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8400000003

第3章 风筝文化(1)

风筝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促进了风筝文化和风筝艺术的长足发展,进而形成了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中国传统的风筝文化艺术。

(一)中国传统风筝与文化艺术

1.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形成

从风筝起源的说法分析,可以说风筝起源于人类对娱乐的需求;对大自然的渴求与探索;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是人类进步的表现。而风筝艺术正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

风筝艺术的形成是源于风筝结构本身多种工艺组合的因素。因为风筝这一民间工艺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产物,风筝的功能应满足人们对它的要求。因此人们既要求风筝的造型美,绘画美;又要求它做工精制轻巧,飞行状态好;又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人一见就产生兴趣。所以对它的工艺性,美术性等要求特别高。风筝经历代艺人的改进,从它的结构造型设计、选材用料到绘画裱糊、制作工艺等分析,风筝涉及到的艺术学科和门类极为广泛,如美学、空间学、色彩学、空气动力学、民艺学、民俗学、气象学及审美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民间美术、宫廷美术、人文美术、民俗艺术、民间艺术等门类和学科。在实际制作中,风筝的扎制、裱糊、绘画、放飞又涉及到更多的门类工艺技巧,所以说风筝艺术是多种艺术集合的产物。

风筝文化艺术的形成源于风筝本身的特征。放风筝可以借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在大自然中自我净化心灵、调节情绪、消除忧虑烦恼和疲惫,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幢憬与向往,激励自己进取向上。多少劳动人民、文人墨客,甚至皇室贵族都用放飞的风筝来放飞自已的理想、愿望与寄托,表达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所以放风筝的活动才得以传承,研究和发展。特别是文人墨客借风筝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丰富了风筝文化艺术的内涵。不同社会阶层人士对风筝文化艺术不同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具有浓厚东方艺术色彩的、内涵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

2.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发展及其内容

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丰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中国风筝文化艺术的内容及形态的表现首先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与改进的,风筝的诗、词、画卷、戏剧与小说不可胜数。如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五禁烟前。风筝可惜名空好,不及雷琴张七弦。” 宋仁宗时的宰相寇准的《纸鸢》诗说:“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宋朝王令的《纸鸢》则描绘出放纸鸢的后动情景:“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逐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捕鹏似尔难。”北宋时期,潍坊诸城的张择端在中国著名的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中,就将东京汴梁儿童引线放风筝的情景画在了这一传世之作中。清代李渔的传奇剧本《风筝误》,就是描写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成良缘的故事。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说的是他的弟弟在儿童时期非常喜爱风筝。在这篇散文里,鲁迅先生生动地勾画了弟弟幼年痴爱风筝的情景。

进入现代后,现代文学艺术与风筝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风筝文化艺术的内容,推动了风筝文化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现代的风筝影视音乐艺术,以风筝为背景和题材的影视剧和音乐作品越来越多。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法国加朗斯艺术制片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 《风筝》。此片当时曾轰动了全国的教育界。1986年10月有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记录片《中国风筝》。歌曲《彩色的梦》献给中国潍坊国际风筝会。由于全国各地风筝爱好者、研究者、群众性风筝活动组织及各种形式的风筝活动越来越多,有关风筝研究、制作、放飞等方面的图书、杂志也越来越多。邮票、首日封、明信片等集邮文化艺术品也展现着中国的风筝文化。潍坊国际风筝会和各地举办的风筝会更是风筝文化艺术活动的新发展。

3.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特点及开发潜力

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具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特色。

“竹丝纸绢演乾坤万物,扎糊绘放抒人间情怀”,表明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逼真。风筝作为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我国民间多种艺术工艺,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有关风筝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风筝文化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内容。这种艺术活动已与自然规律、人们的需求和人民的生活规律习俗融为一体了,因此它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自潍坊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以来,各地都效仿潍坊的做法,争相举办国内或国际性的风筝会和风筝赛事,借以扩大本地的对外宣传、对外联络和招商引资,以风筝为载体来发展地方经济。很多企事业单位也不断利用风筝这种形式来进行企业自我形象和企业文化、企业产品的宣传。利用风筝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是各地所采用的一种全民健身方式。因此风筝文化艺术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具有深层次的开发潜力。

(二)中国各地的风筝文化

1.世界风筝之都——潍坊

(1)鸢都潍坊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制造的“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故称潍坊为“鸢都”。 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由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巧克列提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之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从此,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中外风筝佳作,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2)潍坊风筝的体系和流派

潍坊风筝艺术品种繁多,形成了不同体系和流派,大体有如下三种:

