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9000000011

第11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伊夔事业扶千载,韩白机谋冠九州。

——《全唐诗·卷六五七·罗隐·钱尚父生日》

(一)

汉高祖元年仲夏,刘邦的人马全部开到了都城南郑。当时,南郑一带人烟稀少,城中居民不足一万,出城就是荒山野岭,数十里看不到人烟。刘邦的人马有10万之多,而南郑一带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马。无奈之下,刘邦只好让各将领领兵到别地就食。

诸将领兵来到防区,顿时叫苦不迭。南郑虽然荒僻,但尚有数千居民,其他地区几乎全部是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连个人影都没有。刘邦的士卒大多都是山东一带的居民,那里土地肥沃,市井繁华,如何能忍受这种苦楚?再说,暴秦已灭,人心思定,谁不想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呢?

不久,汉军士卒便纷纷逃离汉中,往山东而去。诸将赶忙向刘邦汇报,企图阻止逃亡的发生。苦闷不已的刘邦闻知这一讯息,顿时大怒,下令道:

“凡是逃亡者,一律处死!”

诸将依令而行,然而士卒逃亡之风非但没有丝毫减轻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刘邦无奈,只好再次严令:

“营中有人逃亡,所有官兵须连坐受罚!”

此令一下,士卒议论纷纷,颇感不满:

“当初跟随大王,不过是想推翻暴秦的统治。如今暴秦已灭,我等却落了个背井离乡的下场。兄弟们思念家人,想返回家乡,这是人之常情,没想到大王竟然这样不通情理。与此连坐受罚而死,不如一起逃亡算了。”

一些下级军官也纷纷附和道:

“说得有理。不过,这事一定保密,要逃就一起逃!”

当夜,数营汉军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悄悄离开了营地,往东而去。待将军们发现空空如也的军营时,士卒们早已逃远,再也追不上了。

刘邦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时没了主意,只好撤消了原先的命令,对逃亡者从宽处理,对归来者既往不咎。

谁知过了几天后,一些高级军官,如将军、都尉等,也纷纷弃甲而逃。一时间,汉军军心涣散,眼看着就要瓦解了。刘邦万分焦虑,但又无可奈何。萧何等人建议关闭城门,派亲信把守,没有刘邦或萧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城。

此时韩信的心情也十分低落。他知道,萧何等人肯定已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了,但自己始终不被重用,这说明刘邦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韩信喝着闷酒,仰天长叹道:

“我韩信难道注定要默默无闻一生吗?罢了,罢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如今山东群雄并立,不愁找不到立足之地。何况,我韩信投靠谁,谁就能获得天下!”

计划已定,韩信便吩咐下属道:

“赶快备马,丞相命我出城办事。把我的行李捆上,多包点干粮。”

士卒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准备好了。

黄昏时分,韩信骑马直奔东门而去。守门的下级军官拦住韩信,大声问道:

“韩都尉哪里去?可有大王或丞相的手谕?”

韩信也不下马,只是欠欠身,朗声道:

“韩某奉丞相之命出门办事,事出紧急,未曾拿到手谕。”

“可是大王有令,未获得大王或丞相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城。”军官有些为难。

韩信扬鞭指了指守门的军官,厉声道:

“耽误了丞相的大事,你怎担当得起?快快打开城门,放我出城,否则的话……”

说到这里,韩信斜眼看了看那军官,“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守门军官无奈,只好令士卒打开城门,放韩信出城去了。

韩信出东门后,纵马而去,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暮色中。

(二)

韩信出城后,把守东门的军官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丞相既然派韩信出城办事,又怎么会不给他出城的手谕呢?想到这里,他急忙派士卒去相府向萧何禀告此事。

当时萧何正在吃晚饭,一听说韩信出城去了,气得直跺着脚:

“这小子是要逃走啊!怎么办是好?怎么办是好?”

萧何围着餐桌转了两圈,大声吩咐道:

“赶快备马!”

下人不敢怠慢,立即准备了一匹快马。萧何顾不得多想,骑上马直奔东门而去。守门的下级军官见到萧何,忙问:

“丞相,韩都尉说奉你之命出城办事去了,可有此事?”

