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300000143

第143章 泪珠缘(71)

大凡一个人生在世上,今日不知道明白的事,那六十四回上,秦文在晚春堂秋宴以后, 自然连秦文自己也不知道以后的事定是如何,作者和看官哪里也就能够拿得定、料得准呢?我这《泪珠缘·续集》便从这时候直接演起,这一段跋语就算是续集的楔子,交代明白,现在且按下一边再说。

据此一段跋语,续集叙事必须避却以上云云所能逆料之事,则续笔愈难,果然续了,我须拭目视之。 (拜花)

《泪珠缘》题跋

十二年前于武林书肆中,见有小书八册,署书《泪珠缘》,书名幽艳,独我所好,取而阅之,知为言情家之著述。即书肆中略读一过,观其结构,纯仿红楼,而又无一事一语落红楼窠臼,亟寻作者署名为:“天虚我生陈蝶仙”数字。及怀归细读,始知尚系初集,全书犹未毕也。再往书肆中访问作者是否近人,而书贾嚅嚅无以为答。 嗣后随在物色,又得《桃花梦传奇》亦署名 “蝶仙”。 自是益深向慕,然究不知“蝶仙”为何如人也。

迨乙巳之冬,购文件于莘利公司,无意中询及主人,始知仆所朝夕思慕之“天虚我生”即此萃利之主人翁也。

《泪珠缘》一书,至是始得读全璧,遂冒昧以诗晋谒,感蒙许立程门,迄垂十载,君诗词名已噪大江南北,著作等身,此说部盖君弱冠时笔墨也。

全书曩印数千部,早已不胫而走。今春徇海上友人之请,重行锓版,函来属仆校误,爰为戏书眉评数则,既不量佛头着秽之讥,并跋此数言, 以附骥尾,亦志仆与君遇合之因,实此书之缘起也。至于此书之价值,则当世读小说者早有定评,固无待赘述矣。

甲寅四月拜花周之盛跋于倚红仙馆。

(编校者陆林、陈平、杨业、文军按:以上两跋原刊于四集六十四回之后)

《泪珠缘》小考

林 辰

据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孙楷第先生的考证:“此书初成六十四回,首何春旭弁言二首,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金振铎及华亭一鹤梦石书后各一,二十七年辛丑汪大可书后一首,又作者自跋。入民国后又续之,而并未完成。” (引见《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著录有两种版本: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杭州大观报馆刊巾箱本,二集三十二回,首有何春旭弁言二,并有何春茂、赵组章、朱素仙及作者本人的题词。

光绪三十三年杭州萃利公司铅印本,四集六十四回,卷首弁言、题词与初版同,未有光绪二十六年金振铎跋、华亭一鹤跋,二十七年汪大可跋,又作者自跋。

这个六十四回本的著录,与孙先生的著录基本相同,只是孙著缺少题词,或许是失记,当不是另一版本。

十六回本仅见于《西谛书目》,光绪二十六年大观报馆铅印本。初刊本是两集三十二回,此十六回本估计可能是收存者只得到了第一集十六回,未见全书,想来也不是另一版本。

根据以上的资料,现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泪珠缘》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出版了三十二回本,即大观报馆本;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出版了六十四回本,即萃利公司本。

我们现在出版的这个新版本,是上海中华图书馆民国十年再版六集九十六回本,是近期在沈阳发现的,各家书目均未曾著录。现将版本情况,记录如下;

封面题署:写情小说 泪珠缘 初集 天虚我生著。首“泪珠缘弁言一——思量我生”,仁和颂花何春旭撰。次“泪珠缘弁言二——移赠有情”,仁和颂花何春旭撰。再次,“泪珠缘题词”,共何春楙、赵组章、陈蝶仙(自题)七言诗各四首,朱素仙诗七首。又次“泪珠缘楔子”,署天虚我生著,钝根校订。又又次“泪珠缘初集目次”十六回。末版权页注“泪珠缘初集 每册定价洋四角”。

“泪珠缘第二集目录”十七至三十二回。末版权页注:“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再版”,“泪珠缘二集每部一册定价大洋三角”。

“泪珠缘三集目录”三十三至四十八回,末版权页注:“中华民国十年七月再版”,“泪珠缘三集每部一册定价大洋四角”。

“泪珠缘四集目录”四十九至六十四回。末“泪珠缘自跋”,自跋尾附一小段署“拜花”者对自跋的评语。次“泪珠缘题跋”,署“甲寅四月拜花周自盛跋于倚红仙馆”。版权页注:“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二再版”,“泪珠缘四集每部一册定价大洋四角”。

