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400000016

第16章 随遇而安(2)

我们曾说过中国人不怕拥挤和噪声。只要天气一冷,中国人就很自然地挤成一团,以便取暖。即使在三伏天,也能经常看到船上乘客挤得不能坐,更不能躺。没有一个西方人能忍受这样的拥挤,但中国人看来并不在意。西方人喜欢寓所与邻居保持一定距离,既可以通风,又顾及到自己的隐私。中国人没有空气流通和个人隐私这两种观念,即使意识到这些,看来也不喜欢。中国每个小村庄的建造,都毫无规划的。也就是说,房屋都挤在一起,好像地皮特别贵。其结果是像城市一样地价上涨,尽管还有别的原因。城市的情况更是如此。因此,最终是院子狭窄,房间很小,拥挤得不利于健康,即使有的地方不远处有空地,房子依然挤在一块。

一位中国旅客,住进一家小客栈,在胡乱咽下晚饭后,马上倒头入睡,进入黑甜的梦乡,大批马车到达的喧哗与骚动,完全无法骚扰他。而他来自西方世界的旅伴,却躺到半夜都没能入睡,只要他还有知觉,他就可以听到六十匹骡子在那里咀嚼、踢腿和打响鼻。这些响声之中,不时还伴有木梆的敲击声或狗的狂吠声。在一个客栈的院子里,常常可以看见多达五十头驴子,它们在夜里不时发出的叫声,令人难以想象。正如古伯察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也不是不知道只要在驴尾巴上拴一块砖头,驴就不叫了,但几次追问他们,也没听说谁真的这样干过。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并不特别在意五十头驴子是一头一头地顺着叫、一起大合唱,还是一声不吭。没有一个西方人会对这种噪声问题,不求个答案,这样的不在意。这并不局限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何以见得呢?因为我们还知道一件事,有一个朝廷高官的夫人曾经在其府上养了将近一百只猫。

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受到野狗的骚扰,中国人却不太愿意去灭狗,佛教对此负有责任。不过,中国人的这个特点,不像别的东方人那么明显。劳罗斯先生曾经担任美国驻华公使,出版过一本有趣的东方游记,书中有他自己画的插图。其中有一幅,画着各式各样的瘦狗和癞皮狗在开会,题为《君士坦丁堡概览》。这幅插图也可以视作不少中国城市的素描。大群大群的野狗狂吠,中国人好像觉得没什么,他们丝毫没想到经常出没的疯狗的实在危险。一旦被疯狗咬伤,治疗方法常常是在伤口上绑些那只疯狗的狗毛,这种做法肯定源自我们的一句谚语:狗毛治狗伤。两者的相似,简直妙不可言。而狗倒毙在路旁,人们来来往往,毫不介意。

上述例子,大部分与中国人忽视舒适有关。说明中国人忽视方便,再只需几个例子也就足够了。中国人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事实上,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学之国。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有了这些摆设,房子才能称之为“文房”。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件必需品都不能随身携带。要是没有第五样东西(那就是水),这四样东西也肯定无法使用,因为需要水来研墨。事先不把纤细的笔毛润软,笔也不是可以立即使用的;外行人使用不当,就会弄伤笔毛,缩短其使用寿命。中国人没有类似铅笔这样的代用品,即使有也没办法削,因为他们没有铅笔刀,也没有口袋放这些东西。在前面谈到中国人的俭省时,我们尽力公正地评价了他们的高超技艺。尽管他们的工具不适当,却能成就巨大。西方常见的节省劳力的种种办法,中国人一无所知,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西方现代化的宾馆里,人们只要按一下键钮,就可以得到需要的一切——冷热水、灯光、暖气和服务。但是,中国十八个省份最好的旅店,却都像小客栈一样,旅客若感到有什么需要,而没有得到提供,就不得不走到房间外面高声叫喊,徒劳地指望会有人听见。

