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500000882

第875章 方攸论儒道

陈旭等人刚刚进入稷下酒肆,就看见论战台上站着一人,此人已过不惑之年,一袭青衫,相貌堂堂。

“咦,这不是名士方攸么?”

陈旭看见此人,不由轻声低呼了起来。

方攸虽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也是一个名士,而且在太学传统分院担任导师,影响力比较大。

一般来讲,像方攸这样有身份、有名望之人,并不会在论战台上与他人唇枪舌战。

就连陈旭也没想到,方攸此次会在台上慷慨陈词。

也怪不得,今日会有如此多人聚集在稷下酒肆了,单单是方攸这个名士,就有很大的号召力。

“儒之名盖出于需。”

“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知礼仪,晓仁义,互敬互信,微言大义,重义轻利,格物致知。”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方攸昂然站在高台之上,一开始就概述了儒家的出处、主张思想。

虽然只有寥寥数句,却也可以看出,此人对于儒家理解极其深刻。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大汉儒学就开始昌盛,哪怕这些年来关中文学兴起,思想碰撞,也无法掩饰儒家独大的局面。

纵然是如今的稷下酒肆之内,仍旧有许多尊崇儒家的士子,他们听见方攸之言,当即脸色肃然,而后大声叫好。

方攸却是宠辱不惊,仍旧挥洒自如,侃侃而谈。

“人间有大爱,天地有大仁。”

“尊崇长辈,孝敬父母;为官清廉,躬身爱民;人有自知,恪尽本分,以上种种,皆为仁义。”

“众人之间,因敬而信,因仁而大爱天下,忘却私我。”

“如此,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若为人子,则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说到这里,方攸却是停顿了一下。

稷下酒肆亦是鸦雀无声,许多儒士看向方攸的眼神,更是充满了崇敬之色。

儒家有许多主张,其中根本却是仁、义、孝、礼、智、信。

虽说这个时代儒学昌盛,可仍旧有许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许多经学亦是感觉浑浑噩噩。

今日方攸寥寥数语,却不停阐述着儒家思想,使得许多人听得如痴如醉。

环顾众人一眼,方攸正色道:“所谓孝道,并非单纯指赡养父母。”

“孔圣人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与父母相处,若不能敬之,与养狗养马有何区别?以诚待之,以心爱之,尊之敬之,不违长命,方为孝道。”

听见方攸如此情深意切的阐述,稷下酒肆之中,许多儒士当即脸色一肃,也不喧哗出声,只是躬身向台上行礼。

方攸停顿了一下,待众人安静下来以后,再次开口说道:“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时光轮转,万物兴衰不可估量也,唯有过往史料,以为定数。”

“不通史料,则无历史,若无历史,便无文明;我辈当谨遵圣人之言,编修史料,述而不作,实事求是。”

方攸阐述的这条理论,也是孔子的一种治学方式。

那就是在编修史料的时候,要‘述而不作’,免得因为个人情感因素,而误导后人。

也正是这个思想的出现,才使得许多朝代的史官,哪怕被皇帝压迫,仍旧敢于实事求是。

甚至于,有些朝代因为皇帝想要美化自己,接连处死几个史官,都未能得偿所愿。

这一条信义,也就让很多史官‘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哪怕把屠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史官也坚持要说真话,不说假话。

不得不说,这种史官无疑是为人所敬佩,而这些史官的出现,与儒家主张的思想分不开关系。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

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

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统治下,史官们却是屡遭厄难。

饶是如此,仍既有许多史官前扑后继,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起初,史官会跟随在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皇帝本人却没有资格查阅史官的记载,更是无权干预史官。

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也就保护了史官的安全,史官所记载的史料,可信度也非常大。

然而,这种制度在唐朝李世民时期,却被打破了。

至此以后,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后人所知道的历史,许多也被粉饰过。

从那以后,史官被逼迫者越来越多,纵然有些人秉承儒家思想,秉笔直言,终究还是有人屈服了。

方攸不停阐述着儒家思想,哪怕是许多仰慕其他学说的士子,此时也也听得如痴如醉。

就连台下的陈旭,亦是暗暗点头。

虽说后世经过五四运动以后,儒学彻底没落,甚至很多儒家思想都被人们所摒弃,认为这是妨碍文明发展的糟粕。

然而,儒家能够在华夏延续那么多年,而且孕育出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又岂会真的毫无用处?

