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3500000001

第1章 冒充我的人多如牛毛

那个冷秋天啊你要衣冠楚楚地做人——王小妮

有一个专门写恐怖故事的人,他长相周正,偏瘦,眉毛很重。

现在我要给他起个名字,那就叫他周德东吧。

我就是周德东,周德东就是我。

这名字还真是我自个儿起的。小时候,父母把很多写字的纸片摆在我面前,让我抓,我就选了这仨字。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创作,绝对大手笔,这仨字气势磅礴,不是一般人能排在一起的。

但有时候,周德东不是我。我的意思是,冒充我的人多如牛毛。

连我这样的人都有人冒充,说明在这个世上混得不如我的人多如牛毛。

下面,我讲几个故事。

在山西那个产煤的城市,有一天,发生了一起非常恐怖的血案,有一个挺瘦的人专门挖孩子的心,死俩了。案发后,全城大恐慌。变态者混进了盲流群,销声匿迹。警方连夜搜捕。

警方在火车站带回一批又一批没有证件的人,最后关不下了,把一所职工学校也当成了临时拘留所。

一间房子里,关押着六个人,其中有个人长得挺瘦,眉毛很重,穿着一件怪兮兮的黄风衣,只有他好像不怎么害怕,他不像其他民工那样眼睛溜来溜去,他一直闭目养神。

天亮后,终于来了警察,一男一女。那男警察一脸横肉,和这群盲流比起来,他更像个坏人。那女警察长得不算漂亮,却很威风。

他们让六个可疑的人全蹲在地上。

男警察冲这六个人念了几段关于盲流的文件,神情很冷漠。他最后说,这次血案不同平常,所有涉嫌人员都要先收容,等查清案子,再把与血案无关者遣送。

这时,女警察发现那个挺瘦的人偷偷地看她,她有些不高兴,大声说:“看什么看?呆一边去!”男警察注意到了这个人,朝他一指:“你,姓名,哪里人,职业。”挺瘦的人平静地说:“周德东,东北人,作家。”男警察不看书,他很瞧不起地问:“作家?你有啥证明?”“没啥证明。”男警察:“没证明你就是盲流,现在很多盲流都是作家。”说话间,那女警察抬头问:“谁说他是周德东?”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又是一个读书喜欢记作者名字的人(她甚至能记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她正巧读过周德东的书,正巧记住了周德东这个拗口的名字。

挺瘦的人很友好地朝她笑了笑:“我,是我。”她很怀疑地看了看这个蹲在地上的人:“你的身份证呢?”挺瘦的人:“我去考察西路军走过的地方。在古浪那疙瘩,我的身份证被人偷了。”她又问:“你能说说你写过什么文章吗?”挺瘦的人流利地说出了几篇作品名。

那女警察对男警察小声说:“他是作家,我担保。”男警察对挺瘦的人挥挥手,不耐烦地说:“你可以走了。”然后,他又讯问下一个。

挺瘦的人走出关押地,长吐一口气。空气无比新鲜,女人真美好。

身后有人叫他:“哎——”原来是那女警察追了出来。他就停下了。

那女警察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他说:“我想请你去我家做客,可以吗?”挺瘦的人想了想,说:“可以啊。”在路上,女警察告诉他,她叫房丽。她老公叫吴进忠,是个教师,他对文学很痴迷,多少年了,就是写不出像样的作品。

她说:“周老师,我希望您以后能帮帮他。”挺瘦的人说:“这事儿我能整明白。”到了房丽家之后,她老公吴进忠听了太太的介绍,十分高兴,他忙前忙后,又递烟,又沏茶。

挺瘦的人坐下来就开始谈文学,谈霍桑,谈博尔赫斯,谈伍尔芙,谈乔伊斯,谈斯蒂芬*金。谈当前大众对纪实类文学的热衷,和对虚构小说的疏远。

那天,挺瘦的人一直说到吃晚饭。他那快饿瘪的肚子,终于被丰盛的饭菜塞满了,甚至还打了嗝。当晚,善良的小两口挽留他住下来。

次日,他要离开了。

房丽留不住,就只好泪眼兮兮地送他上路。

临走,吴进忠挑了一些稿件给他,希望他能推荐一下。

挺瘦的人说:“你们等信儿吧。”房丽看他的黄风衣太破了,把老公的一件黑风衣给他穿上。又拿出三百块钱,硬要他带上当路费。挺瘦的人不要,房丽坚持塞进他的口袋。挺瘦的人就说:“以后我会还给你们。”挺瘦的人离开后的当天下午,房丽把他留下的那件黄风衣扔进垃圾道的时候,不经意地看见那风衣上的束带上有淡淡的血渍。

