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200000007

第7章 家族工厂破产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

——诺贝尔

(一)

1852年7月,阿尔弗雷德结束了旅行生活,带着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回到了圣彼得堡的家中。

一家人都欢欢喜喜地为他接风洗尘,母亲的脸上依然带着慈爱的微笑,父亲依旧还是那副精力充沛的样子,罗伯特和路德维希看上去则成熟了许多,小弟弟埃米尔也长高了。终于见到了分别两年的亲人,阿尔弗雷德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出国游历的这两年当中,阿尔弗雷德先后去过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回国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位精通德、英、法及俄语的学者、受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了。

刚刚回到家中安顿下来,阿尔弗雷德便迫不及待地询问父亲工厂的情况。这两年,父亲的事业又扩大了,工厂也已经改名为“诺贝尔父子机械铸造厂”。当时,俄国的第一条铁路使用的铁器制品,俄国军舰所使用的大炮和蒸汽机等,都是由父亲的工厂生产的。在19世纪50年代建造的几艘军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仍然服役,这表明诺贝尔的这家工厂产品质量是相当高的。

听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阿尔弗雷德的心早就飞到父亲的工厂了,期待可以早点到工厂中大干一场。

其实,在此之前,阿尔弗雷德对父亲工厂中生产的大量武器一直持怀疑、不解甚至是反感的态度。阿尔阿尔弗雷德认为,自己选择科学研究的道路应该是为人类带来幸福,为世界文明发展出力的,而家族事业的发展却似乎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

带着自己的疑问,阿尔弗雷德与父亲长谈了一次。父亲颇具哲理的观点解除了阿尔弗雷德心中的疑惑,并且影响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父亲说:

“孩子,武器可以制造和平!我们可以不制造武器,但不能阻止其他国家拥有武器,所以一旦发生了战争,我们就没有还手之力。武器并不是导致战争的直接原因,我们制造的武器如果非常强大,强大到只要一使用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毁灭敌我双方,这样也许就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

父亲的这番话解开了阿尔弗雷德的心结,因此在回到圣彼得堡的第二天,他就怀着极大的热情到工厂上班了。

阿尔弗雷德先从最简单的实习生开始,除了学习各类机械车床的操作之外,还学习一些机床的修理和故障的排除等知识。这些笨重的粗活儿常常会将人弄得满身油污,但阿尔弗雷德却做得津津有味。

在工作之余,阿尔弗雷德还到大哥罗伯特那里学习一些办公室业务方面的工作,并将钢铁和机械的各种价格记录下来,做成账目或统计报表,进而研究公司业务经营方面的诀窍。

每当夜深人静,家人都已经休息时,阿尔弗雷德还在孜孜不倦地阅读各种有关火药和机械制造方面的书籍,并不断研究机械改良设计和研发新产品。

同时,他还尝试着做一些化学试验。在国外求学期间,阿尔弗雷德有机会阅读了大量的化学参考书,这些书籍让他回忆起小时候玩火药的情景来,因此长大后对这方面的研究依然痴迷不已。

(二)

阿尔弗雷德每天都要超负荷地工作,这让他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圣彼得堡漫长的冬季已经接近尾声,次年4月,春天的气息已然悄悄地降临到了圣彼得堡。

但是,阿尔弗雷德的食欲却明显地下降,身体消瘦,最终胃病犯了,并且病情相当严重,根本无法再工作。

在父母的一再坚持下,1854年夏,阿尔弗雷德被送到波希米亚的弗兰第斯巴特温泉去疗养。

靠近阿尔卑斯山的这个小镇,空气新鲜,风景秀丽,每天可以纵观群山、浸泡温泉、沐浴阳光。医生认为,那里温暖舒适的环境对阿尔弗雷德的病情恢复很有帮助。

在弗兰第斯巴特期间,阿尔弗雷德经常到野外和林中散步,到梅拉伦湖去钓鱼,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阿尔弗雷德的健康也在快速恢复。他希望自己可以尽快康复起来,回到家中帮助父亲打理工厂的事务。而此时,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工厂接受了俄国国防部的大量订单,父亲伊曼纽尔也同样急于要他回来帮忙。

于是,身体刚刚恢复的阿尔弗雷德回到了圣彼得堡的家中,全家人都乐不可支,庆祝阿尔弗雷德的身体恢复健康。其实,在疗养的这段时间里,阿尔弗雷德并没有完全闲下来,而是学习了德语,并且德语已经说得相当流利了。

阿尔弗雷德又回到了父亲的工厂。在工厂中,阿尔弗雷德与哥哥们既是父亲的好帮手,又有广阔的天地进行实践训练。而他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不断提高自己。路德维希·诺贝尔在晚年时曾经写道:

“我在任何一家工厂,都没有像1854年到1860年那段时间那样具有旺盛的精力,才艺也得到充分发挥。这几年简直是忙个不停地发狂工作。假如说世上还有卖劲大而报酬微的事,那么,我也毫不怀疑。”

