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2000000016

第16章 记忆的梗上,那两三朵娉婷(1)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徐志摩的身影,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从林徽因的记忆中淡去,反而随着时间沉淀愈来愈浓起——

新年等在窗外,一缕香,

枝头刚放出一半朵红。

心在转,你曾说过的

几句话,白鸽似的盘旋。

我不曾忘,也不能忘

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

太阳带点暖,斜照在

每棵树梢头,像凤凰。

是你在笑,仰脸望,

多少勇敢话那天,你我

全说了,——像张风筝

向蓝穹,凭一线力量。

你已不再记得我,而我依然忘不了你,用一分钟的时间认识你,用10年的时间去拒绝你,到最后呢,却要我用尽一辈子的时间去忘记你。我的到来曾经给予你爱情、诗情,也给了你苦情,而你的离去回报了我余情、诗情,和无尽的悲情。简媜说:“你已到达彼岸,水草丰美,桃花怒放,便是落雨,也有一番风细柳斜的心事。我只能做到起身离席,却仍无法与你同步。其实,又何曾与你同步过?一盏茶的爱,终我一生,也只有这一盏茶的温度,由暖而凉,片刻而已。”

1934年11月9日,徐志摩去世的这个日子,正陪梁思成在南方考察古建筑的林徽因乘坐的火车,恰好路过了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那个时候,梁思成和她应浙江建设厅邀请,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之后又去浙南武义宣平镇和金华天宁寺做古建筑考察。

而她就在这一趟浙江之旅里,路过了让她每年11月都痛苦难当的那个人的家乡。

在昏沉的夜色里,林徽因站在车门外,凝望着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我想起你的: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

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地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你应当相信我不会向悲哀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强的忠于生的,即使人生如你底下所说: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就在那时候我记得火车慢慢地由站台拖出,一程一程地前进,我也随着酸怆的诗意,那‘车的呻吟’,‘过荒野,过池塘,……过噤口的村庄’。到了第二站——我的一半家乡……”

第二年,又到同样的11月9日,林徽因回忆起这个路过诗人家乡的昏暗的夜,写下了这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此刻我几乎找不出一句话来说,因为,真的,我只是个完全的糊涂;感到生和死一样的不可解,不可懂。

但是我却要告诉你,虽然四年了你脱离去我们这共同活动的世界,本身停掉参加牵引事体变迁的主力,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你仍立在我们烟涛渺茫的背景里,间接地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在文艺创造的努力和信仰方面。间接地你任凭自然的音韵,颜色,不时的风轻月白,人的无定律的一切情感,悠断悠续地仍然在我们中间继续着生,仍然与我们共同交织着这生的纠纷,继续着生的理想。你并不离我们太远。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样的飘忽,爱在人家不经意时莅止,带来勇气的笑声也总是那么嘹亮,还有,还有经过你热情或焦心苦吟的那些诗,一首一首仍串着许多人的心旋转。”

你离去了,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而你却没有远走,一直还在众人之中,是影,是梦,常常于某一日又踏芳草来——

你来了,

画里楼阁立在山边。

交响曲由风到风,

草青到天!

阳光投多少个方向,谁管?你,我

如同画里人掉回头,便就不见!

你来了,花开到深深的深红;

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晓梦,

鸟唱着,树梢交织起细细枝柯,——白云,

却使我们,悠忽翻过几重天空。

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悠悠,芳草萋萋,而待再归来,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你骑着漫天花朵跨梦而来,浮萍为你散开梦迹,破晓时又覆上无痕。你来已无踪,而去却是我们踏云飞渡长空,如双鸟斜飞敷水影,乌云横度后万山青碧,我的人间因你来过后由黑白亮成了多彩。

一年后,也就是徐志摩去世5年后,林徽因又写《记忆》: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水面皱起象鱼鳞的锦。

