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900000006

第6章 年轻的地主

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托尔斯泰

(一)

1847年初夏,托尔斯泰回到亚斯纳亚·波良纳,与哥哥们和妹妹相聚到一起。随着孩提时代的渐渐远去,这样的机会已经很难得了。

这时,托尔斯泰兄弟们都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大哥尼古拉当了军官,二哥谢尔盖和三哥德里特里都已经大学毕业,托尔斯泰自己刚刚退学回来,妹妹玛莎虽然尚未年满18岁,但已经准备出嫁了。

此次他们在波良纳相聚,主要是分割父母留下的遗产。分家的结果,托尔斯泰得到了亚斯纳亚·波良纳这片庄园。大哥尼古拉得到的是祖传的、位于切尔尼河畔的领地;二哥谢尔盖和妹妹玛莎平分了位于图拉省克拉比新斯科县的比罗尔沃那块较大的领地;三哥德里特里分到了位于库尔斯克省的谢尔巴乔夫卡村。

与其他几块领地相比,波良纳的收入要少一些,但出于对故土的留恋以及对母亲的怀念,托尔斯泰还是选择了这里。

不久后,托尔斯泰兄妹一起到法院办理了财产分割手续。随后,几个哥哥先后离开了波良纳,小妹妹玛莎也出嫁了。让托尔斯泰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再三请求之下,塔基亚娜姑妈留在了亚斯纳亚·波良纳,与托尔斯泰生活在一起。

这时的托尔斯泰,已经是一个拥有1470俄亩土地和330名男性农奴的青年地主了。摆在他面前最主要而直接的问题,就是怎样管理好波良纳庄园。

此后的托尔斯泰以其特有的热情和执着,一心一意投入到治理农庄的事务当中。他购置了脱粒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办起了农场;他将一部分森林划归农民经营,并取消了对农民的肉体惩罚;他还经常到村里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通过村社大会给贫苦农民一定的救济,等等。

不过,托尔斯泰的这些努力却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首先是附近的一些地主对他的做法感到不满,认为他是在收买人心;一向对他疼爱有加的塔基亚娜姑妈甚至认为侄子的怪脾气又犯了,因为在她看来,农奴就是下等人,天生就应该给地主当牛做马。

而最令托尔斯泰感到沮丧和不解的是,他做的一切同样没有得到农民的理解。有的农民认为他是个怪人,可以从他身上捞点便宜;有的农民则认为他是个想占便宜的地主;还有的农民更是瞧不起他,认为他年轻、不谙世事。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依然如故,农庄里的经营管理也是毫无起色,甚至还出现了一派衰败的景象。年轻的托尔斯泰没有意识到,一个社会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绝不是一个心地善良、但缺乏经验的地主所能改变的。不改变国家的根本大法——解放农民,就不可能消除农民的贫困、受压迫和愚昧无知的局面。

农事改革的失败让年轻的地主托尔斯泰陷入到矛盾和痛苦之中。他一时无所适从,仿佛精神上出现了一个难以填补的真空。他开始钻研音乐、绘画、法律、医学,甚至整天坐着弹钢琴,可是一种无名的惶惑仍然不时袭上他的心头。

1848年10月中旬,托尔斯泰将庄园交给妹夫管理,自己离开了亚斯纳亚·波良纳,去了莫斯科。

按照托尔斯泰的最初设想,他一方面是打算到莫斯科准备功课,迎接副博士学位的考试;另一方面是想换个环境,摆脱农事改革失败留下的阴影,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到了莫斯科后,托尔斯泰住在朋友别尔菲力耶夫家中。别尔菲利耶夫是个自由散漫、交游甚广的贵族。与这样的朋友生活在一起,托尔斯泰很快就将准备考试的事丢了在一边,将整个冬天都消磨在莫斯科的社交界中。多年以后,托尔斯泰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

“我在莫斯科的生活乱七八糟,既没有公务,也没什么正经事,胸无大志。我之所以这样生活,并不想许多人所说所写的那样,认为在莫斯科人人都这样过日子,其实只是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而已。再者,莫斯科上流社会青年人的处境也令人容易懒散。”

