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400000010

第10章 论语(4)

[注释][1]泰伯:亦作“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周文王之伯父。[2]三让:史传不详。据传说,古公看重幼子季历之子姬昌,欲传季历,后再传给昌(周文王)。泰伯知其父意,故让。[3]得:通“德”。无得:指无实迹记载。[4]葸(xǐ):害怕。[5]绞:尖刻、刺人。[6]遗:遗弃。[7]偷:薄。不偷:厚道。[8]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9]暴慢:粗暴怠慢。[10]鄙倍:粗鄙背理。[B11]笾豆:古代祭祀礼器,笾为竹制的,豆为木制的。[B12]有司:专司其事的小吏。[B13]犯:非礼相加。校:计较。[B14]吾友:历来注家认为“吾友”指颜回。[B15]六尺:古人以七尺指成年,六尺(合今1.38米)指十五岁以下的人。托孤:受前君命辅佐幼主。[B16]百里:指大国。[B17]弘毅:弘大强毅。[B18]兴:起。[B19]周公:西周初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武王之弟。[B20]见:同“现”。[B21]师挚:春秋时鲁国乐师,名挚。始:指开始演奏。[B22]乱:乐之终,用合奏。[B23]侗:幼稚无知。愿:老实。[B24]倥(kōng)倥:愚蠢。[B25]巍巍:高大的样子。[B26]舜、禹:远古国君,传说他们都由禅让而即帝位。[B27]不与:不相关,意不以君位为乐。[B28]则:效法。[B29]荡荡:空旷的样子。[B30]名:用语言来称说。[B31]焕:光明的样子。[B32]文章:礼仪制度。[B33]无间:无可非议。[B34]菲:菲薄。[B35]黻(fú):祭服。冕(miǎn):大夫以上的帽子都通称冕,这里指祭祀时用的礼巾冒。[B36]沟洫:田间水渠,这里指农田水利。

[鉴赏]传统是不能被抛弃的,因此,文化创造,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因革或是有所损益。孔子对中华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就是在对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传承过程中作出的。

明白了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吸收对于改革与创造的关系,我们就能评价本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礼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了。以礼治国并不是由孔子所创造的,但是孔子对西周的礼仪制度十分欣赏。后来到了西周末年,礼治却遭到了破坏,“礼”成为了徒具形式的外在饰具。孔子大力倡导德治,将“仁”作为新鲜血液灌输到“礼”之中,于是礼仪开始重新发挥作用。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之中,“德治”的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礼治”的主张却是倒退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发现这二者之间的统一之处。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礼崩乐坏,道德衰败的环境之中。而这对于推行以德治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孔子就将他洞察社会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处世哲学教导学生:首先,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第十三章)。其次,要把握住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孔子看来,“邦有道”的时候,还是那样贫困与没有出息,同“邦无道”的时候却“富且贵”同样堪称可耻。孔子以完善天下为己任,竭力弘扬仁道,极为推崇德治,这种精神也为其弟子所继承、发扬光大。

本篇还辑录了许多曾子的言行。这其中重要的是曾子认为士应以弘扬仁道为己任,“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第七章),这同其师的观点毫无二致。因此,曾子在孔子后的儒学传承上有着十分重要地位。由他传给子思(孔子之孙),再经子思门人,传到了孟子,将儒家学派的思想又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子罕(一)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1]。

(二)达巷党人[2]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3]?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四)子绝四:毋意[4],毋必[5],毋固[6],毋我[7]。

(五)子畏于匡[8],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9]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10];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B11]?”

(六)太宰问于子贡曰[B12]:“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B13],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B14]。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七)牢[B15]曰:“子云,吾不试[B16],故艺。”

(八)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B17],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B18]。”

(十一)颜渊喟然[B19]叹曰:“仰之弥高[B20],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B2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B22]。虽欲从之,末由也已[B23]。”

(十三)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B24]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B25]?”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十四)子欲居九夷[B26]。或曰:“陋[B27],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十五)子曰:“吾自卫反鲁[B28],然后乐正[B29],雅颂各得其所[B30]。”

(十六)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十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B31],不舍昼夜[B32]。”