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徐志摩《再别康桥》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而这些彩虹式的梦就是林徽因的《记忆》里:“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诗人已离去多年,回首望他时,他都成了记忆的梗上,那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他已成为那岁月的长河上涉水而来的芙蓉,尾随着她人生的小船,湍湍沸沸行驶过千重山川。而曾经两个人相遇在一起的岁月搅起了怎样的涟漪,花朵停月,锦鳞纹浪,梦羽绚空,可惜这些旖旎的往事都已如抱着爱情的尾生沉水长眠。

去徐志摩的家乡祭奠过他之后,林徽因一想起徐志摩就心痛难忍的那种感情,如武陵的渔夫,感情遭遇惊险,一阵惊涛骇浪后,寻到一出口,走过去豁然开朗,关于昨日种种的记忆渐渐沉在汹涌的水底,而她开始看着漫天飞舞的桃花,思考人生的无常,以及无可奈何花落去。

而这种思考从《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时懵懵懂懂开始:“此时,我却是完全的一个糊涂!习惯上我说,每桩事都像是造物的意旨,归根都是运命,但我明知道每桩事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在里面烙印着!我也知道每一个日子是多少机缘巧合凑拢来拼成的图案,但我也疑问其间的摆布谁是主宰。据我看来: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和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避脱的背景,做成我们周遭的墙壁或气氲,那么结实又那么缥渺,使我们每一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

于是她的诗开始沉静,这种沉静,如风暴里平静的中心,是在大悲欢下的沉静,如一朵花,沉睡在乌云倾覆的天下,不为风雨惧,如一尾鱼,沉睡在汹涌的水底,不为波浪惊——《无题》: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划下一道影!

昨夜金风起,今日遍地是黄花,有多少女子拾得这落花,那李清照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她不满地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林徽因也问卷起昨日之帘打开今日之天空的人,昨天我遇见的那人,会在今天留下什么影?这首诗里她没有明说,却在也是同年写的《题剔空菩提叶》说:

认得这透明体,

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

消沉,慈净——

那一天一闪冷焰,

一叶无声的坠地,

仅证明了智慧寂寞

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

昨天又昨天,美

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

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

…………

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青春都交给岁月去埋葬,繁华都付与时间去糟蹋。无可奈何花落去呵。

时间辣手摧花,举剑斩爱,会把还未爱上斩成来不及爱,把相爱中戳成相爱后,又会把相爱后涂成相爱过,最后人生这一幅锦缎已是破绽百出,拾掇拈起时,满目疮痍。

我们一生路过很多人,路过很多日子,昨日种种皆成梦幻,而昨天的人都在梦里阑珊中,今日芸芸都是梦游,是庄生的梦蝶,想要从梦里飞出却飞不出人海,而明日处处皆是梦想。我们以梦为马,打马穿过繁花、烟柳、穿过人生的悲欢与无常,再回首,人生已奔驰过岁月的千山万水。曾经的悲伤大恸,曾经的杯酒言欢,曾经的幸福、苦难,都在梦中此起彼伏地消长,昨日成梦,今日做梦,明日迷梦,梦是一生的江山,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林徽因对人生有如梦中的恍惚,许许多多无端的情绪无端地梦游到诗里,在梦中做着梦,有如锦上添花,林徽因再写《昼梦》:

昼梦

垂着纱,

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

还未曾开花;

柔韧得像一根

乳白色的茎,缠住

纱帐下;银光

有时映亮,去了又来;

盘盘丝络

一半失落在梦外。

花竟开了,开了;

零落的攒集,

从容的舒展。

一朵,那千百瓣!

抖擞那不可言喻的

刹那情绪,

庄严峰顶——

天上一颗星……

晕紫,深赤,

天空外旷碧,

是颜色同颜色浮溢,腾飞……

深沉,

又凝定——

悄然香馥,

袅娜一片静。

昼梦

垂着纱,

无从追踪的情绪

开了花,

四下里香深,

低覆着禅寂;

间或游丝似的摇移,

悠忽一重影.

