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400000012

第12章 (六国) (1)

第五卷(六国) (1)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

羯若鞠阇国 阿踰陀国

阿耶穆佉国 钵逻耶伽国

憍赏弥国 鞞索(山格反)迦国

羯若鞠阇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殑伽河。其长二十余里。广四五里。城隍坚峻台阁相望。花林池沼光鲜澄镜。异方奇货多聚于此。居人丰乐家室富饶。华果具繁稼穑时播。气序和洽风俗淳质。容貌妍雅服饰鲜绮。笃学游艺谈论清远。邪正二道信者相半。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天祠二百余所。异道数千余人。

羯若鞠阇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罗(唐言花宫)王号梵授。福智宿资文武允备。威慑赡部声震邻国。具足千子智勇弘毅。复有百女仪貌妍雅。时有仙人居殑伽河侧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游禽栖集遗尼拘律果于仙人肩上。暑往寒来垂荫合拱。多历年所从定而起。欲去其树恐覆鸟巢。时人美其德号大树仙人。仙人寓目河滨游观林薄。见王诸女相从嬉戏。欲界爱起染着心生。便诣华宫欲事礼请。王闻仙至躬迎慰曰。大仙栖情物外何能轻举。仙人曰。我栖林薮弥积岁时。出定游览。见王诸女染爱心生。自远来请。王闻其辞计无所出。谓仙人曰。今还所止请俟嘉辰。

仙人闻命遂还林薮。王乃历问诸女无肯应娉。王惧仙威忧愁毁悴。其幼稚女候王事隙。从容问曰。父王千子具足万国慕化。何故忧愁如有所惧。王曰。大树仙人幸顾求婚。而汝曹辈莫肯从命。仙有威力能作灾祥。傥不遂心必起瞋怒。毁国灭祀辱及先王。深惟此祸诚有所惧。稚女谢曰。遗此深忧我曹罪也。愿以微躯得延国祚。王闻喜悦命驾送归。既至仙庐。谢仙人曰。大仙俯方外之情。垂世间之顾。敢奉稚女以供洒扫。仙人见而不悦。乃谓王曰。轻吾老叟配此不妍。王曰。历问诸女无肯从命。唯此幼稚愿充给使。仙人怀怒。便恶咒曰。九十九女一时腰曲。形既毁弊毕世无婚。王使往验果已背伛。从是之后便名曲女城焉。

今王本吠奢种也。字曷利沙伐弹那(唐言喜增)君临有土。二世三王。父字波罗羯罗伐弹那(唐言作光增)兄字曷逻阇伐弹那(唐言王增)王增以长嗣位以德治政。时东印度羯罗拏苏伐刺那(唐言金耳)国设赏迦王(唐言月)每谓臣曰。邻有贤主国之祸也。于是诱请会而害之。人既失君国亦荒乱。时大臣婆尼(唐言辩了)职望隆重。谓僚庶曰。国之大计定于今日。先王之子亡。君之弟仁慈天性。孝敬因心。亲贤允属。欲以袭位。于事何如。各言尔志。众咸仰德尝无异谋。于是辅臣执事咸劝进曰。王子垂听。先王积功累德光有国祚。嗣及王增谓终寿考。辅佐无良弃身雠手。为国大耻下臣罪也。物议时谣允归明德。光临土宇克复亲雠。雪国之耻光父之业。功孰大焉。幸无辞矣。王子曰。国嗣之重今古为难。君人之位兴立宜审。我诚寡德父兄遐弃。推袭大位其能济乎。物议为宜敢忘虚薄。今者殑伽河岸有观自在菩萨像。既多灵鉴愿往请辞。

即至菩萨像前断食祈请。菩萨感其诚心现形问曰。尔何所求。若此勤恳。王子曰。我惟积祸。慈父云亡重兹酷罚。仁兄见害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希圣旨。菩萨告曰。汝于先身在此林中。为练若苾刍。而精勤不懈。承兹福力为此王子。金耳国王既毁佛法。尔绍王位宜重兴隆。慈悲为志伤愍居怀。不久当王五印度境。欲延国祚当从我诲。冥加景福邻无强敌。勿升师子之座勿称大王之号。于是受教而退。即袭王位自称曰王子。号尸罗阿迭多(唐言戒日)于是谓臣曰。兄雠未报邻国不宾。终无右手进食之期。凡尔庶僚同心戮力。遂总率国兵讲习战士象军五千。马军二万。步军五万。自西徂东征伐不臣。象不解鞍人不释甲。于六年中臣五印度。既广其地更增甲兵。象军六万。马军十万。垂三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务修节俭。营福树善忘寝与食。令五印度不得噉肉。若断生命有诛无赦。于殑伽河侧建立数千窣堵波。各高百余尺。