陈旭来自后世,思想本就十分开放,能够包容任何一家学说。儒家许多方面的主张,陈旭认为都有很大价值。

方攸站在论战台上,面对众人敬仰的目光,仍旧脸色平和。

忽然之间,他话锋一转,开始宣扬起了儒家的治国之道。

方攸前面讲诉的东西,虽然也是儒家思想,却只是一些衍生品,儒家真正与其他学说激烈争斗的原因,还是因为治国之道。

这个时候的方攸,一改前面的风淡云轻,眼神变得锐利了许多。

“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王当政,当施之以仁,百姓为贵,君若不爱民,民何以忠君之事?”

“君王以仁政,百姓自归心,天下大同有望矣。”

方攸慷慨陈词,阐述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许多儒士更是轰然叫好,出言附和。

待众人平静下来,方攸再次说道:“荀子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方攸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朝无诤臣,则不知过也;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也。”

“吾辈儒士,当忠君爱国,倡导孝义。然而,若道与忠有冲突,义与孝有矛盾,我们虽然推崇忠孝,却更爱真理!”

听到这里,陈旭却是浑身一震,不可思议的盯着方攸。方攸的一句话,让陈旭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当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否定了许多他老师的观点以后,很多人都对亚里士多德指指点点。

亚里士多德却是坦坦荡荡,对着众人说道:“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这一句话,虽然与方攸之言有所不同,其中意思却是一样。

本来依照后世的影响,陈旭觉得儒家思想乃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这种极其霸道的集权思想,完全是腐化民智,是君王统治百姓的畸形产物。

可今日方攸的一番话,却让陈旭感到有些不可置信。

无论是孟子‘民为贵’的思想,还是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种追求真理,追求义的思想,都绝对值得人敬佩。

“如此开明的思想,真的是被许多后人所诟病的儒家么?”

这一刻,陈旭有些迷茫了。

如果儒家思想,真是按照方攸所言这般,那么这种思想绝对是华夏民族的精粹,而不是什么糟粕。

其实陈旭有所不知,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说法,完全是后世之人曲解儒家思想罢了。

这些话,根本没有出现在儒家理论之内,而是由孔子的一番言论演变而成。

原文乃是: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乍一看来,这句话也的确是要求臣子忠于君主,然而前提却是君主以礼待臣子。

孔子把‘君使臣以礼’放在最前面,言下之意也就是:君若使臣不以礼,则臣事君不以忠。

君臣之道乃相辅相成,不可能是臣子单方面付出忠诚,而君王却没有给臣子应有的尊重。

不仅是孔子,孟子也有这种思想。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以上的那句话,正是出自孟子之口。

事实上,汉代名士以及武将,几乎也都秉承了这种思想,这种精神也一直在汉代蔓延。

如果君主厚待臣子,而臣子却背叛君主的话,此人必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与之相反,如果君主寡待臣子,臣子为此转投他人,却根本没有人会说些什么,反而会称赞此人有眼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也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臣子,也会因为君主的知遇之恩,而献上自己所有,就如同诸葛亮、郭嘉那般,死而无憾。

不得不说,汉代的一切一切,都没有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多都是正面的。

哪怕来自于后世的陈旭,接触到这种思想以后,也会感觉震撼与折服。

可是孔孟的思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停被人改变。

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董仲舒就在孔子的思想上,做了些许改变: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董仲舒的所作所为,乃是为了稳固皇权。

饶是如此,也没有做得太过分,只是在道德上约束臣子。

董仲舒的说法: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另一种说法乃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后面一种说法,完全是歪曲了儒家学说,遍观儒学经典,都查不到有过这句话。

当然,陈旭对于儒家学说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只不过方攸所阐述的儒家思想,却让陈旭感觉耳目一新。

也让陈旭本人,对于儒家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

深吸了一口气,陈旭转头对司马朗说道:“今日听闻仲籍先生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仲籍乃是方攸表字,陈旭口中的仲籍先生,自然就是论战台上的方攸了。

司马朗亦是正色道:“仲籍在儒学上的造诣,也算得上是非常之高了,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言论,亦难能可贵。”

说到这里,司马朗看了陈旭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陈旭看出司马朗有话要说,当即道:“伯达有话但说无妨。”

司马朗沉吟半晌,却是说道:“我观主公往日举动,好似对于儒家并不十分推崇,其实儒家许多思想,都乃世间精粹。”

陈旭叹了一口气,点头道:“以前是我太过偏激了,儒家既有精粹,关中自然要使用此法。”

“只不过,相比起一家独大,我更愿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不然的话,当一种思想统治一个国度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思想总有僵化、变质的时候。”

“唯有不停竞争,各种思想才能更加完善,儒家虽好,却不能一家独大。”

司马朗张了张嘴巴,可是看到陈旭脸上的坚定之色,却也没有继续开口。

而此时,方攸的言论已经进入了高潮。

他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主公若尊崇儒家,推广仁政,使得百姓归心,则天下必定!”

