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1700000013

第13章 揣明白,装糊涂——让大智若愚与情绪焦虑“划清界限”(2)

曹彬是北宋开国名臣,曾用兵征服后蜀、南唐、北汉,以军纪严明而著称。元世祖忽必烈派大将伯颜进攻南宋时,就特意告诫说:“古代能夺取江南的,只有曹彬一人。你如果能够获胜,便是今日我之曹彬。”足见曹彬御将用兵之善。曹彬为人谦恭,宽厚仁义,尤以御将有恩而被世人所称道。曹彬统兵镇守徐州时,有一名官吏犯法,审理后,判处杖责,只待行刑结案。可是,报到曹彬那里,却如石沉大海,凡人探询概不回答。有人非议,他也不予理睬,一直拖了一年多,众人以为他已经把这件事忘了,就不再提及。一天,曹彬突然批示:按律行刑结案。众人不明白他的意思,便询问缘由。曹彬却笑容可掬地反问道:“此人是何时婚配?”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使众人莫名其妙,彼此相觑而笑,不知如何回答。这时,他才慢条斯理地说:“去年判刑时,正值此人新婚燕尔,如果受了杖责,不仅本人疼痛难熬,新妇也要受尽折磨,公婆也一定会骂她是丧门星,她有口难辩,岂不委屈?我有意暂缓行刑,既可严格法规,又能体恤人情,有何不好?”众人听后,无不为他的宽厚待人所感动,受刑人更是感恩戴德。

因此,在为人处世中,该聪明时要聪明,该糊涂时要糊涂。只有懂得这个道理,人生一世,才能有所成就。

4.郑板桥的糊涂哲学

郑板桥中进士后,曾任山东潍县知县。他为人磊落正直,不容邪恶,廉洁奉公,关心民众,然而这与当时污浊腐败的官场之风格格不入。因此,郑板桥往往有太多的痛苦、忧愁与愤懑。而郑板桥又是个艺术家,工诗善画。论诗提倡“真气、真意、真趣”,就这一个“真”字,便使他忍受不了现实中的浊气、腐气和邪气。尽管他的诗作对现实多有揭露,但以他一个七品小官的力量,用几首诗、几篇文章,是改变不了世间风气的。面对世间许许多多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郑板桥无力改变,只得无奈接受,使清醒的自己糊涂一些,以免遭受更大的精神痛苦。

然而,郑板桥又偏偏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对什么事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求糊涂,反而“难得糊涂”,可见这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与叹息,又有多少不满与牢骚在其中!可以说,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也包含了许多哀痛与沉重。

当然,“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做给他人看的一种“假糊涂”。也就是说,嘴里说的虽是“糊涂话”,脸上反映的也是“糊涂的表情”,做的却是“明白事”。因此,“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是人类精明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人类适应社会的一种巧妙的高级方式。

“糊涂”之所以“难得”,还在于它是一种超越。这里的“糊涂”已不再是词语意义上的糊涂了。它是超越了无奈、痛苦、世俗、功利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它是一种难得的朴拙和真纯,也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糊涂”就是“拙”,“难得糊涂”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超越境界。

聪明装糊涂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示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在日常生活中,借助“难得糊涂”,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恰当地表现自身的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心胸之宽广、气宇之不凡,凡是世上能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难得糊涂”这番功底的。但是,“难得糊涂”又是一种比较深奥的人生哲学,能不能实践并不是靠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它所需要的是一个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复杂的人际技巧,因此对于希望自己实践“难得糊涂”的人来说,就产生了一个怎样“糊涂”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对“难得糊涂”中的“难得”这两个字的理解和应用上。

首先,难得糊涂中的“糊涂”是一种假装,要装得自然得体,掌握一定的火候,让人察觉不出。其次,在重大问题上绝不能糊涂。正如郑板桥所言:“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话的学问,是极其深奥的。

立身处世,只有学会“难得糊涂”,你的聪明和智慧才会得以体现。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5.假装糊涂是明哲保身的智慧之举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经常会面临必须立即表态的“两难选择”。此时,人们可以借助于“难得糊涂”,佯作不知,拒不表态,或者做一些模棱两可的、使人感到糊里糊涂的姿态,以逃避复杂的、困难的选择。可以说,此时的“糊涂”是一种老练、智慧的表现。

有才不露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法。有时候别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别人都不言语,即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也不能说破。然而有时候,别人都不知道的道理,你知道了,如果想避开,也是不可取的。

