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400000031

第31章 孟子(17)

[注释][1]《比》乐:比卦卦义为辅佐君主,受到任用,得到俸禄,故乐。《师》忧:“师”为军队,转义为战争,担忧战败。[2]与:给予。“与”和“求”都是对民而言。[3]见:通“现”,指物初生而出现于地上。[4]蒙:萌发。[5]按高享言,“灾”前当有一“不”字。此“不”字已误入下句“《萃》聚而《升》不来也”中。[6]轻:通“劲”,意为强。[7]贲:饰。无色:装饰用色彩太多,等于无色。[8]兑:悦。见:通“现”,意思是为他人欣赏就能受到任用。巽:在巽卦爻辞中意为伏,这里表示隐居。[9]故:事。无故:《象传》解释随卦卦义为休息。[10]饬(chì):整治。《象传》解释蛊卦为“振民育德”。[B11]晋:晋卦卦象是日出地上。[B12]明夷:明夷卦卦象是日入地中,象征贤人受罚。诛:这里意为罚。[B13]遇:这里意为“遏”。[B14]睽外:《序卦》解释睽卦言人离家在外。[B15]此句字序有误,当为“《旅》寡亲”。[B16]离上:离为火,火势向上。坎下:坎为水,水向下流。[B17]履:在地上行走。不处:不停在原地。[B18]需:这里意为驻足有所等待。[B19]归:女子出嫁。待男行:等待男子亲迎而行。[B20]决:决定。[B21]忧:当读为“消”。

[鉴赏]《易经》“十翼”包括《杂卦》与《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序卦》、《说卦》。《杂卦》是“十翼”的最后一篇,也是“十翼”之中最为简短的著作,仅以寥寥二百来字便概括《易经》的全部内容,一般是以一、二字来概括一卦的主旨与特点。它并没有依照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的次序,而是错综交杂地讲说各卦的意义,所以被称作“杂卦”。此文看似“杂”,但也有规律可循。全文差不多都是以二卦为一组,对它们的卦义来进行比较。文中大过卦以上并论的二卦都是对立卦,但是也许出于押韵的需要,符号成对立形态的二卦,其先后排列顺序往往与今本卦序相反。本文全篇皆用韵文,这样就便于人们记诵卦名与卦义,这也是它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在解说卦名与卦义的时候,《杂卦》对于经意、《彖传》、《象传》和《序卦》各有所取,既继承了它们各自的思想成果,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它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周易》的思想体系,二是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和范畴论。书尧典曰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2],光被四表[3],格于上下[4]。克明俊德[5],以亲九族[6]。九族既睦,平章百姓[7];百姓昭明,协和万邦[8];黎民于变时雍[9]。

乃命羲、和[10],钦若昊天[B11],历象日月星辰[B12],敬授民时[B13]。分命羲仲[B14],宅嵎夷[B15],日旸谷[B16]。寅宾[B17]出日,平秩东作[B18]。日中[B19],星鸟[B20],以殷仲春[B21]。厥民析[B22],鸟兽孳尾[B23]。申命羲叔[B24],宅南交[B25],曰明都[B26],平秩南讹[B27],敬致[B28]。日永[B29],星火[B30],以正仲夏。厥民因[B31],鸟兽希革[B32]。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B33]。寅饯纳日[B34],平秩西成[B35]。宵中[B36],星虚[B37],以殷仲秋。厥民夷[B38],鸟兽毛毨[B39]。申命和叔,宅朔方[B40],曰幽都[B41]。平在朔易[B42]。日短[B43],星昴[B44],以正仲冬;厥民隩[B45],鸟兽氄[B46]毛。帝曰:“咨[B47]!汝羲暨[B48]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B49],以闰月定四时[B50],成岁[B51]。允厘百工[B52],庶绩咸熙[B53]。”

帝曰:“畴咨[B54],若时登庸[B55]?”放齐[B56]曰:“胤子朱[B57],启明[B58]。”帝曰:“吁[B59]!嚣讼[B60],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B61]?”驩兜[B62]曰:“都[B63]!共工方鸠僝功[B64]。”帝曰:“吁!静言庸违[B65],象恭滔天[B66]。”

帝曰:“咨!四岳[B67],汤汤洪水方割[B68],荡荡怀山襄陵[B69],浩浩滔天[B70],下民其咨[B71],有能俾乂”[B72]?佥[B73]曰:“于[B74]!鲧[B75]哉。”帝曰:“吁!咈[B76]哉,方命圮族[B77]。”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B78]!”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B79]?”岳曰:“否德忝帝位[B80]。”曰:“明明扬侧陋[B81]。?”师锡帝曰[B82]:“有鳏[B83]在下,曰虞舜。”帝曰:“俞[B84]!予闻,如何?”岳曰:“瞽[B85]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B86],以孝烝烝[B87],义不格奸[B88]。”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B89],观厥刑[B90]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B91],嫔于虞[B92]。帝曰:“钦哉!”