中国人的日常用品,无法随时买到,要等小贩碰巧出现才能买到。在日常供应方面,人们仿佛感到自己掉进了沙漠之国苏丹的腹地,供应没有保障。城里,夜晚出去时,人人都打个灯笼,有的城市,只有在巡回叫卖的小贩手上才能买到灯笼,想要买这东西的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买得到,就像我们的送奶工和卖鲜酵母的小贩在特定的时间出现一样。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不可能大,因为受道路的限制,很少例外。有的地区,人们习惯于每年二月份出售建房的木料,一根木料经常从一个集市拖到另一个集市,直到最后售出,或者拖回去。然而,要是有一个不懂行情的人想在五月份买木料。那他会很快明白为何东方智者会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谈到俭省时,我们提到过中国的大多数工具都不是现成的,顾客买回各种零部件自行组装,这与我们的方便概念不同。

笔者有一次叫一个仆人去买一把劈木头的斧子,他没有买到,只好买回来十四个(进口的)大马蹄铁,请铁匠打成一把斧子(样子有点像矿工的尖嘴锄),又请木匠安上一个把,所花的全部费用要比买一把上好的外国斧子贵多了!

天朝帝国的种种不便,留给外国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完全没有“卫生设施”。即使在北京,不论何时,只要试图治理下水道,其结果总是越修越坏。一个人不管在中国住多久,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问及,这问题很有趣,但回答者心里总是犹豫不决,因而无法回答,这问题是:这个帝国哪座城市最脏?一位来自北方省份的旅行者,对一个住在厦门的人夸口说,论起脏乱臭,中国南方城市无法与北方城市“媲美”。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他们走遍了厦门,发现厦门出奇地清洁——相对中国城市而言。厦门的居住者出于对这个侨居城市的嫉妒,声称他的朋友来得不是时候,因为碰巧有一场大雨刚刚把街道冲刷干净了!这位旅行者在游览了福州之后,认为他已经发现了中国最脏的城市;他访问宁波时,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看法,到达天津时,他加倍相信这个看法。但要是他最终坦诚而又公正地反省有关北京卫生水平时的呼声,他会真诚地撤回这个看法,断定北京才是最“垃圾”的城市。他要是这样做,一点也不奇怪!

关注中国文明的种种不便之处,西方人最重视的是三大要点:邮政设施、道路状况、货币流通。当然也有私营邮局,可以把信件和包裹从中国的一个地方送往另一个地方,但其作用极为有限,并且相对整个帝国而言,覆盖的地域也很小。在讨论缺乏公共意识时,我们已经谈及中国的道路。山东有一条几英里长的山间公路,十分狭窄,不能同时对过两辆马车。路的两端都有士兵驻扎看守,交通只能是上午从这个方向开往那个方向,下午从那个方向开往这个方向!由于中国人的服装——特别是鞋子(我们已经描述过了),以及中国的道路状况(我们也已知道),因此,只要天气一变坏,中国人就只能守在家里不出门了。在西方国家,我们说一个人笨,就说他连回家躲雨都不懂,而在中国,我们就改成说,他连下雨天应躲在家里不出门都不懂。

中文的一个通常特点,就是习惯于用两个部分来表达指令的必行,比如“遇雨即止”,官府的“官样文章”可能例外。但对中国人而言,要让他们知道,人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不能因为大雨突降就不尽职责,这个观念必须通过类似钻井这样的“大工程”才能注入中国人的脑子去。尽管“遇雨即止”这个说法也可以反过来用,但在这个说法面前,再紧迫的公务也快不起来了。我们曾听闻有一个坚固无比的中国炮台,扼守要津,装备精良,比如有克虏伯大炮,士兵们接受过外国训练等,但只要一下雨,岗哨上的士兵便全都机灵地躲进了哨所,看不见一个人了。他们全都“遇雨即止”了!1870年的天津大屠杀,本来死亡人数要翻四倍,幸亏及时地下了一场雨,把扑向外国人住地的暴徒困在了路上。能够呼风唤雨,将是外国旅行者在中国敌对地区最完美的卫士。我们相信,从一个两英寸大的水管里喷射出来的水柱,五分钟之内,便足以驱散外国人在中国所看见的最凶残的暴徒,葡萄弹只能算小巫见大巫,因为会有许多人去捡拾滚落的弹头,而每一个中国人从汉朝以来就害怕冷水,如同猫怕水一样。无论外表还是内心,中国人极端讨厌冷水。