于五印度城邑乡聚达巷交衢建立精庐。储饮食止医药。施诸羁贫周给不殆。圣迹之所并建伽蓝。五岁一设无遮大会。倾竭府库惠施群有。唯留兵器不充檀舍。岁一集会诸国沙门。于三七日中以四事供养。庄严法座广饰义筵。令相摧论校其优劣。褒贬淑慝黜陟幽明。若戒行贞固道德淳邃。推升师子之座。王亲受法。戒虽清净学无稽古。但加敬礼示有尊崇。律仪无纪秽德已彰。驱出国境不愿闻见。邻国小王辅佐大臣。殖福无殆求善忘劳。即携手同座谓之善友。其异于此面不对辞。事有闻议通使往复。而巡方省俗不常其居。随所至止结庐而舍。唯雨三月多雨不行。每于行宫日修珍馔。饭诸异学僧众一千婆罗门五百。每以一日分作三时。一时理务治政。二时营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初受拘摩罗王请曰。自摩揭陀国往迦摩缕波国。时戒日王巡方在竭朱嗢祇逻国。命拘摩罗王曰。宜与那烂陀远客沙门速来赴会。于是遂与拘摩罗王往会见焉。戒日王劳苦已曰。自何国来将何所欲。对曰从。

大唐国来请求佛法。王曰。

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王曰。尝闻摩诃至那国有。

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

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民庶荷其亭育。咸歌。

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

大唐国者岂此是耶。对曰。然至那者前王之国号。

大唐者我。

君之国称。昔未袭位谓之。

秦王。今已承统称曰。

天子。前代运终群生无主。兵戈乱起残害生灵。

秦王天纵含弘心发慈愍。威风鼓扇群凶殄灭。八方静谧万国朝贡。爱育四生敬崇三宝。薄赋敛省刑罚。而国用有余氓俗无穴。风猷大化难以备举。戒日王曰。盛哉。彼土群生福感圣主。时戒日王将还曲女城设法会也。从数十万众在殑伽河南岸。拘摩罗王从数万之众居北岸。分河中流水陆并进。二王导引四兵严卫。或泛舟或乘象。击鼓鸣螺拊弦奏管。经九十日至曲女城。在殑伽河西大花林中。是时诸国二十余王。先奉告命各与其国髦俊沙门及婆罗门群官兵士来集大会。王先于河西建大伽蓝。伽蓝东起宝台。高百余尺。中有金佛像量等王身。台南起宝坛为浴佛像之处。从此东北十四五里别筑行宫。是时仲春月也。从初一日以珍味馔诸沙门婆罗门。至二十一日。自行宫属伽蓝。夹道为阁穷诸莹饰。乐人不移雅声递奏。王于行宫出一金像。虚中隐起高余三尺。载以大象张以宝幰。戒日王为帝释之服。执宝盖以左侍。拘摩罗王作梵王之仪。执白拂而右侍。各五百象军被铠周卫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戒日王以真珠杂宝及金银诸花。随步四散供养三宝。先就宝坛香水浴像。王躬负荷送上西台。

以诸珍宝憍奢耶衣数十百千而为供养。是时唯有沙门二十余人预从。诸国王为侍卫。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确微言抑扬至理。日将曛暮回驾行宫。如是日送金像导从如初。以至散日。其大台忽然火起。伽蓝门楼烟焰方炽。王曰。罄舍国珍奉为先王建此伽蓝。式昭胜业寡德无佑。有斯灾异咎征若此。何用生为。乃焚香礼请。而自誓曰。幸以宿善王诸印度愿我福力禳灭火灾。若无所感从此丧命。寻即奋身跳履门阃。若有扑灭火尽烟消。诸王睹异重增祇惧。已而颜色不动辞语如故。问诸王曰。忽此灾变焚烬成功。心之所怀意将何谓。诸王俯伏悲泣。对曰。成功胜迹冀传来叶。一旦灰烬何可为怀。况诸外道快心相贺。王曰。以此观之。如来所说诚也。外道异学守执常见。唯我大师无常是诲。然我檀舍已周心愿谐遂。属斯变灭。重知如来诚谛之说。斯为大善无可深悲。于是从诸王东上大窣堵波。登临观览方下阶陛。忽有异人持刃逆王。王时窘迫却行进级。俯执此人以付群官。是时群官惶遽不知进救。诸王咸请诛戮此人。戒日王殊无忿色。止令不杀。王亲问曰。我何负汝为此暴恶。对曰。大王德泽无私中外荷负。

然我狂愚不谋大计。受诸外道一言之感。辄为刺客首图逆害。王曰。外道何故兴此恶心。对曰。大王集诸国倾府库。供养沙门镕铸佛像。而诸外道自远召集不蒙省问。心诚愧耻。乃令狂愚敢行凶诈。于是究问外道徒属。有五百婆罗门。并诸高才。应命召集。嫉诸沙门蒙王礼重。乃射火箭焚烧宝台。冀因救火众人溃乱。欲以此时杀害大王。既无缘隙。遂雇此人。趋隘行刺。是时诸王大臣请诛外道。王乃罚其首恶余党不罪。迁五百婆罗门出印度之境。于是乃还都也。城西北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如来在昔于此七日说诸妙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小窣堵波。说法窣堵波南临殑伽河有三伽蓝。同垣异门。佛像严丽僧徒肃穆。役使净人数千余户。精舍宝函中有佛牙。长余寸半。殊光异色朝变夕改。远近相趋士庶咸集。式修瞻仰日百千众。监守者繁其諠杂。权立重税。宣告远近。欲见佛牙输大金钱。然而瞻礼之徒寔繁其侣。金钱之税悦以心竞。每于斋日出置高座。数百千众烧香散华。华虽盈积牙函不没。伽蓝前左右各有精舍。高百余尺。石基砖室。其中佛像众宝庄饰。或铸金银。或镕□石。二精舍前各有小伽蓝。