齐国的隰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视野都很畅通,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田成子当时并没有说什么,隰斯弥回到家里,叫人把树砍倒,没砍几下,隰斯弥又不让砍了。他的家人问:“您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主意了?”隰斯弥答道:“谚语说,知道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如果我表现出能够在精微处察觉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会有危险了。不砍倒树,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别人的隐秘之事,那罪过和危险就不得了。所以,我才决定不把树砍倒。”

由此可见,“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你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看透事物,看破人性,能知人间风云变幻,处事掌握轻重缓急。

李白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无疑揭示了韬光养晦的处世之法。在一些特殊的人生境遇下,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测,而自己则可在此从容行事。假装糊涂,让人忽略你的存在,而在必要时做到先发制人,使对方不知所措,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谋略。

事实上,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于处理、难于解决的矛盾和冲突时,可以借助于“故意的糊涂”,有意识地拖延时间,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以便利用最佳时机解决问题。可以说,这种“糊涂”实际上就是“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是一种少有的谨慎。

商代末期,商纣王通宵喝酒而忘记了当时是什么日子,问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他的从人说:“身为一国的主人,而让一国的人们都忘记了月丑,国家就很危险了。一国的人都不知道,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险了。”于是对使者推辞说自己喝醉了酒,也记不清是什么日子了。

因此,难得糊涂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还会使人脱离险境,保全自己。可以说,有时候放下自己的身份,也可以为之后的成功奠定基础。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6.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糊涂哲学

糊涂,与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经验相关,同时与人的精神境界相连。真正的糊涂,是高层精神境界对世界、对宇宙的反观,对人生、对社会的体悟。

古代君王都擅用“糊涂政治”手段,尤其是对待大臣。宋朝初年,赵匡胤属下大将李汉超奉旨镇守关南一带,战绩颇佳。他骁勇善战,武艺超群,只可惜此人官风不佳。当朝皇帝出于爱才,竟然百般袒护李汉超。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汉超武人,所为多不法。久之,关南百姓诣阙讼汉超贷民钱不还,掠其女以为妾。”百姓状告到皇宫,宋太祖不仅亲自接见了百姓,还用酒食招待他们,并问他们:“汝女可适何人?”回答道:“农家也。”太祖又问:“汉超未至关南,契丹如何?”答道:“岁苦侵暴。”又问:“今复尔耶?”回答:“否。”这时,太祖对告状的百姓说:“汉超,朕之贵臣也,为其妾犹愈于农妇乎?使汉超不守关南,尚能保汝家之所有乎?”这一番话便将前来告状的百姓打发走了。事后,宋太祖密使侍臣对李汉超说:“亟还其女并所货,朕姑贳汉,勿复为也。不足于用,何不以告朕耶?”汉超感泣,誓以死报。宋太祖爱护将才,竟到了为其护短的地步。对待李汉超抢掠民财民女这件事,太祖当面为之开脱辩护,背后批评安抚。这除了爱将之外,还表现出统治者的权术。这种驭人术在一定情况下确能起到笼络人心的凝聚作用。

刘备治蜀,得益于用人。而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宽以待人,用其所长,这是刘备用人的特点之一。刘备占据成都后,以诸葛亮为骨干,重用法正、关羽、张飞、马超、许靖、糜竺、简雍以及董和、黄权、李严、吴懿、费观、彭荣乃至刘巴等。这些人,多半是刘璋的旧部,他们也和刘备的原部下一样,各有才干,但也有这样那样的短处。而刘备却不求全责,尽量做到因事设职,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对他们的不足乃至错误,也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法正,可以说是刘备当政时期仅次于诸葛亮的智囊人物。当年,他奉命请刘备进蜀,又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刘璋。刘备攻下成都后,即任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开拓精神强,业绩颇丰,为刘备所厚爱。但法正经常打击报复人,有时甚至是无所顾忌,擅自伤害乃至误杀他人。对于这一点,刘备心里很清楚。但是,如果因此撤了法正,他就会失去一位能干事的人才;如果过分干预法正的工作,又怕他放不开手脚。于是,刘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有人不服,就告到诸葛亮那儿,请诸葛亮转告刘备制裁法正。诸葛亮对告状人说,现在北有曹操,东有孙权,二者虎视眈眈,当务之急,刘备考虑的是怎样应付这些军国大事,京都那边的事,都要依靠法正去处理,眼下又怎么可能去深究法正的问题呢?但刘备也清楚长此以往会出大问题,所以,等局势稍稍稳定下来后,他就将法正调到身边,任他为尚书令。这种工作性质不容易滥用权力,又能够使法正充分发挥作用。

聪明人明察秋毫,反应敏锐,把大大小小的事都记在心里,总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才肯罢手,导致心力交瘁,筋疲力尽;糊涂人把什么事都能看得开,看得淡,反而活得潇洒自如,轻松自得。

