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0100000002

第2章 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最精深的部分为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蜂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形成了儒家和诸子百家。汉代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中国思想文化更加丰富了。

中国思想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道家、法家、佛教、道教等众多思想兼容并包,形成精深、博大的思想文化景观。

一 儒家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古人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思维方法、日常行为等各个层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

十三经

儒家经典的集大成总集,在宋代最后确立。具体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清代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被认为是标准的十三经文本。

五经

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五部重要文化典籍,因曾经过孔子等儒家学者整理和加工,融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因此自汉以来一直被尊奉为经典。“五经”具体所指,西汉为《诗经》、《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后世一般改《仪礼》为《礼记》,改《春秋》为《左传》。

四书

“四书”的名称始于宋代,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简明的读本。因朱熹作注,撰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后世奉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知识基础。

《大学》

“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原指王公贵族子弟十五岁以后求学的学校。“大”,指大人,即成年人。“学”,指学校。据说,早期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到十五岁以后,可入“大学”,主要学习如何成为圣人、如何治国。《大学》的核心内容为“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三纲领”,是学习的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路径与步骤。

《中庸》

“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的作者据传是子思(孔子之孙)。《中庸》以“中庸”、“诚”为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其中还提出了与学习有关的理论,如“尊德性,道问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重要思想。

《论语》

孔子及弟子研习学问、探讨人生、研究社会等的记录,全书共20篇,采用语录体写作。该书语言朴实,所讲道理浅近,但又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它是历代读书人的基本教材。其影响已远及世界各国,如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就将《论语》列入世界十大名着的名单;有关图书馆根据译本之多、流传之广论定《论语》为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典籍。后世最重要的注本除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外,还有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孟子》

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成,全书7篇。此书所说的“仁”、“义”,源于孔子,但有所发展;所说的“性善论”,对宋代以后的思想影响很大;所强调的“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此书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宋代被列入“四书”。明朱元璋对其中的“民贵君轻”及反对暴政等观点极为不满,令删去这类段落而有《孟子节文》,降低了此书的思想价值。

《周易》

儒家“五经”之一,汉代以来被尊为群经之首。包括经、传两部分,前者称为《周易古经》,后者称为《易传》。此书以六十四卦的符号形式和阴、阳思想概括宇宙万物,解释人事各种现象,包含有很丰富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许多重要思想观点。

《尚书》

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录载了自尧、舜至秦穆公时候的一些档案文献,据传曾经过孔子编定,汉代列入“五经”。《尚书》保存记录了夏、商、周三代的部分思想资料,首创中华大一统的思想,提出了人本思想、德治思想,这些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三礼

《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合称。《周礼》是记载周代官制、军制、田制、税制、礼制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仪礼》是记载早期朝觐聘问、冠婚丧祭以及揖让周旋等礼节仪式的典籍。《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着作选集,其中的《大学》与《中庸》两篇后被取出与《论语》和《孟子》合编为“四书”,另有《学记》、《乐记》分别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音乐理论的重要篇章。

春秋三传

《春秋》是“五经”之一,是孔子对鲁国的国史进行整理、加工而编成的,记事非常精约,又包含有很深的意旨,此即“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后来出现了三种发挥、解释和补充的书,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此三书同时列入“十三经”。其中《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就《春秋》的文字推阐其“微言大义”;《左传》则属于史书,详于记事,补充了《春秋》所不载或不详载的史实。

玄学

魏晋时期兴盛的哲学思想。玄学主要围绕《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展开讨论,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等抽象的哲学问题。魏晋重要的玄学家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其中,王弼是最有才情、最能代表玄学风范的哲学家。

宋明理学

宋、明两代形成和兴盛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两大派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前者代表人物由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重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思想较为精密;后者代表人物为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守仁,基本观点是“心即理”,思想较为简要,对明代中后期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影响。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在今山东曲阜)人。儒家的创始人。曾出仕于鲁国和齐国,后因政见不合,弃官,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历过多次危难险境,仍然无法实现政治抱负。晚年回到鲁国,在教育弟子和整理文化典籍上继续奋斗不息。孔子在教育方面设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弟子前后有三千之众,其中有七十二高足,形成儒家学派。孔子用毕生心血整理了一批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三岁丧父,孟母教育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后世母教典范。孟子曾游说各国,寻找从政的机会,晚年回到故国与弟子一起着书。孟子有很鲜明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着名的思想观点。孟子反对暴政,极力宣扬仁政学说,敢于以傲岸不屈的人格与各国国君相对。孟子还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以“人性善”的观点表明他对人的自信,强调人可以自我主宰的主张。

荀子(前313-前238)