在莫斯科无所事事地过了几个月后,托尔斯泰又对自己堕落的贵族生活感到不满了。于是在1849年1月底,他又离开莫斯科,前往彼得堡。

(二)

刚刚到彼得堡时,托尔斯泰感到既新鲜又兴奋,因为这里崭新的环境不仅让他变得勤奋起来,他还遇到了一些旧朋友和结识了新朋友。

1849年2月中旬,托尔斯泰在给二哥谢尔盖信中表示:

“彼得堡的生活对我有巨大的、良好的影响,教我从事活动的本领,并且不由自主地改变了我的时间安排。无论如何,任何人都不能懒散;每个人都有工作,都忙碌;你不能找到一个可以和他无目标过活的人,而你要独自那样过是不行的。”

此时的托尔斯泰也渐渐明白:一个人不能光谈理论和哲理,还必须实实在在地生活,即必须先做一个实际的人。他告诉二哥,他打算永远留在彼得堡,先准备彼得堡大学的入学考试,然后留在这里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托尔斯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民法和刑法这两门课的考试。可很快,托尔斯泰就又改变了自己的主意,一种新的前程又在吸引着他,他又下决心要“进入骑兵队,当一名士官生”,幻想着两年后(或更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军官。

然而没多久,托尔斯泰再次放弃他的计划,重新过起散漫的贵族生活。一晃5个月过去了,托尔斯泰再次痛感自己在彼得堡“什么有用的事都没做,只是花费了一大堆钱,还负了债”。

托尔斯泰决心离开彼得堡,返回家乡。在回乡途中,他结识了才华出众的德国钢琴家鲁道尔夫,并邀请鲁道尔夫同他一起来到了亚斯纳亚·波良纳。

1849年夏天,回到亚斯纳亚·波良纳的托尔斯泰虚心地向鲁道尔夫学习,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天地中。可以说,在托尔斯泰感到苦闷无聊时,才华横溢的鲁道尔夫令他重新振作起来,并给他的艺术天性找到了一条出路。他甚至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因此,他常常接连几小时练习弹钢琴,从各种声音组合中得到灵感。他还试图提出一套理论来,题目都想好了,那就是——《音乐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规则》。

这年的11月,托尔斯泰在图拉省贵族代表会议办公厅登记了一个挂名的差事,但也只是个虚职,没什么实际职务。在此后的一年,托尔斯泰经常酗酒、打牌,或者外出打猎,有时还将大把的时间花在练琴和体操上。

与此同时,托尔斯泰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又让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些记载:

“我已经第二天这么懒散了,没有做规定要做的事。为什么呢?我也不明白。但我并未绝望,我会强迫自己去做!”

“我完全像牲口似地打发日子,尽管还没有完全游手好闲,但自己的事业几乎全都放弃了,在精神上也颓废下去了。”

“我浪费了许多光阴。起初迷恋上流社会的娱乐,后来心灵又感到空虚。”

“总而言之,简单一句话,我胡闹够了……”

也许正是不断剖析自己、抱着改变自己的信念,在1850年底,托尔斯泰决定再去莫斯科,他决心重新实实在在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在日记中,托尔斯泰称自己这次到莫斯科有三个目的:玩牌、结婚和找一份工作。

到了莫斯科后,托尔斯泰租下了一套像样的住宅,想就此定居下来。但是,他的三个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第一个目标是因为他已经开始厌倦了,甚至觉得赌博有些卑劣下流;对于结婚,大哥尼古拉明智地建议他先将这件事搁置下来,要等到条件成熟再说。而最后一件事因客观条件限制和他主观上“又想做许多与此不相容的事”,根本没顾上去办。

一次偶然的机会,托尔斯泰读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传》。在这本书中,他读到这位美国开国元勋有一本特别的记事簿,上面专门记载自己必须加以改正的所有弱点。

这让托尔斯泰很感兴趣,他马上模仿富兰克林的做法。此后每天除了记日记外,他还记“富兰克林日志”,里面按周逐月用表格列出他希望获得的美德和品质,每一项下面都留下一块空白。每天他触犯了哪一项,就在下面的空白处打上一个叉。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托尔斯泰勤勉地遵守着斋戒,还写了一篇布道稿。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懊悔极了!我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强烈的忏悔心情……我开始信仰宗教,比在乡村时更加笃信!”

