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300000004

第4章 无名的印刷工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富兰克林

(一)

詹姆斯比富兰克林大9岁,早年曾在伦敦学习印刷技术,学成后购买了印刷机和铅字返回到波士顿,开起了一家印刷所。

富兰克林遵从父亲的决定,并且还按照当时的惯例与哥哥签订了正式的师徒合同,由父亲作为公证人。合同规定,富兰克林自签约之日起,便以学徒的身份跟随哥哥学习印刷技术,并为詹姆斯的印刷所服务,直至年满21周岁为止。在学徒期间,他必须忠实地服从师傅,保守其秘密,执行其命令,并且不得酗酒、赌博、缔结婚约等,所有言行都要忠实于师傅。同时,师傅应指导学徒学好技术,向学徒提供饮食、住宿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约赛亚还为小富兰克林交纳了10英镑的学费,母亲则花了几个晚上为他缝制了崭新的工装——一件褐色的皮围裙。

就这样,一纸契约将兄弟二人的关系变成了师徒。这位未来共和国的缔造者,从12岁起就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詹姆斯是个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很强烈的人。他以师傅的身份严格管教约束自己的这个聪明的小弟弟,其严厉程度近于苛刻。不过,学习印刷技术对富兰克林来说并不难,他很快就精通了铅字排版、油墨印刷和装订切裁等基本工艺,还不断自己钻研思考,对设备和工艺等进行改造。

当时,仅有1.2万人的波士顿已经有几家印刷所了,所以开始时詹姆斯的生意并不太好做,他只能印一些宗教宣传品和为数不多的教科书等。

到1719年,詹姆斯揽到了印刷《波士顿邮报》的业务,前后一共印过40期。后来从1721年8月起,他又办起了自己的报纸《新英格兰报》,印刷业务也开始稳步发展起来。这时,心灵手巧的富兰克林已经掌握了印刷技术,成为哥哥的得力帮手。

不过,在学习印刷技术的同时,富兰克林也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习。十三四岁正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年龄,热爱文学的富兰克林又迷上了诗歌,梦想自己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大诗人。因此在工作之余,他开始冥思苦想,用稚嫩的语言写出了一些自以为很不错的诗句,还拿给伯父本杰明看。本杰明对富兰克林的诗句大加赞赏,还把自己以前写的诗作手稿送给富兰克林。

但父亲约赛亚却不赞成富兰克林写这些“没用的东西”。他告诫富兰克林说:

“诗歌需要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美妙的意境,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哗众取宠,就是无病呻吟。”

所以,约赛亚劝儿子放弃做诗人的打算。在父亲的点拨下,富兰克林的创作冲动便转向了散文。散文题材广泛,形式灵活,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文体,一些着名的作家都是从散文开始起步的。富兰克林又开始不间断地进行散文习作,用一种纯朴自然的文风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

日后,富兰克林成长为一名着名的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一定程度上与他那措辞优美、逻辑严密而又活泼流畅的文笔有很大的关系。多年后,他在自己的自传中承认:

“散文创作在我的一生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是推进我进步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

在当时,星期天是大家进教堂做礼拜的日子。对这规矩,约赛亚一家一直都严格遵守。但哥哥詹姆斯除了在工作上对富兰克林管得严厉之外,对祈祷之事并不怎么上心。于是,每个星期天就成了富兰克林尽情读书的日子。

由于受新兴宗教观的影响,再加上他的特殊生活方式,富兰克林渐渐成为一名自然神论者。也就是说,他承认上帝的存在,以及上帝创造万物和人类的决定性作用;但他认为,世界既然已被造就,上帝就不再干预自然进程和人类行为了,人类及宇宙万物也应自行按照自然法则运行。

事实上,富兰克林这种观点就是一种隐蔽的无神论,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的宗教观。对于这种观念,约赛亚是难以容忍的。但等他发现后,对儿子已经感到无能为力了。

其实,富兰克林并不是反对做礼拜,而是更相信自己的悟性。他希望通过读书和思考,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探索人生。因此,他也抓紧一切时间锲而不舍地学习。

在艰苦的自学中,富兰克林不仅掌握了在学校期间没有学好的数学,还自学了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那就是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成就一番对人民有益的事业。

