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1900000018

第18章 《望岳》

——落榜青年的不屈

他是隐藏极深的富二代,他历尽坎坷,却又衣食无忧。他曾经是朝廷命官,也曾经是无业游民。在唐朝诗人中,他是与李白比肩的高峰,让后人不可逾越。他就是杜甫。在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会尽力为大家还原一个不一样却真实的杜甫。

跟李白不同的是,杜甫的家世我们一清二楚,父母都是数一数二的世家望族。他出身京兆杜氏,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父亲也是唐朝政府的工作人员,家里亲戚清一色的政府官员。母亲崔海棠,出身清河崔氏,是当时北方第一望族。唐初修订《氏族志》更是将崔氏排位第一(可惜太宗李世民不高兴,最后依然把崔氏排在了第三位,在李氏和长孙氏之后)。

相比四川的瓜娃子李白,杜甫就是个标准的高富帅。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比李白小十一岁,出生于公元712年。李白二十多岁才离开四川,而杜甫六七岁的时候就跟着家人公费旅游了。按照可靠的资料,杜甫六岁的时候曾经跟随家人前往郾城观看著名舞蹈艺术家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这种舞蹈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依旧可以看到。不管怎么说,这也能说明杜甫的出身是相对很好的。

出自这样的家庭,杜甫童年不仅可以出游,还可以在自家的庭院中随意玩耍。他家庭前有很多果树,每到八月,家里的梨子、枣子都熟了,调皮的小杜甫每天上树吃水果无忧无虑地在庭院中自在地玩耍。

大约十九岁的时候,杜甫就开始到各处游历了。因为杜家在很多地方都有田产,所以杜甫丝毫不用担心旅游的衣食住行,也不存在李白当时朋友病死了没精力埋葬的窘境。十九岁到二十三岁,大约五年的时间,杜甫在山西、吴越一带可劲儿地玩。

直到开元二十三年,这个无所事事的公子哥才想到应该抓紧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前往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也混个一官半职。

你觉得,一个前几年一直在游山玩水的人,能考得上?没有悬念,杜甫落榜了。要知道,科举考试可不是考你文章好不好,写诗也只是作为副科,真正需要考的重点是对国家大政方针或者儒家思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唐代,甚至还有专门考数学的科举科目。不过,很显然杜甫除了写诗以外,其他的都有些生疏——谁叫他裸考。

我们之前说过,李白如果经受不了挫折他就不是李白。同样,杜甫如果轻易屈服那么他也就不是杜甫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这个公子哥并不服气,继续发奋努力地……旅游。纨袴不饿死,这话简直就是他在说自己。

杜甫玩,也要玩出水平。可能是南北差异,相比经常在南方转悠的李白,杜甫则更喜欢在河南、河北、山东一带鬼混。他落榜后的第一站,就是山东泰山。

我觉得,可能杜甫很喜欢那种站在大平原上遥望大山的感觉,所以当他看到巍峨的泰山的时候,就被这种气势深深震撼。仅仅是远望,就已经让他心怀向往,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人刻意地将李白和杜甫区分开,人为将李白定义为浪漫主义,把杜甫定义为现实主义。实际上,唐人更喜欢把李杜并称,古人非常能够理解这两人的共通之处。无论是济苍生安社稷的豪情壮志,藐视一切的傲岸不屈,积极向上的盛唐精神,悲天悯人的儒者情怀,浪迹江湖的侠客主义,他们都是相同的。他们所不同的,更多的是中年以后,李白处江湖之远,自然多忧其君,更倾向于纵情山水;杜甫居庙堂之高,自然多忧其民,更倾向于讽谏时事。

而这首失意之下的《望岳》,年轻的杜甫体现出的正是那种傲岸与积极。当然,我不建议大家跟他一样,每次都自信满满地裸考。

杜甫在山东、河北一带整整玩了五年。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这要是李白,五年可能已经玩了七八个省份了,怎么杜甫走路这么慢。其实,原因就在于杜甫跟李白不一样,李白是驴友,爱好是旅游。而杜甫,爱好是打猎。

如果说李白是个剑术一流的剑士,杜甫则是个弓马娴熟的弓箭手。除了和李白一样纵酒赋诗、结交朋友以外,杜甫每到一地都要展现他的骑射技艺,可以说是到处游猎。当时的杜甫完全不是之后那个诗里头穷困的寒士,而是一个穿着名牌皮大衣,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弓箭的游侠儿。每到冬天,他都要带上自己养的猎鹰、猎犬,骑马射箭,围捕猎物。

而他的骑射功夫更是了得,他骑着马快速追逐惊飞的鸟儿,双手放开缰绳,根本不用瞄准,开弓放箭,一只鹳一样大小的鸟儿就被射下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有意思的是,杜甫的游猎生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野外求生知识。野外啥玩意能吃,啥玩意不能吃,哪有能吃的玩意他一清二楚,简直就是唐代的“贝尔格里尔斯”。而且,这些荒野求生知识是杜甫的一笔宝贵财富,后来他做“长漂”,这些知识帮了他很大的忙,我们后面会提到。

如果你觉得杜甫家仅仅有钱到这个地步,那你可就错了。玩了整整五年,杜甫打算找个地方定居下来,歇一歇,于是跑到当时的四大一线城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之一的洛阳,买了一套房。

能够在一线城市随手买套房或许有点夸张,实际上我再跟您开玩笑,杜甫并不是买了一套房,也不是租了一套房。而是自己开发房地产,搞了套私人庄园,叫陆浑庄。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天宝三年,李白赐金放还路过洛阳怎么就认识了杜甫。我猜测,可能李白当时干脆就在杜甫的庄园住下了。接下来几年的事情,前面我介绍李白的时候已经一笔带过了,就不赘述了。大家不要觉得我懒,俺卖书是按字数赚钱的,多写点我是乐意,可您觉得俺啰唆了,不就得罪衣食父母了吗?

