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100000005

第5章 足履山河(2)

这一线法脉,我们可以从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读到一种牺牲之美的景象。牺牲是最美的事情,牺牲之道是天堂的唯一道路,他写了哲合忍耶——中国回民中的一个派别,一个为了内心信仰和人道受尽了压迫、付出了不可思议的惨重牺牲的群体。在以苟活为本色的中国人中,一个才四十万人的教派,居然敢在两百年的光阴里牺牲至少五十万人,这是怎样的一个集团,他们坚持着一种精神,一种人心追求造成的凛然的人道精神,可以活在穷乡僻壤,可以一贫如洗,这恰恰应了鲁迅先生之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和鲁迅一样,旅人对失败的英雄心怀崇尚,他敢于做一个追怀“叛徒”的吊客,在《杭盖怀李陵》中旅人说:“我厌恶霍去病、卫青之类军人,我更厌恶苏武,他和孔老二一样使人压抑。在我的北方史观中,真正使我感动的是李陵。”当我们读着李陵答苏武的句子: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韛毳幕,以御风雨,

膻肉酪桨,以充饥渴。

举目言笑,谁与为欢!

胡地玄冰,边土惨裂。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侧耳远听。

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

这里再看旅人所说:“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人在不测中遭逢这种前途并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他无家可归,朝廷执行不义的时候,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我真有点唏嘘了,现在有谁为两千年前葬身异域的亡人感到悲痛呢?旅人感慨了: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也许唯此才是通途呢。我也曾插入游牧民族的队列,我知道他们远没有孔孟之徒的伪善和凶残,李陵将军,且不说他永远成为军人文人试金石般的限界,即使只是他一缕血脉染入大漠,使黑发黑瞳的一支骑手世代怀想——难道还不够一桩美丽的壮举吗?

这里没有庸薄文土的浅见,在李陵问题上,司马迁赌了自己的男身,仿佛以后李陵就成了武帝盖章论定的叛徒,太多的为巩固一姓政权的雕饰,太多的实用,使很少人能冲破积淀于身的惯常思维,然而在李陵的悲剧命运里,旅人看到一种民族交融史上的壮举。肯定人之生命,钟情于那些浪漫悲剧的人物,这是旅人笔下常涌的情怀,也许旅人知道,只有历经了剧烈苦痛的人,方才真正体味到了生存的真谛。

在旅人的篇章中,在对固有的秩序对抗上,在理想主义的高扬处,在礼赞卑贱者最聪明里,你会感到毛泽东的一些神性塑造了张承志,你感到旅人的文字与伟人之间有一种冥契。

旅人非常孤独,他把自己放到了决斗的位置,也爱把胸膛敲得作铜声之响,然而这世间却保持令人难以置信的沉默,这无疑是先生的一个意象,铁屋子中昏睡的眠人,听到吆喝声或捶户顶的声音,至多揉开惺忪的眼目嘟嚷一下,又睡去了。或许是旅人对孔子教化的厌恶,或是对伪态和圆滑的反叛,他用一种别有的,有时是偏执,来对抗中原式的老道与圆熟。在《金钓夜曲镰月》中,旅人吟唱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力量,他把一种传统的尺度扭变,故意或是不自觉给人一豁:

……在我心中矗立的诗人歌手不是惠特曼及其附和者,而是一个嘶声唱着褴褛的维吾尔乞丐。1976年我第一次看见他时,他的粗哑忿忿的歌子傲慢不驯的眼神就擢住了我,十年来我反复品味着那乞丐,从中我感到了真正的高贵,这种高贵我没有在任何一个诗人身上发现过。

而张承志在《听人读书》里认同的是为了守住心中的一点信念,哪怕是抛弃文字的观念。东方的智慧,如佛法中的祖宗讲以心相传,但是若把文字启蒙也抛弃了,那我们看出旅人对负载孔孟之学的汉学是多么深恶痛绝,几乎有点像“五四”时期铲除封建余孽与汉字的偏激青年了:

后来我听到了这种绝非20世纪的落后观点:“书嘛念上些好是好哩,怕的是念得不认得主哩……咱家养下的娃,哪怕他大字不识一个,但若他守住个念想不坏的伊玛尼……这是中国穆斯林反抗汉明孔孟之道异化的一步绝路。我在游遍了大西北的州府山川以后,在这样的观点面前不由得默然了。真的,宁愿落伍时代千年万年,也要坚守心中的伊玛尼(信仰)……难道这不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吗?

汉儒以后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的高压政策,断送了富有生机的争鸣局面,意识形态的不同演变成一种杀戮,特立异行就意味着坎坷与蹇困。也许是血统的前定的质素,李贽,这流淌着中世纪伊斯兰胡商番客血液者,着书立说,离经背道,当年士子人人各挟李氏《藏书》以为奇货,放浪于哲学,相知于女子。在狱中以剃刀自杀,狱卒问鲜血淋淋的李贽:和尚痛否?答曰:不痛。又问:和尚何以自割?李贽——这位孔孟儒学体系中的异端大师答道:七十老翁,更有何求!