在哥哥詹姆斯的《新英格兰报》办起来之后,富兰克林便跃跃欲试。他的内心充满了创作的激情,想自己写一些散文发表到报纸上,可又担心遭到哥哥的拒绝。于是,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1722年4月2日,《新英格兰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为“沉默的多古德”的散文。这篇文章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名叫多古德的人坎坷的人生经历:

她出生在一艘来自新英格兰的船上,父亲死于航行的途中,全靠母亲艰难地将她养大。后来,她跟随一名善良博学的牧师学习写作、计算和缝纫技术,又与这位恩人结为眷属。但不幸的是,在生下3个孩子后,多古德又成了寡妇。

这篇散文构思精巧,文笔流畅,宛若一首凄婉动人的抒情诗,在平铺直叙之中向读者展示了世间的许多美好的品德。

作者还通过该文的主人公多古德说出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我仇恨罪恶,以美德为友;我主张博爱,宽恕个人的伪善。我真诚地热爱丈夫和所有的人,与专制政府和集权为敌。……为了将来,我要扫除一切阻碍我为同胞效力的障碍。

文中多古德夫人的命运招致了读者普遍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那段震撼人心的话语更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人们相互传阅,以先睹为快。哥哥詹姆斯和朋友们也都对多古德的文章大加赞赏,这不仅因为文章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更因为文章的成功增加了报纸的销量,为印刷所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多古德这个人到底是谁,因为当时许多撰稿者都用笔名,而且这篇文章又是从门缝中悄悄塞到印刷所里来的。显然,多古德肯定是不希望人们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此后,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许多次,署名为“沉默的多古德”的稿件也都被一一采用了,刊登在《新英格兰报》上。最后,直到《哈佛学院之梦》一文发表后,多古德的真实身份才被揭穿。这是因为其中的一段话引起了詹姆斯的注意,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贫穷和财富把守着学院的大门,“学问”坐在一个高高的宝座之上,只有一步步通过艰难的台阶,才能最终到达那里。无数人倚仗父母的钱财和权势架桥铺路,艰难地踏入了“学问”的盛典,最终学会了“如何保持自己的优雅姿势和绅士派头”,然后“仍然像个傻瓜一样原路返回,变得更加狂妄自大,自命不凡”。

这是伊索笔下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的感受,实在与多古德的寡妇身份不相符。这分明就是富兰克林对不能进入高等学府所表露出来的愤怒和遗憾,也是对那些缺乏真才实学却徒有虚名的“学者们”的一种嘲讽和抗议。

詹姆斯终于发现了秘密所在,他马上找到富兰克林质问。在哥哥的严厉逼问之下,富兰克林终于吐露了实情——“沉默的多古德”就是自己。

詹姆斯认为自己受到了富兰克林的欺骗和愚弄,因此恼羞成怒,甚至动手打了富兰克林。但富兰克林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坚毅的性格,从不向任何暴力和强权低头。他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因此这点皮肉之苦是不能熄灭他内心那种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希望之火的;相反,这种刺激反而更加激励他勇往直前,与专横愚昧、暴虐偏见作斗争的勇气。

(三)

《新英格兰报》自从1721年8月7日创刊以来,刊登的通常都是一些思想激进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世事尖刻的批评和嘲讽使广大民众都纷纷拍手称快,但却激怒了当地的权势阶层,引起了地方当局的注意。

1722年6月11日,《新英格兰报》刊登了一篇虚构的从新港寄出的信,信中称有人看到海盗在那一带海域出没。文章刊出后,马萨诸塞参事会便以蔑视当局为借口,下令逮捕了詹姆斯,随即将他投入到波士顿的石筑监狱里。他们还把富兰克林抓去严加逼问,但富兰克林不为所动,没有被淫威吓倒。不久,他就被释放了。

一个月后,波伊尔斯顿医生为詹姆斯出具了健康证明,称詹姆斯的健康因监禁受到了损害。这样,被疾病缠身、形销骨立的詹姆才被释放出来。

在哥哥詹姆斯被关押的一个多月中,富兰克林独自继续出版《新英格兰报》。而且,哥哥的入狱也让富兰克林进一步看清了专制暴政的丑恶嘴脸,也更加坚定了他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决心。

在这段日子中,他的第八篇署名为“沉默的多古德”的文章标题为《一篇伦敦杂志的摘要》,文中也写出了他的心声:

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智慧;而没有公众自由,就没有言论自由。这是每个人的权利。正是由于这种权利,才不能损害或控制他人的这一权利……谁要颠覆一个国家的自由,必先压制言论自由。

……一段日子以来,我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一个州来说,危害更多的是虚伪地声称忠实于宗教还是公开地亵渎神圣。但是,最近的一些这种性质的思想让我倾向于认为两者中伪君子更为危险,尤其是如果这个人还占据着政府的职位的话。……如果在新英格兰我们有了或像是有了这样的例子,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好地证明我们对宗教和国家的爱,那就是:把骗子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受骗者醒悟过来!