伽蓝东南不远有大精舍。石基砖室。高二百余尺。中作如来立像。高三十余尺。铸以□石饰诸妙宝。精舍四周石壁之上。雕画如来修菩萨行。所经事迹备尽镌镂。

石精舍南不远有日天祠。祠南不远有大自在天祠。并莹青石俱穷雕刻。规摹度量同佛精舍。各有千户充其洒扫。鼓乐弦歌昼夜无徙。

大城东南六七里殑伽河南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在昔如来于此六月说身无常苦空不净。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又有如来发爪小窣堵波。人有染疾至诚旋绕。必得痊愈蒙其福利。大城东南行百余里至纳缚提婆矩罗城。据殑伽河东岸。周二十余里。华林清池互相影照。

纳缚提婆矩罗城西北殑伽河东有一天祠。重阁层台奇工异制。城东五里有三伽蓝。同垣异门。僧徒五百余人。并学小乘说一切有部。伽蓝前二百余步。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高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七日说法。中有舍利时放光明。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

伽蓝北三四里临殑伽河岸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昔如来在此七日说法。时有五百饿鬼。来至佛所闻法解悟舍鬼生天。

说法窣堵波侧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复有如来发爪窣堵波。自此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殑伽河南至阿踰陀国(中印度境)。

同类推荐
  • 孔子家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孔子家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孔子家语》是一部了解和研究孔子的重要著作,是研究孔子的必读之书。如要真正走近孔子,并理解他,则要从《孔子家语》入手。本书稿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答和言谈行事,以及孔子与各诸侯国君的问答。文字严谨,内容充实,有助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孔子的思想,进一步走进孔子,也有助于推动早期儒学的研究。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朝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从开始编撰到停笔花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到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政权的兴衰,看到帝王将相们的处世之道、为政之法,以及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沉浮、悲欢离合。由于篇幅有限,本书仅从原著所记的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遴选其中精彩、典型的故事,以供读者朋友们窥一斑而见全豹。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六卷,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所著。收录了书答、杂述、读史等文章及诗作,体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李贽对儒家经典和假道学家进行了猛烈批评,表现出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斗争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写出的谈佛论道之文,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该书出版后,历遭封建统治者的查禁焚毁。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焚书》仍有多种版本传世。此次出版的《焚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一种,是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普及版本。注释精准,译文简明。
热门推荐
  •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沌的龙魂之歌

    混沌的龙魂之歌

    虚无之中,创世龙神运用无上神力创造了世界与万物,他以自己为模版创造了人类与巨龙,留下了魔法与灵气,经过不断的发展,人类的文明飞速进步,随着思想的不断进步换来的是那宛如黑洞一般无法填满的欲望。他们渐渐把目光投向了世界的霸主,龙族。为了得到强大的力量和更宽广的领土,人类展开了与巨龙的战争。世间的秩序被渐渐打破,异世界的魔种把野心慢慢的伸向这个世界,为了防止世界被魔种破坏,龙神用本源之力创造了光明、黑暗和混沌三头守护巨龙,希望他们来平衡人类的秩序。为了阻止异世界魔种的入侵,创世三龙展开了艰难的抗争之战,一首高昂的龙魂之歌已经奏响。
  • 都市之原来我是帝二代

    都市之原来我是帝二代

    人生低谷的冷轩突然遇到了亲爹,亲爹还是玄天界至高无上的冷天帝,可这还不止,他还有九十九位性格各异的哥哥姐姐...“姐给你抓了条龙...”“弟弟,父王早就在这个世界给你铺好了路,你的身份很恐怖,这点钱先用着...”叮~银行卡到账99999999...
  • Ta是我同桌

    Ta是我同桌

    “余安之,‘安之若素’的安之”“顾怀瑾,‘怀瑾握瑜’的怀瑾”顾怀瑾:“安之,你知道什么叫‘徐徐图之’吗?”余安之:“怀瑾,你知道什么叫‘先发制人’吗?”一部简单的关于青春的小故事,没有苦大仇深的误会,只有点点滴滴的前进历程。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

    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

    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望自己能够摒弃这种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不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紧扣拖延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希望为广大拖延者提供帮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Elusive Pimpernel

    The Elusive Pimper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
  • 古穿今之七十年代

    古穿今之七十年代

    古代公主宓妃穿成了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女知识青年,住猪棚,割麦子,挣工分,遇上了两个同样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女孩子,从此开始了三个女人的战争。但小公举心眼活泛,为了从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里脱离出来,选择和一个退役特种兵结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