京城发生了一起惊天灭门纵火案,内城宣武门附近的复兴镖局一夜之间被灭门,包括万俟复万俟兴兄弟在内的四十三人全部惨死,准备押送的镖也不翼而飞。北镇抚司镇抚使郭达被上官要求速查此案,然而查了两天毫无头绪,第三天城外落凤坡发现一具无头死尸,由此便引出武林一段血雨腥风。
  • 解丝人之逆命传承

    解丝人之逆命传承

    一页纸,勾勒金戈铁马,戏笑江湖庙堂,大雁远飞,江岸猿啼,民间流传着晚唐诗人罗隐的这张圣贤嘴作诗暗寄: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听弦外之音,藏三字真意:解丝人。暗道隐衷,问解丝人是何人?历朝今代,那些想解开这片浩瀚的丝道世界的秘密的人,敢问今在?有何逸事?你又何知,清末年间是近百年来最神秘的时代,处于半封建半开明的混沌时分。在今朝光阴,余闻南江湖中有一位白大铁拐。他,年纪轻轻,却有着世上独一无二的逆三奇命格。他,武扬中原,追寻张宝仔宝藏之谜,得一神秘的金蚕。他,身陷庙堂之中,拨开和珅亿万家财失踪之谜雾,解开乾隆皇帝下江南背后不为人知的辛秘。他甘为兄弟震八方,心愿为红颜扫四海。由陆路到海路,从坊间传说到历史沉钩,时光倾覆,故人不在,孤本难寻,只传口音于民间,而有关于解丝人与丝道世界的故事又将如何续写?探究青史,听曲重编,殷勤待写,这一切的发生,将从一位叫“白大铁拐”的江湖传奇说起。
  • 谈笑看吴钩

    谈笑看吴钩

    读天道剑影,品侠客人生;观江浪传奇,唱沧海一笑。江湖秋水多,谈笑看吴钩!“谈笑看吴钩”一语出自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乃是一种安贫乐道、笑傲江湖的人生态度。作者个人一偏之见,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随意、超然、自由自在。“吴钩”本是吴地的一种月形弯刀,后来多指锋利的兵器,男儿报国杀贼的利器。本书中“吴钩剑”亦即主人公叶天涯的佩剑。叶天涯本是一个淳朴的农家子弟,一直平平静静地种田过活,不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临,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后来被一户有钱人家收为牧童。数年之后,不意之间惊觉一切都是阴谋诡计。恩仇难了,风波险恶,小小少年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其实本书便是一个“求不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碎阵

    碎阵

    若出生于鸟笼中,便不会向往鸟笼外的天空。但若自知被圈养,又怎会心甘情愿潦草一生?且看我秦暮习奇门遁甲,收八神,破八门,碎阵而出,只为自由!
  • 与魂铺

    与魂铺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神仙死在人间的一处荒山,神死时所留之物只有一颗种子,所有魂魄归于大地在很久很久以后,是种子等了无数个生死的以后,他把信仰简单成爱,把万年简单成梦,把神明简单成你他以契约之名满足鬼魂愿望,约定他们的转世善待一个姑娘,让这个姑娘喜欢人世,让她愿意回头,让她知道这个曾被神抛弃的人世还有温暖可言,至于他爱她,不用说这是一颗感恩的种子和一个厌倦人世的神的故事,种子说:我在黄泉口开了与魂铺,与魂契簿给你,号百鬼,破机缘,你怎样都可以,你看看这个人间,你看看我活着想让你看的人世
  • 末日游戏之奶爸很暴力

    末日游戏之奶爸很暴力

    不怕奶爸有武力,就怕奶爸有算计。一颗超级生命星球的星核落入了地星,从此开启了进化之旅。这是一个军师治愈法师,俗称奶爸和他队友的故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

    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

    一朝穿越,她莫名成为了替身皇妃,自从在棺材里爬出来后,她便成为岚月王朝传说中的鬼妃。成为下堂妃是吧?好,正如她意!什么?她的夫君居然是个嗜血的皇子?而且放/荡/无/比?更可怕的是他日为人,夜为妖?据说,他妻妾无数,却总是在圆房后香消玉殒-----死因不明。据闻,他曾独自一人,一夜之间灭敌十万。偶然机会,她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他解开封印的钥匙?若解开封印,他便不再是凡人,而是掌控魔界与阴府?OMG?为了小命,她逃逃逃,只为了躲开这一劫。可谁曾想,原来这只是一个开始……牡丹建群了,亲们请入群107358226亲们请支持牡丹的VIP文http://m.pgsk.com/a/250631/1:《穿越:邪恶王爷别惹我》文/紫牡丹akhe2http://m.pgsk.com/a/288823/《致命邂逅:总裁的专属女人》文/忆雪泪痕
  • 仙界大军阀

    仙界大军阀

    “皇弟,你活着,朕这位子坐的不安!”“若陛下坐的不安,臣弟愿为陛下解忧!”“何解?”“你下来,我上去,我来做帝王!”君要臣死,臣为何要死?你要我亡,我便揭竿而起,登临九五!
  • Villette(III) 维莱特(英文版)
  • 你好青春的我们

    你好青春的我们

    青春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我多想和你们一起无知,一起在夕阳下踩着对方的影子,大喊着我爱的人的名字,一起在教室里打打闹闹,无忧无虑……
  • 满级的我被召唤到异界

    满级的我被召唤到异界

    作为肝帝大佬和氪金大佬的我终于站在了游戏《新纪元》的顶点上,作为全职业满级的我刚想发个朋友圈时,一声雷鸣以后,我只见一道白光一闪,然后就失去了意识,再一次醒来时我发现我穿越了!
  •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王邦维主编的《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上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季羡林与东方学”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多数是季羡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大多在北京大学工作,成为季先生的同事。也有的虽没有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经历,但写了文章,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文章的内容因此都与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和季羡林先生有关。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学术论文,作者全部是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内的教师,他们分别就自己的教学研究领域中题目撰写了论文,同时发表在几个学术研讨会上,后来又经过修改,收入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