同类推荐
  •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本书涉及到了三个领域:学校教育、家庭教养和个人成长。针对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理论的阐述、现实的思考和可行性的办法。对于如何培养懂得学习、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大有裨益,希望每为阅读过本书的人都能有所领悟,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扬弃,从而寻找到教育的本真。
  •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送给员工最温暖的心灵礼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培训的经典读本。
  •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七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七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想要有所作为的员工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正如上司必须管理好自己一样。员工不一定非得被动的接受上司的命令,也不一定非得符合上司的期望。反过来,他们与上司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 博弈学(历代经典文丛)

    博弈学(历代经典文丛)

    对博弈论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囚徒困境”这个名词,这是博弈论中一个基本的模型,也是“非合作性博弈”的典型模式。简言之,这一模式代表了处于相同困境状态下,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几种选择,最后必将背叛其他人,作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的一种情况。
热门推荐
  • 霍乱

    霍乱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经典。《霍乱》作者却另另辟蹊径,将传播于淮河流域的灾星进行历史与文化的拷问,让美与丑的东方人性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对比昭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审美是现代的,美联社向的思维和反叛的表达成为《霍乱》的价值所在,独行客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作者是写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贯穿者,他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手法将极其普通的社会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带着思考进入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另类作家。《霍乱》荟萃了作者近年来最有影响的中篇精品。
  • 末日小镇长

    末日小镇长

    末世之中。赫赫有名的营养学专家,抱着一包方便面傻笑着。整日宣导养生哲学的教授,却在暗中窥视营养学专家怀中的方便面。然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有这么一个小镇,那里的居民竟然在召开卤肉饭大赛……
  • 1号区

    1号区

    异世界天才少年和彼世界女孩灵魂互换。是命运牵引着彼此,还是另有阴谋呢?
  • 假婚真爱:腹黑娇妻别装纯

    假婚真爱:腹黑娇妻别装纯

    那年车祸为何要将她救活?半死半活的在床上躺了两年,他守了两年。两年后,她醒来脑海一片空白,唯一能记住的名字不是她自己的,也不是她父母的,而是顾长琛三字,刻骨铭心的三个字。他是谁?为何只能记住名字而不能记住长相?他的冷眼相对让她一次次跌入深渊,既然如此,为何当初选择救她?又苦苦守她两年?
  • 绝剑修罗

    绝剑修罗

    “即使这份力量,让你被朋友所厌恶,让你被亲人所抛弃,成为地狱的魔鬼,你也愿意吗?”“如果这份力量可以保护我自己,更可以保护朋友,亲人,那我凌风从今日起,便是这地狱的魔鬼,绝剑修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瞒天英雄记

    瞒天英雄记

    一把惊天剑,一部三皇经,引得两百年争斗无数。一柄袖中匕,一手冰枭指,只为存活于血色江湖。一口泣鬼刀,一篇白光志,话却三十年晚节末路。一平凡少年,偶然之下,平步青云,却因此踏入了血雨腥风的江湖。Ps:1、一说起传统武侠门派,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少林武当”。金老的成就无人能比,然而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只想写出一个新的传统武侠门派体系,致敬金老!2、本书第一卷多为铺垫,大可走马观花。
  • 天使就在你身边

    天使就在你身边

    本书通过101篇感人的心灵故事,如一罐罐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补胃肠的面包,解救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麻木的心灵,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通往天堂的心窗。本书是一本全家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去阅读的书,它能给予我们希望、幸福、责任、勇气以及不断向人生高峰攀登的积极力量。
  • 命犯桃花

    命犯桃花

    小梁经常靠在厂棚大门边,等着雾气慢慢散去,等着看清一些真实面目,现在是夏末,门敞开着。莫金从后面看到小梁的影子半浸在雾气里一下子就瘦了很多。厂棚里噪声很大。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这么一大群活着的鸭子收拾地上一堆堆死去的鸭子,很无聊的活儿,只能在一起说笑或用口水仗打发时间。整个屠宰场的人习以为常。
  • 呼啸而过

    呼啸而过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在学校干得很出色,想不到却被学校无情地解聘了,我想去找校长理论,校长却连我的电话都不接,我异常怨愤,发誓活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几年后,我真的成功了,当我再次来到学校,我才知道这是校长的故意安排,我从未体会到这种最特殊的关爱……给别人家的孩子担任高考保姆的中年妇女,忍受误解和屈辱,耐心地开导别人孩子的心灵,使她近乎扭曲的心灵变得健康而阳光,但是女孩自己的母亲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这位中年妇女,做完自己的工作回家之后发现孩子早已上学去了,原来她的孩子也上高三,她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出去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