“采!”

稷下酒肆里面,许多儒士情绪激昂,站起身来大声叫好,很多人甚至袒胸露乳,尽显狂士风采。

同类推荐
  • 上品闲人

    上品闲人

    武朝大观年间,河道决堤,浪荡公子落魄街头斗蛐蛐,家里还有个赶不走的小丫鬟,看一个不甘命运的浪荡公子如何苦苦挣扎,一步步登上人生顶峰……她,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丫鬟,心性善良,默默无闻地在背后撑起一个家。却一直被无视,最终等到了她的王归来!
  • 回到唐朝做教育

    回到唐朝做教育

    上官婉儿:传天后口谕,科举教育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今日查封,以儆效尤!李图:我现在就整改!不要封……明日……就该收脩金啦!
  • 中国古代智慧人物系列(共7册)

    中国古代智慧人物系列(共7册)

    秦始皇、曹操、成吉思汗、刘伯温、王阳明、张居正、曾国藩,透过七位传奇人物的生平,学习中国人的处世智慧。读传记,涨智慧!翻开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生平,领略中国人的千年智慧。本套书是由百万畅销书作家度阴山创作的中国古代传奇人物传记,这些人物或是战场无敌的军事家,或是宰执天下的政治家,或是名垂千古的思想家,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改变中国历史、影响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古人永不过时的大智慧。我们能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创造千年帝制的过程中,学习到打破常规的创造力;我们能从曹操即使惨败,也要用笑容鼓舞手下的经历中,学习到乐观的精神;我们能从成吉思汗面对绝境,也要死战不退中,学习到强大的意志力;我们能从刘伯温为大明百年基业设定的蓝图中,学习到战略性的眼光;我们能从王阳明饱受磨难、建功立业的一生中,学习到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我们能从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中,学习到不走捷径、以拙胜巧的大智慧;我们能从张居正不顾万人唾骂,也要改革变法中,学习到领导者的大魄力。
  • 从华雄开始的穿越之旅

    从华雄开始的穿越之旅

    苍穹之巅,何以为念,长风过,模糊了旧容颜。霜天孤寒子,谁肯做?醉梦里,可堪寂寞!百花不曾解语,是谁伴孤峰矗立了千年。红尘情劫,有谁能勘破;相思恨,向谁托!珍馐美酒,抵不过故人笑颜。痴情易碎,落日黄昏多愁绪;步履承孤云,衣带随风,轻轻去。
  • 水浒之问鼎

    水浒之问鼎

    武林穿越水浒世界,成为了武大郎,看武林与潘金莲最后的命运如何?看武林如何摆脱武大郎的命运,不被谋害致死!看武林如何纵横捭阖,打造铁甲骑兵!在这群狼环视的世界,打造汉人的荣光!
热门推荐
  • 青柠时代Ⅰ

    青柠时代Ⅰ

    十六岁的年纪,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女孩子相遇在同一所学校,爱上了同一个温润阳光的男生。内心胆小怯弱的沈冬晴生活在一个海边小渔村,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与大城市格格不入的她被迫接受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同学的冷嘲热讽,生活的捉襟见肘,永远独来独往的 “魔教教主”本以为自己已伪装的足够坚强,直到遇到校园中的风云人物——楚君尧。沈冬晴的重重防卫在楚君尧一个无心的微笑下溃不成军,即便这个男生从始至终眼里也没有停留过她的身影……不用努力也能稳稳霸占学年第一名宝座的楚君尧,内心骄傲、张扬,谁都不放在眼里。只除了那个他认定的唯一能与他相配站在一起的女生——毕夏。毕夏拥有所有女孩子梦寐以求的东西:性格开朗活泼的闺蜜,学年中数一数二的成绩,还有……楚君尧无时无刻爱慕的眼神。她在享受着一切羡慕眼神的同时,也在暗暗害怕,害怕楚君尧有一天对她失去兴趣,害怕出现更优秀的人取代她的位置,夺走她好不容易牢牢握在手中的荣耀……在恋爱中患得患失,或者,永远无法说出口的暗恋,究竟哪个才是青春?所有的隐忍与沉默都在这个青柠时代沉淀成一场绚丽的烟花……
  • 诗的时光书:当你老了

