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800000011

第11章 救济之夜(上)(1)

进入腊月,烟灯村的一百一十七家农户突然都变得非常贫困。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在之前的十一个月份里,还有谁能够算得上富裕。不是这么回事。贫困是一贯的。问题是到了腊月,谁都愿意更穷一些。村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被人怜悯,尤其是被邻里们认为可怜,是所有人内心的企图。这是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公社都会给各个村里发放救济。救济有钱有物,发给最穷的家庭。按惯例,分给烟灯村的大约是八十块钱,两百斤大米,一床棉被和三件棉袄。那是文革时期,实行严格的配给制。配给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城市人口,涉及到粮油食品,布料,日用品和一些紧俏物资。作为乡下人,并不太能享受到配给制带来的好处。但配给仍然在延伸,一直延伸到最小的村落里去。比如一个村选举几名村干部,发展几名党员,评选出几个先进模范,都在事先由公社规定好了。这些,烟灯村里的人似乎都并不在意。对那些上面早就给出的候选人,他们往往都没什么意见。甚至要在村里选出一两个坏分子,也不是很难的事。年年选,无非总是那些人。可是,从上面配给下来的救济金和物资,却总会让村长孙得贵头疼。公社规定一定要给到最穷的人,这被当作政治任务。

腊月份,烟灯村实在是太冷了。河里满是白花花的冰棱。谁才是最穷的人呢?孙得贵一想就头晕目眩。毫无疑问,这时候人人都在装穷。他所能做的是开一个选举大会,把最需要救济的人给选出来。选举大会定在腊月十六日晚上。那是一个把贫穷当作美德的时代。再过几十年的光景,人们将不再这么看,相反会被视为羞耻。

刘武七,他一进腊月就没穿过棉衣。可能确实没有,也可能有,哪怕破烂一点,却故意不穿。他穿着薄衫和薄裤子,人早冻坏了。肯定还感冒了,感冒一直不好。头痛,流鼻涕,声音嗡嗡的,像在山洞里说话。他把鼻涕和眼泪揩在衣袖上,衣袖因此变得干而硬。手和脚裸露出的皮肉也都被冻坏了,发红,溃烂,流出脓血。干活,那时候生产队会组织劳力积肥,比如把干涸了的池塘里的淤泥挑到田里去,或是到山坡上去垦荒。刘武七一边干活一边唉声叹气。他咳嗽,冷得蜷缩成一团。可是,这时候人们全都充满了鄙夷,没有一个人会去怜悯另一个人。这个人七十二岁时死去。他死于一种并不罕见的疾病,没太多痛苦,寿数也不低,葬在烟灯村北面的山坡上。他一共有五个子女,三男两女。他们后来全都在深圳的东莞打工。他的老婆比他多活了六年。

王道海,他有一个年近八旬的残疾奶奶。他的父母去世得早,奶奶只能跟着她。奶奶是个瞎子,一年四季都被关在家里,她的肤色非常苍白。等到有了电视之后,人们回忆起来,会恍然明白:哦,原来奶奶很可能是个白化病人。她的样子让人害怕。她一直在暗中给村里的小孩子们讲述一些神秘而又恐怖的鬼怪故事。那些故事被她讲得断断续续,估计这是她的策略:她太孤独,需要那些小孩子们陪着她。所以她的故事都十分冗长,有一些根本就没有讲完过。曾有人怀疑她会巫蛊之术,能诅咒人的命运。对奶奶的恐惧事实上都源于她身上的白色。奶奶的头发,脸,脖子,指甲,手上可以见到的细小绒毛,全都是一种奇怪的白。人们对她的敬畏是有理由的,她异于所有的人。唯一对奶奶不恭或者嫌弃的人是王道海。人们说他虐待奶奶,把她锁在小房子里,他还抱怨说奶奶吃了一辈子“闲饭”。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突然对奶奶好起来了。他经常把奶奶抱出来“晒太阳”,王道海抱着奶奶,把她放在外面事先放置好的椅子上。他还跟人说,别看奶奶年纪大,饭量可不小,她一个人能吃下两个人吃的饭呢。为了证明他所说过的话,王道海有时会盛上一大海碗白米饭端到外面来给奶奶吃。奶奶战战兢兢地端着饭,那碗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但它没有掉,奶奶风扫残云般地吃下去了。她有好几次被米饭给噎住了。她伸长了脖子,好像每一次噎着都可以要了她的命。但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王道海太有心计,奶奶能吃下那么多饭,可能至少被他给饿了三五天。王道海死于一场意外。二零零三年,人们要在白龙山上重修一座寺庙。那里以前有一座白龙寺,七十年代被毁坏了。可是香火一直不断,人们到断垣残壁间去烧香。为了重修白龙寺,烟灯村的每家每户都捐了钱。而投资最多的,是在外面做了建筑包工头的刘立德。刘立德发迹之前也在这儿烧过香,为了还愿,他要重建更大的一座白龙寺。王道海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昆山做得不错。他计划建好了白龙寺就去昆山。但他去不了,工地上一块预制板掉下来砸死了王道海。他也葬在北面山坡上,那是烟灯村的一块墓地。如果没有离开烟灯村,这里的人死后一多半会葬在那里。王道海只有一个儿子,他的老婆去了昆山,在那儿带孙子。她活到了二零零七年,并死于心肌梗塞。