中国货币这个话题,不是写一小段文字就能讲清楚的,而需要写一篇全面的论文,确切地说,是一本书。中国货币混乱,不乏奇闻,它足以让任何一个西方人发疯。或许更可能的是,这种巨大的弊病会不治而愈。在谈及漠视精确时,我们曾提到过一些更长久的烦恼。一百个铜钱不是一百个,一千个铜钱也不是一千个,而是浮动不定的数目,只能凭以往的经验来确定。在这个帝国的广大地区,一个铜钱算两个;二十个铜钱以上也这样算,所以,当有人听到自己会得到五百个铜钱时,他明白自己会拿到二百五十个铜钱,不同地方数目不同。总有凑数的小钱或者假钱混入,导致任何行业的商人之间必然发生争吵。货币贬值所带来的伤害,深深地触动了地方官,他们不时颁布文告加以制止。这给地方官所在的衙门中的下属贪污带来了机遇,对本地钱庄加重了压榨,这对一切商业活动都带来了程度不一的困难。因为现金紧缺,物价马上上涨。一旦现钱支付光——也没起什么作用——劣币回收了进来,物价却并不下跌。因为存在着一条时刻起作用的铁律:劣币驱逐良币。货币状况每况愈下,直到像河南省的某些地区,人人去市场都带两套钱币,一套是常用的,真假掺杂,还有一套则全都是假币。有些商品只付假币。至于其他商品,或是特别交易,就要相应地支付双倍的货币。

中国的钱币是正宗的“肮脏的收益”,只要“过过手”,你的手不可不沾染这种“肮脏”。用于穿五百钱或一千钱(名义上的)的绳子很容易断,因而重新点数重新穿起来都很麻烦。铜钱没有标准的重量,但都笨重。约等于一墨西哥元的铜钱,重量在八磅以上。吊在腰带上的小袋子里,能装上几百个铜钱。如果是要用的钱超过几吊,那运输就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了。银锭在交易中损耗很大,在买卖过程中,用银子交易的人都免不了被欺骗。要是他使用钱庄的汇票,也减少不了多少麻烦,因为一个地方的汇票去到另一个相距不远的地方,不是完全不被承认,就是得少算许多,而当他最后拿着这张汇票回到原先签发它的那个钱庄时,又得预先考虑到在兑付多少现钱这个问题上,将与这个钱庄的厚黑信徒之间发生一场争斗。怪得很,在这种沉闷的无奈之下,中国人竟然还能做生意;而据我们观察,他们对这些混乱的钱币交易已司空见惯,带着也不嫌重,只有外国人叫苦不迭。

路过中国乡村的旅行者,常常会碰到某只伸开四蹄、躺在路上的驴子,一根结实的绳子绕在驴脖子上,另一端拴在一个木桩上。但是,驴不是调整自己的身子去适应缰绳的长短,而是不时地把绳子绕到最短限度,驴头倾斜四十五度,它那扯着脖子的样子,似乎颈部脊椎骨有脱臼的危险。我们感到惊奇,它何不干脆折断自己的脖子?更搞不懂,它这样做有什么“可乐”,没有一头西方的驴会那样做。读者在看了我们这些不太妥当的阐述之后就会记住:中华民族尽管处于一种被半扼杀的状态,看来却还很舒服,这只能说明中国人舒适方便的标准,与我们所习惯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本篇写作的前提。中国人已经学会了适应自己的环境,对于碰到的种种不便,他用特殊的耐心加以承受,深知这些不便是免不了的。

有些中国通,特别熟知我们刚好注意到的这些情况,却经常断言说,中国人还没有启蒙。这是浅薄的谬论,把文明等同于舒适,混淆文明和舒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考察中国的现状(与三个世纪之前相比,毫无变化)时,应该认真观察我们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变化,这是我们进行公正比较的必由之路。我们肯定不会认为弥尔顿、莎士比亚和伊丽莎白的英国是未开化的国家,但是,对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而言,那个时代的英国也肯定是无法忍受的。

在此,谈论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使大不列颠群岛发生巨变的种种缘由,纯属多余。然而,最近五十年来在舒适方便的标准上发生的伟大变革,却更为奇妙。要是我们被迫回到我们曾祖父和祖父的粗野方式,我们也许会怀疑这样的生活是否还值得过下去。时代变了,我们得与时俱进。与此对照,在中国,时代未变,人们也不需进步,随遇而安。因此,目前的舒适与方便的标准,与几个世纪以来的完全相同。当新生事物出现,这些标准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他们将采用我们已习惯的生活方式,但现在他们既没想到过,也不心存向往。