这个人不是我。这个不是我的人离开大同之后就消失了。

有一天,我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本杂志,不知道是谁寄的,叫《云冈纪实文学》,上面有一篇文章,是那个挺瘦的人写的,讲的就是这件事,在文中,他向我本人以及房丽一家谢罪。

这个人署名爱婴。文后还有通讯地址,他是吉林公主岭人。

海南那个岛。椰子树。一圈大海。满街晃动着脸皮越来越厚衣服越来越薄的女人。

《特区报》社。来了一个挺瘦的人,他说他是一个作家,叫周德东,他说他的钱丢了,他说他希望报社借给他路费。

一个记者讽刺说:“我在一个笔会上见过周德东,他没你瘦,也没你胆大。”办公室的人都笑。

挺瘦的人有点慌乱,说:“我想你以前见的那个是假的。”那个记者就晃着脑袋问:“那你把身份证拿出来让我看看。”挺瘦的人不好意思起来,小声说:“我整丢了,正在办。”那个记者又补充一句:“周德东也没你幽默。”挺瘦的人退到门口,还不死心,说:“我最怕的就是——假的被当成真的,真的被当成假的。”那个记者正在赶写稿件,他已经不耐烦了,喷出一个字:“滚!”挺瘦的人翻了翻眼,尴尬离去。

这个人是我,真是我。

这次尴尬的经历,发生在三年前的夏天。那个夏天贼热,满大街的人都吐舌头。

周德东写了很多年文章,可是,一直没搞出什么大名堂。现在,他买了一幢漂亮的房子,定居北京,不再漂泊,他和他太太像童话里讲的那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近,他特想回老家呆一段时间。他老家在天安县绝伦帝小镇。

他追名逐利,不能自拔,已经八年没回老家了。

他想看看母亲老成啥样了。他想看看又冒出了多少外甥和侄子。他想看看绝伦帝的天。他想回到那没有飞机的天空下,好好写本书。

当然是恐怖故事。

他一直发誓要好好写一部通俗作品,可写着写着,不自觉就清高了,就深沉了,就成老师了,就装神弄鬼了。他觉着,当通俗作家也要排除杂念,心甘情愿做一个下九流的说书人,老老实实为大众写好看的故事,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回一趟老家,是周德东八年的心愿。其实路费他早攒够了。

周德东生在那儿长在那儿,一直到十八岁服役,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山海关。

他还打算到老家天安县文化馆看看,他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第一篇写周德东的文章,就是发表在天安县文化馆的内部刊物《天安演唱》上。那篇文章,充满了家乡人对一个游子的深切怀念。尽管天安县文化馆没有一个人见过他。

因此,这天,一个挺瘦的人出现在天安县文化馆,说他是周德东,大家还不太信。

他刚进门的时候,文化馆的张弓键推了推眼镜,问他:“你找谁?”那个人并不急于说他找谁。他夹一只很普通的皮包,慢慢地看了一圈办公环境,然后坐在张弓键的对面,说:“我找馆长。”“馆长去省里学习了,我是副馆长,有事你跟我说吧。”张弓键说。

挺瘦的人和张弓键拉了拉手:“你好。我是周德东,绝伦帝小镇的那个周德东。”绝伦帝小镇归天安县管,在县城南边,一百里路。

说着他递上作家证。那是一个保存很好的深蓝色本子。发证单位:陕西作家协会。姓名:周德东。出生年月:1967年8月8日。籍贯:黑龙江。入会年月:1996年2月6日。发证日期:1996年2月6日。编号:755.

编号那疙瘩有点模糊,有点像155.