很显然,富兰克林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力支持自己的哥哥。

詹姆斯出狱后,并没有改变初衷,《新英格兰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的面貌依然如故。1723年1月14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更加严厉的文章,其中写道:

“有不少人看上去比一般人更信宗教,但在几件事情中却比那些声称一点也不信教的人恶劣得多。”

这一下又捅了马蜂窝,马萨诸塞参事会再也不能容忍詹姆斯的报纸了。他们马上下令“禁止詹姆斯·富兰克林继续出版《新英格兰报》或其他任何此类性质的文件或小册子,除非事先经过本省秘书的检查和同意”。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詹姆斯和朋友们举行了一次会议,商讨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最后经过协商,大家认为可以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义继续把报纸办下去。为此,他们还商定将当初签订的师徒合同还给富兰克林,并解除合同规定的一切业务,以便不引起州议会的非难,指责詹姆斯仍在通过自己的学徒办报。同时,为保障詹姆斯作为实际老板和师傅的权益,双方又另外签订一份新的合同,但这份合同不予公开。

就这样,《新英格兰报》开始以小富兰克林的名义继续发行。这一时期,富兰克林主编的《新英格兰报》办得十分红火,在波士顿街头成了抢手的报纸,供不应求。

然而,两兄弟在与殖民当局作斗争时心心相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性格却是格格不入。现在又牵扯到利益,积怨和矛盾也日渐加深,最终达到不能相容的地步。

富兰克林想趁新契约签订之时摆脱哥哥的控制,另谋出路,但詹姆斯却一直视弟弟为普通学徒,应当像其他学徒一样为自己服务。因此他多方游说,致使小富兰克林在外面求职无门。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富兰克林经常利用旧合同已作废的事实来维护自己的自由和权益,这更加激怒了詹姆斯。对此,富兰克林在多年后也承认自己当时利用哥哥的不利处境来摆脱自己的学徒身份是“趁火打劫”,但这种做法始于哥哥对自己的苛酷。他说:

“我想,哥哥对我的粗暴专横也许是令我在后来的一生中对独断专横的强权怀有强烈反感的原因之一。”

富兰克林感到自己在波士顿已经呆不下去了,决定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他打听到300英里以外的纽约有一家印刷所,便想到那里去看看。但公开离开波士顿是不行的,因为在富兰克林提前离开哥哥的印刷所这件事上,父亲肯定是维护哥哥的权益的,所以也必然会阻止他离开。要走的话,他只能偷偷地走。

富兰克林与好友柯林斯说了自己的打算,柯林斯很支持他,并帮他找了一只前往纽约的帆船。柯林斯告诉船长说,他的一个朋友因为令一个不正经的女孩怀了孕,女孩的亲友逼着他们结婚,所以他的朋友不能明目张胆地上船离开此地。船长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他答应可以让富兰克林悄悄地上船。

就这样,17岁的富兰克林揣着变卖了一部分书籍凑到的一点钱,于1723年9月底离开了波士顿。3天后,他到达了纽约。

同类推荐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他的成长故事仿佛与比尔·盖茨相似,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讲述了马克的童年、求学、创业、恋爱经历,同时介绍了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和经营理念。
  • 戴笠全传(下)

    戴笠全传(下)

    从1927年到1946年这整整20年的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影子,其中不少事件更是由他一手策划实施,从而一次次在民国历史上造成强烈震荡。这个人就是戴笠。一提起戴笠,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之者说他是旷世奇才、时代英豪;贬之者说他是混世魔王、政治杀手。有人说他阴鸷,有人说他豪义,有人说他风流,有人说他残忍。一个原本只是负责收集情报、负责领袖安全的特工人员,何以令人谈之色变?他的死因为何到现在还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他生之真相如何?死之终局究竟?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少离奇隐秘……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认识一个真实的戴笠。
  • 叱咤篮坛的“飞人”:乔丹

