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400000002

第2章 大学经(1)

大学之道

大学[1]之道[2]:在明[3]明德[4],在亲民[5],在止[6]于至善[7]。知止[8]而后有定[9],定而后能静[10],静而后能安[B11],安而后能虑[B12],虑而后能得[B1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B14]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B15]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B16]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B17]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B18]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B19]。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B20]在格物[B21]。物格[B22]而后知至[B23],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B24],壹是[B25]皆以修身为本[B26]。其本乱[B27]而末[B28]治[B29]者,否[B30]矣。其所厚者[B31]薄[B32],而其所薄者[B33]厚,未之有也。

[注释][1]大学:大学与小学相对而言,大学是指儒家修己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学说。[2]道:宗旨、原则。[3]明:动词,使……显明。[4]明德:光明的德性。[5]亲民:二程解为新民。新,动词,使……新。新民即使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6]止:达到。[7]至善:善的最高境界。[8]止:名词,所止之地,即至善。[9]定:定向、志向。[10]静:安静,指心不浮躁、妄动。[B11]安:安稳。[B12]虑:思虑。[B13]得:有所收获,即得到至善。[B14]道:指大学的道理,即至善之道。[B15]治:治理。[B16]齐:整、整顿。[B17]修:修养。[B18]正:端正。[B19]诚其意:心诚意实,即始终忠实于自己的道德理念。[B20]致知:致,至、推至;知,知识。[B21]格物:穷究物理。[B22]物格:即遇事即物便推究其理。[B23]知至:知识充满于内心,达到无所不知。[B24]庶人:普通百姓。[B25]壹是:都是。[B26]本:根本。[B27]乱:败坏。[B28]末:指修身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B29]治:即做得很好。[B30]否:不可能。[B31]所厚者:指己身。因为人们对己身最关切,最为重视。厚,重视。[B32]薄:轻视、轻蔑。[B33]所薄者:指己身之外的家国天下,与己身关系稍远,故称薄者。

[鉴赏]《大学》传说是曾子所写,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与《中庸》比,成书要晚得多。《汉书·艺文志》录有《中庸说》二篇,而《大学》则迟至北宋司马光才单独列卷。

在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大学》,所论述的是大人之学,这是与小人之学(即小学)所相对的。《大学》基本内容主要概述了孔子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以阐明儒家关于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为学的次序途径,旨在张扬儒家的君子修德之学和圣王的治政之道。

首先,《大学》里高度概括了儒学,明确提出了“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纲领”。这一概括十分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大学》讲的是治国平天下,但是它依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其次,在《大学》里,提出了欲明明德于天下之人,必将经历八个环节,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朱熹所称的大学“八条目”)。其中,修身之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专注于心性修养,属“内圣”之学;修身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系君子之行为规范,属“外王”之学,其要义在彰明儒家“为政以德”的观念和“道德转化为政治”的思想。作者明确指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里对八条目排了次序,这并不是要规定实行中的时间先后的次序,而是确定了这八条目之间的关系。它指明了只有把家庭、封地管理好,才能获得经验,有资格进而治理国家;而要治好家庭、封地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进需要行自我修养;要作自我修养,首先要端正思想,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端正思想就要做到真诚,心灵纯洁,排除种种私心杂念;而要做到意念诚实就要学习知识,提高认识,不至于陷入愚昧、偏执,从而避免盲目性。由此可见,《大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同明明德与治国平天下有所相关的主要方面,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彼此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整个儒家学说形成了一个条理分明的完整思想体系。

再次,在《大学》里面,首次提出了“格物”的概念,将其列为儒家伦理学和哲学的基本范畴,因此赋予了认知活动对于修身的精神和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儒学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发展。

最后,《大学》还将修身规定为自从天子乃至庶人的活动根本准则,这既指明了,天子并不能置身于修身之外,又提出普通人也不能降低把修身当作小事。修身就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可见,以修身为本就是将培育完善、发展自我的自觉性置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这种思想能够极大增强个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力。

正因为此,《大学》才会被宋代儒学大师单列为篇,看成同五经、《论语》与《中庸》一样重要,规定为所有士人必读之书。

诚意慎独《康诰》[1]曰:“克[2]明德。”《大甲》[3]曰:“顾諟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6]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7]曰:“苟[8]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9]新民。”《诗》[10]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B11]。