第一,传统民间派

潍坊民间风筝,从历史上看,是相对宫廷风筝和艺匠风筝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于现代新式风筝而言的。其特点是:

①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他们的风筝,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②民间风筝大都是结合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令制作的,所以其主题是有选择性的,形式注重装饰性。

③民间风筝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篾扎纸糊,不甚讲究,但风格粗犷,不矫揉造作。

④民间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上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民间风筝带有古老的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

第二,传统艺匠派。

潍坊由于出现了卖风筝的生意,专职风筝艺匠也就应运而生。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另外,随着清末一些宫廷风筝艺人的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现代创新派。

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踊跃参加风筝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潍坊国际风筝节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之都潍坊举行。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七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国际风筝会的举办,让世界了解了潍坊,也使潍坊更快地走向了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潍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这几年,各地利用文化和经济活动结合进行对外宣传,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自贡的恐龙灯会等,也是成功的。”

2. 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相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代《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北京风筝至今保持着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观赏价值较高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在骨架结构和绘画艺术上,均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北京风筝艺人讲究骨架各部位的尺寸比例适中,基本骨架和装饰部位骨架造型协调、美观大方,整个骨架均考虑到力学原理的要求,轻巧而力强。例如硬翅沙燕的造型是仿照真燕子而作夸张变形装饰设计的,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类风筝。由于造型图案固定不变,成为了一种程式化的风筝。不管是谁,所制的造型基本一样,但外貌略有区别,整个风筝上下左右都是弧形,互相呼应,这类风筝是典型的京式。北京风筝从扎绑到彩绘,典雅工整,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构图兼有写实和艺术变形的特点,极富美感,增强了风筝的视觉效果。

北京风筝的代表是:曹氏风筝、金氏风筝和哈氏风筝。北京风筝近年发展较快,新秀辈出。如果说从曹雪芹、金氏兄妹至“风筝哈”就已形成北京风筝的艺术风格的话,那么今日众多的名家新秀更为北京风筝锦上添花。“燕儿汪”是两代相传做燕子风筝的名家,“鹰王”的作品以形象逼真叫响;胡炎新扎制的几丈长的雄鹰做工独特;画家马晋一手培养起来的胡铁桩,擅长制作巨形风筝,他创作的4米的大扎燕和90米长、200节的巨龙,扎工、起飞都是上乘作品。李国帅则善于做小风筝,5寸、7寸的小掌燕精巧别致。夏振国扎制的沙燕,可以装入一个火柴盒内,被人们称为“掌上风筝”,可见做工之精巧。

3. 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的制作,历史久远,工艺精湛,从清代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十美画放风筝》上即可得到证实,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10种风筝。清末民初年间,天津的风筝作坊和风筝艺人数不胜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天津市面上出售的风筝画工普遍比较粗糙,骨架都是用纸捻来扎接,不能拆装折叠,存放十分不便。这时候,喜欢风筝的文人们借助于清末时期天津文化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对民间风筝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以朱竹轩为代表的几位天津文人对风筝进行了研究改进。改进之一是用丝线代替纸捻,这样风筝就显得美观漂亮了。第二个改进是用翎毛管衔接骨架,把风筝的身躯、翅膀、头连接起来,这样在不放飞时可以拆下来存放。第三个改进的办法就是风筝的头都是用模子扣的,很有立体感。对天津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享誉中外的是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1872—1961年),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被人称誉为“风筝魏”。现在,天津有许多民间风筝队,经常组织放飞活动,参加比赛,进行交流,切磋技艺;同时,放风筝已经成为了很多天津人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在春秋两季的清晨和傍晚,特别是在节假日里,天津大大小小的广场、公园都可以看到许多风筝爱好者放风筝,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竞相飞舞。风筝带着天津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越飞越高。

4. 开封风筝

开封风筝是河南开封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开封风筝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扎工精细、独具特色。每年农历正月至三月的庙会上,各式各样的风筝竞相牵放,景象十分壮观。开封风筝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在开封民间延续着一个风俗,清明节这天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有意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可在一年中不生病。在开封的风筝制作界,活跃着大批能工巧匠,可谓人才济济,层出不穷。除了众多的传统艺人,还有大批的创新能手。这些创新能手,是开封早在1980年就开始举办的全国性风筝赛事中锻炼出的骨干。开封风筝中以龙亭风筝和巨龙风筝最有名气。“巨龙飞腾”大型风筝长200余米,头部重20千克,腾空后,气势恢宏,动人心魄。此外还有无骨架类风筝。近年开封又开发出精美的微型风筝,娇小精美,可放于掌上,令人爱不释手,可收藏,还可放飞。开封风筝已成为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开封人把放风筝视为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娱乐健身活动,四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这项活动老少皆宜,通过在田野郊外放风筝既呼吸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使得我们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5. 阳江风筝