(三)

正是在一种对过去的懊悔和改变中,托尔斯泰开始尝试着写点东西。他先是写了一个名叫《茨冈人的故事》的吉普赛故事,随后又模仿斯泰恩《赶上的旅行》写了一部《昨天的故事》。虽然这两篇故事都没写完,但他的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小说《童年》却是这个时期开始构思的。

值得注意的是,托尔斯泰在开始创作的最初阶段,就曾在日记中提出了文学创作的目的、文学与民众的关系等问题。他写道:

拉马丁说,作家们忽视大众文学,而读者多半在人民大众中间。写作的人都为他们生活的那个圈子写作,而人民大众,期间有渴望受教育的人,却没有文学。只要作家不为人民大众写作,人民大众就不可能有文学……

一切着作想要写好,必须向果戈理在谈他的最后一部小说那样,从作者的心灵中唱出来。……即使一位作者屈尊俯就人民大众的水平,人民大众也不会那样去理解。……人民大众有自己的文学——美好的、无法模拟的文学。它不是赝品,而是从人民大众自己的圈子里唱出来的……

1851年的春天很快就来到了,托尔斯泰非常喜欢这个鹅黄柳绿、鸟语花香的季节,因为春天总是能令他精神振奋。“随着大自然的复苏,使自己也想要新生”。这时的托尔斯泰,迫切地希望改变自己最近几年这种游移不定的生活。

4月初,他从莫斯科回到亚斯纳亚·波良纳。此次回波良纳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度假期满、即将返回部队的大哥尼古拉送行。

当兄弟两人见面后,尼古拉发现托尔斯泰总是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找不到一件能吸引他的事情来做。他觉得,托尔斯泰需要彻底改变一下生活环境,于是建议托尔斯泰跟随自己一同到高加索去。

托尔斯泰很快就接受了大哥的建议。后来,托尔斯泰在他的中篇小说《哥萨克》中,借主人公奥列宁决定前往高加索这个情节,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态:

是为了要孤独,为了要尝一尝困苦的滋味,在困苦中考验自己;为了要经历危险,在危险中考验自己;为了要以劳动来改正自己的错误,为了能一下子摆脱旧的轨道,一切都重新开始,包括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幸福……

对了,那边才有幸福!他这样肯定,并且怀着憧憬未来的兴奋心情,匆匆地奔向那个他从来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1851年4月20日,托尔斯泰与大哥尼古拉离开波良纳,踏上了前往高加索的旅程。途经莫斯科时,他们在那里停留了两个星期,然后又来到喀山,拜会他们的亲朋好友。

4年后重回喀山,托尔斯泰异常兴奋,因为这里有他的初恋季娜伊达。幸运的是,托尔斯泰在扎格斯金纳的家庭舞会上与季娜伊达重逢,这再次燃起他对这位昔日女友的恋情。后来,托尔斯泰再给妹妹玛莎的信中写道:

“我是那样地为季娜伊达所陶醉,竟令我产生了写诗的勇气。”

但与4年前一样,托尔斯泰依然没有公开向季娜伊达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一周后,托尔斯泰兄弟俩离开了喀山。从此,托尔斯泰再也没有见过这位令他难忘的姑娘。一年后,他在高加索的军营中听到季娜伊达结婚的消息,他“感到很难过”。

同类推荐
  • 历史人物:与诗意结缘的女子

    历史人物:与诗意结缘的女子

    我国历史上的美女、才女灿若群星,但德才兼备、能诗能画、能歌善舞的女子却为数不多:大唐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才貌无双、知书达礼、性情温婉、清秀脱俗;费花蕊秀美闻名,天生丽质、能文善诗、才色并重;大唐女校书薛涛能文善诗,与大诗人元稹于川东旷世奇恋,传为佳话;裴兴奴与白居易的爱情故事、燕子楼关盼盼与张愔的生死绝恋、李云英与大诗人罗隐的“君未成名我未嫁”、董小宛对冒辟疆的一生钟情;马湘兰濯濯如春柳早莺,终生痴恋王稚登,嬉笑戏弄魏忠贤;柳如是与钱谦益徜徉于山水之间,湖上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品茶论道。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综漫之灯火