刘喜贵,那时候他还在叫张喜贵。他很小就从刘家“过继”给了张家,刘家的子女太多,他的父母把好几个孩子都给“过”出去了。张家也不富有,或许比刘家更穷。但他们的儿子是个侏儒,一个小矮人,还浑身无力。这样的儿子是不能被指望的,他不能做农活,更不能传宗接代。把刘喜贵“过”过来,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接续张家的香火。两个老人胆颤心惊地巴结刘喜贵,无非就是要他稍许有点良心:在他们死去以后,刘喜贵能继续姓张。他们给他张罗了一桩婚事,并在刘立德顺利地被生下来以后,两个老人先后无憾地死去。那已是冬天了,很快就将进入腊月。安葬两个张姓老人,刘喜贵基本上完全依靠借贷。他一定是故意这么做,这谁都知道。所以,刚到腊月,他就四处哭穷。他抱怨说,他欠下了多少债务。而他刚刚生育的妻子,因为饥饿根本就没有奶水。照这样下去,也许要不了几天,他的儿子就会被饿死。有几次,刘喜贵当着众人的面,掀开了他老婆的衣衫。她的乳房耷拉着。刘喜贵说,空奶子,怎么挤也挤不出奶水,不信我挤给你们看。刘喜贵使劲拧着它们,可就是拧不出一滴奶水。人们都看到了,但却不约而同地扭过头去,假装没看到那白皙皮肉上的片片乌紫。刘喜贵知道他们看到了,他喜滋滋地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们都看见了!这还不够,他还说到了侏儒儿张小点。张小点本没有名字,可大伙都这么叫,它就像是个“外号”。他说,两个老人都死了,怎么张小点就偏偏不死呢?他活着,可不是拖累我们吗?用手拉他,他就一伸,把手松开,他马上又一缩。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怪物呢?刘喜贵说的都是实情。张小点活着也是个性命啊,他的确在拖累他们一家人。可是,这么个人的脑子却特别灵光。他声音好听,嘴也甜。他一直在讨好笼络刘喜贵。这可能也是刘喜贵从来也不曾真正虐待过他的原因。他甚至劝刘喜贵说,如果不想姓张,还是改姓刘好了。刘喜贵真这么做了,他早晚都得姓刘。快到四十岁的时候,刘喜贵才开始出去打工,在建筑工地上搬砖提灰泥。他后来发迹了,成了包工头,在城里有了房子和产业。他早早地把家业传给了儿子刘立德。刘立德没有辜负他,成了更大的老板。刘喜贵在老了以后变得非常淫乱,他死于糖尿病综合征。本来,他在死之前为自己建造了豪华的桃花墓地,他准备把自己葬在那儿。可是他的儿子刘立德为了承揽一个大工程,把他的桃花墓地送给了另一个人。那个人也有一个将死的父亲。所以刘喜贵只能被葬回烟灯村。张小点后来也有了很不错的归宿,他进了一个民间歌舞艺术团,是那里的“镇团之宝”。他能唱很好听的流行歌曲。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能被拉出来供人观赏。人们观赏并逗弄侏儒儿总能得到极大的欢乐和满足。张小点对此没有任何怨言,这也是他赖以谋生的手段。他对身边的人透露说,以前他最害怕的事情是,被饿死,或是被害死。他无疑说的是刘喜贵。这也是他那时候变着花样对刘喜贵说好话的原因。他怕!只要刘喜贵的脸色一变得阴沉,他就会心惊胆颤。成了“明星”后,张小点也挣了很多钱。但他一直很节俭,对自己刻薄。可能是以前吃过太多苦所养成的习惯吧?他把钱都积攒着,那些钱在他身后被艺术团捐给了一所学校。张小点死在一座城市里,他的骨灰就葬在那座城市的公墓。他死得很安详,几乎没有痛苦。人们把他从舞台上推下来,发现他不再动弹。不管怎么拉扯,也不再伸缩。很多人都看到了他脸上残留着的微笑。但是,也有人认为那是讥嘲。

