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1900000019

第19章 黄斌(1)

麻将席子

孩子开学了,楼下的桂花,像蜂蜜一样一滴滴凝结在叶下,很新鲜;树边的空气,也微微香了起来。天气虽然还比较热,但家里的席子,也从床上收了去。眼看这今年的夏天,就要过完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值得回味的,或者说不被遗忘的事情,其实也少。想想今年的夏天,能让我不忘的,或许是我家那张已卷进柜子的麻将席子吧。

其实,我已多年没有睡过麻将席子了。

最早睡麻将席子,还是在1986年前后,感觉比一般的篾片席要更清凉,并且凉的感觉来得快些。篾片席子薄,也不错,只是和麻将席比起来,清凉得逊色一点。只是我那睡麻将席子的家,早已破败,也已易主,再也不能回去看看。前些天看范超的博客,找到一张和旧友在那个老家喝酒的旧照,看着少年时的自己,如面对陌生人,都不大像了,还有那些无比熟悉的碗碟和家具,真有些梦幻泡影的感觉。那张照片里没有麻将席子,但我心里知道,在照片没有照到的地方,有麻将席子。

我家那张麻将席子去了哪里,自是无法知晓,或许化为了尘土,也未可知。 因在竹乡长大,见过竹笋的长势,从土里迫不及待地冒出来,那么快的成长,实在难得一见;那种快,或许比近数十年中国经济的快,还要过之。有时我也有点幻觉,不知道是土变成了笋,还是笋本身就是土。但等 新竹长成,那竹子的高,和竹叶的密,不在竹下,不能感受。新竹长成,不少淘气的小学生,或恋爱中的小儿女,就会在竹上刻字,无聊地写“某某到此一游”,或表爱的“某某爱某某”……我在新竹旁边的时候多,自然见过不少,有时候觉得那些被刻上的字,实在多余,也冤枉了竹子,但现在又想到楚地出土的那些竹简文字、文文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歌》,又不觉得竹子的冤枉,还是有些矛盾的。不过,我对竹子的感觉,除了觉得新笋好吃、竹箨难看之外,应是新竹的青绿,和那青绿上的细密的白毛,像我初中同桌的女生脸上的毛一样。说起来好笑,我从没注意过人身上的毛的,但在上初中的时候,偶尔看到旁边漂亮的女生扬起脸的侧面,在光线中,一大片细密的毛,在光线中勾勒得纤毫俱在,甚至还看得到毛根的黑头,实在是讶异得很,也不知道为什么平常不能发见。而那竹壁上白毛,就非常清晰了,细软到甜蜜,一触即化如棉花糖。后来又看到好作文的同乡,说去崇阳山中访亲戚,亲人在初夏剖开新竹,放进去新采摘下的樱桃,到冬天水果欠缺的时候,又将竹剖开来,给孩子作食,就不是一般的羡慕了——原来竹筒还有天然冰箱的作用,像穿越了季节似的。我小时候在新店,还见过不少忙碌的篾匠,就在街上,像一只只青蛙,坐在那里,手上不停地忙碌,把篾片编成筐。再后来读了点书,知道了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算是多了解了一点文人的雅趣,虽说以我的经验,竹笋的味道,未必不如肉好吃。

说起这些,不由得不让人感喟,竹之为用也大矣。

在中国和竹有交流的人,看来是太多了。所以,后来看到画上的竹,肥瘦兼有,也以寻常事目之。以画竹名的人,除了文与可,就是郑板桥了,前者留下了“胸有成竹”的成语,后者留下了小吏的政治学和美学,如“疑是民间疾苦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什么的。但在我的感受中,实用也好,艺术也好,都不及我在竹林中那亲眼的目睹和当时心中的感觉,因为这经验只要有了,就再也不会忘却,以后只要愿意,那种在场的细节,就可以被自我的感受复原。

再说竹篾之器,自来多有,不脱寻常日用,在南方也像空气一样寻常。我之所以特别注意麻将席子,一是它的清凉,二是它的形态。

清凉不用说在夏日的酷热中才会真切地感到。我记得老家的床上,换上麻将席子后,坐上去,有点冰屁股,睡觉时只穿一件三角裤,在席子上滚,每一滚动,都觉得特别舒服,身体像受到了特别的优待。这席子叫麻将席,自是因为席子的组件,看上去像一块块麻将。真正的竹麻将,我也玩过,麻将席子的组件,比真麻将约薄一半,但作为席子,比篾片席,要厚了四五倍。因而,睡在席子上,依稀是睡在一片厚竹上了。