不过,说到稿费,不得不提杜甫早年生活对他的消极影响。首先,他没有生活压力,不会向李白那样很早就把名声打出去,就算再困难,靠着诗歌的稿酬与润笔之资也能过过日子。杜甫的诗名,仅仅局限于圈内,直到他晚年,诗文才逐渐流传,然后与李白齐名,可是那时已经是兵荒马乱,稿费本来就不好赚了。

其次,现在的优越生活让他的适应性更加差,这也是他后来面对困苦生活叫苦不迭的原因之一。相比于李白等人的洒脱,杜甫的洒脱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同样是四处献赋献诗,李白就可以想得很开,在杜甫眼里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显悲辛”。

天宝四年,杜甫与李白在山东分别,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或许是受到李白的感染,杜甫再次下定决心,前往长安谋取功名。

天宝六年,开科取士,杜甫满怀信心参加科举。可是,开元盛世已经过去,浮靡之气开始弥漫帝国的上层。连面见了皇帝的李白都不得不请求回家,杜甫就算考中了又如何呢?而真实的情况,更让人瞠目结舌。

这次考试,不仅杜甫落榜了,所有人都落榜了。也就是说,这次考试没有一个人录取。作为主考官的宰相李林甫,却在玄宗面前提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次科举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中举!

唐玄宗莫名其妙,怎么这么个情况还祝贺我。李林甫接着解释道:没有人中举,说明现在已经没有被政府遗弃的人才了啊!

如此无厘头的说法,让人不禁想起那个坟墓里没有发现电线说明古代有无线电的笑话。

然而,唐玄宗竟然不管不问,任李林甫胡闹。而李林甫的目的,无非是担心政坛的新兴势力威胁到他们这些人的地位罢了。

其实,唐玄宗未必不知道李林甫的想法。矮子里找长子的道理,这个用脚指头都能想清楚,除非参加考试的人都交了白卷。古代君主制度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皇帝当久了也会烦。而像李隆基这样爱玩的皇帝,早年压抑久了,这会儿碰上个杨贵妃,肯定会释放久违的激情与惰性。他快活了,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穷奢极欲,享受着爱情的甜蜜。而像杜甫这样的读书人,则只剩下无穷无尽的伤感与心寒。

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挫折,杜甫可能真的就乐意安安心心地在政坛慢慢发展,做个安分守己的官员,就和他的祖辈父辈一样,充其量就是个宫体诗人。然而这次挫折,让倔强的杜甫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在洛阳的幸福生活,在长安做“长漂”!

这一漂,就是整整九年,也正好是唐朝国运极速下降的九年。

同类推荐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艺术随笔杰作,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20多年来多次重版,为余秋雨赢得巨大声誉。文字非常流畅,和文化大散文一样过瘾。本书是适用于艺术创作实践的简要教程,作者以国际美学思维和自身审美经验为标准,自行构建简洁、轻便而又富有质感的理论框架,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理会到艺术创造的深层奥秘。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茶馆

    茶馆

    本书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政变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这期间人们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罗曼·罗兰的传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描写了音乐天才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自身、与艺术、与社会斗争的一生,从少年时代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社会与艺术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友情与爱情的悲歌,到差点被生命的大难关摧毁,但最终达到清明高远的境界。约翰·克利斯朵夫虽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性格,但是他对于生命、艺术却有着极大的热情,即使遭到误解,仍然保持着真诚的心,坚韧、勇敢地斗争。
  • 梦尽大千

    梦尽大千

    当一梦醒来,梦中的功法、丹药、法宝,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出现,摆在身边、眼前..待得春来,花开一世界。——聊天群号:315976303
  •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厨房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的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小小厨房酝酿着大学问,需要现代操厨者细心掌握。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饮食营养、厨房操作、烹饪技巧以及食品材料等知识,非常科学、实用,可谓是广大家庭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

    名人传记丛书——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想把星星摘给你

    想把星星摘给你

    南宋出生的那天,好巧不巧的,是十七日十七点十七分,所以南宋的小名叫十七,南宋在十七岁那年,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长着一张好看的脸,她就想着,要把这个男孩拐到手。后来还真让自己骗到了,那个男孩子对别人冷冰冰的,却对自己很温柔,南宋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季清霄在十七那年喜欢一个女孩子,她叫十七,那是一个你一看她就觉得很美好的姑娘。季清霄从来不觉得老天对他是公平的,无论是家庭还是什么。直到他遇见了南宋。他想,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把漫天的星星全部摘下来送给他的小仙女。南宋以为遇见季清霄是她的幸运,却不知道,于季清霄来说,她是他的黑暗世界仅剩的光亮,他在这世界孑然一身,牵挂的只有她。
  • 明末大英雄

    明末大英雄

    崇祯四年,来自四百年后的猛人一脚踏进历史的洪流.....
  • 狐妖之出山

    狐妖之出山

    让我想要爱的是你,我只想要的也只有你。一世一魂,九世的时间,足够让我学会如何爱一个人……(拆原著CP,不喜勿喷。请手动返回,女主前期没有名字,她身边有一只鸟,男主是东方月初)
  • 中山传信录

    中山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我的平凡小生活

    重生之我的平凡小生活

    本文讲了一个大龄剩女意外回到学生时代,好好珍惜爱人,和初恋过起了没羞没躁的小日子。温馨甜蜜文,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