名况,字卿,后因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家。荀子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思想资源加以综合、改造,形成礼法兼治、王霸杂用的政治思想。所以,荀子的弟子中出现了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以及着名政治家李斯。《荀子》一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其中的《劝学篇》集中论述了关于学习的见解,是很有影响的名篇。

董仲舒(前179-前104)

汉代儒家学者、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景帝时曾立为博士。武帝时上《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治代替秦以来的法治”之谏言。其意见部分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今存的《春秋繁露》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一般认为也是他的着作。

王弼(226-249)

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有“一代谈宗”之称。王弼只活了24岁,但所着的《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着作,却长期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王弼哲学的诞生,是整个中国思想史乃至全部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北宋五子

北宋思想家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同为南宋理学的奠基者。

朱熹(1130-1202)

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南剑州(今属福建建阳)。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程颢、程颐的学说,建立了一套精密的理学思想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他将《论语》、《孟子》二书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在一起,作了简明的注解,着成《四书章句集注》,此书后来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号象山。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有《陆象山集》。南宋着名思想家,宋明理学的代表。与朱熹齐名而观点不同,并称“朱陆”。所开创的心学,后为明代王守仁所继承与发展,两人合称“陆王”。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理学家,明代心学的代表。他认为:人只要把先天就有的“良知”彰显出来,就离圣人不远了。他又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其着作有《王文成全书》,代表他心学思想的为《传习录》和《大学问》。

李贽(1527-1602)

号卓吾。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后期思想家。他提出的“童心”说,是明代后期个性解放思想的理论宣言。其着作《焚书》、《藏书》被统治者列为禁书。

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晚年又自号梨洲老人。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学者,启蒙思想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又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其着作《明夷待访录》是重要的思想着作,对专制集权思想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他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史学名着。

顾炎武(1613-1682)

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别号亭林。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清之际着名学者,启蒙思想家,“清初三大儒”之一。他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人把他的观点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主张博古通今,是乾嘉学派的先导者,所着的《日知录》受到后人重视。

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姜(jiāng)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哲学家,启蒙思想家,“清初三大儒”之一。明亡后,曾举兵抗清,晚年隐居于石船山,潜心治学。他在哲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现存有《船山遗书》100多卷,其中《读通鉴论》、《宋论》是研究历史的名着。

戴震(1724-1777)

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曾任《四库全书》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他最精通的是语言文字学。着述有50余种,哲学方面以《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二书最有影响。

二 诸子百家

在中国古代,儒家之外的其他思想家、思想派别称之为“诸子”。这些思想家从春秋战国开始,代不乏人,今天我们统称之“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中,比较重要的,早期有道家、法家、墨家。

道家

先秦诸子之一,因为提出了抽象的“道”的概念,因此被称为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思想核心是“自然”、“无为”。道家对社会秩序的抨击,对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视,以及老、庄二人极高的艺术才情,都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后世文人。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道家的创始人。据说孔子曾拜他为师。老子晚年见周王室内乱,离官而去,西游至函谷关,着成《老子》五千言。《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一部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深奥哲学思想的重要着作。

庄子(前369-前286)

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漆园(宋国之地)吏,但为时不久即归隐。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唐代曾奉庄子为南华真人,此书也被称为《南华经》或《南华真经》。庄子是战国文人中学问广、才情高、很长于写文章的人,《庄子》一书不仅阐明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且写得汪洋恣肆,妙语纷呈,艺术形象琳琅满目,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墨家

先秦诸子之一,创始人是墨翟,世称墨子。主要思想体现于《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不分亲疏、等级的博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尚同(上下一心,百姓听令百官)、非命(不信命,主张掌握自己的命运)、节用(提倡节约,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鬼谷子》

战国时期鬼谷子着。鬼谷子,姓王名栩,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他不愿为官,过着隐居生活。《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着作,专论政治、外交和交际谋略。此书在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有深远的影响。

《吕氏春秋》

又称《吕览》,战国末期的杂家着作,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共160篇,以宣扬统一为指导思想,汇合和改造了先秦各派学说。

《淮南子》

又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撰写的杂家着作。思想大体可归属于道家,淡泊无为是其主导性的倾向。

三 佛教与道教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季羡林先生在《我和佛教研究》一文中指出: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抛开消极的方面不讲,积极的方面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它几乎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其成长”。而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可见,对佛教和道教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佛教

佛教发源于印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据传,在公元前5世纪,大约相当于中国春秋时代,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后人称他为释迦牟尼)为解脱生老病死等诸般痛苦,弃家出走,来到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坐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经过6年多,他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烦恼魔障,洞察了人生真相,获得了彻底的觉悟。此后,他将自己的证悟向大众宣说,传教40多年,直到80岁入寂。在他之后,逐渐形成了佛教。