[注释][1]曰若:一作越若或粤若,发语词。稽:考察。曰若稽古:周代成语,用于追述前代著名人物事功的开端。[2]钦:严审。明:明察。文:文采。思:善虑。安安:温和宽厚。允:诚信。恭:恭谨。克:能。让:谦让。[3]光:光耀。四表:四方边缘。[4]格:至、达到。上下:天地。[5]克:能够。明:显示表彰。俊德:才智品德兼备的人。[6]九族:古代指以己为本位,上经父、祖、曾祖,而至于高祖;下历子、孙子、曾孙,而及于玄孙,上下九代之内,所有同姓的直系旁系亲族包括其妻妾,合称九族。一说以外祖父、外祖母、姨母之子、妻父、妻母、姑母之子、姊妹之子、女儿之子及己之同族为九族。[7]平:辨别。章:彰明。百姓:百官族姓。[8]万邦:天下各国总称。当时部族众多,各自为国。[9]黎民:众民。于变:接受尧的教诲而化变。时:犹似随四时代序而合于时宜。雍:和悦、和谐。[10]羲、和:羲氏、和氏为重黎氏,世代为掌管天地四时之官。[B11]钦若:敬顺。昊天:广阔苍茫的天宇。[B12]历:推演计算。象:观测。[B13]敬授民时:将所制定的历法授于民众。[B14]羲仲:羲氏家族同辈中的老二。[B15]宅:居于。嵎夷:一作郁夷,东方某地区,所在不明。[B16]旸(yáng)谷:或作阳谷、汤谷,传说中的日出之处。[B17]寅宾:恭敬地等候迎接。[B18]平秩:辨别事情缓急,确定先后次序。东作:在古代时空统一观中,东方与春天相合。东作即春天的农事耕作。[B19]日中:昼夜时间相等之日,指春分。[B20]星鸟:星名,相当于朱雀中央的张宿。[B21]殷:正,确准。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一年中的二月。[B22]析:散于田野,以从事农作。[B23]孳:生育繁殖。尾:牝牡交接。[B24]申:再。羲叔:羲氏家族同辈兄弟中的老三。[B25]南交:旧说南方交阯之地,不可信。当为黄河流域的南部某地区。[B26]明都:极南明亮之处。[B27]南:用来代指夏季。讹:发动。南讹:夏季所从事的农作。[B28]敬致:太阳运行达于南方极至,对此加以测定、记载,并举行一定的仪式加以礼敬。[B29]永:长。日永:白昼最长的一天,为夏至。[B30]星火:大体相当于苍龙中央的心宿。[B31]因:就居高处。[B32]希革:羽毛稀疏。[B33]昧谷:传说中的西方日入冥昧之地。[B34]寅饯:恭敬地送行。纳日:落日。[B35]西成:秋天收获的农事。[B36]宵中:夜与昼等长,指秋分。[B37]星虚:相当于玄武中央的虚宿。[B38]夷:平地。[B39]毨(xiǎn):重生而盛。[B40]朔方:北方某地区。[B41]幽都:极北幽暗之地[B42]在:观察。朔易:由今冬更新为来春。[B43]日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为冬至。[B44]星昴:大体相当于白虎中央的昴宿。[B45]隩(yù):室内。[B46]氄(róng):柔软细密的绒毛。[B47]咨:感叹声。[B48]暨:与。[B49]期(jī):一周年。旬:十日、十天。[B50]以闰月定四时:中国历法为阴阳合历,以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以月亮一度圆缺为一月。又规定一年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四季各三个月。然而,地球绕日一周为365天多,一个朔望月为29日多。十二个月的长度为354或355天,与年值相差十一天多。为足此差数,求得年值与月值的最小公倍数,在若干年内设几个闰月来调节,以此保障四季的运行均衡。[B51]岁:年。[B52]允:用。厘:制定。百工:百官。[B53]庶:众。熙:兴。[B54]畴:谁。咨:访问。[B55]若时:顺应四时。登庸:擢用。[B56]放齐:尧时官员。[B57]胤(yìn):后嗣。朱:尧之子丹朱。[B58]启明:智慧通达。[B59]吁:表示惊讶之词。[B60]嚣:语无忠信。讼:争辩。[B61]若予:顺从我。采:事,办理公共事务。[B62]驩兜(huān dōu):驩即欢。尧时官员,与共工相善。[B63]都:赞美之声。[B64]共工:尧时官员,治水不当造成洪水泛滥,被尧诛杀或流放。方(páng):周遍。鸠:聚集。僝(zhuàn):显示。[B65]静言:漂亮话。庸违:做着违背命令的事。[B66]象:好似。滔:即慆,轻慢。天指天子、指尧。[B67]四岳:官名。[B68]汤汤:水势涌流之状。割:危害。[B69]荡荡:大水奔突涤除所遇之物。怀:包围。襄:水面升高淹没陆地。[B70]浩浩:盛大的水势无有际涯。滔:趋赴。[B71]咨:哀叹,愁苦。[B72]俾乂(yì):使之得到治理。[B73]佥(qiān):都。[B74]于:赞叹之声。[B75]鲧(gǔn):尧时官员,禹之父亲。受命治水,以堤防相御,失败后被流放羽山。[B76]咈(fú):违背乖戾。[B77]方命:放弃教命。圮(pǐ):毁。圮族:危害同族。[B78]钦哉:谨慎一心地干吧。[B79]庸命:顺用天命。巽:践,继任。[B80]否:鄙陋。忝(tiǎn):辱,不配。[B81]明明:明察贤良之人。扬:推选。侧陋:隐居卑微之人。[B82]师:众人。锡帝:赐言于尧。[B83]鳏(guān):病,困苦。[B84]俞:表示肯定的语气。[B85]瞽:双目失明的瞎子。[B86]克谐:克制自己达到家庭和谐。[B87]烝烝:孝德美厚。[B88]义不格奸:处理事务不至于邪恶。[B89]女:嫁女。女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姊妹。时:是,指舜。[B90]刑:型,法度、规范。[B91]厘(lí):饬命。妫汭(guī ruì):妫水的弯曲处。妫水,源于历山,在今河南永济南六十里。[B92]嫔(pín):女子出嫁为妇叫嫔。虞:舜所建朝代名。这里指舜。舜之后世有以虞为姓者。