(十八)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十九)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B33],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二十)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二十一)子谓颜渊曰[B34]:惜乎[B35]!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二十二)子曰:“苗而不秀[B36]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二十三)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二十四)子曰:“法语之言[B37],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B38],能无说乎[B39]?绎[B40]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二十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十七)子曰:“衣敝缊袍[B41],与衣狐貉[B42]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B43],何用不臧’[B44]?”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二十八)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二十九)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十)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B45];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B46]。”[注释][1]与:肯定,一说为和,同。[2]达巷:地名。党:古代五百家为一党。[3]执:这里意为从事。[4]意:同“臆”,主观臆断。[5]必:自以为是。[6]固:固执。[7]我:自私自利。[8]畏:警戒。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公元前496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匡被当地百姓围困。[9]兹:这里,孔子自指。[10]后死者:也是孔子讲自己。与:这里意为掌握。[B11]如予何:把我怎样,对我无可奈何。[B12]太宰:负责宫廷内部事务的官吏。[B13]纵:让,使。[B14]鄙事:卑贱的工作。[B15]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B16]试:被委以官职。[B17]鄙夫:乡下农夫。[B18]叩(kòu):询问。两端:两头,一个事物的两方面。[B19]喟(kuì)然:叹息声。[B20]弥(mí):更,愈。[B21]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B22]所立:面前树立的东西。卓尔:高耸的样子。[B23]末:无。由:路径。[B24]韫(yùn):收藏。匵(dú):柜子。[B25]善贾(gǔ):商人。沽:卖掉。[B26]九夷:我国东部几个少数民族。[B27]陋:经济、文化、习俗落后。[B28]反:同“返”。公元前484年卫国发生内乱,孔子由卫返鲁,结束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的历程。[B29]乐正:审定礼乐以及为《诗经》中的《雅》和《颂》伴奏的乐曲。[B30]雅颂:指与《诗经》中《雅》、《颂》诗相配的乐曲。[B31]逝者:时光,也指天地万物之变化。夫:语气词。[B32]舍:停息。[B33]篑(kuì):装泥土的筐。[B34]谓:谈及。[B35]惜乎:叹息,为颜渊英年早逝而惋惜。[B36]秀:庄稼吐穗扬花。[B37]法语:合于礼法的话。[B38]巽:谦逊,婉转。[B39]说:同“悦”。[B40]绎(yì):原意抽丝,这里意为分析鉴别。[B41]衣:动词,穿。敝:破的。缊(yùn):旧的丝绵絮。[B42]狐貉(hé):狐貉皮毛制成的袍子。[B43]忮(zhì):妒忌。求:贪求。[B44]臧(zāng):善,好。引语出自《诗经·邶风·雄雉》。[B45]适:往,这里意为达到。[B46]权:权宜,随机应变。

[鉴赏]在《论语》中,全方位、多层次地描绘了孔子。《论语》中所展现的孔子不是一个干巴巴的说教者,也不是一个干瘪瘪的理论家,而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思想十分深刻的真实历史人物形象。《论语》最终将一个文化伟人的不朽形象耸立在了中国历史的原野上,这是它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本篇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用来塑造孔子的形象,归纳起来,其手法有三:

第一,通过孔门弟子来赞颂孔子。他的诸多弟子、尤其是其高徒,对孔子的思想、学问以及人品了解得最真切,对老师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因此,他们对孔子的精神风貌描绘得最为传神。颜渊盛赞孔子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孔子善于对弟子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身完善所需的内在动力,以至于令颜渊感到“欲罢不能,既竭吾才”,使他的才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通过孔子同时代的人的评论来描绘孔子。本篇第二章记载了达巷的一个人对孔子的看法,他虽然惋惜孔子没有一项突出的专长,但是却由衷地感叹孔子的伟大和博学。另外,在第六章中,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这与达巷的人感觉基本相似。这些都足以表明,孔子生前虽然在政治上地位并不算高,但是在思想、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品格的高尚,已经在当时社会上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认。

第三,孔子自道。本篇刻画孔子的形象,是通过孔子回顾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人生经历,以及对所见所闻的反应来进行的。由于记录的许多都是孔子的心声,所以读来感到亲切自然,令人启发良多,而且所描绘的孔子人格非常丰满感人。

《论语》一书,表达孔子的思想、观念是与描绘孔子形象相结合起来的。它对孔子形象的塑造极为成功,是中国古籍之中,以个人为核心,精心塑造人物形象的第一部。儒家学派的形成以及发展,后世儒学在中国思想界形成支配地位,这些都与《论语》所成功塑造的孔子形象息息相关。

乡党(一)

孔子于乡党[1],恂恂[2]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3]言,唯谨尔。

(二)朝,与下大夫言,侃侃[4]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5]如也。君在,踧踖[6]如也,与与[7]如也。

(十三)乡人饮酒,杖者[8]出,斯出矣。

(十四)乡人傩[9],朝服而立于阼阶[10]。

(十五)问[B1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十六)康子馈药[B12],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十七)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二十)君命召,不俟[B13]驾行矣。

(二十二)朋友死,无所归[B14],曰:“于我殡[B15]。”(二十三)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二十六)升车,必正立,执绥[B16]。车中不内顾,不疾言[B17],不亲指[B18]。