悲哀或不悲哀

全是无名,

一门娉婷。

苏东坡常去一个诗僧的居所“藏春坞”,其门前有两棵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他常常在花下做白日梦,一日拈花写词:“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松作双龙,让白甲苍髯的老翁骑龙行在梦的风云里,梦中天女散下漫天的花朵作他诗的语句,拈出几朵便写成这醒来的凤采鸾章。

而林徽因也骑着白日的光线,扯一匹万丈红尘作战袍,举剑入梦,把朵朵梦中的白云抽丝剥茧,穿针引过人生的丝恩发怨,在锦篇绣帙里另织得繁花满章。而待光线消暗梦也遁影,梦中的锦簇花团,都娉婷一闪,消失不见,唯只剩从梦中逃出的蝴蝶的残翅断膀,另拾掇成一篇云锦天章。

1936年的5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去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及山东历城、章邱、泰安、济宁等处作古建筑考察。然而这次山东之行,让林徽因颇为失望,她给女儿写信说:“尤其是这几天在建筑方面非常失望,所谒大寺庙不是全是垃圾,便是已代以清末简陋的不相干房子,还刷着蓝白色的‘天下为公’及其它,变成机关或学校。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这三天来可真是累得不亦乐乎。吃得也不好,天太热也吃不大下。因此种种,我们比上星期的精神差多了。”

旅途的现实是如此不堪,就像一堆破棉絮,可是当林徽因写成诗时,却是挑起一朵朵白云重作了个天女散花的美梦:

我卷起一个包袱走,

过一个山坡子松,

又走过一个小庙门

在早晨最早的一阵风中。

我心里没有埋怨,人或是神;

天底下的烦恼,连我的

拢总,

像已交给谁去,

前面天空。

山中水那样清,

山前桥那么白净,——

我不知道造物者认不认得

自己图画;

乡下人的笠帽,草鞋,

乡下人的性情。

乡间的路程让林徽因行过,就像汉代的罗敷行过那个朴素纯净的时代,那个时候罗敷眼里的世界是美的,而众人看着的罗敷亦是美的。我们也看见了林徽因的美,而她看见了世界的美。她是那站在枫桥上看风景的人,月落、乌啼、满天风霜装饰了她的风景,而她装饰了我们的梦,是那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半夜钟声,轻轻敲打路过尘世的我们的客船,让我们在浮世的江枫渔火里枕着她的梦花做着尘梦。

林徽因的诗就是这样,因为笔墨之田如此肥美,积淀着百束阳光,千层落花,万叠月色,便不辞劳苦荷锄而耕,一场庄生晓梦迷蝴蝶时,一片望帝春心托杜鹃里,一把沧海月明珠有泪后,在她的带经锄下,便修得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正果。

而在这次考察中,林徽因经过了泰山,站在泰山顶上,所有路途上的风霜烦尘,都成落英缤纷,而蛰伏了许久的浩然之气依山耸起,人间世事皆是浮空:

记得那天

心同一条长河,

让黄昏来临,

月一片挂在胸襟。

如同这青黛山,

今天,

心是孤傲的屏障一面;

葱郁,

不忘却晚霞,

苍莽,

却听脚下风起,

来了夜——

心作泰山,月挂胸前,

张晓风说:“或者在眼中,或者在胸中,是中国人,就从心里想要一座山。孔子需要一座泰山,让他发现天下之小。李白需要一座敬亭山,让他在云飞鸟尽之际有“相看两不厌”的对象。辛稼轩需要一座妩媚的青山,让他感到自己跟山相像的“情与貌”。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而林徽因要了一座泰山,好将月亮挂在胸前!她站在泰山顶上,五章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于是花发千山万山里。

文心雕龙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林徽因,不管怎样跋涉千里走过千山登临绝顶,携一路的风尘而来,在将千山踩入脚下的此刻,林徽因一颗千山鸟飞绝的心已化作万亩桑田,坐于沧桑之顶上,人在虏云耕,马放红尘牧,而待重揽马缰归去晚,宿云先已到柴扉,红尘都落在柴门前静伏,人生在诗里另得一个落满桂花的辋川。

在诗意的辋川里,林徽因苦苦冥思,而如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林徽因也是他辋川的一朵芙蓉——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心此刻同沙漠一样平,

思想像孤独的一个阿拉伯人;

仰脸孤独的向天际望

落日远边奇异的霞光,

安静的,又侧个耳朵听

远处一串骆驼的归铃。

在这白色的周遭中,

一切像凝冻的雕形不动;

白袍,腰刀,长长的头巾,

浪似的云天,沙漠上风!