所以,家里换上麻将席后,虽然没有空调,但从没觉得天气会热得睡不着觉。从学校下完晚自习回家,草草冲个凉,就入睡了,多做了不少梦。

离开老家后,就再也没有在夏天睡过麻将席了,在武昌一般碰不到麻将席子,多是草席和篾席。

上次和沉河、木头从湘乡回武汉,经过岳阳,已是中午。我们到巴陵服务区停车吃饭,无意发现,有卖麻将席子的。我高兴得很,一问价钱,还非常便宜,只要160元,没还价,就买了一床回来。回到家,非常珍视似的把它洗净,铺在书房的床上,躺上去,无比享受,像感觉到有另外一个身体,回到了自己现在的这个身体。

秦老师

下午下班前,集团编办主任给我一张图和一个u盘,图上面是集团的标志和几个字——楚天粤海国际大酒店。主任嘱我找人把上面的字体再弄一弄。我一看,心说,这不是秦老师的字吗?一个繁体字没有,家传的爨宝子体书法。这字,无论在哪里,我都是可以认出来的。集团原写字楼将改为酒店,这是我早就知道的。没想到的是,给这个酒店题字的,竟是秦老师。

我已经有五六年没见过秦老师了。

秦老师,本名秦大治,广东番禺人。听说他曾用名秦大难,因出生于逃日本兵的难民群中,后改。他曾任原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宣传部副部长,现已退休,当过我的领导。

我1990年7月大学毕业后,带着户口迁移证和一叠肉票,去河运学校报到,然后就认识了秦老师。

听当时的同事介绍,秦老师的父亲,是广东书协的前主席秦咢生,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以“爨宝子体”和“吴天发神谶”独步书坛。比如现在的“招商银行”四个字,以前的“粤港信息日报”六个字,都是典型的爨宝子体。另外,《深圳特区报》的报头,也是秦咢生先生题的,这属于秦家行书。

我从小习字,碰到这样的领导和老师,自是难得的幸事。

我记得去河运学校宣传部报到的时候,当时宣传部还没有正部长,秦老师在代理宣传部的工作。我先到校报报到,然后校报的领导带我去见他。他当时和一个宣传科长一个办公室,坐在铺着玻璃的办公桌边,起身,一身蓝布衣,瘦小的个子,葵花子型的脸,清澈的眼神,一口正宗的普通话,对我表示了欢迎,勉励我好好工作。

河运学校当时是隶属于交通部的大专,以培养国家内河航运人才为宗旨。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所有的经验,都很有新意。我到了校报编辑部以后,主编第四版,也就是副刊版,发些学生写的散文和诗,自然谈不上重要。宣传部,除了校报编辑部,还有另外一些专门的人才,比如画画的,搞摄影的,搞音乐的,可以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用说,秦老师能当上副部长,那一笔家传的字,肯定给力。

在到河运学校工作之前,我从当时的11路或511路公汽上,已经见识过秦老师的书法了。这个印象我一直非常清晰——坐公汽过了三层楼那个涵洞,车沿坡上行,抬眼,就可以看到“武汉河运专科学校”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做成一个电视机屏幕大小的方格,绿漆,竖排,是当时河运学校的招牌。那几个字,给我的印象,也是很深的。当时只要去湖北大学找朋友玩,就要经过武昌三层楼的河运学校,总能在公汽中,看到那几个招牌字。

我练字,比较大众化,柳体、颜体、王体什么的,所以,当在公汽中看到那样的大字,自是一惊:世间竟有这样粗犷恣的字!

后来读书才知道,在清代扬碑抑帖的书学氛围中,《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简称“二爨”,被康有为和包世臣誉为碑书的顶峰。

没有想到的是,当代写这字体最好的书家之一,就在我行进的路途之中,字也能清晰地看到。

同类推荐
  • 时间

    时间

    本书以一个名为陈英谛的中国人的口吻叙述,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构成。整部作品展开的背景,是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作者在如实、真切地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同时,更多地给人们提供了关于人性、战争以及日本与中国乃至世界的思考。作者本人出于对这段在中日近代史上刻骨铭心的历史的反省和思考,在对大量历史文献的阅读和准备的基础上,他“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生命力”,写出了这样一部长篇。
  • 外国经典电影故事

