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7700000007

第7章 国学文化与道德修养(6)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领导者可以尝试采取“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句,看起来却感觉非常高深,这其实就是立足于人世的原因。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无为”,更不是去要求人们毫无作为,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在执行管理的过程中,运用让人能够信服的心理管理方法,强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每一项管理措施既合乎道理,又能够激发民情。

因此,为了减少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法中无法,无法中有法;有规定,但却在规定之外,设下许多不是明文规定的关卡;看起来有制度存在,实际上具体的制度条例又找不出来,看起来人们觉得是一种无形的状态,但是一旦触犯了,这些制度便变成了有形。

我们所讲的隐性领导,并不是真正的取消管理,而是让管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境界,让每个人都成为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真正使管理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综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国家才能蓬勃发展。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以礼让来治国吗?没有问题。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那么要礼还有什么用呢?”

其实礼的本质就是一个“让”字。在行政工作中,善用礼让,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些问题。因为礼让的获益者,有时看起来是被让的人,但是当礼让成为一种社会美德的时候,礼让的人实际上就是获益者。

【品故事,明心志】

玩弄权术就是玩火自焚

秦始皇死后,赵高想篡夺朝中的大权。他隐瞒了秦始皇的死讯,并假传圣旨,命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并立次子胡亥为太子,紧接着宣布国丧。接着,赵高又扶太子胡亥继承帝位,即秦二世,这样,赵高就掌握了朝廷的实权。

即使是这样,赵高的野心依然没有满足。他想进一步登上王位,却恐臣子未必全都信服他,于是他想出了一条计策。

有一天,赵高献一头鹿给秦二世,他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陛下的一匹马!”

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会是一匹马?”

赵高严肃地说:“谁敢同陛下开玩笑!你不相信的话,请问问其他大臣。”

秦二世随即问左右臣子:这究竟是鹿还是马?赵高的亲信和讨好赵高的一部分臣子,都说是马;一部分臣子害怕赵高的威势,也说是马;另一些正直的臣子,有的不做声,有的实说是鹿。赵高暗暗记下了后面这些人的名字,后来借故把他们全部杀害了。

九、从儒家“慎独”思想中学到了什么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一种自我修身的方法。它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所提到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就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慎独”说的就是人们在自己一个人居住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有想法和行为,能够抑制有违道德常理的思想和行为的发生,从而使道德能够时时刻刻地伴随在自己的身旁。而一个人能否做到“慎独”,以及一个人做到“慎独”又能做到一个什么程度,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准。“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之所以说“慎独”自古以来就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作为“入德之方”,在人们的修身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增强道德本身在修身中的真诚性。“慎独”是必须以“诚意”为前提的,在《大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又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见,“慎独”离不开“诚意”。古代的朱熹就特别清楚这个道理,他曾经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精粗显微,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可见用“诚意”来解释“慎独”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所以,只有诚心实意地坚持自我修身,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有利于帮助道德本身在修身过程中掌握自己。修身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慎独”最为重要。明末思想家刘宗周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慎独外别无功夫。”(《中庸首章说》)“自昔孔孟相传心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唯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人谱类记》)这也就是说,“慎独”是人们修身唯一的下手之处,必须认真地加以对待。罗钦顺也说过:“独乃天下之际,离合之机,毫厘之差,千里之远。苟能无所不致其慎,则天下一矣。”(《困知记》)罗钦顺的话更是突出了慎独的特殊功效。康有为也说:“《中庸》首陈天性之本,极位育之能,而下手专在慎独。”(《长兴学记》)可见,“慎独”在修身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一个人也只有坚持慎独,他的修身才能有真正的成效。

第三,有利于提高道德本身修身的自觉性。《淮南子·说山训》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君子在修炼道德的时候要努力做到“不为莫知而止休”,这正是突出了一种自觉性的品格。所以程蒙端也说:“幽隐细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性理字训·学力》)可见,要做到“慎独”就必须在“幽隐细微”的地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毫不马虎。这也就是要做到《中庸》所要求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的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的地步;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不闻”的领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