中国佛教

在中国流传的佛教各派的总称。早在公元前1世纪,佛教就传到了今天的中国新疆地区;东汉以后,又传到了中国内地。汉末西域名僧安世高、支娄迦谶等先后来到洛阳译经传教。南北朝以来,佛教思想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接受,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有机体中,形成了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宗教,今人称之为中国佛教。

道教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本土宗教。中国远古时代就有人学仙,据说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后来在鼎湖白日乘龙升天。战国以后,神仙信仰更为普及。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与不死药,其规模越来越大。到东汉顺帝时,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又将老子《道德经》奉为经书,道教正式形成。

《抱朴子》

道教理论着作,东晋葛洪撰。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内容,外篇主要讨论人间得失等内容。这套理论将修身与治国融合为一。

同类推荐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骗妻成婚

    骗妻成婚

    她在相亲那天跑去国外旅游,还和刚在国外认识不久的人成了男女朋友。她瞒着家里人交往了一个多月后,自信满满地把他带回家,想向老妈证明自己的眼光。结果发现,他就是她之前要相亲的对象。“地球真的这么小?!”“傻女人,还好我先遇到你!”不然被人骗走了还得了。
  • 腹黑左相碗里来

    腹黑左相碗里来

    她,本是右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大婚之日,一道圣旨,她由嫡女沦为庶女;一纸休书,她被心心念念三年的男子休弃。生性懦弱的她不堪此辱,服毒自尽。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天才。一手创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却独独解不开多年的心结。一场车祸,让她的灵魂进入到身中顽毒的右相府千金慕晚歌的身上。昔日姨娘看重“正妻”之位?那就让这份“看重”变成束缚!王爷将她休弃后再提婚娶?想得美!让他后悔不迭去吧!............这一世,她不需要依附男人而生存,只想要做个逍遥女王!只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还有个腹黑男人靠边等着?...........换了时空,换了躯体,懦弱褪尽,威严尽显。前世心结,多年顽毒,后院争斗,迷离身世,帝位纷争,皇宫秘史。一时间,风云突变,暗潮涌动,且看浅笑嫣然的她,如何以经济命脉为筹码,不动声色化解阴谋诡计、腥风血雨!??本文宅斗+宫斗,女主腹黑强大,字字珠玑,手段高明,借刀杀人什么的更不在话下!绝对的一对一结尾,欢迎亲们踊跃跳坑!
  • 三里湾 李有才板话(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三里湾 李有才板话(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三里湾》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北方一个叫做“三里湾”的乡村,在乡政府和村干部的带动下,通过细致的动员和启发工作,使不少脑子里还残留着浓重私有观念的人们转变了思想,用事实化解了各种尖锐纠纷,最后由村团支部的青年们带头,全村老少都参加了农业社,走上共同致富的大路。《李有才板话》描写的是民主政权初建时,农民和地主恶霸所进行的曲折复杂的斗争。小说揭露了恶霸地主阎恒元幕后操纵村政权、反对减租减息、发化农民之间的团结、破坏政策法令的卑劣手段,塑造了李有才这样一位正直坚强、机智乐观、幽默风趣的新农民的艺术形象,也描写了聚集在李有才周围的“小”字辈的成长过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守护重生后的苏小姐

    守护重生后的苏小姐

    订婚之夜,她惨遭渣男灭门;一夜魂穿,成为艳羡全民的洛家七少夫人。未婚夫不仅对她一宠上天,还陪她虐渣又虐狗。她一通电话:“老大,我被人欺负了。”下一秒,他带着她趾高气扬围抄讨伐,她立马高高在上,被对方跪求原谅。她说:“老大,家规说我不能打架。”他说:“打坏了,我替你扛;打输了,你把腿跪断,老子也不管。”不久之后,人人知道,洛家不只有个霸王七,还宠了一只无法无天的小霸王……
  • 撒旦你是我的亿万光年

    撒旦你是我的亿万光年

    借尸还魂,锁骨的五芒星,突然的记忆流失,性格的巨变,的男人,模糊的久远记忆,身体的改变。这一切的一切让失去了记忆如同新生儿的苏锦燃疑惑不安。时隔千年的再次相爱,是缘分还是有一个巨大的危险再次降临?哪怕神形俱灭,也要与你再次相爱――――――顾光年[1v1][新人求关爱][不爱也请别伤害][呆萌“神力”女主VS腹黑“套路”男主]
  • 花欢

    花欢

    古有一柳国,年号百花……(PS:文中涉及的植物,多为虚构)
  • 恋爱决定女人的一生

    恋爱决定女人的一生

    本书从女人恋爱的预备期写起,对女人恋爱之前的方方面面做了指导,包括:如何像找工作一样找恋人、如何把恋爱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如何做一个完美的漂亮的恋人、如何找到完美恋人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Seventeen

    Sevent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