萧何顾不上和那人解释,厉声道:

“快开城门。”

丞相要出城,守门的军官不敢阻拦,立即打开城门,放萧何出城。当时,汉中一带尚未开发,往东只有一条小道可行。萧何料定韩信定会沿着小道一直向东,便扬鞭打马,全速追赶。

天色渐渐晚了,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月光洒在小道上,明晃晃的,像是一地水银。萧何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跟随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岁月,想起了刘邦窝在汉中闷闷不乐的样子。如今,刘邦身边的猛将不少,如樊哙、曹参、灌婴、周勃等人,但自从张良走了之后,就没人为其出谋划策了。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当今天下配得上这个赞誉的人不多,恐怕只有韩王成身边的张良、项羽身边的范增和正在逃亡的韩信当得起了。如果刘邦想在汉中称王,凭借樊哙、曹参等人的辅佐,或许还能勉强应付。但如果东向争夺天下,就非要拜韩信为大将不可。因为樊哙、曹参等人不是出身市井的小民,就是出身不高的地方小吏,要他们披坚执锐,带领数万士卒冲锋陷阵,毫无问题;但如果汉军的实力再强大些,这些丝毫不懂行军布阵的将军根本无法指挥。想到这里,萧何不觉加快了追赶韩信的速度。

夜半时分,守门的军官突然惊叫道:

“不好,我们中了丞相和韩信之计,他们多半是一起逃走了!快去禀告大王!”

士卒闻言大惊,不敢怠慢,急忙来到刘邦的王宫,向刘邦汇报。

刘邦一听说萧何他走了,一下子跌坐在榻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张良和萧何是他的左膀右臂。如今张良走了,刘邦如失一臂;要是连萧何也走了,那他刘邦岂不成了无臂之人?

刘邦无力地挥挥手,示意左右退下去。众人离开之后,刘邦终于忍不住,趴在榻上痛哭起来。

(三)

离开南郑时,韩信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虽然他已决定弃刘邦而去,但还尚未拿定主意去投靠谁。他是从项羽那里逃出来的,彭城自然是不能去了;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和九江王英布都唯项羽马首是瞻,投不得;韩王成在反秦斗争中没有尺寸之功,被项羽置于军中,带回彭城,此时已经被贬为侯,性命岌岌可危,投不得;辽东王韩广因不满项羽封臧荼为燕王,与臧荼爆发冲突,被杀于无终,也投不得。

除此之外,山东诸侯中以齐王田荣、赵王歇和代王陈余最有实力。齐相田荣因不满项羽改封田市为胶东王,领兵击溃了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继而又杀死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领三齐之地,实力不比刘邦弱。他还暗中封彭越为将军,令其在梁地(今河南省东部)起兵攻打项羽。

成安君陈余因不满项羽改封赵王歇为代王,暗中派张同、夏说出使齐国,对田荣说:

“项羽分封天下极不公平。他将原先的诸侯全部改封到不好的地方,而将他的手下封到肥沃之地。赵王无罪,却被他改封为代王,臣为此深感不平。我听说大王为人仗义,请你助我攻打常山王张耳,恢复赵国。臣愿意为齐国的西部屏障。”

齐王田荣闻讯大喜,立即派兵帮助陈余攻打常山王张耳。张耳不能敌,领兵四处逃窜。陈余趁机请代王赵歇返回赵国,复为赵王。赵王歇感激不尽,遂立陈余为代王,领原先的代国之地。

一时间,山东各地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齐王田荣、赵王歇和代王陈余的实力虽然强劲,但他们又都距离项羽太近,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也不足投。

对身为军人的韩信来说,天下大乱正是他一显身手的大好时机。本来,他已为刘邦策划了一条东向争霸之路,但如今他只能离开了。可离开了刘邦,他又无处可去,这让韩信的内心又矛盾不已。

韩信走得不快,萧何又一路直追,终于在月亮西落之时在米仓山(今陕西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一处山岭上追上了韩信。萧何见前面模模糊糊有个人影,便大声喊道:

“前行者可是韩信韩都尉?”