张弓键睁大眼睛:“是你呀!我老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啥时候回来的?”他一边说一边给周德东倒水。

周德东说:“刚下车,还没回绝伦帝小镇呢。我这次回老家来,是想静静心,写一本新构思的恐怖故事。”“噢。”“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扶持一下咱县的文化事业。”张弓键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周德东又说:“我离开老家太久了,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这样吧,你们策划一下,看有没有好的文化项目,然后给我整一份可行性报告,我觉得行,立马投资。”张弓键说:“我琢磨琢磨。”他对张弓键说:“最近我一直在绝伦帝小镇写东西,十天半月走不了。你们可以随时把报告送给我。我走了。”张弓键当然不会让周德东马上走,他带着文化馆几个人,当天晚上请周德东吃饭。他们去的是天安县最好的一家酒楼,叫“空中楼”。

他们是坐文化馆的吉普车去的,那车八成新。

在车上,张弓键留周德东在县城里多住几天。周德东说,他明天就得回绝伦帝小镇。因为黑龙江电视台跟他约好了,明天到那里给他拍一个东西。

接着,他给大家讲起他最新这本恐怖故事,讲到高潮处,把文化馆的两个女孩子吓得连声尖叫。

这时候,他的移动电话响起来,把他的故事打断了。

他说:“喂,哪位?哎,你好······明天下午吧······对······对······对······不会的······我明天早上就回绝伦帝小镇去······没问题。老贾?······真的呀?······他只要一告,那你们电视台就火了!别别,我跟他有芥蒂······上次你去北京,我不是说过吗?······还是那个号······48,是1548,对······好了,再见。”他挂了电话,继续讲恐怖故事······

一个叫金宝的女孩子说:“周老师,我在《新青年》杂志上见过两句话,概括了您全部的特点——瘦比南山,千金不笑。见了您,果然是!”他说:“瘦是真的,从小到大没胖过,咋吃都不行。千金不笑就有点夸张,别说千金,捡一只镀金的戒指就喜笑颜开了。”金宝又说:“那期杂志的封三还有一个您的漫画,我现在觉得一点都不像。”他说:“漫画嘛,肯定不像。”喝酒时,大家都很尽兴。

文化馆机制不好,没有钱,死气沉沉。大家都盼着能做点大事,而周德东就要给他们带来转机了。他们想象周德东有这个能力。

张弓键有点醉了。连两个女孩子都喝了酒。

周德东说:“对了,张馆长,让你的司机开车跟我几天可不可以?我的车没开回来,特别不方便。”张弓键:“没问题,就是车不太好。”周德东:“就是个交通工具而已,我自己那辆也不是啥豪华车。”文人在一起喝酒,免不了要唱歌助兴。张弓键甚至搞来了一架同样醉醺醺的手风琴,他和它为大家伴奏。大家就唱:“三呀呀呀更,月牙挂高空。梁山泊呀呀呀,想念那祝九红······”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快有慢。

出了“空中楼”的门,周德东说:“张馆长,算了,我不借你们的车了。”张弓键诧异地问:“咋地了?”他说:“司机跟我到绝伦帝,我更不方便。”张弓键:“你自己不是会开车吗?你自己开呗!”周德东有点犹豫:“咱家这疙瘩的路实在太糟糕,我怕不适应······好吧,我明天早上来取吧。”张弓键回到家,酒醒了,他忽然想起金宝的那句话:“那期杂志的封三还有一个您的漫画,我现在觉得一点都不像。”他觉得有点唐突:就这样把车借给这个陌生人了?

他想核实一下。

次日一早,他打了很多电话,终于查到了周德东北京办公室的电话。他在北京编办《773恐怖系列丛书》。

在电话里,他听见周德东的声音跟那个人很不一样,他低沉的声音从雄伟的天安门脚下传过来:“你好,哪位?”“我是天安县文化馆的张弓键副馆长,想跟您核实个事儿——您在北京吗?”周德东:“是的。”张弓键说:“周老师,有人冒充你,幸亏我打了这个电话!”周德东说:“他长的啥样?”张弓键描述了一番。

周德东说:“好像不是我认识的人。”张弓键说:“反正我知道他不是您就行了。”谈完这件事,张弓键在电话里又和周德东唠了些别的嗑。

张弓键热情邀请周德东回天安县来。周德东也表示他最近想回老家呆一段时间。

张弓键说:“您回来辅导辅导咱县的文学爱好者。”周德东:“忙完这段儿,我一定争取回去一次。大约下月一号。”最后,周德东说:“张馆长,冒充我的人肯定是了解我的人,了解我的人基本上也是文人。文人都挺不容易的,如果他仅仅是混顿饭,骗个路费什么的,把他揭穿了,警告警告他就拉倒吧。你看呢?”“他想骗车!”“噢,那就得报案了。”放下电话,张弓键报了案。

