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3000000002

第2章 从成都出发,一路朝向文学的高地(1)

——2009年成都小说之一瞥

□向荣

2009年作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收关之年,已经过去了。站在2010年的时间平台上,回顾和梳理2009年成都小说的创作态势和发展轨迹,可以用“波澜不惊、从容淡定、阴阳共生,繁花竞放”四个词组来简约地概括其基本特点。

2009年成都作家发表的长篇小说不逾十部,中、短篇小说也不过百来部,与当年中国3000多部长篇小说的出版总量相比,在数量上自然不显其大。但数量与规模绝不是判断文学发展的根本尺度,文学发展的自律性从古至今都是体现在文学的审美维度和精神高度上。所谓“波澜不惊、从容淡定”的说法,彰显的就是成都作家的主体性和从事文学创作的精神气质。在一个过度物化的消费时代,当文学被历史地边缘化,不再是文化的中心,也不复有万众瞩目的光焰之时,“波澜不惊、从容淡定”的主体精神,就不是文学沙龙中自标清流的高雅之谈,而是一种坚忍不拔、寂寞践行的人格理想和写作伦理,是作家无怨无悔地忠诚于文学事业的一种精神信仰。2009年的文学创作表明,成都作家无论中青老少,他们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思潮波涛汹涌的情形下,力排躁气,中流砥柱,一如既往地守护着文学家园,不辞辛苦地耕耘着文学大地,创作出一批思想与艺术兼容、形式与风格多样的文学作品。

“阴阳共生,繁花竞放”是2009年成都小说态势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2009年的成都小说中,女性作家的小说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了半壁江山。她们或以其女性视角考量人生世态,或以感性细腻的叙事方式描述女性经验,或以敏锐宽容的女性情怀追忆童年时光,或以女性的经验和想象讲述地震灾难,在题材和风格上显现出多元开放的艺术姿态,拓展了成都小说的叙事空间,提升了成都小说的情感深度,丰富了成都小说的叙事形式,从而使成都小说在总体上呈现出繁花竞放的丰盈格局。她们入选《2009文》的作品,就是一种诗性的历史见证。

现在,我们就从成都出发,进入到小说的文学世界中去……说不尽的现代性:历史叙事与现实经验

现代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核心主题。现代性关联着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和个体命运的改变脉络,自然也是新文学发轫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倦探求和执著表达的核心主题和价值取向。文学也正是在对现代性的叙事中,逐渐实现和彰显了文学自身的现代性。2009年有两部成都小说,即《所有的乡愁》和《所有花朵开满的春天》都在不同程度上,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域中,进入到现代性的叙事之中。

著名作家何大草的长篇小说《所有的乡愁》是一部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气势恢弘、语言典雅、叙事流宕的史诗式小说。小说讲述包家镇两个家族动荡漂泊、兴衰沉浮的历史命运和艰难岁月。故事源起于晚清,结束于当下,把两个家族四代人挣扎奋斗的家族历史,融会于中国近现代艰苦卓绝的现代性历程的背景之中,在大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中书写家族的兴衰和普通人的沉浮起落,从而把个人和家族的生存命运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现代化历史紧紧地链接在一起,凸显出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理念。小说的主题事关故乡与乡愁,但所谓故乡在小说中已从故居地拓展到神州大地,何大草高高举起的是“大故乡”的旗帜。在他精致婉约的叙事中,故乡的含义已然与人动荡漂泊的命运历史地捆结在一块儿,国破必然家亡。所以,故乡就是融进血脉里的乡愁,就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家园,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强国愿和自由梦。

小说时空跨度巨大,两个家族四代人相继经历了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八年抗战、十年动乱乃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先后出场的历史人物就有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黎元洪、蒋介石、马思聪等人。叙事空间横跨了中国南北以至日本等国。这样的时空体系和叙事结构,无疑表明了作者雄心勃勃的美学理想和他对中国现代性叙事的探求。作者尝试从包家镇两个家族兴衰存亡的历史命运中,象征性地建构一部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的史诗性作品。何大草的现代性叙事也就承传了主流的“宏大叙事”——从一个小镇出发,中经数代人历尽沧桑的回环往复,小说叙事最终抵达的地方正是从满目疮痍的废墟中强大起来的中国。这是何大草写作小说多年来,在主流文学的宏大叙事中做出的一次视野开阔、最有力度的艺术探索。