张承志深谙回族历史,在他所褒扬的西北黄土高原的回民们,这些孤独地行在偏僻的道上,守护着信仰,在心中保留一块圣地不愿随波逐流,不被急功近利的短视所惑,无疑给中华民族的文明以有益的滋补与奉献。

异端与一统、自由与专制、义与利、伪善与真诚这永远贯穿于人类行进途中的话语,在今天分量是格外沉重,即使是一篷丛生的草,旅人看出的也是腐朽与堕落:

它们茁壮而茂密,我不理解它们怎么有这样健康的神经。应该是只有世袭的豪门子弟才能喧嚣着生长的,我觉得望着它们的时候,两耳被尖锐得意的锐声撕得疼痛欲裂。它们无耻而洋洋万言;我不知自己还能当着它们讲一讲二加一的道理么,伪作,伪学之上,如今已经有了伪草——人还能和世界交流吗?它们再不讲野草的本份,我寻不见朴实、羞涩、文雅、窘迫、勤苦、士之愤怒和布衣之节,如今已经不是分期中的上一段;如今是人民堕落的新时代了。这就是都会的野草,都会压力和威逼、利诱和诱惑之下的野草。

旅人笔下的野草,不是鲁迅写过的散文,这野草是一个意象,它象征着都市的伪作,人欲与不义,它象征着不讲气节,只有淫生猛长,它失去了往日净洁,于是旅人只能唯心地用爱心描摹都市不在的野草(芳草),他想在芳草中得到一种正道,这正是伊斯兰男子中宿命的洁癖,旅人宣告:

在野草最终无法和野草区别,就像于阗的璞玉无法和石头区别一样,在那一天当先生反复盼望的地火奔突,烧尽一切野草乔木的时候,伊斯兰的男子留下了只是几个字:

只承认不在的芳草

这里面有非常苦痛的迷惑,张承志曾相信苦难的世界,人性最朴质纯洁健康,因为这旅人走向了荒芜贫瘠的黄土高原,然而,在《野草芳草》中,他发出了“如今是人民堕落的新时代”的喟叹,这是把神圣和纯洁与当今知识界的人格卑下、苟活、奸诈、谄媚、投降相比照而发出的一边是神圣,一边是恶魔的感叹,然而旅人疑惑了,神圣是“不在的芳草”。

无疑的,旅人心怀理想,他想拯救污染的灵魂,然而这里有悖论,是以暴抑暴抑或以善感恶,以爱来暧化世道人心?理想无疑是应该存在的,信仰也应该在人的心目中有一存活的位置,现世的没落与颓败,更加凸现了旅人对理想、信仰的呐喊,然而张承志是否意识到人们在理想的光辉照耀下,就该忍受苦难,饥饿,乃至死亡吗?在理想前行的路上不应当只是一片坟场与灭绝。

蝇营狗苟的生命昭示着理想、信仰之神圣,而理想信仰的途中,应以什么方式迫近它,这无疑也是必须严加审视的。二十世纪中原大地上曾有过理想的狂欢,曾出现过牺牲,献身是悲壮的正途的场景,然而,这一切都是否值得?追问至此,理想与谎言,理想与狂妄的窗户纸已是薄薄的一层了。

在庸常的时代,英雄仿佛成一种过往、一种记忆,在满处不洁的今天,旅人不知把道路延展向何处,我以为在《荒芜英雄路》尾部已明显地预言了归宿:

英雄的道路如今荒芜了,无论是在散发着恶臭的蝴蝶迷们的路边小聚落点,还是满目灼伤铁黑千里的青格勒河,哪怕在忧伤而美丽的黑泥巴草原的夏夜里,如今你不可能仿效,如今你找不到大时代的那些骄子的踪迹了。

老人探询地望着我,欠着身躯,我抱歉地道着谢,迈回了毡房木门。

旅人迈回了毡房木门,确实,他曾宣称与这个世界一刀两断,结束自己的文学,然而旅人对世俗的恨又难掩其舍我其谁的拯救的自信与自爱,在他的新作《一册山河》中他以足为尽开始了又一次的丈量和漫漫长旅,我不敢预测旅人的结局,那结局总有一股迫人的寒意,终有一天,旅人应当死在前行的途中,那里他望着夕阳,口中吐出的是最后一行文字——以血丝为长旅划一处壮美的删节号……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地震

    中国大地震

    地球的历史就是自然灾变的历史。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见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和地震成因机理的复杂等因素,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有效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说,准确的短期临震预报还很难做到。本书记录了我国多次著名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社会反应的真实现状,探讨地震研究的难度,解析地震预报的诸多问题,结识该领域的各等人物,描述他们的人生、事业和情感。作品敬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奋斗终生的人,敬佩那些重情义重责任重生命重尊严的人,颂扬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坚守在地震预报前沿的人……
  • 1898:百年忧患