“泪珠缘五集目录”六十五至八十四。末版权页注:“中华民国十年二月再版”,“泪珠缘五集每部一册定价大洋四角”。

“泪珠缘六集目次”八十一至九十六回。末附《泪珠缘》各集校勘表。版权页注:“中华民国十年二月再版”。“泪珠缘六集每部一册定价大洋四角”。

如上六集,各集都有一些眉批。

上海中华图书馆出版的九十六回本《泪珠缘》一部六册,印制风格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萃利公司六十四回本《泪珠缘》的金振铎、华亭一鹤、汪大可三篇跋,被中华图书馆删掉了;新增了周自盛的跋和在作者自跋后附加的一条评语。还可以看到一个矛盾,即第三、五、六集都是民国十年再版,而第二、 四集却是民国十三年再版的。根据每册分别定价出售的情况看,这种矛盾可能是分册再版的版次不同,不可能是印刷失误。二、四集肯定在光绪三十三年就已经出版了,何时再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六十五至九十六回是何时续成的?据第五、六集的再版年月, 以民国十年为下限,虽然并不准确,但在未见初版本的情况下,也只能据此推断:《泪珠缘》第六十五回至第九十六回约续作于民国元年 (1911)至民国九年(1920)之间。因为,自光绪三十三年浙江萃利公司出版了六十四回本以后,第二年(光绪三十四)作者天虚我生又在《月月小说》上开始发表他的续作《新泪珠缘》,自第十九期至第二十四期,共连载了八回便中止了。其后,宣统二年(1910)由上海群学社将这八回《新泪珠缘》铅印出版了。《泪珠缘》六十四回以后的续作,不可能早于这个时间。

《泪珠缘》自跋,是研究《泪珠缘》六十四回本后续三十二回的重要资料,刊于光绪三十三年莘利本之后。但我对此文,十分怀疑: 既然自称“这部书在六十四回以后应该便没有文字”,“写情写到《泪珠缘》六十四回已经写尽,若要再写,除非写些矫情罢了。便是看官不嫌憎,作者自己却先老大一个不愿意。”为什么在这同一篇跋语中却又出现了矛盾的自白:“我这《泪珠缘》续集,便从这时候直接演起,这一段跋语就算是续集的楔子。”在这篇跋语里,作者郑重声明:“与其另起炉灶,装腔作调的作新小说,不如我行我素,趁着现成,再把《泪珠缘》续将下去。”但第二年就在《月月小说》,上开始发表他的“新小说”《新泪珠缘》,言行何其如此不一。

我怀疑六十四回本的“《泪珠缘》自跋”和九十六回本这个“《泪珠缘》自跋”是否一样?后者是否有篡改?因为当今出版古小说赚钱热波及到图书馆不得不奇货可居,我无法看到《泪珠缘》六十四回本的那篇作者自跋,只好依据九十六回本的作者自跋,做一点推测性分析:

作者天虚我生,浙江钱塘人,姓陈,原名寿嵩,字昆叔,后改名栩,字栩园,号蝶仙,别署天虚我生,又号罗浮山人。是一位文学家兼企业家,也是一名很有成就的编辑家。他在浙江创办萃利公司时,经商失利,转向文学。他不仅创作小说,并和他的夫人嫩云、儿子小蝶及朋友李常觉等合作编译了二三十部西方小说。《泪珠缘》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以自己身影为素材的自创之作,所以他在自题诗中自白说:

一半凭虚一半真,五年前事总伤神。

旁人道似红楼梦,我本红楼梦中人。

《泪珠缘》一书大约就产生于他经商失利的那段时间里。光绪三十三年,他写《泪珠缘》,原来并没有写成一百二十回的计划, 出现六十四回本时,他心情很矛盾,既不想续下去,又想借已经取得的好影响续下去; 既想“另起炉灶”写“新小说”,又想图省事“趁着现成”续下去。他首先试着“写新小说”,只写了八回便写不下去了,于是又“趁着现成”续下去。这时他正在中华图书馆当编辑,并且以创办《女子世界》月刊而成名。 民国五年以后,他在上海创办家庭工业社取得成功,几年间便成为富翁,于是终止了曾赖以糊口的笔墨生涯,所以《泪珠缘》也止续到九十六回,便搁笔了,余下的二十四回也就无心续完了。这便是《泪珠缘》的成书过程,大体是不差的。

至于周盛先的跋语,虽然附在第六十四回之后,但它不是光绪三十三年萃利版原有的, 因为此跋撰写于民国三年“甲寅四月”,是再版时删了金振铎等三人的跋而另加入的。

同类推荐
  • 桃城上空的月亮

    桃城上空的月亮

    人流出了桃城车站,哗地一下向四面八方散开,像一桶水倒进河里,再也分不清哪是原来桶里的水了。桃城的上空乌蒙蒙的,云彩像是被施了魔法,压得低低的慢吞吞地游动。我的脚踩在硬梆梆的城市土地上,却感觉漂浮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身体起起伏伏,耳朵里是大海漫长的喘息。这种奇异的幻觉毁灭了我积累了十八年的判断力,桃城,作为城市的巨大威信,让我微小得如同一粒尘土。在我后来离开桃城的时候,这种感觉又一次不期而至,是的,那个时候我坚信,我是一粒尘土,连水滴都不是。在我站在桃城广场面对城市手足失措的同时,我的同伴红庆却在激动不已。四四方方的画板贴在红庆瘦弱的背上,让红庆看起来怪模怪样。
  • 神枪手迪克