何大草的小说叙事通常有历史叙事和青春叙事两条路线。这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学历有相当内在的联系。在他已发表的小说中,长篇小说《盲春秋》和《刀子与刀子》分别是两种叙事路线的代表作品。而在《所有的乡愁》中,何大草已然将他最为熟稔的两种叙事方式有机地糅为一体,主人公艰辛的成长故事是在对历史或悲壮或戏仿的叙事中逐渐完成和实现的。两种叙事协调互动、相得益彰,从而在阅读中产生了一种舒缓跌宕的审美效果:当我们读完主人公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老的复杂而沧桑的历史命运时,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悄然结束了。接下来是另一代人成长的命运和故事,而历史也悲怆地展开了另一个新的篇章。

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时,何大草的修辞策略是着力于描写人物身上的英雄情怀和传奇色彩。在包家镇两个家族几代人的历史故事中,英雄主义与传奇命运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张力和反讽魅力。何大草对英雄传奇的偏好与书写,自然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水浒》的艺术借鉴。但他的描写又有独到之处。他的策略是将英雄平民化,写的是平民化的英雄。换句话说,他在书写英雄时也在对英雄去魅。因而,他的英雄人物充满了世俗的色彩,而绝少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元素,更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通平民。在描写人物性格时,《所有的乡愁》还有一个颇为隐蔽的叙事表征。小说中的男女大都有“雌雄同体”的人格特征。男人身上往往有女人的元素,或阴柔如包纯善、包博望,或被动如包博望、金稻儿,或秀丽如金稻儿;而女人身上却常有男人的气质,或胸怀壮志、豪气干云如南枣花、包英良,或刚烈果断、义无反顾如包双双、包英良和桐子。对男女人物的混搭书写,更多地投射出作者对于男女人格,性别气质的一种审美理想和情感寄予。对女性英雄情怀和庄严母仪的叙事想象,似乎也是作家的另一种乡愁。

中篇小说《天启皇帝和奶妈》也是一部典雅别致的历史小说。天启皇帝是明朝历史上的“木匠皇帝”。他嗜好木工,懒理朝政。他在位七年,奶妈客氏与太监魏忠贤专权跋扈,残害忠良,臭名昭著。而皇帝与客氏的暧昧关系,也是明史上的一大悬谜。但对明史熟稔在胸的何大草来说,显然无意复写一段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他关注的是历史事件中的人性和命运,关注人物性格与历史事件之间极其复杂的吊诡关系。他的叙事让我们看到,历史的荒唐诡异,其实是与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纠结在一起的。何大草以精神分析学的眼光考量天启皇帝同奶妈之间那种特殊复杂、极为反常的情感关系,把权力欲望同恋乳情结、政治同人性的纠缠摹写得难解难分,其内在张力具有无穷意味。如果说“性格即命运”,那对重要的历史人物来说,人物的性格或许就铸造了历史的命运。人性的诡异与复杂,导致了历史的诡异与复杂。而在这种人性与历史繁复纠结的背后,则是作者对君主政体和宫廷生活的反思和批判。也就是在这样的反思和批判中,显现出何大草对现代性源头的一些个人化思索。

当何大草在历史的视阈中呈现出他对现代性叙事的审美想象之时,女作家郭严隶的《所有花朵开满的春天》则从现实经验中体悟到传统沉苛对现代性的遮蔽。

郭严隶是近年“移民”成都的女作家。她在北方一个城市做过多年记者,移居成都,是为了平静而勤勉地写作小说。成都兼容并包的闲适氛围给她提供了平静的环境,千山万壑的南北之遥又为她的写作制造了必要的审美距离。她在成都生活的岁月中,已出版了《浮途》《锁沙》等几部长篇小说。其中《锁沙》是当下中国生态文学中一部引人关注的文本。她的写作实践已然表明,中西传统文化与记者经历是她从事小说写作的精神资源,而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习得和浸润,又使她的小说承传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具有一种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2009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所有花朵开满的春天》,就是这种美学风格的代表性文本。