骗子没有说他住在哪个宾馆。警察就在文化馆周围布控,等骗子落网。骗子可能嗅出了危险的气息,他一直没有出现。

这个对周德东了如指掌的人神秘地消失了。

第二个月一号,周德东准时回来了。那天万里无云,天蓝得不像真的。

周德东进了天安县文化馆第一件事就是出示身份证。

张弓键说:“您这是干啥?”周德东认真地说:“这是规矩。我每次到没到过的地方都是这样做的。”那个叫金宝的女孩子高兴地说:“这才是那个漫画上的周德东!”骗子满面红光,而他们看到的真周德东脸很白,甚至让人觉得那是短命的征兆。那当然是他常年伏案贪黑写作的结果。

那次,周德东为天安县各乡镇的文学青年讲了三天课,没收任何报酬。

其实,他并没给大家讲写作技巧之类,他仅仅是向大家灌输一种精神,一种打不倒压不垮击不败的精神。他讲起他的经历。讲他如何一路打拼,从村到镇,从镇到县,从县到市,从市到省,从省到京。讲他当记者的时候因披露真相被追杀,讲他在戈壁草原放羊的时候差点被沙尘暴吞没。讲他生过多少次,死过多少回······

有很多文学青年都听哭了。

学习结束后,周德东向一百多学员每人送了本他写的恐怖故事。凭大家的经验,这是作家卖书的好机会,可他们错了,周德东没收一分钱,都是赠送的。

而周德东住的是县城最好的宾馆,吃住都是自费。张弓键曾提出要用文化馆那点有限的经费给他报销,他死活不同意。

这期间,天安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派秘书三请周德东吃饭,均遭拒绝。

第四天,周德东离开了天安县,他说他要回绝伦帝看他妈,然后就得回北京,他还有一摊子工作······

这个周德东要多好有多好:有才,没架子,视钱财如粪土,不媚权势,还好像很孝顺······

——这是一个最恐怖的事件。

你会问为啥。

我告诉你——因为这个脸很白的周德东不是我。

同类推荐
  • 繁花下罗莉亚

    繁花下罗莉亚

    那年,她误上了他的飞机,却成为他终生难忘的记忆与怀恋。那年,原本生活很平静,怎知一石惊羽,她却成为别人的“替罪羊”。萍水相逢,两次相救,绝望挣扎中,只有他给予了她唯一的希望与信任。风沙漫漫,繁花雨下,局外人却成了真正的局中人。那年,繁花开的很美,沙漠很平静,却再也见不到她的影子。“沙漠这么大,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整整一夜,你不会迷路吗?”她嘟着小嘴疑惑道。他微微一笑,覆在她的耳边,轻声呢喃:“是风啊,就在耳边,声音很小呼唤着你的名字。”
  • 爸爸爸

    爸爸爸

    《爸爸爸》为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余年的名篇汇粹。其小说中鲜活的人物、奇幻的情节、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他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韩少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寓言、象征等艺术手段,重新复活了神秘瑰奇的楚文化,使文本涂抹上浪漫谲异的色彩,重新展开了神境与人间的对话。
  • 梨城叛徒

    梨城叛徒

    1941年重阳节,我家乡梨城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一架美国飞机坠毁在城外的稻田里,其二是我二叔李牧被日军秘密逮捕。对于这两件事,《梨城党史》有如下记载:“1941年重阳,梨城举办游傩庙会,百姓云集。是日,一架援华美机被日军击落,飞行员泰勒上尉身负重伤,与飞机一起坠毁在城外的新庙塅,爆炸声震屋宇,烈焰腾空,浓烟蔽日,全城恐慌。同日,新四军清源山军分区派往梨城的交通特派员李牧被日军秘密逮捕,后变节投敌。”我的家乡梨城是省城通往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荒潮