(二十七)色斯举矣[B19],翔而后集[B20]。曰:“山梁雌雉[B21],时哉[B22]时哉!”子路共[B23]之,三嗅[B24]而作。

[注释][1]乡党:家乡,乡里。[2]恂恂(xún):忠厚温和的样子。[3]便便(pián):善于辞令。[4]侃侃(kǎn):说话理直气壮。[5]訚訚(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6]踧踖(cùji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7]与与:谨慎小心的样子。[8]杖者:拄着拐杖的人,指老人。[9]傩(nuó):古代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10]朝服:上朝穿的服装。阼(zuò)阶: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立此迎客。[B11]问:问候,这里指托人问候远方朋友。[B12]康子:季康子。馈(kuì):赠送。[B13]俟(sì):等候。[B14]无所归:无人料理丧事。[B15]于我:由我负责。[B16]绥(suí):上车时手拉引身向上的绳索。[B17]疾言:快速讲话。[B18]亲指:用自己的手指划。[B19]色:脸色。举:鸟飞起来。全句意思是鸟见人的脸色,受惊,飞起。[B20]集:鸟群停在树上。[B21]雌雉:雌野鸡。[B22]时哉:得其时啊!指鸟饮啄、飞起停息得其时,也是形容它们自由自在。[B23]共:同“拱”,拱手。[B24]嗅:唐代石经《论语》中写为“戛”(jiá),野鸡鸣叫声。

[鉴赏]本篇同上一篇一样,也是用来精心塑造孔子形象,使用的手法主要是由小见,更多地是从孔子的生活细节之中来描绘孔子的精神风貌。在这些描绘之中,主要凸显了孔子以下的品德与性格:

一、尊重他人。孔子一直将人的价值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不仅能通过他的思想表述以及学术观点而展现出来,而且在他的日常言行之中也时有展现。例如,在乡里,孔子对长者处处都会很敬重的态度。第十三章说孔子同乡人饮酒,结束后他执意让长者先行,而后他才离开。第十五章提到,他托人问候远在异国的朋友,送别所托之人的时候,一再向其拜谢致意,孔子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对所托之人的谢意之诚挚就跃然纸上了。

二、温和与谦恭。这是孔子性格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方面。第一章里说孔子平时在乡里“恂恂如”,也就是说显示出温和恭顺的样子,所谓“似不能言者”,意思是说他并非不善言谈,而是为了尊重别人,并不急于表现自己,反而是乐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十分真诚。第十六章描写的是孔子的真率,他敢于说真话,从来不不逢迎有权之人。第十六章提到了鲁国宰相康子赠药给孔子,依照古代习俗,下级受上级所赐之食,应当尝一口之后立即拜谢,但是由于孔子不知药性,不清楚它是否有利于治病,因此,并没有因为赠药者的地位崇高而盲目行事,他可饮而饮,不可饮则不饮,并向对方如实以告,这些都很好地反映了孔子的坦诚胸襟与真诚之态度。

整部《论语》的思想与它的表述方法是统一一致的,这充分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术与人格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之中,孔子所推崇、倡导的观念与他的言行与生活融为一体:孔子所确认的真理如同他的信仰、心灵、全部生命、乃至整个人生合而为一,形成了独特的孔子精神。由于运用了这种方法,孔子的观念、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空洞苍白的,而是他的志趣所在;而他的日常言论与行为,以及待人接物,也不是随意而起,都含有深意,这些都表现了他所总结、信奉与倡导的那些根本观念。

先进(一)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三)德行:颜渊、闵子骞[4]、冉伯牛、仲弓。言语[5]: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6]:子游、子夏。

(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7]。”(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8]其父母昆[9]弟之言。”(九)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十)颜渊死,子哭之恸[10]。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B11]之为恸而谁为?”(十一)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B12]也。非我也,夫[B13]二三子也。”(十二)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十三)闵子侍侧,訚訚[B14]如也;子路,行行[B15]如也;冉有子贡,侃侃[B16]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B17]然。“(十四)鲁人为长府[B18]。闵子骞曰:“仍旧贯[B19],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十五)子曰:“由之瑟[B20]奚为于丘之门[B21]?”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B22]也。”(十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B23]与?”子曰:“过犹不及。”(十七)季氏富于周公[B24],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B25]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十八)柴[B26]也愚,参也鲁[B27],师也辟[B28],由也谚[B29]。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热门推荐
  • 蜜恋攻势:傲娇老公呆萌妻