    综漫之灯火

    在故事的一开始,谁都期待有个完美的结局。第一卷刀剑神域世界施工中。
  • 女配来袭:恶魔王爷请接招

    女配来袭:恶魔王爷请接招

    闺蜜给夏晓雨看了一本,超时空宇宙霹雳无敌无聊的小说,刚吐槽完这本书有多菜,结果竟然穿越到了这本小说里!这比喝了假酒更让人难受好吧!虽然穿越到女配身上,而且还是必死的那种女配,但是夏晓雨可不认命!女主是什么?能吃吗?不就是嫁给了一个恶魔王爷吗,她还就不信了,以她看了这么多电视剧的经验,撩一个古代人还是搓搓有余的...撩不动就追,追不到就破坏,实在破坏不了男女主的感情,那她只好溜了。只是奇怪了,为什么她都认输退出了,男主还是对她穷追不舍,难道非杀她不可嘛?
  •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3岁左右的孩子,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集体生活——幼儿园。如果说三岁之前的家庭生活重视的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那么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就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心理、能力、品格、学习等方面的开发了。只有在幼儿园阶段将孩子的各项素质都培养起来,孩子上小学,乃至将来的人生才会轻松一些。《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针对当下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一去幼儿园就哭、不睡午觉、不和其他孩子玩、总是尿裤子、不会吃饭、胆子小……凡此种种情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 白渊之歌

    白渊之歌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正确的善良的,这个世界是扭曲的,恶意的。要说为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的造物主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做噩梦。但人类生存的意义从来不是逆来顺受。当这个世界充满野兽与危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拿起了长矛与标枪。当这个世界充满了扭曲的恶意的时候,我们就要拿起灵魂和生命做完武器去反抗。
  • 那年打仗(中篇小说)

    那年打仗(中篇小说)

    小说以“那年打仗”的历史心绪为主线,描写陈春生、黄虎臣等几位“越战”老兵的人生经历与命运浮沉,以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巨大反差揭示不同时期的人生况味,读来五味杂陈、令人感慨。一陈春生是个城里人,但他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干草和牛粪的混合气味,这种气味似乎被揉进了他的皮肤,老远见到他,我眼前就会出现插队时经常打扫的牛棚。我猜想,八岁那年他被挂红袖套的人带走,或许在某个养过牛的黑屋子里被关过较长时间。但我始终没敢问他,害怕触动他不堪回首的童年记忆。记得当年,我赶到长江边那座古老的城市时,他已经获释回家一个星期了。
  • 豪门第一新妻

    豪门第一新妻

    【绝宠】一场灭门惨案,她代替哥哥侥幸存活为了查出真凶,她不惜深入虎穴,假扮他的未婚妻谁料,一不小心——“对不起,楚少,我是假冒的……”女人冷漠说。男人邪魅一笑,“我允许你变成真的。”从此,落架凤凰摇身一变,成了豪门娇妻,陪她一路虐渣报仇,让她数钱数到手抽筋。某日,手下来报,“总裁,你的老婆不见了。”“女人,你敢离开我?”某女回他邪魅一笑,“薄少,你认错人了,我是男的……”可惜,被他狠狠地反驳,“是么?。”想逃?连窗都没有,更别说门,还是乖乖回去吧!
  • 山野男神

    山野男神

    山河锦绣,有秦砖汉瓦,傲然中华。文明隽永,当古老的传承重新焕发生机,京剧,围棋,国术,雕刻,汉语,古建筑……有梨园名伶,九旬登台,音容不减,风华如旧,博满堂喝彩。有国画宗师,博古旷今,成中西之学,饮酒泼墨,抬手绘万顷山河。有无双匠人,潦倒半生,初心不忘,终燃东方之美……少年起于青萍之末,于山野间,悄然走在了大世的前头。
  • 狂刀之异世纵横

    狂刀之异世纵横

    万年前的一场大战,席卷整个大陆,使得无数传承失落。少年夜风成长于此,不断的挑战,一步步征途,只为成为巅峰王者!鬼魔三族大战,在大陆掀起了腥风血雨……
  • 双世武神

    双世武神

    我有一个强大到逆天的父君和爷爷,想不厉害都不行呀!对了!还有爸爸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