马跑,是村里的猎人。后来因为在堤坝上防汛,他老婆被人给“弄”了。这件事派出所怎么也查不清楚。马跑因此对着自己的脸开枪。他打烂了自己的脸面,也打死了他自己。

同样死得很早的还有秦家河。秦家河有六个孩子,他偷着到山上去砍伐树木。他成功地锯倒了一棵树。而同时,他的脚踩上了一蓬覆盖着白雪的枯草。他滑倒了,那棵树正好砸在他头上。

匡有元用雷管在池塘里炸鱼,因为导火线过短,他炸掉了自己的一条胳膊。那些雷管都是他从水利建设工地上偷回来的。他只有一条胳膊,可是他还要在月黑风高天去塘里炸鱼。这一次他没那么幸运,他炸掉的不再是胳膊或腿。他把自己给炸死了。人们都还记得,他们在草丛或水面寻找匡有元残缺不全的尸体,把他盛装在藤编篮子里。

王向荣住着草棚子,草棚子漏水。外面下雨,雨水是白色。而王向荣草棚子里漏下来的水却是紫黑色。他的草棚子已有些年头了,上边搭着剑茅草,它的下层,里边早就腐烂了。干硬的剑茅草,被水浸泡,长久地沤着,也会腐烂。它烂得像淤泥,再被日头晒干。遇到雨天,水滴穿过那里,就会变成紫黑色。那种颜色,就像是谁杀了过多的鸡,成排地挂在屋梁上,一滴一滴,不停地往下滴着血水。还有那些木头立柱,它们在漫长的雨季里,会长出菌类或木耳。王向荣就住在这种鬼地方。他的草棚子跟村里隔着一道田畈,所以被称作“独屋”。他做梦都想住在真正的屋子里。你们不管怎么说,总还住在瓦屋里吧?这是他的口头禅,哼,哪像我?就我还住在旧社会。王向荣也生了五个孩子,他们就像是一窝小动物,在草棚子里窜来窜去。后来,王向荣是烟灯村最早出去贩卖木耳的人,他被人称作“木耳大王”。王向荣差半年就能活到八十岁,他死于一场深沉的睡眠。那天他在二楼的阳台上晒太阳,睡着以后就再没醒来。这实际上是令很多老人羡慕的一种死亡方式。王向荣无意间得到了这一殊荣,就像是现在的人买彩票突然中了大奖。而他的老伴多活了三年。她是四川女人,早年从四川流落到湖北。年轻时被迫不停地给王向荣生孩子。贫穷使她多次试图自杀。她跳过水,还上吊过。跳水被人救起来了。上吊则是因为棚子顶上的木头朽烂,被她的绳子给挂断了。

还有肖耀昆,也不能不说。他那时候就已经四十多岁了,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肖耀昆的第一个妻子给他生了个女儿,然后她自己喝农药死掉了。她喝农药是因为和婆婆有矛盾,也就是肖耀昆的母亲。婆婆见儿媳那样,心想你喝得我喝不得?一气之下,婆婆也喝了农药。她做得更绝,喝完农药就睡到棉田里去了。怎么也找不着,一直要到个把月之后,人们下田摘棉花时才会发现她。他的第二个妻子在给他生儿子时不幸难产,儿子救活了,妻子却死在镇卫生所里。大约过了五年光景,肖耀昆又娶了第三个妻子。但这个妻子很不安分,她也生了个女儿。生完之后不久,她就跟一个走村串户补锅的“锅匠”走了,并从此杳无音信。肖耀昆每年都要花一段时间出去找人。他的家当全败在这上面了,家里能变卖的东西一件不剩。他并没有找到出走的妻子,但却养成了非常暴戾的性格。他经常喝醉酒,并无故殴打他的三个孩子。平素里他黑着一张脸,村里的人都有些怕他。肖耀昆五十岁左右就死了。他没有活到那样一个时期:子女们可以去外面打工,并且能挣钱回来。人们后来回忆,肖耀昆的死与喝酒有关。他喝了太多的劣质白酒,它们伤害了他的内脏。他肝疼,一疼就会在地上打滚。但他拒绝让人把他送到镇卫生所去,那地方他不信任。或者,他根本就不想被治好。为了止疼,他从邻居家借来一瓶酒,并一饮而尽。