[鉴赏]《书经·尧典》主要记叙的是尧事,这部分一共可分四段。首段,赞颂尧的德行与事功。次段,记叙了任命羲和观天象、定历法的事情。第三段,讲述了尧询问群臣、举用人才的过程。末段则是议定天子——部落联盟领袖候选人。

关于《尧典》的成书年代,有殷末周初至汉武帝时种种的不同说法。对此,王世舜先生在《尚书今译》里说:“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当作是《尧典》的流传时期。在流传之中,由于后人的不断润色或是附益,因而也就有了从殷末周初到秦汉不同阶段的时代色彩。”尽管它并不是当时的原文记录,但是我们仍然能从其中看到古代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意识。

文中所记载的官员任职乃至帝位继承,并不是由天子一人内定,而是由众人所议决的。这同近现代所了解的原始部落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些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反映了中国原始居民曾有过的民主制度与民主意识。而且这在周代还有所残存,这在《左传》中的某些篇章有所论及。

《尧典》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这就是:“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是一种科学探索精神,由前后相关的四个层次构成。它从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起始,而后还将观察的结果加以计算,再综合各种计算结果用于制定历法,最终的目的乃是用历法来指导人的活动。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的角度,还是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尧典》都是一篇非常重要、极其宝贵的古代文献。

禹贡禹敷[1]土,随山刊[2]木,奠[3]高山大川。

冀州[4]:既载壶口[5],治梁及岐[6]。既修太原[7],至于岳阳[8]。覃怀抵绩[9],至于衡漳[10]。厥土惟白壤[B11],厥赋惟上上错[B12],厥田惟中中[B13]。恒卫既从[B14],大陆既作[B15]。岛夷皮服[B16],夹右碣石入于河[B17]。