偶有一点子振荡闪过天线,

残霞边一颗星子出现。

林徽因在冥思的异域里,是个孤独的阿拉伯人,红尘里的千兵万马闪避她的白袍,一把腰刀只配她这孤胆英雄,举起腰刀便向天空射冕,长长的头巾是她光荣的霞帔!而那流星便成为她刀下旅魂,它们便是林徽因俘获的诗情的囚徒,林徽因说这种感悟情趣的闪动:“若激越澎湃来得强时,可以如一片惊涛飞沙,由大处见到纤微,由细弱的物体看它变动,宇宙人生,幻若苦谜。一切又如经过烈火燃烧锤炼,分散,减化成为净纯的茫焰气质,升处所有情感意象于空幻,神秘,变移无定,或不减不变绝对,永恒的玄哲境域里去,卓越隐奥,与人性情理遥远的好像隔成距离。身受者或激昂通达,或禅寂淡远,将不免挣扎于超情感,超意象,乃至于超言语,以心传心的创造。隐晦迷离,如禅偈玄诗,便不可制止地托生在与那幻想境界几不适宜的文字上,估定其生存权。”

在人侵晓色锄、刀截流星雨之后,再回首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一年秋天,林徽因走在深秋的山中,穿过缎锦绣成的红叶,行在金银镶边的云下,踏上一座小石桥如行过了蓝桥,就望见那水来就在水中等你的尾生,等着自己去到那个两个人言笑晏晏的夏天——《山中》:

紫色山头抱住红叶,将自己影射在山前,

人在小石桥上走过,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

高峰外云在深蓝天里镶白银色的光转,

用不着桥下黄叶,人在泉边,才记起夏天!

也不因一个人孤独的走路,路更蜿蜒,

短白墙房舍像画,仍画在山坳另一面,

只这丹红集叶替代人记忆失落的层翠,

同类推荐
  • 欢喜的流光

    欢喜的流光

    本书为池州市文广新局、池州市文联、池州市昭明文学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云下耕·首届昭明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集。全书分为“小说天空”“散文芳华”和“诗歌嘹亮”三辑,收录了《美丽青阳》《欢喜的流光》《乌林人物》《父亲的茶园母亲的歌》等作品,全面展现了获奖作品的风貌。
  •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史论

    都邑赋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中一类源远流长的重要体裁,一直不乏佳作,本书是对这一文学样式的深入研究,使得这种古典文体再次进入大众的阅读视野。
  •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在世界的维度,思考人的解放。本书为汇聚国际政治、文化、思想精英的访谈集,所涉主题聚焦当代生活,钩沉往昔历史,省察社会现实,彰显公共关怀。作者在其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遍访享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探究他们的生命旅程,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个人之思,重现他们对重大公共问题的自由发言。本书记录时代风云,呈现社会变迁,是一部集结世界各界精英的洞见之书。
  •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

    大家小书: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集结,他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在自序中,作者释题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
  •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热门推荐
  • 爱听老舍Ⅰ:短篇小说精选集

    爱听老舍Ⅰ:短篇小说精选集

    老舍的小说主要描写市民尤其是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文笔生动幽默。本套书立足于选出老舍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这个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更经典、更幽默、更适合播讲的选篇标准,进行个性化的筛选。《爱听老舍Ⅰ: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老舍《马裤先生》、《微神》、《开市大吉》、《抱孙》等9个短篇小说,和1个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 宅中斗:冷心庶女惹不得