    1898:百年忧患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
  • 五一先生诗集

    五一先生诗集

    吴卫祖先生,字越,号鄙夫,别号怪癖、西伍、辛卯兔,又号五一先生,一九五一年生。江苏江阴申港西伍村人。爱博览、好云游、广交友。兴趣广泛,尤嗜盆景、书法和文学艺术。
热门推荐
  • 重生回村里当巨富

    重生回村里当巨富

    “我刚买的800多万的宾利已开到了田里,中华烟也准备好了,请问全村人来帮我推车的时候我还要注意些什么细节?”——陈洛(桃源村身价万亿的巨富)在线等。……故事是这样开始的,陈洛重生回到了2011年老家农村,跟随他的还有一棵“摇钱树”,于是乎:他是村里第一个开宾利;他家房子是村里唯一的亿元豪宅;他是村里最靓的仔,抽雪茄,遛狗,开私人飞机,玩游艇……他也是村里最大的企业家,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桃源村1200户人口,户户住洋楼,人人开奔驰坐宝马。
  • 谷粒多燕麦牛奶

    谷粒多燕麦牛奶

    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谷粒多燕麦牛奶
  • 天才龙凤胎:财迷妈咪腹黑爹

    天才龙凤胎:财迷妈咪腹黑爹

    她,冷傲璇,英国第一贵族冷家的继承人,享受着超高待遇,爸爸宠,妈妈爱。他,亚洲首富斩家的继承人,性格高冷腹黑。命运之绳把他们捆在了一起,她满心以为她能获得自己的真爱,可是到头来,她只不过是笑话罢了!五年后,她携带俩萌宝强势归来!第一次见面,他把她压在墙上,“这位小姐,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呢?”谁知,两个孩童却插在他们中间,说了一句,“大叔!你这搭讪方法早就过时了!想追我妈咪,就先去排队!”
  • 朝廷大忽悠

    朝廷大忽悠

    现代大忽悠重生古代小衙役,开宗立派,一路忽悠走上官场巅峰。“忽悠,接着忽悠,整个朝廷都要被你忽悠瘸了。”
  • 等一个人的南方

    等一个人的南方

    那年化学课上他捧着一个装有毒液的容器凑到她跟前,就种下了一颗相恋的种子在心田,从高中到大学,凌简与宿钰用真情虐了不止一个校园。然毕业前夕,两人却分道扬镳,含糊不清的决绝辞别,给所有人一个迷一般的结局,让人措手不及。每逢雨天,她都会想,不知你是否还喜欢在细雨中不撑伞,那个站在地狱看天堂的少年。每逢晴天,他都会想,不知你是否还喜欢在阳光下撒欢,那个处在冬夏盼春秋的女孩。他说,等老了,我带着你,退出红尘,远离冰冷的繁华,只做自己。他说,爱你爱了十几年,就爱不上别人了。她说,自从心里有了你,就再也住不进别人。她说,不管你在哪,我都在南方等你。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诡变:美人尸花

    诡变:美人尸花

    商场女经理苏颜自从用了一种叫“秘制回颜霜”的化妆品之后,白天美若天仙,但每到夜间十二点以后,整个面部就会变得满脸皱纹,像一张老妪的脸。而“秘制回颜霜”是一个神秘的人送给苏颜的,每次在她商场进化妆品的时候,混在那些货物里。当苏颜和男朋友纪伦去查“秘制回颜霜”的来历。竟然看到,母亲的住处放着一具具处女的尸体。尸体的嘴巴、眼睛里开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
  • 为剑而生为她而活

    为剑而生为她而活

    我不想写小说,我想写故事,但是有可能讲的不好,所以多包涵,开头像巨人,不过绝对不是嗷
  • 逍遥酒之云雨宗

    逍遥酒之云雨宗

    从埋骨之地走出后,李逍遥继续向北游荡,继续他六千年的人生旅途。本文主要围绕李逍遥和“云雨七子”展开,历经云雨宗427年的历史,以及依托云雨宗而建成的云雨城的兴衰更替。
  • 王小波作品大全集(共15册)

    王小波作品大全集(共15册)

    王小波未竞稿合集!最完备的手稿整理拾遗,9篇未竞稿首次曝光!王小波全部作品的独家授权,最全面、最值得收藏的版本!包括从未面市的遗稿及大量私人照片!最大程度满足粉丝对王小波的热爱与怀念之情。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全稿,并作序追忆对王小波的思念之情。王蒙、王朔、李敬泽、章诒和、徐则臣、徐浩峰、麦家、冯唐、柴静,诸多文坛名家倾情推荐,致敬王小波。读过这套,才算完整读过王小波。自由理性、特立独行、黑色幽默,二十年来王小波的文字像一面猎猎旌旗感召着一代代年轻人,王小波是书店里永不消失的风景!影响几代年轻人的文学经典,无与伦比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