济河惟兖州[B18]:九河既道[B19],雷夏[B20]既泽,澭沮会同[B21]。桑土既蚕[B22],是降丘宅土[B23]。厥土黑坟[B24],厥草惟繇[B25],厥木惟条[B26]。厥田惟中下,厥赋贞[B27],作十有三载乃同[B28]。厥贡漆丝,厥篚织文[B29]。浮于济、漯[B30],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B31]:嵎夷既略[B32],潍、淄其道。[B33]厥土白坟,海滨广斥[B34]。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缔[B35],海物惟错[B36]。岱畎丝、枲、铅、松、怪石[B37]。莱夷作牧[B38]。庺[B39]篚屎丝。浮于汶[B40],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B41]:淮沂其乂[B42],蒙羽其艺[B43],大野既猪[B44],东原底平[B45]。厥土赤埴[B46]坟,草木渐包[B47]。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B48],羽畎夏翟[B49],峄阳孤桐[B50],泗滨浮磬[B51]。淮夷嫔珠暨鱼[B52],厥篚玄纤缟[B53]。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B54]:彭蠡[B55]既猪,阳鸟[B56]攸居。三江既入[B57],震泽抵定[B58]。筿荡既敷[B59],厥草惟夭[B60],厥木惟乔[B61]。厥土惟涂泥[B62]。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B63]。厥贡惟金三品[B64],瑶、琨、筿、荡、齿、革、羽、毛惟木[B65]。岛夷卉服[B66]。厥篚织贝[B67],厥包[B68]桔柚,锡贡[B69]。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B70]:江汉朝宗[B71]于海,九江孔殷[B72],沱潜既道[B73],云土梦作乂[B74]。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B75],砺砥砮丹,惟笛簵楛[B76],三邦底贡厥名[B77]。包匦菁茅[B78],厥篚玄纁玑组[B79],九江纳锡大龟[B80]。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B81],至于南河[B82]。

……九州攸同:四隩[B83]既宅,九山刊旅[B84],九川涤源[B85],九泽既陂[B86],四海[B87]会同。六府[B88]孔修,庶土交正[B89],底慎财赋[B90],咸则三壤成赋[B91]。中邦锡土姓[B92],祗台德先[B93],不距[B94]朕行。

五百里甸服[B95]。百里赋纳总[B96],二百里纳铚[B97],三百里纳秸服[B98],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B99]。百里采[B100],二百里男邦[B101],三百里诸侯[B102]。五百里绥服[B103]。三百里揆文教[B104],二百里奋武卫[B105]。五百里要服[B106]。三百里夷[B107],二百里蔡[B108]。五百里荒服[B109]。三百里蛮[B110],二百里流[B111]。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B112]。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畔,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吉林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妙因寺史话》一书,作者根据历史档案、地方文献资料的记载,通过对当地实地调查,详细记录了清初藏传佛教传入前郭尔罗斯后,妙因寺的兴建、传承、毁坏及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妙因寺活佛的转世和影响,以及重建后的妙因寺寺庙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壁画艺术等。
  • 流年深处是繁花

    流年深处是繁花

    陆焰恨死柳溪了,恨不得她下一刻就死掉。可当柳溪真的在手术台上断气,他又怛然失色的出言威胁:“你要是敢死,我现在就刨了你爸的坟!”
  • 曲目新编

    曲目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堂爱情故事

    天堂爱情故事

    爪家友,一个为爱自杀的青年,到了天堂。在天堂,他找到了一份帮助委托人安排爱情和姻缘的工作。从此,一段段的爱情故事,在上帝视角中,变得或凄美,或悲凉,或愉悦,或现实,或理想------
  • 美人策:嫡女毒谋

    美人策:嫡女毒谋

    身为京城楚家的嫡出女儿,楚溶月的日子过得却很是凄惨,年幼丧母,长兄离家。小小年纪被迫尝尽人间冷暖,不得不收敛了性子,做一个不争不抢的透明人。然而,有人却不愿意放过她,一次次的陷害牵扯,梦中丢失的记忆。官家嫡女一朝清醒。嫡母伪善,姐妹跋扈,父亲不仁,且看她如何扮猪吃老虎,一步步踏进红尘,了结所有人和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娘快跑,您的昏君也重生了

    娘娘快跑,您的昏君也重生了

    重生前的曲长笙觉得,她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嫁给了赢尘,所以一粒毒药下肚,与他死生不复相见。重生后,她欢欢喜喜预备完美避开任何会遇见赢尘的角度。竟毛骨悚然的发现,这个暴君竟然也重生了!?而且对她虎视眈眈?那眼神里的温柔总在她的背后出现,她转过头来的时候,又是一副清冷模样。趁着他还隐藏自己的身份没有对她下毒手的时候,跑路还来得及吗?重生前的赢尘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娶了曲长笙。痛失爱妻郁郁而终的赢尘认为,自己上辈子的宠妻方式有些问题,重新调整,准备将她宠成新高度。她躲着自己?没关系,他总在她面前刷脸混出勤就是。
  • 有恋爱想和我谈

    有恋爱想和我谈

    【女主就一个渣,颜控。】
  • 一念神魔一念善恶

    一念神魔一念善恶

    有人带着前世记忆复仇;有人不属于这个时空;有人身怀异宝……这个都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