唐代着名思想家李翱曾指出:“不睹之睹,见莫大焉;不闻之闻,闻莫甚焉。其心一动,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其复之也远矣,故君子慎其独也。”(《复性书·中》)这里所说的“其心一动”,指的是道德主体刚出现欲望的时候。在李翱看来,道德主体刚出现欲望的时候,就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而“慎独”必须在这个时候下工夫。南宋的朱熹将这一思想阐释得更透彻,他指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己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四书集注·中庸注》)意思是说,“慎独”要求道德主体对于“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事,“尤加谨焉”,以便“遏人欲于将萌”,使其不滋长于隐微之中。显然,其突出的仍然是主体在修身中的自觉性。

第四,为人们区分忠与奸提供了一个评判的标准。明末着名思想家李二曲认为,能不能坚持“慎独”,是区分忠与奸、人与禽的重要标志。他指出:“众见之过,犹易惩艾;独处之过,最足障道。何者?过在隐伏,潜而未彰。人于此时,最所易忽,且多容养爱护之意,以为鬼神不我觉也。岂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舜、跖、人、禽于是乎判,故慎独要焉。”

上面这四点,就是我们发现的“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只要按照“慎独”的要求去做,人们的道德自律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到底是高到一个多么高的境界呢?李二曲曾经描述过这个境界:“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也就是说对道德主体这么高标准的要求,无疑有利于把道德建设引向崇高境界。也正因为如此,***曾经主张把“慎独”作为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加以运用。***指出,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说明“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在当今社会,仍可为我们所用,没有过时。

我们民族一直都有着“慎独”的优良传统,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都能以“慎独”自律。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清官叫杨震,他在赴荆州任刺史的途中,经过昌邑县。当时,昌邑的县令王密知道这个消息后,想用厚礼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因为王密能够担任昌邑县令,是由于杨震的举荐。于是王密深夜怀里藏着十斤的黄金去报答杨震。杨震说:“别人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王密说:“这些钱别人是不会知道的,您就收下吧。”杨震说:“怎么会别人不知道呢?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于是王密怀着惭愧的心走出了杨震的房间。杨震以“四知”自警自诫,拒受厚礼,可以说是“慎独”的典范,他的事迹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其人被奉为清官,写入正史。

可见,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慎独”,就可以抵御贪欲的想法,堂堂正正的做人做官。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把智慧都用在了行义之中,而小人则把智慧都用在了追名夺利中。”

孔子的这句话是对社会的一个客观描写。社会永远是由不同道德层次和智慧层次的人组成的,而行政工作肯定是要面对和针对不同道德和智慧层次的人们,而行政的本质就是要凝聚民众的心,带领大家做正确的事情,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品故事,明心志】

树大招风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他曾与以“卧薪尝胆”出名的越王勾践一起同甘共苦,最终打败吴王,因此而被任命为大将军。然而就在位及高位的时候,他却留下了“官大有险,树大招风”的话而销声匿迹了。

据《史记》记载,他后来到齐国,与儿子共耕农园,积聚了田产有数十万。齐王看中他的才华,想请他出任宰相,他却答道:“在野有千金之财,在位有宰相之名,以匹夫而言,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然而过度的荣华却容易形成祸根。”说完,便将财产分赠邻人,搬到陶地去住,改名陶朱公开始经商。

同类推荐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由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一系列英文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在书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本书力图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译为德语、法语、日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德国因为本书面掀起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 北大五明国学课

    北大五明国学课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最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五明国学,希冀站在历史的高度,以21世纪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态度来传播今日之国学,且并不单纯地讲国学,而是将国学用于当下。学习五明国学,在当今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社会中,找寻真实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以此安顿好我们的灵魂。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万法之帝