    蜜恋攻势:傲娇老公呆萌妻

    在死党的白眼中,她毅然决然走到了‘狼大款’的身边,不为情也不为名利,只为钱。没有基础就稳坐顶峰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儿。白天受尽白眼嫉妒甚至是委屈,夜晚又要为自己的人身安危提心吊胆,并时刻告诉自己不能爱上眼前这个霸道蛮横又不讲理的“狼大款”。干掉白莲花,撕掉虚伪标签,她失去的同时也尝到了曾经生活中所没有的快意恩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北故萧

    北故萧

    亡灵写亡书,亡国成王土,北风萧萧兮,嫣然旧人故。王候相枉顾,亡魂掩黄土,寒风瑟瑟兮,已然无归路。盼来世,勿相忘。因为逃婚遇到他,多次救自己于危难之中,懵懂的心渐渐发芽,抽叶,生花。然而世事无常,原以为可以守得一人心,却不料因为身世之谜,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她而去,一直到她,再次相遇,已是物是人非,命运又会怎样安排他们的结局。
  • 那个上仙不太好撩

    那个上仙不太好撩

    【简介废、cp较多、不坑...吧?隔壁新坑—公主嫁到:影帝老公,请接驾!来看九公主和影帝谈恋爱~】很久很久以前,他们是叱咤风云的神仙,后来,某云恋上了某仙君,再后来...他们出了意外转世了。赵云以为,他以为神格觉醒之后就可以好好谈恋爱了,万万没想到总有妖魔鬼怪想打扰他谈恋爱,再然后,一不小心挂了再转世。仙君还是那个仙君,就是有点高冷不理人。那什么,仙君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个练武奇才...不是不是,我想说“仙君请留步!我看你面若冠玉极像我梦中之人,谈个恋爱怎么样?亲亲~性感对象顺丰包邮哦,考虑一下撒?”
  • 舍得

    舍得

    我们需要诗和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人世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舍弃的时候应该果断舍弃。每个人生来只有两只手,而时间万物何其众多,就算我们竭尽所能,能够抓到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很多东西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往往抓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学会舍是一种大智慧,聪明的人,往往懂得舍得之道。舍不是损失,而是一种曲折前进的策略,是大步跃进的序曲,这样的舍比执着更为明智。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心中藏着什么样的欲望,都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与其害怕失去而握紧双手,时刻处在禅精竭虑之中,反倒不如坦然地张开双手,平静地舍弃。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 我不受规则掌控

    我不受规则掌控

    穿越玄幻世界,楚风得到了神级选择系统,并且不受规则掌控。选择画画,画一幅《清明上河图》,镇压万族,扬我人族之光;选择作诗,作一首《赤壁怀古》,引无数天骄竞折腰;选择弹琴,弹一曲《十面埋伏》,直教古皇妖王俯首称奴仆;选择下棋,下一盘《草木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数万年后。“天道,本座已无敌至今,乏了,你收了我吧。”“对不起,大佬,你不归我管啊。”
  • 乍暖还寒的冬季

    乍暖还寒的冬季

    视频里:"哈喽!你们好啊。我叫商暖暖,他叫阎寒。我们在一起很久很久了。哎呀,板板你笑一个嘛"暖暖严肃的看着阎寒板着的脸。不自觉拧了拧,顿时乐呵呵的。阎寒顿时皱着眉说:"谁是板板,我是你男朋友"。
  • 东方幻花录

    东方幻花录

    白色玫瑰,朴素白芒,却是何时凋零?肆落樱花雪,望外池水锦鲤嬉,可怜人已逝。*二次设定完全崩坏注意*设定可能会有错乱*可能有私设*非龙傲天等注意
  • 大国工程

    大国工程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海河大学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我命中注定要搬砖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书《超级村主任》《最强退伍兵》,可以放心入坑! 大国工程书友群,群聊号码:492691021 新书《重生之大国工匠》
  • 捡了一座万界山

    捡了一座万界山

    白道离捡了一座万界山,从此忙碌了起来:耕种灵田,人参果树、蟠桃仙树各培育十颗,各类灵药、神药、仙药全种上;开发旅游,金字塔、故宫、恐怖屋、摩天轮、青铜殿应有尽有。建造攻防,戴森球、反物质炮、诛仙阵全布上;创建万界城,乔峰、孙悟空、灭霸、叶凡聊天打屁,合伙闯异界;穿越诸天万界,拷贝天赋,复制功法,移植神药,诱拐神兽;发展宗派,三千徒弟,上亿徒孙,各个天赋异秉,独当一面;精修图纹,飞艇/空天航母/堡垒/浮空要塞统统都造;晋升融合神宠,混世四猴、白猿精、朱厌、举父、无支邪优点各来一点;进化天赋技能,荒古圣体、盘古血脉、灭世响指、五色神光、轮回写轮眼;这是一个穿越者完善晋升自己的万界山,与其他万界山势力、虚空生物、念神、亿万界生物战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