这部小说以当下中国的社会经验为背景,传达的则是“救救孩子”的启蒙文学主题。小说以一个女艺术家前往南方寻找雕刻灵石“白珍珠”的经历为叙事经纬,深情地讲述了三个孩子不幸的命运故事。其中,名叫“喜儿”的故事传达出对中国现代性的一种感性拷问。出身乡村的慈悲山市文化局副局长向文登没有子嗣,便花钱借腹生子,取名喜儿。但喜儿一出生就被锁定在一个宗法家族陋习依然浓厚的穷村之中,注定一生一世要为向家守护家族祠堂,喜儿之生本质上就是“喜儿之死”——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守护“死亡”。一边是天性善良向往美好生活的喜儿,他的全部人生命运,就是为了替家族践行一个残酷的封建陋习。一边是身为城市文化人的父亲却将此事视为理所当然的尽孝之道。他在城市的生活里另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他攀附权贵、游走文场、如鱼得水,面对被他“遗弃”的喜儿竟毫无一丝愧疚之色。一张一弛的对比性描述中,悲情从叙事的缝隙处源源涌出,而悲情后面,不啻对现代性未竟事业的追问,更是对后现代“虚假繁荣”的反讽。另外两个孩子的不幸故事,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上展现出来,但都在大致相同的意义上指涉到孩子成长中沉重的“父权”主题,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的父权制文化的历史反思与现实批判。在这种反思与批判中,传达出作家对现代性未竟事业的沉痛呼唤。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关涉的沉痛主题是在抒情意味浓郁的叙事中完成的。荷花、月光、小桥和清风都是故事展开和叙事结构的审美意象。作者以审美的意象和抒情的语境状写苦难与丑恶,便使小说叙事获得了很大的艺术张力和想象空间。叙事话语强烈的反衬使苦难获得了平静而庄严的艺术表达,让疼痛的感觉更加深入骨髓,升华出更大的悲悯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花朵开满的春天》也为当下的苦难叙事提供了另一种更有意味的艺术经验。

成长的隐痛与焦虑:在童年中长大成人

70后的王棵也是近年“移民”成都的新锐作家。曾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的王棵,已发表100多万字的小说、还出版了两部引人注目的长篇小说。可以说,王棵“移民”成都,为成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王棵的写作空间阔大,题材丰富,从乡村到小镇、从小城市到大都市,一路写来,颇为得心应手。2009年王棵发表了近十部中、短篇小说,比较突出的中篇就有《河之唇》《忽见祥云》《安乐摸》和《栖息旅程》。这些小说在题材与形式上都有新的变化和提升。王棵的写作最显著的特色是他对人物内心经验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他长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确把握,可以将人物最曼妙微观的内心镜像,书写得淋漓尽致、曲径通幽。更重要的是,他对某类人物奇特心理乃至怪异心态的捕捉与表现,使他的小说在当下中国小说中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耐人寻味。而对现实生活中人物关系的关注与探究,是王棵小说的另一个特征。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人物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出繁复纠结的社会情感状态。就是在这种纠结关系的结构中,王棵潜伏到人物心理的最深之处,从那里去倾听人物内心的声音,去寻觅内心的轨迹,去探索内心的奥秘,从而使他的小说在探索人性丰富而复杂的主题上,也独树一帜。

王棵的《河之唇》是一部关于成长主题的诗化小说。小说把一个九岁男孩逐渐成长的艰辛与隐痛释放在江南逶迤的河湾之中。一边是大自然绮丽迷人的诗意风光,一边则是童年成长的残酷历史。一个在大饥荒年代被人抛弃的两岁孩子,被人收养。九岁那年,养父不慎小腿骨折。为了一家的生存,孩子跟随母亲去百里外的大河捕鱼挣钱。在河上捕鱼的两个月中,聪明勤学的孩子不仅学会了卡鱼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尝尽了成长的酸涩。最后,他还知道了自己作为弃子的隐秘身世。就在那年夏天的两个月中,九岁的孩子告别自己苦难的童年。仿佛在一夜之间,他就长大成人了。

尽管在贫困艰苦的童年岁月里,他饱尝了孤独与饥馑的滋味,但养父母勤劳善良、不舍不弃的关怀却使他获得了难得的人间温情。王棵的叙事充满了忧郁的诗意和生活的质感,在他忧伤而饱满的描述中,童年的梦想在美丽的河湾上渐次展现,相濡以沫的亲情也在现实的困境中大放异彩,岁月的艰难在催生孩子困惑的同时也磨砺了童年坚韧的性格。那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在得知自己苦难身世的那个晚上,就洞穿了苦难。而一个洞悉苦难秘密的孩子无疑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他似乎没有经历少年,也无须经历少年,就在思想上长大成人了。这大概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生存哲学。但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并不是它表达了一种关于生存的深刻思想,而是它那种寓忧伤于平静、融苦难于诗意的叙事艺术。这样的叙事艺术源自作家对童年视角的选择与坚守,正是童年时节好奇的目光,悄然净化了残酷的现实和苦难的历史,使艰难岁月的成长之河也闪烁着温暖动人的迷人阳光。王棵似乎并非刻意要给我们讲述一段残酷艰辛的成长秘史,他在这个关于九岁孩子跟随母亲出门捕鱼的历险故事中,更想捕捉和营造一种平实而诗意的美学形式。或许,在他看来,在往日那些艰难的岁月中,类似小说主人公那样的成长故事其实很普通,底层社会的多数孩子都有相似或相近的成长故事。因此,这种成长故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何叙述才是真正的挑战。《河之唇》表明,王棵最终选择了诗化的叙事风格。而这种诗化风格可能也是作家本人童年记忆中的一份珍贵的资源,是作家难以忘却的乡愁。