同类推荐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日子疯长

    日子疯长

    《潇湘晨报》创办人首部慢忆时光散文集。本书以质朴如山风的文字,记录了岁月错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时光与人性温情,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春秋五霸崛起的时代,谁在维护封建秩序最后的尊严?《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修了一个仙

    修了一个仙

    前世设计师的许云穿越到一个五岁修真废柴身上。激活空间、得传承、修四艺。修仙路上机缘不断,仙路漫漫,装逼相伴。且看小云儿带领师门家族如何叱咤三界,问鼎大道。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无涯至极

    无涯至极

    少年父母双亡,少年跟姑姑一家到万剑宗住下。为了寻找真相,少年破祖训,修剑术。少年于万剑冢得混沌剑认主和混沌祖龙寄居。在混沌祖龙的帮助下,少年开始修炼混沌剑术。混沌剑术有五层境:一为无极境,二为阴阳境,三为四象境,四为五行境,五为万物境。
  • Seventeen

    Sevent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挑战女性弱点

    挑战女性弱点

    一本解析现代女人弱点的指导读本。要做一个美丽的、闪着的女人,首先也要从完善自己开始。女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她和男人一样有着很多的弱点。诚然,女人的弱点是万众瞩目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女人当别人提醒她一些弱点、毛病时,就会大发雷霆,恨不得生生把那个提建议的人生吞活剥了。殊不知,有弱点的女人不可怕,但不知道自己的弱点是什么的女人是最要不得的。
  • 倾城不渡

    倾城不渡

    踏过无海洞,穿过浮生山,寻找红衣倾城的踪迹,谁知这一路诡异一环接着一环,究竟是谁在骗她,玲珑血虫,白发皇妃……倾城未倾城,故事跌宕起伏,言蔚念是否能活过二八年华……
  • 沧弄玉

    沧弄玉

    同历年间,荣逸王朝开始由盛转衰,西北,西南,及东南地区的国家开始崛起。边疆战事频繁,樊帝为拉拢右相,将四公主许配给右相的嫡长子。四公主为逃婚与青梅竹马私奔。樊帝当即派人追回。逃亡途中公主被救,却也身受重伤,而此时,四公主已身怀六甲……
  • 木子年华

    木子年华

    女主对“他”一见倾心,两人联手打造一场电商购物节盛宴,却发现一切原来是他自导自演,女主鸵鸟本色想要抽身逃离,却在他的表白攻势下沦陷……男主对女主一见倾心,却阴差阳错,两人失之交臂,几年后,意外得知女主身边出现了一个“他”,男主懊悔不已,而这时公司却出现丑闻事件,男主是该留下为公司力挽狂澜还是不顾一切回国追爱?本文讲述互联网行业欣欣向荣的十年中,女主同学四人毕业后来到繁华大都市打拼,经历的一系列个人奋斗及情感冲突。围绕各个精彩的职场商战故事,将爱情,亲情,友情几条情感线穿插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几经反转,黑化……上架了,真心不容易,求订阅,求票票!
  • 帝姬传奇

    帝姬传奇

    若她不是那个叫作南宫迟念的女子,必定不会遭受这生离死别之痛。六年之后,她还是那个身份尊贵,宛若桃花的女子,手中却多了一把断魂剑。起初不过是一场权力的游戏,他放过她的亲人,她让出她的王位。可不知何时起,一切都变了。子洵,子洵,百姓爱戴的楚文宗,心里究竟是恋她还是恋天下?世人皆道慕容家主心似利刃,容颜曾让月光失色,孤身直取十三洲。天下于他,唾手可得,却只能叹息:如果我在汀州种满桃花,你就会回来吗?一朝风起云涌,她与她最爱的人执手天下,用她的过往给最爱她的人陪葬。君王亦微尘,浮沉人世间。三生苦尽,三生有幸。
  • 倾城小逃妃

    倾城小逃妃

    林珂也不知道自己该喜还是该悲。小时候家乡兵荒马乱,旱灾横行,生死存亡之际居然遇到了拓跋宇。拓跋宇就如一棵寒冬的青松,在乱世,伟岸而孤高,强悍地撑起了一片天。可惜那么爱他,那么爱他!他还是娶了别人,还干脆将她幽禁起来。此地再无可眷恋,那就跑呗!谁知道祸不单行,一出门就遇到一个最讨厌的书呆子,又迂腐,又固执!这人婆婆妈妈,磨磨唧唧,偏偏穷追不舍,让人心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里一片混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