《诗》[B12]云:“邦畿[B13]千里,惟民所止[B14]。”《诗》[B15]云:“缗蛮黄鸟[B16],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乌乎?”《诗》[B17]云:“穆穆[B18]文王,於缉熙敬止[B19]!”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B20]云:“瞻彼淇澳[B21],菉竹猗猗[B22]。有斐[B23]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24]。瑟兮僩兮[B25],赫兮喧兮[B26]。有斐君子,终不可諠[B27]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侗兮者,恂慄[B28]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善,民之不能忘也。”《诗》[B29]云:“於戏前王不忘[B30]!”君子[B31]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B32]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子曰:“听讼[B33],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B34]!”无情者[B35]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B36]。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B37],此之谓自谦[B38]。故君子必慎其独[B39]也。小人闲居[B40]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B41],拚[B42]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B43]屋,德润身,心广体胖[B44]。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B45]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1]《康诰》:《尚书》中的篇名,周公封康叔时作。[2]克:能够。[3]《大(tài)甲》:伪《尚书》中商书篇名。[4]顾:经常注意。諟(shì):同“是”,这,此。天之明命:天赋予的明德使命。[5]《帝典》:《尚书》篇名,即《彝典》。[6]峻:大。[7]汤:商代开国之君。《盘铭》:盘指汤沐浴的盆。铭:刻在浴盘上的字,用以警示自己。[8]苟:诚,真。[9]作:振作,鼓励。[10]《诗》:指《诗经·大雅·文王》。[B11]无所不用其极:无不尽力达到至善。[B12]《诗》:指《诗经·商颂·玄鸟》。[B13]邦畿:天子之国。[B14]止:居住。[B15]《诗》:指《诗经·小雅·躲(mián)蛮》。[B16]缗(mín)蛮:鸟叫声。黄鸟:一种小鸟。[B17]《诗》:指《诗经·大雅·文王》。[B18]穆穆:深远的意思。[B19]於(wū):赞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敬止:以诚敬之心安于所止。[B20]《诗》:指《诗经·卫风·淇澳》。[B21]瞻:看,望。淇:水名。澳(yù):水边陆地。[B22]菉:同“绿”。猗猗(yī):茂盛的样子。[B23]有斐:“有”为虚词,无义。斐:文质彬彬,才华横溢。[B24]切:剖开;磋:磨平。琢:雕刻;磨:磨光,都是古代加工玉、石、角、骨器的方法,用以比喻君子的道德修养。[B25]瑟:严密的样子。僩(xiàn):刚毅、壮勇的样子。[B26]赫、喧:显赫、盛大的样子。[B27]諠(xuān):忘记。[B28]恂(xún)慄:严谨的样子。[B29]《诗》:指《诗经·周颂·烈文》。[B30]於戏(wūhū):同“呜呼”,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B31]君子:文王、武王以后的诸王、贤人。[B32]小人:后来的百姓。[B33]听讼:审讯犯人。[B34]引文见《论语·颜渊》。[B35]情:实。无情者:说不实之辞、作伪证者。[B36]“此谓”二句程颐以为是多余的文字,应当删去,朱熹认为此二句为结语,前面应有文字,已亡佚。[B37]好色:美色。[B38]谦:同“慊”,满意,满足。[B39]独:朱熹解释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B40]闲居:独居。[B41]厌然:遮遮掩掩的样子。[B42]拚(yǎn):同“掩”。[B43]润:装修,装饰。[B44]胖(pán):快乐,安舒。[B45]身:朱熹说当为“心”。忿懥(zhì):愤恨,发怒。

[鉴赏]这几章逐句解释了《大学》上半部的经文,而且在引用了许多传世著作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其中所提出的概念与命题,很大的影响了以后的哲学理论发展。在诠释经文之中着重突出了《大学》这一理念:想要求圣人之道,其关键是增强完善自我的自觉性。

首先,第一章引证《尚书》之中的三段语录证明,《大学》首句所谓“明明德”,在古圣人之书中就有出处,然后总结道“皆自明也”。所谓“自明”,也就是“自觉”,换言之“明明德”就是自我的一种觉悟:意识到完善自身的必要性,道德修养、提升精神是自己内心的需要。此外,“自明”的这一说法,同时还指明了“明明德”并不是要将外在规范强加给个人,而是要发展人所固有的善性。