同类推荐
  • 非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本书译自African Folktales&Sculpture(Paul Radin,1952),包含了80篇非洲黑人民间故事。原著是最早介绍非洲黑人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一,是珍贵的文学和民俗遗产。保罗·拉丁是20世纪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他的著作融合历史与文化,探讨了诸多非洲和印第安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他从黑非洲(包括豪萨、班图、阿善堤、布须曼、祖鲁等)的口述传统经典中精选和编译了这80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主题多样,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读者面广且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 中国文旅产业观察·《延禧攻略》爆红样本:影视公司后流量时代“机与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中国文旅产业观察·《延禧攻略》爆红样本:影视公司后流量时代“机与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创刊,始终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优质内容服务用户,以专业和高度推动商业中国发展,秉承移动优先的方针,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旗舰产品21财经APP下载量已经突破6000万,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居同类客户端前列,并不断积极开拓知识付费、研究智库、内容电商等创新业务。本期为《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文旅产业专题。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

    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不同时代的人们给予其不同的理解。从历史来看,中国古代文明中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六艺是古代中国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目标。而我国传统哲学也是以实现“仁、智、勇、德”为核心的理想人格为主题而展开的。西方哲学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这样的观点。近代西方哲学也是积极推崇自由、平等、博爱,着眼于解放人和开发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最终解放即人的全面发展应是其最终追求的目标。
  • 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

    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

    以四个性格迥异的剩女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她们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情爱历险”,也茫然,也绝望,但靠着彼此间牢固的友谊,向着理想爱情努力奋进。经过一场葬礼和一场婚礼后,最终让她们明白有车有房只能给人一时的安全感,但唯有真爱才能给人一辈子的幸福感。
  •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野心家追求名利的挣扎与高老头绝望的父爱交错之下,使小说内容更显得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由此拉开了序幕。
  • 湘潭故事

    湘潭故事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聂鑫森的《湘潭故事》,以非常精短的篇幅,刻画了众多清末民初生活在湖南湘潭地区的人物故事。每一篇主要记叙一人或一事,互不相关,所记载人物都颇具传奇性或侠义精神,故事也一波三折、生动有趣,语言精练直白,内涵发人深省。
  • GLASSES

    GLAS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店有古怪

    这个店有古怪

    神仙也有活腻的时候,然而想死却不那么容易,还得牺牲神的颜和尊严,在一家老旧破的店里打打工护护镖……这是一个吃货大神一心寻死,却怎么都死不成的故事。
  • 封神秘史之我不是妲己

    封神秘史之我不是妲己

    三教没好鸟,圣人也是人,商周乱天道,妲己来封神。本书废柴流+幕后黑手流,主体修仙+权谋,女主文,慎入。
  • 这岛主太秀了

    这岛主太秀了

    划重点:祖传地产+灵魂智脑=李笑主C出道!小班必考题,望悉知谨记。李笑开局一座岛,领土却已被鸠占鹊巢,主权面积仅有一公里,还被人催收一百多种税,岛主的颜面荡然无存,他怒开业主大会,宣示主权,各种花式调教修仙者业主。同样的地球,不同的文明,这是人工智能和修仙证道并存,天才纵横,群魔乱舞的辉煌世界!
  •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

    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世界。让我带各位进入格斗的梦境,体验电子竞技游戏那酣畅淋漓的战斗快感。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让各位的心随着我的键盘一起跳动。精彩的故事就在后面,我们不见不散。本周推荐:1、《异域人生》,作者:西北苍狼,历史,http://m.pgsk.com/m.pgsk.com?11_id=17702、《剑仙-剑之修真者》,作者:平民百姓,仙侠,http://m.pgsk.com/m.pgsk.com?11_id=5441
  • 重生民国娇妻

    重生民国娇妻

    有时候,妥协一次,就是妥协一辈子。有一,就会有二,接下来就有三、四、五……乔婉受够了一窝子的姨太太。重生后,乔婉果断放弃渣男。乔婉见到尚未发光的金大腿,“喂,可愿入赘?”金大腿一脸纠结:要是可,就变成吃软饭的了,这可是关乎很重要的尊严问题!要是不可,眼前可能会到手的媳妇就要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