    荒潮

    刘慈欣盛赞:近未来科幻的颠峰之作!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极负盛名的代表作!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十国竞相引进!刘慈欣、韩松、严锋、麦家、宋明炜、王德威、大卫·米切尔(《云图》作者)等大神倾力推荐!《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等海外主流媒体推崇备至!作者斩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世界科幻奇幻翻译奖等海内外奖项二十余次。六周年作者修订珍藏版,作者修改98处!附赠纪念版别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荒潮2》独家抢先试读!一座被卷入全球化浪潮的电子垃圾之岛,污染肆虐,罪恶横行。一台用途不明的危险义体,牵扯出一位女孩大脑的疯狂异变。贪心的大家族、饱受歧视的劳工、暗藏其间的经济杀手……小小的孤岛之上暗流涌动。而这一切,都指向一场尘封六十年的禁忌实验——“荒潮”计划……我们不负责任地依赖科技,科技就会不计后果地奴役我们!
  • 明史通俗演义

    明史通俗演义

    蔡东藩编著的《明史通俗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有一百回,从第一回“揭史纲开宗明义困涸辙避难为僧”到第一百回“乞外援清军定乱覆半壁明史收场”为止。一百卷作品将276年的明朝历史涵括其中。作者将明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进行高度塑造,如应运而兴朱元璋,七次下西洋的郑和,残害忠良应有下场的魏忠贤等进行细致刻画。全书文笔流畅,故事生动,是研究明史的爱好者的鸿篇巨著。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这一代

    穿越之这一代

    卢秀贞来到这个年代,最大的金手指,不是她除了存储没有其他功能的空间,也不是她比别人先知的政策和信息,而是她曾历繁华后一颗期待亲情、友情、爱情和甘于平淡的心。
  • 听窃听话

    听窃听话

    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在加上一个活人多姿多彩的一生……(他凝视着身前的她,柔和的声音温柔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我…只想牵着你一直走一直……走…而已……”)鹤传情:“我有一世情话以寄于纸鹤待你遇后它会缓缓诉于你听。”
  • 漫漫十七思归路

    漫漫十七思归路

    我的阿姐本可以像其他世家女儿一般,承欢膝下、锦衣玉食,因世人畏她惧她,一出生便被送往了疯魔岭,至此养成了不近人情、暴虐残忍的性子。我的阿姐是个可怜人,生来被命运扼住了喉咙,无法逆转的宿命在前面等着她,既然如此,何不让她这一生过得潇洒快活些。我的阿姐是世间最好的姐姐,尽管有些暴躁有些不好相处,但是我能感觉到孪生姐弟的那种心心相惜,她是爱我疼我维护我的。我的阿姐,往后的路我来替你走。
  • 我的虚拟网游世界

    我的虚拟网游世界

    我的游戏我做主!林霄意外得到一个虚拟世界的种子,并将其改造成大型的网络游戏世界。
  • 濯缨亭笔记

    濯缨亭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恪星石

    恪星石

    恪星石,真蓝之石,这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未知结晶体被人类发现并开始利用,真蓝能源代替了过去所有的能源,包括电力和石油,但是这种高强度零污染的能源结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战争,为了和平,两大政权签署蓝色和平协议,禁止开发真蓝之石。但是背地里真蓝之石的走私源源不断,真蓝猎人应运而生。
  • 邪性总裁

    邪性总裁

    他爱她,却以恨为名,不停的伤害她。
  • 世界末日之深渊求生

    世界末日之深渊求生

    世界毁灭后还剩下什么?摇摇欲坠的浮空岛苟且偷生的各种族挣扎求存的半位面......众生在哀嚎,世界在哭泣我张若尘苟且于无底深渊之下,行走于诸界残骸之中,逆行于诸天万界之上!
  • 盛世海棠开

    盛世海棠开

    宋承德,秦若初,你二人灭我至亲,伤我真心,毁我清白;我祭我夏家三族鲜血,要你二人众叛亲离;重生归来,正是十六岁好时节,她仍是尊贵的海棠公主;本以为是孤军奋战,却半道杀出个段天焕;交易?交易就交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见晓晓如相识

    初见晓晓如相识

    长相普通女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捡了一只猫,没想到竟然是一只灵猫,灵猫变身之后怎么会是一个美男子!好奇怪,身边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男生的瞩目?究竟是前世的姻缘还是后世的孽缘?不管了反正一切都是那只黑猫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