与其他年龄差不多的人相比,不管是在知识还是在精神方面,阿尔弗雷德都已经明显地出人头地了。他是一位经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他是一位精通德语、英语、法语以及瑞典语和俄语的语言学家;他有着强烈的文学爱好,特别是对英国文学非常感兴趣;他的人生观的基本面貌也已经充分发展形成了。从这一时期的通信中,人们可以看出,此时的阿尔费德勒已经成长为一个早熟、聪明、多病、富于幻想和性格孤独的内向青年了。

然而,随着1856年3月《巴黎和约》的签订,克里米亚战争在也俄国战败的结局之下结束了。曾向诺贝尔工厂订货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死去了,新政府撕毁了全部的订货合同,在战争中一再扩大的工厂设备一下这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这家拥有1000多名雇员的大规模工厂突然遭到了厄运。

对于这场战争,22岁的阿尔弗雷德在1855年9月13日寄往瑞典的一封信中写道:

“这个地方当然不会给我留下任何一种愉快的回忆。”

一度繁荣忙碌的诺贝尔工厂终于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停工了。诺贝尔父子工厂迅速转产,只生产蒸汽机这种产品。伊曼纽尔为航行于伏尔加河和里海的首批班轮设计生产了20台蒸汽机,但工厂仍然处于困窘而难以自拔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精通外语的阿尔弗雷德被派往伦敦和巴黎,去见那些可能愿意提供贷款的银行老板。

可是,非常不幸,阿尔弗雷德空手而归。在1858年。在那些毫无同情之心的债主摆布下,伊曼纽尔只有再次宣告破产。

1859年,在移民到俄国的二十多年来,对俄国机械工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伊曼纽尔不得不离开俄国,回到家乡瑞典去了。

回到瑞典时,伊曼纽尔同22年前刚到俄国时一样贫穷。而同他一起回国的,有他的妻子卡罗琳娜和他们在俄国出生的三个孩子中唯一一个活着的儿子埃米尔。

(三)

父亲伊曼纽尔离开俄国后,为了尽可能地挽回一点局面,把熟悉工厂事务的三个儿子留在了圣彼得堡。

1860年,留在俄国的罗伯特和路德维希合租了缪勒将军的一所住宅,并且设立了一个办事处。这里的房租并不便宜,两人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为了维持面子,不至于在债主和顾客心中的声誉一落千丈。

但房租却是一件让兄弟俩很为难的事,为了省钱,兄弟俩的生活十分简朴,罗伯特每天的生活费用都不超过一卢布。而阿尔弗雷德又经常患病,有一次又患上了急性肋膜炎,罗伯特和路德维希没有钱给他医治,简直是焦急万分。

罗伯特是一名建筑师,因此工厂破产后,他开始在外面承办各项建筑业务。1860年的大部分时间,罗伯特都从事着重建科里洛夫轮船的工作,后来这艘轮船航行在圣彼得堡附近,但由于经营业绩不好,这年秋天,罗伯特又将它改造成为水上锯木厂。

1861年,罗伯特与一位芬兰的女子结婚了。由于妻子不喜欢住在俄国,加上自己的事业也不理想,半年后他们便离开了圣彼得堡前往赫尔辛基定居了。

在父亲伊曼纽尔离开俄国回瑞典时,法庭指定路德维希清理诺贝尔父子工厂的债务。精明能干的路德维希干得很出色,使所有的债主都感到很满意,并因此取得了5000卢布的奖金。

不久,路德维希就开始创办自己的事业,用大部分的所得奖金在距离圣彼得堡不远处的威布尔格建立了一家小工厂,靠着过去诺贝尔一家与军方的交情,得到了不少订单。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保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英雄托特勒本现在已经擢升为陆军工程署的监督人。他觉得以前亏待了诺贝尔一家,因此现在答应路德维希,会将陆军部门的大量订单都交给路德维希的工厂来完成。正是依靠这家小工厂,路德维希的事业开始日渐发展起来。

路德维希工厂主要生产各种兵器和战时应用的物资,如步枪、手枪、大炮、炮架、水雷、地雷及其他军事装备等。但是,路德维希也意识到,自己的工厂并不能完全依赖军用物资,父亲工厂的破产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他还大量生产其他产品,如工业上的生产工具钻床、镗床等。

在1860年到1870年的这10年间,路德维希都致力于制造步枪和手枪。在1867年到1870年,按照当时先进的克尔和克林卡的方法,路德维希的工厂制成了滑膛枪10万支。这种枪是从前膛装弹改为后膛装弹的。路德维希还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枪膛装弹的方式,尽管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一改进却是关于装弹问题最有意义的一项发明。

1871年,路德维希又与幼年时的朋友比德林陆军上尉奉命在伯尔姆附近的伊舍夫国家工厂组织生产了20万支来复枪。

两人共承租工厂8年,一切机械用具都由路德维希的工厂提供,同时他还亲自监督工厂的工程师和工头们指挥生产。而政府也不断增加订单量,结果8年内共生产来复枪45万支,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军队“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来说说阿尔弗雷德。在1857年时,虽然父亲的工厂已经濒临破产,但阿尔弗雷德还在那里工作。而他在技术上的第一个发明,也是在1857年自行设计的气量表,在圣彼得堡还取得了专利。1859年,他又发明了流体计测器和气压计,并获得了专利。