    诗的时光书:当你老了

    本书以被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的叶芝开篇,这本书为读者打开了西方诗歌经典之门。作者精选了西方近现代诗歌史上21位重要诗人:从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兰波,到意象派的代表诗人艾米·洛威尔;从恪守格律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到创造“自由体”的惠特曼;从一生追逐自由的现代派诗人艾吕雅,到用十四行诗写尽纯真与爱的勃朗宁夫人……这娓娓道来的21篇诗歌故事,有关爱情与失去,有关理想和自由。诗人的命运与品评者的心绪交融,再现这些经过时光淘洗的诗歌之韵味。
  • 霸道师父嚣张徒

    霸道师父嚣张徒

    这是小轩的第一部作品,请大家多多支持评论!
  • 农家恶媳有点甜

    农家恶媳有点甜

    最近清泉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村西头的胡屠户家的恶媳逃跑时摔下悬崖,听说找到的时候,身上没一块好肉,现在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都以为她命不久矣,却没想到最后醒来过来,村民都依稀了一声,这就是祖辈说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作孽啊。他们都不知道的是他们口中的恶媳现如今已经不是原来的叶紫苏,而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医药传承人的叶紫苏。面对家徒四壁的房屋,干净如洗的米缸,叶紫苏就感觉脑瓜痛。呜呜,想她一届医神居然落到为吃饭犯愁的地步,真是可悲可泣啊。
  • 所幸与你

    所幸与你

    【甜文】【非正宗爽文~】前世过错,今生再逢。不欢而散,如期而遇。当她重获新生回到最开始的时候,心有余悸,却悸动依旧。面对爱人,勇敢。面对小人,果断。面对家人,守护。面对友人,珍惜。~~“白烨,你喜欢看星星吗?”…“夕影,你挡住我看星星了。”“啊?”“我在看你眼里的星辰。”…“影猪,不许乱走噢,乖。”…“白太太,你再乱跑,肚子里宝宝要不乐意了。”~~前世疾病缠身,孤苦寂寥。重生后过关斩将,抱得帅夫归。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七殿下有话要说

    七殿下有话要说

    楼哀漓挂了以后,一没上天堂,二没下地狱,她……穿越了穿越第一天,她亲眼见着自己被“人贩子”贩卖到一个皇帝手里皇帝:以后这就是朕亲生的!楼哀漓:……穿越第二天,她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七皇子”楼哀漓:……穿越第三年,她测出了八灵根绝世废柴的体质楼哀漓:……穿越第七年,她契约了一个惨兮兮的灵魂碎片,啥也不会干,还想让她帮忙寻找其他灵魂碎片楼哀漓:……穿越第二十几年,她莫名发现自己前世的仇人好像也来到了这个世界楼哀漓:……穿越第…年微生溟: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出处《上邪》)楼哀漓:……楼哀漓想,大概没有哪个女主比她更“……”了
  • 种鬼传说

    种鬼传说

    一缕飘荡人间的魂,一座隔绝阴阳的门,一场止而复始的梦,一桩布上千年的局。凡心种鬼,谬论天机。
  • 异界心灵女王

    异界心灵女王

    巴布尔掌舵者的左膀右臂,拉普拉斯妖,几乎能够预见未来的可怕的巫女,最擅长谋划和心理的“恶魔”,死了——因为她背叛了,她将这个集团下成了一盘必死的棋局,无人能够拯救。而死亡的“拉普拉斯妖”,却在另一个奇幻世界重生了,拥有如此可怕“能力”的她,会搅动怎样的风雨?(忠犬骑士vs高商淑女)魔幻成长文,男主女主共同成长,女主视角,女主男主共同崛起,感情慢热,剧情为主。
  • 一池碧水

    一池碧水

    《一池碧水》是一本让人好奇的书,作者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写着独特的生活。作者以花草游鱼为伴,以植物为伴,以日月星辰为伴,拥它们入怀,给与了它们无穷无尽的爱,深情地和它们融入了一体,人与自然相处得是那样有声有色,十分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