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1000000003

第3章 生存:活下去,才有机会活得好(2)

后来,崔巨伦暗地里结交了几个勇士,几个人乘黑向南逃遁,不料刚跑出没多远,就遇上了葛荣的巡逻骑兵。几个勇士都害怕起来,有人提议说不如先回去以后再找机会,崔巨伦则意志坚定地说:“宁可南行一寸死,岂能北走一尺生!”说完,他纵马上前,对巡逻的骑兵说:“我们是受上级命令往前走的。”说完拿出一份所谓的命令递到对方手里。对方赶紧点亮火把,察看命令,崔巨伦抓住时机,一剑斩了那个看命令的将领,其余的骑兵立即惊惶失措,四散而去,崔巨伦一行得以脱身南下。

类似的事情唐伯虎也干过,不过不是装成穷人进华府点秋香,而是装疯卖傻避祸保命。

史料记载,唐伯虎自幼聪明绝顶且勤奋好学,16岁时便中了秀才,是闻名江南的大才子。但唐伯虎的仕途绝不顺利。29岁那年,唐伯虎进京会试,因受科场泄题案的无辜牵连被谪为小吏,后又被投入监狱达一年之久。出狱后,唐伯虎心灰意懒,便回到苏州老家,致力于诗画艺术,成就得以更上一层楼。然而,学而优则仕毕竟是当时文人们的终极思路,因此他的从政之心并未完全泯灭。因此公元1504年春,也就是唐伯虎35岁那年,南昌宁王朱宸濠派人礼聘他担任自己的幕僚文书一职时,他没有过多考虑,便欣然赴任。

不过上任没多久,唐伯虎就发现自己的贵人宁王朱宸濠大有问题。首先,宁王仗着自己贵为王爷,在自己的封地内无法无天,巧取豪夺不说,还强抢民女。如果唐伯虎对此事只是感到痛恨,那么不足以显示他的才子身份。细心的唐伯虎发现,宁王所抢的民女个个国色天色,都是绝代佳人,但宁王不是为了“自用”,而是想把她们献给皇帝朱厚照。如果仅仅是想讨一下皇帝老哥的欢心,在中国历史上看来也见怪不怪,但唐伯虎通过秘密调查发现,这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那就是宁王想进一步迷惑皇帝,让本来就已跻身中国最混账皇帝之列的朱厚照堕落到底,他自己则趁机招兵买马,只等时机一到便谋反夺取天下!那样的话,将来事发,宁王夺取成功还好,一旦落败,自己作为宁王的主要幕僚,焉有命在?

想到这一层,唐伯虎当即决定早日脱离宁王府。但怎么走呢?贸然辞职,肯定会引起宁王的怀疑。于是,唐伯虎想到了装疯卖傻。与普通人装疯动辄披头散发、满街乱跑不同,唐伯虎装疯也装得很有境界,那就是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诗,比如有一次,唐伯虎在自己住的地方题了一首打油诗:“碧桃花树下,大脚黑婆娘。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日归故里,和她笑一场。”本来就已经有些讨厌他的朱宸濠这下断定唐伯虎确是疯了,不久便派人把他送回了苏州老家。

五年后,朱宸濠果如唐伯虎所料,在南昌起兵,但当年年底即被明代第一儒将王守仁擒获,在押往北京的路上被处死。唐伯虎作为朱宸濠的昔日幕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朝廷的追查,但因他早已离开宁王府,且有疯诗为证,唐伯虎最终被“从宽”处理。经此一役,唐伯虎彻底断绝了从政的意图,全身心地投入了诗画创作中,不仅人物、楼观、花卉、虫鸟样样精通,也写出了“桃花树下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花,卖得桃花赚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样的惊艳之笔,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可供仰望的文化星座。