韩信听见背后有人喊自己,喝住马,大声问:

“来者何人?”

萧何听到韩信的声音,高兴极了,顾不得回答,急忙扬鞭策马来到韩信的面前,眉开眼笑地说:

“我终于追上你了!”

韩信看了看萧何,打趣道:

“难道丞相也在汉中呆腻了,要随韩信往山东另投明主吗?”

萧何哭笑不得地跳下马,一把拉住韩信,大声说道:

“先生不能走啊!大王可以没有萧何,但却不能没有先生。”

韩信苦笑道:

“丞相是在开玩笑吧?在大王眼中,恐怕一千个韩信也比不上一个丞相。”

萧何着急地说:

“不要再说这些了!大王没有及时拜先生为将,这其中也有我的过错啊!都怪我当初没有坚持己见,才令今天先生离开。请先生跟我回去,我保证让大王拜你为上将,请先生一定要相信我!如果大王不愿意的话,我萧何就和先生一起走,另投明主!”

韩信笑道:

“看来,丞相此行非得把韩信带回去咯?”

萧何一脸严肃地说:

“非带回去不可!除非你把我杀了。”

在整个汉军之中,萧何是最了解韩信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知己。面对这样一个不知疲倦、月夜追贤的知己,韩信还能说什么?他沉思了片晌,缓缓说道:

“在汉军之中,除了丞相,韩信还能相信谁呢?好吧,我这就随你回去。至于能不能登坛拜将,那就听天由命吧!”

萧何闻言大喜,急忙纵身上马,拨转马头,领着韩信往南郑而去。如今,米仓山的孤云岭上依然有一处地名叫截贤岭,据说就是当年萧何追上韩信的地方。

(四)

萧何和韩信并马而行,一路上讨论着东向争夺天下的大事。韩信侃侃而谈,萧何则频频点头,连声称赞。两人边走边谈,十分投机,一时竟然忘记了时间,速度也渐渐慢下来,直到第三天上午才回到南郑。

守门的军官见萧何和韩信来到城门前,急忙去向刘邦汇报。此时的刘邦正在伤心落泪,萧何的离去让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现在一听说萧何回来了,他顾不得整理衣服,急忙跑出内室,来到前厅。

萧何刚刚步入前厅,刘邦就跃上前拉住萧何,又喜又气地怒骂道:

“你这个家伙!我们一起在沛县起兵反秦,如今我当上了汉中王,你当丞相,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你为什么要弃我而去?”

看着气急败坏的刘邦,萧何有些莫名其妙。忽然明白,原来刘邦以为他逃走了。他忙笑着安慰刘邦:

“我怎么会弃大王而去呢?我没有逃跑,而是去为大王追逃跑的人啊!”

刘邦半信半疑:

“追逃跑的人?哪个人值得寡人的丞相亲自去追?”

“韩信。”萧何平静地回答。

刘邦一听又是这个韩信,不禁骂道:

“韩信?就是那个在项羽帐下当了两年多郎中的韩信?就是那个刚刚被提拔为治粟都尉的韩信?就是你要寡人拜他为将的韩信?我才不信呢!韩信有什么才能,也值得你花几天的时间亲自去追?如今寡人的将军都逃走十几个了,你不去追,偏偏去追一个没什么本事的韩信?依寡人看,这其中一定有诈!你快实话实说,不要让寡人生气!”

萧何见状,诚恳地说:

“前面逃走的那些将领都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一些平庸之辈罢了!天下像那样的将军随处可见,逃了也无所谓。但像韩信这样拥有奇才大略的人才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啊!无论如何,我也要替大王把他追回来。”

刘邦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不说这些了。只要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萧何见刘邦不愿继续讨论韩信,忙拉住刘邦的衣袖,低声说道:

“大王是想长期在汉中称王,还是想以汉中为基地,东向争夺天下?”