同类推荐
  •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六卷,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所著。收录了书答、杂述、读史等文章及诗作,体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李贽对儒家经典和假道学家进行了猛烈批评,表现出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斗争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写出的谈佛论道之文,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该书出版后,历遭封建统治者的查禁焚毁。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焚书》仍有多种版本传世。此次出版的《焚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一种,是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普及版本。注释精准,译文简明。
  •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注释”和“译文”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读思想。另外,本书除了常有的字词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加入了“河上公”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为读者们抛砖引玉,以其为伴为镜,协助自我来更好地阅读并理解《道德经》的主旨思想。
  •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的一部关于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十五年朝歌夜弦

    十五年朝歌夜弦

    博士一朝穿越,成为死人堆里的喽啰,捡小弟,捡装备,捡帅哥。有人暗害?没事儿,咱也是经历过杀手训练的人。有人比武?没事儿,咱也有绝世武功。有人比文?呵呵!笑话,你以为咱文学博士是吹的?有人告白?那不行,咱是有脑公的人,脑公会吃醋哒~某王爷:我是不是应该把你藏起来?
  • 都市超级猎魔人

    都市超级猎魔人

    上古血脉机缘苏醒,林天承千年荣耀保卫都市!我是都市超级猎魔人,你们最好都给我注意点,异族的白鬼,姣女,山怪,水猴,兽灵,军魂,天魔们等着我去一一去找你们吧!
  • 初旭兰舟映斜阳

    初旭兰舟映斜阳

    她因为一场前男友背叛的婚礼,伤心不已,偶然间触碰到他的温暖,因为贪婪温柔,她求婚于他,可当前男友的挽回时,她才发现她已经爱上了这个大她六岁的男人,爱情就是先爱上的人输,当有人告诉她,这是一场阴谋的时候她全心全意相信他,可突然他留下一张已签字的离婚协议就这么消失了,她等着找着,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她却无法原谅这个人………他爱她,爱得痛苦而煎熬,无目的等了多年,就在他要放手的时候,她突然带着满身的伤痕出现在他面前,那么无助,那么让他心痛,爱她是一场赌注,他用一生去赌一个不确定,却也终究是另一个人的影子,他怀疑她,伤害她,离开她,可当爱到了骨髓,连她的泪水,都成了他心痛的毒药。
  • 聊城工作纪实

    聊城工作纪实

    2013年,是聊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聊城人敢于有梦,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勇于追梦,顽强拼搏,风雨兼程;勤于圆梦,奋起直追、砥砺前行,书写出一篇又一篇壮丽辉煌的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跨越赶超的奇迹,聊城市正成为齐鲁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 守望者舰娘

    守望者舰娘

    雪风才不是累赘,雪风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船了!如果可以的话,雪风想要将自己的气运全部转接给姐姐们……雪风气运很好的,一定会有舰队支援我们的……求求你……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虽然雪风总是碍手碍脚,每次出击都受尽了姐姐们保护,但这次……雪风想要保护大家……提督,上船吧!不管提督变成什么样子提督永远都是雪风的提督!雪风可是很幸运的,所以提督也一定不会有事的……提督……雪风做到了呢……雪风……是不是……很……厉害………提督……天气好冷呢……能再抱抱雪风吗……提督的怀抱……还是那么温暖呢……好想再多……抱……
  •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以及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体质的形成、特征、分类,以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关系。提出在治病与养生时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区分患者的体质。
  • 八吉祥经

    八吉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瀛洲女帝

    瀛洲女帝

    上炎仙子本是大椿树的花朵化形而来,却因触犯天条被打回原形,几乎灰飞湮灭,就连她的本体大椿树也被天帝连根拔起拍出了九重天。海南星,一个巨大无比的星球,大椿树从天而降落入大海竟然使得沉入海中万年的瀛洲仙山重新显现海上。上炎仙子靠着仅剩的一丝魂魄回归大椿树,休养万年,她终于再次成功化形。面对这个连一只蚂蚁随时都能把自己踩死的世界,李上炎却表现得无比淡定,为了生存,她甚至还在仙山开起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