然而,唐伯虎的“看穿”毕竟是一种无奈,至少在最初,他的想法与他那个时代所有文人的梦想都一样——经国济世,飞黄腾达,只是造化弄人,他不得不装疯卖傻,并且在此后的生涯里装作潇洒。然而与一些前辈晚辈相比,他又是幸运的,尽管他不是发自内心的潇洒,但中国历史上,包括诗仙李白在内的很多文豪级的人物,不都是因为“站错了队”而被贬、被黜、被流放、被杀的吗?不管你的追求是什么,也不论你身在何时何地,生存永远都是第一要义,那么,该装的时候就必须装一把。

3.别跟现实死磕

人生不过进退而已。退是为了更好的进。不退,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死磕,意味着失去退的机会。这样的人,即使能胜,也是惨胜。对讲究智慧的中国人来说,这不是明智的表现。中国人讲究笑到最后才是笑。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不仅仅要能担当,有勇气,必要的时候,也要能弯下他的小蛮腰。

——魏根深(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哈佛大学教授)

就从大诗人屈原之死说起吧: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上学时,老师都是这么教的。不仅如此,如今的百度百科也是这么写的。然而最近网络上冒出的一篇帖子,一举颠覆了我们的认识——屈原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用该博主的话说,屈原爱恋的女人非是旁人,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女阴谋家、楚怀王的爱妃郑袖。由于我们这位大诗人在偷情方面并不高明,因此被楚怀王窥得蛛丝马迹后,当即以政治名义放逐边境,使其有生之年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临终前遗命楚国王室捕杀流放中的屈原,以防屈原与郑袖“重修旧好”。具体捕杀地点,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屈原并非自己抱着石头沉江而死,而是被追杀的士兵们刺死后,再装进袋子,绑上大石,投入江心……

往事一越两千年,不论屈原是自杀,还是被谋杀,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死都是一场悲剧。如果屈原当真是因为看到楚国都城被攻破才痛不欲生的,那么类似的“情杀论”对屈原来说无疑是伤口洒盐之举。但莫说是在网络异常发达谁都可以说上两句的今天,即使只是在屈原自杀的当天有人这么说,屈原也是无能为力的——他已经自杀了,就算真理在他那里,他也没办法申辩了。

而且,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之死,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屈原的自杀,对于楚国来说没有半点益处——楚国最终还是灭亡了。甚至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屈原并不适合从政,他的才华过硬,但他不懂得或者说是不屑于官场哲学的文人气质也是他的硬伤。两方面都很硬的屈原,决定了屈原从政缺乏必要的弹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死磕。

我们知道,屈原的工作主要就是向楚怀王谏言,虽然历史上并不乏死磕派的谏官,并且功成名就、留名青史的也不在少数,如东汉的“强项令”董宣、被唐太宗李世民视作镜子的魏徵等等,但楚怀王明显不是此类明主,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屈原历史上的同行们要么进行讽谏,要么明哲保身,而屈原却偏偏选择了死磕这个最不恰当的办法,从而磕出了负面火花,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这有唯一一些好处的话,那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失意的屈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篇。但站在屈原的角度想一想,这是他的本意吗?

关于屈原的德操,也即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之心,学术界也颇有争鸣。如近代大诗人、文学家闻一多就曾说过,屈原所处时代为战国末期,各国之间战事频繁,“忠君”也即爱国远非时尚,“朝侍楚君,暮为秦僚”并不会招致非难,即使是提出了“忠”与“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自愧。孔子还曾在《论语》中谈到一位叫宁武子的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简单来说,宁武子是个懂得该聪明时就聪明、该装傻时就装傻的人,孔子虽然做不到这一点,但他至少还知道跑,知道到别的地方去推销自己的观点。如果就屈原的自杀去采访一下孔子,他可能会深表哀悼,但想来不会百分百的支持。若换作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自然更不会支持这种屈原式的愚忠。

把话题拉得太大,不免偏离我们本节的主题——生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不愚忠的历史生存故事: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每日只是搂着妲己等美女和左右醉酒狂欢。有一次,纣王酒醒后,居然醉得不知道当天是几月几日了,问问左右,也一概不知。纣王便派人去问自己的王叔箕子。箕子悄悄地对自己的弟子说:“做天子的,自己不知道时间不说,还使一国人都不知道时间了,这个天下看来危在旦夕了。而一国人都不知道时间,只有我知道,这样我也危在旦夕了。”于是箕子便假称自己也喝醉了酒,同样不知道今夕何夕。