虽然这几项发明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但却已经显露出阿尔弗雷德的发明天赋。此后,阿尔弗雷德又专门投身于炸药的研究,并为此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同类推荐
  • 血洒虎门的抗英将领关天培

    血洒虎门的抗英将领关天培

    本书介绍了爱国将领关天培的生平,内容包括:一代名将的成长经历、海运漕米、督建虎门三重门户、查禁鸦片、重振虎门雄威、整顿训练水师、激战英夷等。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千古英雄

    千古英雄

    郑成功既是一个顶级英雄,又是一个完人。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品德高尚,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人物。郑成功最突出的是忠君爱国,在国难当头时他挺身而出,力挽狂辛阑;劝降面前,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是中国人民族气节的典范。占领金门、厦门后,他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挥师北上抗清复明,志在中兴,可见他对国对人民的忠心。更可贵的是,收复台湾时,危难之际,他身先士卒,导航在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既有雄心壮志,又善于隐忍磨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枕戈泣血十六年终于收复了台清。更难得的是他既是大将,又是模范丈夫,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他还是个孝子,是个忠孝两全的人。他既指挥作战,又体恤下士。他是一个最关爱兵士的将领。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热门推荐
  • 万界作死见闻录

    万界作死见闻录

    自从穿越激活了这个时常卡顿恶意满满的垃圾系统后,凡仁就时常纳闷,自己当初咋就没死透呢!这是主角作死后穿越到落魄神明扎堆的世界里,带着时常卡顿的落魄系统调戏各路神明继续作死的故事。
  • 系穿萌妃打脸日常

    系穿萌妃打脸日常

    “噗叮!欢迎来到游戏之家!”现代中二少女张忆铭和苏心如打游戏无意触发新技能,又通过这里进入游戏世界,在这里做任务,赚A币,哈哈哈哈(这是什么黑科技)攻略男主好妖孽,哎呀呀!受不了(心里狂笑)什么!还有斗智斗勇战小三?切!那么多宫斗剧又不是白看的!唉~,应该还能回去吧?
  •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选择了二战前后的52位外国将帅,对其爱情、婚姻、家庭、爱好及退休生活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记叙,其中有许多令人称奇、感动、捧腹、回味,也有一些令人叹息、同情、生厌、可笑,读来感到回味无穷。将帅是军队的骨干和核心,是构成军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军事历史,就要了解将帅及其个人生活。因为,将帅的个人生活可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其个人生活状况往往还可能决定将帅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
  • 我们只拥有黑夜

    我们只拥有黑夜

    谢艺华在纽约的去世消息传回国内后,她曾经的爱人和她的妹妹在回老家的火车上相遇,两人各自回忆了这个人……三个人,三个国家的回忆与追寻。一段关于爱与流浪的故事。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怪味俄罗斯

    怪味俄罗斯

    如今六十岁左右的读书人,或轻或重,可能都有点儿俄罗斯情结。这种情结一旦形成,会如影相随,相伴终生,甚至会影响你的人生道路、艺术趣味、生活方式。由此可见,文学艺术的影响,多么深刻久远绵长,难怪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格外重视文艺的作用。余生也晚,在中苏蜜月时代,还是个孩子,说句没出息的话,最初对苏联的好感,不是来自歌曲、电影、文学、绘画,而是来自饼干。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上小学三年级时,大姐夫从苏联回国探亲。他是我县第一个留苏学生,个子很高,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 弃后之重生情缘

    弃后之重生情缘

    她是芳华绝代的艳后,尊贵的地位与荣耀,带给她的却是无尽的折磨……只是渴求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挚感情,难道,这也是奢望……无情遭弃,涅盘重生,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离奇的命运……她,绝世的美貌并没有为之带来幸福,陷害,漂泊如影随行他,一国之君,冷漠残酷,狠绝毒辣,人生充满着憎恨与报复他,性格怪异,医术超群,俊美无铸却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他,妖冶绝情,霸道自负,放荡不羁,他们在冥冥之中相互纠葛,谁才是她注定的宿命……
  • 艇斋小集

    艇斋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兽之家

    兽之家

    在昌彦面前摆满了料理盘。由于每一盘都只是动过几下筷子,所以服务生们似也没瓣法端走。但,紧接着却又是新的一盘料理上桌了。他小心避开周遭人们的眼光,向服务生使了使眼色,低声要求服务生端走全部餐盘。坐在邻座的妻子眼睛发亮,说:“是烤肉呢!”并肩坐在妻子对面的双胞胎女儿们则齐声叫着:“哇,是肉呢!”可能是新郎那边的亲戚吧!坐在隔壁圆桌的客人们皆面带微笑,望着双胞胎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