    外国经典电影故事

    本书鉴赏了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出水芙蓉、乱世佳人、一夜风流、爱情故事、蝴蝶梦、生死恋、埃及艳后、追捕、人证、蒲田进行曲等电影。
  •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热门推荐
  • 凤女漓烟

    凤女漓烟

    她是普通大学生,穿越到未知世界,卷入了一场波云诡谲的皇家争锋中。身不由己,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前行,以为自己早已孤身一人……回首处,却见那白衣胜雪的男子,在不远不近处等待着、守护着她。她冷眼看着那些欢欣鼓舞,那些尔虞我诈,那些背叛与仇恨,不敢再相信……可唯有他,亦只是他……沐漓烟:漓江的孩子,名字里定要带着江水的气息,这样才不会在世事变幻中迷失自己,寻不到归家的路……寒雪玉:那日你为我取名“云舒”,冥冥之中便已是上天注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崔浩

    崔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你有我天意

    爱你有我天意

    那些岁月,依稀记得,假如不曾遇见,时光不会如星星点点闪烁。言爱:“我是你的天意”,那些错过你的时间,都是为了最好的遇见。俞意“没有什么比遇见你更让我值得珍惜”,沉默的世界因为有你,那些时光瞬间恢复跃感。
  • 蝴蝶梦

    蝴蝶梦

    这是一个全新的江湖,一个梦里才会出现的江湖,所有人都脱不开,甩不掉的梦,他们永远都会在梦里去相逢,相爱,相离,等梦醒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刚刚入梦。
  • 婚途脉脉

    婚途脉脉

    宁城人尽皆知,秦家独子秦遇时生性凉薄,不近女色。直到绯闻曝光,他们才知秦公子早已成婚,且对妻子言听计从,宠无上限。整整三天,各大报纸杂志头条皆是他们的身影。晚上,她指着报纸头条,道:“秦公子爱着她却娶了我,真是委屈你了。”秦公子碾灭烟头,嘴角噙着笑意将她拉入怀中,“和她是绯闻,和你是事实。”事实是……那年情窦初开,阳光正好,你披荆而来,为我开疆辟土。【1V1,宠文,真·不虐】
  • 惊艳时光也温柔岁月

    惊艳时光也温柔岁月

    【甜文+宠文】“微微,我终于找到你了,这次,我不会再把你丢了。”......“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摇头】“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日久生情”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
  • 重生辣妻:厉总别来无恙

    重生辣妻:厉总别来无恙

    一场大火烧光了前世的种种,重生归来,她是披着天使外衣的复仇使者。虚情假意的闺蜜,狼子野心的“爱人”,没有谁能逃出生天。唯独她曾经恨透了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陈安若说,若重来一次,我还会不顾一切去爱你……
  •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格兰折耳猫超打动人心的情感疗愈大作(套装共6册)

    苏格兰折耳猫超打动人心的情感疗愈大作(套装共6册)

    本套装包含《此致,爱情》、《你若不曾来,叫我如何老》、《你的诺言,我的沧海》、《时光只曾为你留》、《诺言已老,遇见恰好》、《千万人中,遇见你》六本书籍。《此致,爱情》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梁和生命中最晦暗的时候,顾淮宁走进她的生命。《你若不曾来,叫我如何老》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或许就是遇到一个愿意用爱来包容你成长的人。而对于温冉来说,这辈子做过的最勇敢的一件事,就是爱上这样一个人。《你的诺言,我的沧海》不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亦非天雷地火的情深炽烈,两个本不奢求爱的灵魂,于细碎流年中偶然相遇。为着一个冲动的念头,彼此许下承诺——“我愿意”。《时光只曾为你留》自幼失怙的温远从小就寄养在红色世家温家,这个家规森严的家庭里,尽管她努力做一个乖巧温顺的好孩子,骨子里仍有挥之不去的青春期的躁动和叛逆。在一次逃课和同学去酒吧喝酒的时候遇到了意外,被小叔温行之出手相救,由此开始了两人斩不断的缘。《诺言已老,遇见恰好》程勉脑子简单,如果一个女人让他忘不掉,那么他就记她一辈子。于是何筱离开的时候,他等她,她回来的时候,他依旧等她。《千万人中,遇见你》喜欢是求仁得仁,爱是纵使千山万水,也要从他的身边走到他的心里。从爱上他的那一天起,她就明白,他们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万人中,遇见你,走向你,拥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