    宅中斗:冷心庶女惹不得

    有缘相恋,却仇隙渐生,他们的爱情世所不容,只好相约一同殉情,她却在最后一刻失约于他。6年后他异国归来,以报复为名,囚爱为目的,试图将她强留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却宁可他恨自己也不和他在一起。午夜梦回时,她从噩梦中挣扎醒来,却见他正冷眼看着她,一手缓缓攀上她的脖颈:“向安然,你究竟还瞒了我什么?”当她宁可和敌人合作也要挣脱他的怀抱,挽着别的男人站在他的跟前时,他终于放手,却只不甘心的凄凄问她:“毁了我,你真的没关系吗?”
  • 泗水慕楠

    泗水慕楠

    想要再来一次青春!想再来一次年少轻狂!想要再来一次奋不顾身!青春回不去,只能留在记忆里,剩余的唯一便是回忆青春……
  • Murphy

    Murphy

    Edited by J. C. C. Mays Murphy, Samuel Beckett's first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38. Its work-shy eponymous hero, adrift in London, realises that desir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nd withdraws from life, in search of stupor. Murphy's lovestruck fiance Celia tries with tragic pathos to draw him back, but her attempts are doomed to failure. Murphy's friends and familiars are simulacra of Murphy, fragmented and incomplete. But Beckett's achievement lies in the brilliantly original language used to communicate this vision of isol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rticularity and absurdity gives Murphy's world its painful definition, but the sheer comic energy of Beckett's prose releases characters and readers alike into exuberance.
  • 谁家玉笛听落梅

    谁家玉笛听落梅

    九重天茫茫,玉笛暗飞声。雪影重重处,落梅似有无。前世,她与他分隔于一场洪荒之劫,一个殒灭天际,一个被困禁地。这一世,同样只拥有两魂六魄的他们,因一场娃娃亲缘定今生。除妖降魔历天劫,他们是八荒四海中最受人崇敬的上位者;赤炎流冰魂散去,他们是三界六道最令人痛惜的有情人。他说:上天入地,成仙坠魔,我只想跟在你身边。她说:前世今生,三道六界,我只庆幸你还爱我。
  • 爱比生命久长

    爱比生命久长

    天还没有亮,大雨滂沱。英月红轻轻地替病儿南瓜拉上了缀满补丁的被子,又踮起脚尖走到窗前,透过已被北风吹破的窗纸向外望了一眼。外面黑洞洞的,隐隐传来狗吠声。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土改分下的一间半屋,年久失修,眼下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年代,有谁来买?疾病缠身的大队支书申大力领着卫生院的大夫也来过了几次,告诉她孩子患的是骨结核,得赶紧送大医院救治。申大力向县铁路建设指挥部发了电报,回电是“突击队进入关键工程,隧道即将打通,牛千元不日即回。”这个“不日”,成了没有归期的意思。
  • 绝世战灵

    绝世战灵

    昔日强者,虎落平阳。他不甘平庸,誓要报仇雪恨,纵横苍穹,傲世寰宇。可这天下,却对他嗤之以鼻。他无惧冷眼,一人一剑,豪情冲九霄,天地任逍遥……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无尽进化

    重生之无尽进化

    一张黑洞的照片,成为了人类步入大宇宙最关键的转折点。机甲,超能力,进化者和外星种族纷纷涌现,这些,又会为人类社会带来什么?灾难还是帮助?
  • 楚先生喊我闪婚后

    楚先生喊我闪婚后

    “老公,有人欺负你老婆!”十八线小明星夏织晴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三天内,闪婚嫁给A市最有钱最有势的楚二少,一张结婚证绑她回家,从此她的星途步步高升,开挂逆袭到停不下来,外界传闻阴戾残忍的男人简直是把她宠上天。结果,夏织晴每天早上迟到,丢了最重要的代言。小娇妻怒了,“我要离婚,我要去工作!”某人温柔的抱住她,“老婆,楚二少夫人就是你最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