    神枪手迪克

    1944年母亲节这一天,12岁的鲁迪·沃茨在阁楼独自玩耍时,用父亲的步枪“无意间”击中了对面楼里一名孕妇,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他和家人的一生。他的父亲——一个自以为是的纨绔子弟,夸夸其谈的艺术家,把这次事件当作一次展现英雄主义的机会,宣称要为儿子承担下所有的责任。而这个他眼中的“冒险机会”,却在向他无情地展示出现实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暖后,彻底击垮了他。鲁迪的生活,在误杀那名孕妇后,开始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这一事件是小说中的一个隐喻,它象征着一个男孩走向成人的转折点。
  • 阳庚的手

    阳庚的手

    吕翼1971年生,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昭通市昭阳区文联主席先后在《大家》《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滇池》《青年作家》《边疆文学》《佛山文艺》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有作品入选《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出版有小说集《灵魂游荡村庄》《割不断的苦藤》和散文集《雨滴乌蒙》曾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边疆文学奖、云南日报文学奖、云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等。这样的夜,多么美好。星光灿烂,夜露晶莹,光亮从淡淡的云隙里掉下来,从支离的瓦隙里沁进来,独眼赵四就睡不着了。独眼赵四虽然年纪已大,虽然只有一只眼,可他对光亮却十分敏感。
  • 盲子

    盲子

    以陕北说书为题材的一部小说,通过盲子、张存亮、张三梅、李植兴等人一生的经历,不同的年纪存在于不同的时代。不仅仅是一种对说书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中国近百年来发展进程的一个简略写照与折射。里面巧妙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孟子、荀子以及他们的作品,来表达一种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面临当下新媒体、物质的冲击该怎么传承怎么改进怎么延续。
  • 淳香花木缓缓开

    淳香花木缓缓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你来到我身边。她是美貌厨娘,他是冷峻医师。腹黑如他,巧用心计,夺了她的真心。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淳想,毕业后决定摆脱父母独立生活。搬家来到财迷表姐的出租屋内,遇见了性格怪癖的冷面男苏木。第一次见面,全身脏兮兮的淳想令有着轻度洁癖的苏木厌恶到了极点。两人冤家路窄,彼此不对盘,不断地产生摩擦。可在渐渐接触中,两人慢慢了解了对方,擦出了爱的火花。正在两人那层暧昧快要突破的时候,却发现苏木同父异母的弟弟苏远,竟然是淳想大学时代一段不堪往事的肇事者……年少往事,渐渐浮现,最终,到底牵谁的手呢?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林舒重生在了同名同姓的村妇身上,睁眼面对的就是三餐不继的窘境。至于丈夫生死不明,孩子不是自己的,这些都不在林舒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找到吃的,填饱自己的肚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世不过用来消遣的游戏竟然也随着而来。且看林舒如何求得生存,带着两个包子找到自己亲爹。
  • 春妆

    春妆

    新书《论演员的自我修仙》已发,欢迎围观吃瓜。别人重生,先打脸刷怪,再逆天改命;红药重生,先Ctrl+c,再Ctrl+v。红药:改啥命啊?万一把命改没了,你赔啊?某男:我陪,两辈子。特别声明:本文架空,考据党请慎入,以及,本书又名《我老公的妈妈是史上最憋屈的穿越女》。
  • 末世重生之狂仙

    末世重生之狂仙

    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中,我改如何生存在这个丧尸遍地,异兽纵横的世界中,我又该如何活下去。上天给了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能否把握住?一场天大的机缘我又能否抓住?唯有杀!杀!杀!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我要那天都为之一颤!要那地都为之一抖!什么丧尸、异兽、进化者,统统打爆!我生来,本就逆天而行,又怎能平庸?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 娓娓浮尘

    娓娓浮尘

    匆匆浮生谁与聊,黄土沙尘酒一瓢,柴米油盐酱醋茶,且看今朝霸王杀,遥记昔年鸿门宴,距今已有数千年,踏雪宝马今犹在,美人开遍断肠崖,造化会元万年功,且听我与君诉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六生墨客

    六生墨客

    那一尾独霸江河的苍龙进入了长久的梦魇清贫书客高门公子瞎眼侠者正气将军还有那斩妖除魔的算命先生梦里头一段段一节节仿似有他欢喜的红衣喜娘还有那青色衣裳女主福喜曰:要青云便招云直上要东风便呼风卷至要望月便捏月造盘要踏山便磨山设路心做龙腾梯直上青云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孟七堂

    孟七堂

    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行事果断的将军。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堂主。孟祥辉靠自己一路走来。终抱得美人归
  • 寒门士子传

    寒门士子传

    汉末,寒士崛起,侠士精神也为之流传,这是一部关于书生侠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