同类推荐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有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分为“文化、娱乐之忌”,“生产、行业之忌”,“岁时、饮食之忌”,“人生、礼仪之忌”四辑,林林总总,共一百零一篇。作者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且对现实生活多有了解,“主旨依然是将传统国学草根化,从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切口——中国老忌讳深入进去,与大家轻轻松松地聊天、摆龙门阵”(《后记》)。举凡信札的书写格式,对联的正确贴法,祭文、悼词、挽联的撰写要则,古玩行的“捡漏”和“打眼”,演员应遵的行规,请吃河豚的规矩,如何有礼貌地谢绝上门叩访,怎样选择住房和布置卧室……作者皆能深入浅出地解说,往往涉笔成趣,令人击节。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苍龙杀神

    苍龙杀神

    少年本为鸿运帝国镇国大将军的独子,但因父亲受奸人所害,致使株连九族,自此独自逃生。但眼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前往死地才能寻得一线生机。但众人的死地真的是死吗?
  • 军中铁汉之未婚爸爸

    军中铁汉之未婚爸爸

    王虎是“夜猫”特战队的一名战士,在他的军旅生涯和爱情即将走向巅峰的时候,一个千里寻父的孩子,打乱了他原本的生活。面对眼前幸福的爱情,辉煌无限的事业,首长的恩情,战友的兄弟情,甜蜜的爱情,亲生的骨肉情……亲情相逼,欲放不忍。人性,理性,本性,性性相卡,舍弃难从!王虎的心里,像打开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感觉都有,他该如何抉择自己的以后?唉——心中的矛盾谁能懂!
  • 梦师资格证

    梦师资格证

    平凡应届生薛畅,不小心陷落到了传销组织,被“梦师”顾荇舟进入梦中成功搭救,意外得知自己竟出身梦师世家——爷爷是梦师世界流芳的英雄,父亲则是身败名裂的通缉犯。家族矛盾在他身上一触即发,梦师世界的大门也随之向他敞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人生中,对梦师世界一无所知的他,一下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杀人犯的儿子”,“英烈的孙子”,“疑似兽类”的超强能力,各种猜疑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每一方势力似乎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实与梦境交织带来的使命,权力与命运的纠缠中,薛畅踏入了“梦师”的成长之路。
  • 云里藏烟

    云里藏烟

    步思颜站在通往商业街的天桥上往下看,门已打开,妖艳的花满开两岸,船工老人吟唱的歌谣时隐时现:生前行一善逝后得百钱,若你恶向前,若你恶做满,必下油锅煎,刀斧砍。。。。。。
  • 焚尽苍穹

    焚尽苍穹

    少年陈枫偶然之间获得一枚魔珠,竟无意间开启了人体大秘魂锁,踏入强大的武者之列。从此以后,脚踏诸天万界,拳震洪荒九幽,杀伐无尽虚空。所有欺辱过我的人,都要在我脚下匍匐,所有威胁过我的人,只有一个下场,死!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她的背后繁星满天

    她的背后繁星满天

    【男女主皆多重身份,师生恋,前期专注撒糖,后期微科幻,掉马甲,细水长流文】五年前,十七岁。“老师,我喜欢你。”他以“既然还是小孩子,就要去经历更多”简单为由拒绝了她。他答应在留洋前会去看她的钢琴演奏赛,可她却在赶往比赛的那一天途中意外昏迷……再次相逢,伴随着婚期将近,她的多重身份也慢慢开始掉落……然对于小伙伴们得知后显然惊掉的下巴,她弯弯唇妩媚一笑:“这有什么?既然现在的他不再是当年的他,那么我自然也不再是当年的我,让你们看我扮戏精那么久,久等了。”
  • 这群坑爹的前辈们

    这群坑爹的前辈们

    热衷于网络直播的林萧,某一天,一群仙外秘境的前辈闯入直播间内,至此,林萧开启了他作死之路。林萧:“心好累。”“肝好痛。”“眼泪都不够用了。”
  •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