箕子这样做,并不是不爱国,不忠君,只是因为在此之前有太多血淋淋的教训——比干被挖心、商臣被炮烙、伯邑考被烹为肉羹……后来,箕子见商朝灭亡已是大势所趋,不但不再进一言,而且索性远离是非之地,跑到今天的朝鲜半岛去了。

应该说,类似箕子的做法,也不应该百分之百被推崇。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革命先辈前仆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也必须明白,生命也是革命的本钱,在没必要抛头颅的时候,就绝对应该为自己的大好头颅多考虑一些,切不可做无谓的牺牲,没有任何意义地与现实死磕。

近代名将蔡锷,当年在广西任职时,曾遭到一些革命青年的误解,青年们组织了一场又一场针对蔡锷的罢课、罢市,但蔡锷始终稳坐钓鱼台。直到去云南赴任前,他才把几个革命青年请到家里,向他们袒露胸襟,一席话说得语重心长:“诸位同学,你们何苦赶我。你们是革命党这我知道,我比你们资格更老。你们太年轻,浑身带刺,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我在这里,还可以为你们敷衍,我走了,你们更须收敛,以免锋芒太露。要知道,养树要养大才能成可用之材,万不可拔苗助长,我这是经验之谈啊!”革命青年们这才恍然大悟。后来,袁世凯逆天而行,强行称帝,之前特意将心腹巨患蔡锷调入北平,蔡锷被迫虚与委蛇,甚至不惜自污,每日与八大胡同中的一代名妓小凤仙赏花吃酒,终于让老袁放下了心,蔡锷才得以辗转回到云南,组织讨袁,标榜史册。

类似的例子历史上还有很多,但举再多的例子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做人难,做个好人,尤其是能办成事的好人更难,你必须该退的时候退,该进的时候进,该装的时候装,该醒的时候醒。别跟现实死磕,这个世界需要“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殉道者,但更需要“知其白、守其黑”的智慧型的卫道者。

同类推荐
  • 早领悟,早幸福

    早领悟,早幸福

    领悟人生哲理,踏上成功之路,开启幸福之门。人生的哲理年轻时不明白,也不曾想要去明白。中年时想要明白,却经常想不明白。年老时都已明白,失去的东西却太多了。早一天领悟,就早一天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顺利,使我们加快走向成功的步伐,早日拥有幸福。
  • 做个说话有心眼 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做个说话有心眼 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女性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爱情、生活、家庭、职场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只要女性朋友遵循书中简单有效的原则,认真领悟并不断实践,就一定可以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女人,从而处处逢源,魅力四射,大受欢迎!
  •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成功100,说话90

    成功100,说话90

    在高度协作的世界中,沟通为王。一个人说的话,包含一个人的眼光、胸怀、智力、素养。别人要感知你、了解你、信服你,都是从你的话语中获取信息。你要带领一群人,要带他们去哪里?没有说服力,没有人愿意跟随你。说话是成功者的游戏!书中汇总沟通专家顾风老师10年培训经验的核心精华,抛开常见的教授套路,52个技巧,精准实用,新鲜有趣。每个小节讲述一种说话之道,传输最实用的说话技巧,让你对生活中的沟通规则有一个全新而有益的认识。避免社交尴尬,成功塑造个人形象,以最短的时间掌握说话的精进技巧。在出身、机遇、智力、意志之外,做一个真正的在说话中成功的人。
  •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才是现实,才真正告诉了我们何为光明与黑暗。参透人性、玩转职场、迈向社会、稳定婚姻的防诈枕边书。
热门推荐
  • 您的影后到了请查收