刘邦见萧何说出这样没头没脑的话,气愤地说:

“丞相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萧何接过话茬,说道:“如果大王只打算做一个汉中王,那就不必重用韩信了;如果大王想要东向争夺天下,成就帝王伟业,就必须重用韩信。是否重用韩信,完全取决于大王的长远打算是什么。”

刘邦长叹一声,缓缓说道:

“寡人当然是想东向争夺天下了,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这样窝窝囊囊地呆在这里!”

萧何立即回答说:

“大王既然要东向争天下,就得重用韩信。如果大王能重用韩信,他必会会留下来为您效力;如果不能重用他,他就会逃到其他诸侯那里,为别人效力去了!像这样的千古奇才,他辅佐谁,谁就能成就千古霸业!”

刘邦被萧何的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儿,刘邦才不情愿地说:

“好吧,看在丞相的面子上,我就拜韩信为将吧!”

萧何见刘邦终于松口了,又忙说道:

“大王万万不可只拜韩信为将。如果只给他一个将军的职位,他依然不会留下来。”

刘邦担心不满足萧何的愿望,萧何又会离开,就把心一横,说道:

“那么,就拜他为上将,这下总可以了吧?”

萧何这才心满意足地说:

“这样最好。”

既然要拜韩信为上将,就得先找他谈一谈。从韩信投靠汉军以来,刘邦还从未与他深谈过呢。于是,刘邦就对萧何说:

“麻烦丞相去把韩信叫来,寡人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萧何见状,忙说道:

“大王素来不拘礼节,平时也就罢了。但如今要拜上将,怎么也不能像招呼一个孩子那么随便。就是因为大王不尊重人才,韩信才逃走的啊!如果大王真心要拜韩信为上将,就应该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斋戒沐浴,再专门搭建一座高坛,按照古时登坛拜将的正式礼节而行才可以。”

刘邦无奈地点点头,答应了萧何的要求,然后立即命人在南郑郊外筑起一座高坛,准备拜韩信为将。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何应钦、陈诚、桂永清等。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们为蒋家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
热门推荐
  • 天帝转世在都市

    天帝转世在都市

    天帝许无神为抗衡仙界浩劫,承载天道本源转世重生,这一世,依旧无敌于天下
  • 天巫

    天巫

    新书:我的师兄绝世无双陈落看起来弱不禁风,人畜无害,总会被误认为是吃软饭的小白脸。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是巫法阵法两大领域的双绝奇才,其巫法造诣之变态,傲视天下,其阵法造诣之无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个天才看不惯他,惹怒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可怕,完全就是一个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一个个女神对他好奇,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神秘,解开一层又一层,无穷无尽,最后非但没能了解他,反而一个个全部沦陷,无法自拔。
  • 街市

    街市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画蛊

    画蛊

    一根年代久远的家传画笔,他违反了爷爷的嘱托,用它画出了一个绝代佳人,但厄运也随之席卷而来。一个噩梦,他看见父亲拿着画笔往自己身上乱插。血顺着父亲的衣服流了下来,像是一道道红色的蚯蚓。他却无法放下手中的画笔,画像完成的那一刻,无数个诡异的笑声在身边响起,一声一声钻进耳膜里。
  • 穿越无敌:纯情杀手VS魅惑公子

    穿越无敌:纯情杀手VS魅惑公子

    【本故事纯属虚构】穿越前,她是刀口舔血,让所有目标者闻风丧胆的黑道杀手,穿越后,她只想做一个养尊处优,天真无邪远离是非的尚书府大小姐。曾经她以为,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奉行的核心,但是她信奉的准则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深深地爱着别人,那该怎么办?是杀了她,还是自己走开……这个问题,让她简单的世界崩塌……
  • 无限之副本穿越

    无限之副本穿越

    魂穿低武世界的陆离,在十六岁成年那天获得了穿越诸天副本的能力,从此不断穿越副本、开宝箱,最后纵横诸天世界。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主角化身肌肉猛兽,手撕诸天的故事。……小说千万本,不缺这一本。看完不收藏,作者泪两行。(┯_┯)
  •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一直相信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乘缘生论

    大乘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暑笔谈

    清暑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