    叱咤篮坛的“飞人”:乔丹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传奇经历。乔丹从小热爱各种球类运动,高中时已展现出色的篮球才能。他具有清晰的目标、强烈的好胜心和惊人的意志,高度自律,勤奋过人,始终不忘开发生命的潜能。乔丹曾为美国队两夺奥运会男篮金牌,并率芝加哥公牛队6次赢得NBA冠军,创造了NBA的多项历史新纪录。他在球场上生龙活虎,所向无敌;在生活中尊敬父母,珍视家庭,温文尔雅,幽默快乐,尊重球迷,关心残疾人。乔丹被誉为“空中飞人”和“神话中的英雄”,是全世界球迷和亿万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弟子的事迹和思想,直接关系到布衣孔子及原始儒学的研究。原始儒学正是在孔子师徒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孔门弟子对阐发孔子的思想起着重大作用,同时又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他们的努力促成了先秦儒家八派的分化,使儒学成为一门显学,为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准备了思想和文献条件。有的开启了先秦诸子别派,有的还直接演变成先秦别派的思想先驱。孔子师徒所提出和阐述的思想,以及师徒之间教与学的方法方式,许多都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对当今仍具有启示作用。本书对有据可查的孔门弟子逐一进行叙述,力图清理出他们各自的生平、对当时社会的贡献、对孔子学术思想的继承及创新以及对后世的启示影响,希望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是天王啊

    我真不是天王啊

    原本只是想参加个乐队比赛,给贫困的孩子们拉点赞助盖一栋教学楼,却被冠上了摇滚天王的称号,从此之后,综艺天王、电影天王,各种天王的头衔就接连不断的砸了下来,直砸的他生活不能自理。周民:天王的生活,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楚仙绝

    楚仙绝

    修心见性,知理明心。修道不是与人争生死,而是修得己身之道。这个仙侠世界并不会是一言不合,生死相争。也不会是坐而论道举霞飞升。红尘之事,爱恨情仇尽需诸君评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不会拒绝你,除非你自己不努力

    世界不会拒绝你,除非你自己不努力

    《世界不会拒绝你,除非你自己不努力》是一部励志随笔作品,分为八章,每章有十几个寓言式小故事,作者由此引发人生感悟,希望告诉读者:你终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为之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不论我们做什么,想成就什么,只要是对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 抢到一个世界

    抢到一个世界

    新书《继承三千年》(创世首发)已肥,敬请支持!***我的人生都靠抢!抢到一个世界,成为最大赢家!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我的实力还是太低,只能初步认主大世界,想要从凶兽遍地的大世界中得到什么,还得靠抢。于是——抢到九级镭射枪一把抢到灵泉一眼抢到星内飞车一辆抢到能量块制造工厂一座抢到长寿草一丛抢到五级机甲一套抢到基因进化液一箱抢到蟠桃林一片抢到三级星际战舰一艘抢到灵宝一件......在这个灵气复苏的时代,你想进化吗?来求我吧!
  • 系统逼你谈恋爱

    系统逼你谈恋爱

    新文已发:《小可爱又软又甜》[萌系女主vs大尾巴狼]#当你可以被满足任意一要求,你会选择完成什么心愿?#
  • 莫慌总裁大人

    莫慌总裁大人

    前夫狠心将她推下海,只为给后来者一个名份。所以被救起的那刻,她心里只有滔滔的仇恨。
  • 赊刀人

    赊刀人

    你遇到过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菜刀的吗?别人想买,他却不卖,只肯卖给你。给他钱又不收,笑着告诉你,等两个馒头能换媳妇时再来收账。如果遇到了,千万不要以为捡了便宜,因为你将付出的,绝不止一把菜刀钱……
  • 血与火的赞歌

    血与火的赞歌

    正统奇幻史诗,故事围绕着几个家族和势力争夺大陆统治权而展开。ps:第二大章节是本书关键,但不是写的主角,第二章后基本上就是以主角为中心叙事。ps:新书《边缘掌控者》,宇宙科技与魔幻结合的世界,这本书的后续故事!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