    您的影后到了请查收

    她是修仙界的一朵奇葩,别人修炼的时候她在修炼,别人休息的时候她在修炼,别人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依然在修炼。终于有一天,她成功突破,正当她开开心心承受雷劫的时候,不小心竟被天雷劈死。也许上天为了补偿她,竟然让她重生了,不过却附带赠送了一个坑爹系统。【您的生命值已不足三十天,请尽快提升知名度】知名度?向来以修炼为重的她,此刻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却也坦然接受。根据系统的提示【知名度是你提升生命值的唯一办法,而知名度则是要提高自己的名气】就这样,一名来自修仙界的奇葩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小剧场:南宫浅:哎呦,我的腿好酸。楚柏寒:(一脸认真的看了看地面)地上没有柠檬啊!南宫浅:直男,不配拥有爱情!【娱乐圈,爽文,系统,1v1】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
  • 倏忽一念

    倏忽一念

    一个孩子,意外离开亲友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又遇养父母被灭门,青梅竹马失散,身体里竟然还有一个魂魄在抢身体,要怎么应对这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君应有语

    君应有语

    梦里千年,几番回首,暮雪花开,取琴上弦谱一曲累世经年,温一壶酒看堂前碧落蹁跹;她在十丈红尘之中,能否守到她所等待的那个有着温柔眼神的人,曾一身皎白月光,自远方翩翩而来,许她一生欢喜无忧?而看取岁月茫茫,白云苍狗,庭前花开不败,他亦孤身立于时光的洪流中,百年之后,他拿什么记取那一季的暮雪千山,飘渺浮云,他又如何守护那一份茫茫黑夜中兀自燃起的珍贵光亮?凡尘人遇世外仙,不过擦肩而过的一个回眸,她本是无心路人,却被他不由分说扯进命运,将彼此的生命纠结缠绕盘根错节开出艳丽的花朵,面对时光的鸿沟,他们该如何守护彼此,如何在光影苍茫中种下不渝的深情,纵使被轮回的风雪狠狠摧残,也蓬勃开出顽强的花朵?
  • 一切从得到技能面板开始

    一切从得到技能面板开始

    附身来到古代,哪成想天降外挂。“我乃乾坤霸拳,沈伍。”“老爹,你不是小山村的村长,什么时候成乾坤霸拳了。”沈复光愕然的看着自家老爹说道。看着各种妖魔造次,看着熟悉的人大放光芒,沈复光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崩塌了……不是说好翩翩书生的古代,怎么画风一下子偏掉了。“呼,好在咱也有外挂在手,心中不慌。”看着霸气外放的老爹,沈复光心里默默的想到。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傅爷你人设又崩了

    傅爷你人设又崩了

    她逃出狼窝,却又招惹上一个高冷矜贵却比恶魔还危险的男人。传说,他冷漠无情,残忍嗜血,极度厌恶女人,主动接近他的女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小女人委屈控诉:“造谣,都是造谣,我要告他们!”“我讨厌女人,但不讨厌你。”某个男人深情地看着她。
  • 无双七绝(1)

    无双七绝(1)

    春秋吴越争霸,贤臣文种忠而被诛,绝世奇冤,终酿成千年后武林惊世之争。范蠡设下一局“国破山河在”,以悼亡友,却为武林留下了千古奇谜。宁勿缺一介文弱,却以满腹经纶,赢得绝世武学与奇物血蝉。几番山穷水尽,几番柳暗花明,终洞悉惊天阴谋,在功尽人废之时,凭其天赋奇禀,临阵悟出至高武学,力挽狂澜。
  • 波兰小说三题

    波兰小说三题

    在“另一个欧洲”(米沃什语),波兰属于令人瞩目的文学大国,诗歌、戏剧一直是其强项,而自十九世纪后期始,小说也开始繁荣,仅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就先后有两位著名小说家荣膺该奖,一九〇五年授予显克维支,一九二四年授予莱蒙特,而他们不过是一大批杰出小说家的代表。波兰自一九一八年复国后,文学在各方面得到极大的复兴,二战后虽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受制于苏联官方及其扶植的波兰政权的主导,文学一度丧失活力,但在斯大林去世后,波兰政治、文学开始“解冻”,此一时期文学又释放出一定的创造力。译者译出的这三篇小说,即出现于这个时期,它们在波兰战后文学史各占其显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