    万法之帝

    天地生,万则现,前生前世纵落渊,徒增奈何只一叹。天可怜见星宇现,今生今世勿留憾。一代万法之帝,君临天下!
  • 朕绝不当皇帝

    朕绝不当皇帝

    某个有为青年疯狂的朝着门外砸书,呐喊:“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这皇帝,谁爱当谁当,我只想守护我的小家,没那么大的心装的下天下人。”一人跑进来在青年耳旁低语一番。青年瞪大眼珠子,急促道:“快,把朕的龙袍拿来,立刻,现在,马上登基,隔壁那两个二傻子要登基了,必须抢到前面。”——朕香!讲的是一个青年只想守护自己的小家,却一步步在皇道上越走越远,直到称霸全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让世界为闻华夏之名而颤抖!!这是发生在平行宇宙的故事,与地球的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老天爷打个喷嚏,历史发展拐了十八道弯,世界变了。ps:书友群:857541273,喜欢的朋友加进来一起吹吹水,装逼有风险,以防翻车,请文明开车,挑刺者勿入,出门右拐,谢谢! ——一切以本书为主,欢迎一起交流,较真党,喷狗勿入。
  • 邻里曲,声声慢

    邻里曲,声声慢

    于初见时的惊鸿一瞥,便注定要陷进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中再难抽身。于相知时的琐碎点滴,已将你模样在心中记了千百回,更坚定了我勇往直前的决心。既不能逃脱命运的囚牢,何不与你并肩作战?终要叫人知道,芊芊素手也可扰乱风云。南柯子,凭栏人,月下笛,驻马听;过秦楼,解连环,采莲令,声声慢。终会与你在江南小调中重逢,届时再与你品茶作词,谈婚论嫁,归家去。
  • 好性格成就女孩一生(全新升级版)

    好性格成就女孩一生(全新升级版)

    生活之中,为什么有些女孩总能得到他人众星捧月般的喜爱,而有些女孩却处处遭人排斥?为什么有些女孩总会得到幸运的垂青,处处顺风顺水,而有些女孩却常常遭遇磨难坎坷,时常感叹自己命运不济呢?其实,决定女孩一生是否完美、是否幸福、是否好命的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性格。
  • 豪门盛婚之千亿暖媳

    豪门盛婚之千亿暖媳

    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对宠文,希望亲们加入书架,么么哒!*她是京都云氏家族的千金大小姐。高贵淡雅,气质脱俗,容貌绝美。却在家中地位不如两个私生子女。老爸不疼,继母伪善,弟妹背地里对她耍尽阴招。当她是病猫?*阮尚东;国内第一豪门唯一继承人。矜贵冷傲,气势逼人,姿容超绝,永远一副睥睨天下的姿态。传言他从来不近女色。即便如此,依旧引得各路女人争先恐后。
  • 诸天大佬聊天室

    诸天大佬聊天室

    “叮,埼玉已加入诸天聊天群!”“叮,灭霸已加入诸天聊天群!”“叮,齐木楠雄已加入诸天聊天群!”“叮,迪米乌哥斯已加入诸天聊天群!”……这是一个主角想抱大腿,结果被某迪化病毒传染硬生生被吹成大佬的故事~我秃了,也变强了~关键词:二次元,斗罗,斗破,聊天群。本书群号:745310520,需全订两千粉丝值以上可进,进群发粉丝截图。
  • 无上皇尊

    无上皇尊

    宁凡因妹妹病重,深入密林采药,偶得温玉一块,此后得传承,逆天提升,战强者,打小人,历练人生,笑傲天下,成就无上皇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离婚前夫别理我

    离婚前夫别理我

    新婚当天,他和别的女人躺在了她的新床上。明知道他不爱,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婚姻的囚笼。他苏家的大公子,残忍自私,霸道腹黑,唯一不能掌控的便是自己的婚姻。她陆家的继承人,陆氏神话的缔造者,商场的鬼才却偏偏在爱情上看不到出路。为了自己爱的女人他残忍的把她扔到手术台,不论生死……从手术室出来,她九死一生得到的只是一张单薄的离婚协议。她放下一切远走他国,六年后浴血归来,身边已经有了别人的陪伴。“陆冰凌,你竟敢红杏出墙!”他将她困在怀中。她娇笑着抚上他的脸“苏少,你忘记了,我们已经离婚了……”原本只想要回属于她的一切,原本以为早已忘却。他却穷追不舍,是心,是情,是缘,是孽……
  • 树叶间的阳光

    树叶间的阳光

    主人公在事业与爱情之间徐环而情感波动强烈,新角色的搭配彰显现代都市生活的典范与气质,繁密的流程使得故事承前启后的鲜明,并且抓住读者渴望成功的心理,细致的描绘不一样的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