上面叙述的所有这些人,他们都参加了烟灯村那一次的村民会议。现在,他们都死了。这已经说清楚了。所以现在实际上是在讲述一些死者的故事。就是这样,他们都是死者。但是当时,他们都还活着。那是一九七四年,腊月份。烟灯村的那个月份非常冷。一到这时候,村长孙得贵就心烦。眼睛都盯着那点救济物资和钱。也是,马上就要过年了,搁谁不需要啊?公社在这儿“挂点”的是人武部长和民政助理,他们也都没招。用他们的话说,烟灯村的情况有些混乱。弄不好会出乱子。至于乱子会怎么出?出多大?谁也不清楚。所以,那就只有开会吧。开会让大家来推选,选出最贫穷和最需要救济的人。会期老早就定下了:十六日晚上。

烟灯村没有会场,平时开会都在稻场上。这时候天冷,不得不移到仓库里去开。这是一间粮仓。里边空空如也,并没有看到粮食。这是一个“荒年”:生产队的仓库,就和农民家里的米缸一样寒酸,里边没有东西。仓库已有些日子没有被打开,闻起来有一股经年不散的尘土气息。墙角落和地面上布满细小的洞穴,那明显是老鼠留下的印迹。天一刷黑,仓库里就热闹起来了。几盏煤油灯被点着,放在粮柜或墙洞里。光线带着点黄铜色。全村百十来户人都来了。有的一家还来了几口人。这种盛况和村里放电影时差不多。但放电影大多在外面,而这是在室内。空旷的仓库一下子变得狭窄,黑压压的人头攒动。好像还有些容不下,一些人被迫挤在门口或门外。有人在咳嗽,并推推搡搡。空气像澡堂里洗过好多人的池水一样污浊,有种刺鼻的酸腐味。成年人一般都坐着自带的小板凳。挤在门口或门外的那些人也都慢慢坐下了。孩子们在人缝中穿来穿去。妇女们有的打瞌睡,有的奶孩子,还有的在做针线。孙得贵一个人坐在屋子中间,那儿有个台子,他就坐在台子上。人武部长和民政助理都没来,说是公社有事。孙得贵心里当然明白,他们一定是在躲着这事。孙得贵看着他四周所有的那些人。他们眼下全都有着一种普遍的忧伤,这从他们的脸上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是,他们同时又很亢奋。

同类推荐
  • 御剑冲霄

    御剑冲霄

    作为京城中最豪奢的家族……次子,文飞活的很滋润。在家里有他父亲和哥哥给他撑腰,在外面没人敢惹文家一分一毫。然而一场横祸突来,哥哥惨死,父亲失踪,一夕之间家破人亡。整天游手好闲的他,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
  • 榕树下失温的夏天

    榕树下失温的夏天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满灰尘的玻璃上面却明显的印着名叫青春的影子手指轻轻滑过留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痕迹时间是毒药亦是良药再美好的眷恋再深刻的伤心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隐没那些有关开心难过疼爱伤害,最终学会从容面对淡定遗忘慢慢成长的故事是你的,也是我的..
  • 我的父母是这样的

    我的父母是这样的

    我的父母爱我吗?我不知道他们爱我吗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了
  • 军士小姐的故事

    军士小姐的故事

    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的少女一个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灵魂一具没有感情只为杀戮而存在的身体。在失去所有归宿之后,在这战争纷乱的年代里,一步一步的找回那被称作情感,作为人所应该拥有的东西,以及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 书生不得随身录

    书生不得随身录

    这是我的随身笔录,里面是我曾经以及至今写的一些短篇小文以及诗词歌赋,以古言为主。悲凉调,也不知可否有人喜欢
热门推荐
  • 李铁君文钞

    李铁君文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恋时微风

    恋时微风

    没想到,再遇见竟是如此窘境。时微在这过去的七年中幻想过无数次的重逢,期待过无数次,可当重逢真正发生时,自己却没了幻想时的那般兴奋和激动。这两种情绪好像已经被岁月磨成了粉末,散落在了无尽尘埃之中。“时微,我喜欢你。”这是他欠她的告白。
  • 城市岁月

    城市岁月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一家是这个城市的客人。父亲来自遥远的北方的一个山村,那里崇岭绵延山川奇峻,那儿的人的口音中有着金属般透亮的共鸣声;母亲的家则在北方的海边。父母的谈话常常使人想起电台的普通话广播,与父母的乡音相比,这个城市的话语则显得很急促尖锐含浑,给人一种舌头僵化的感觉。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两种话语的操作,而且相当熟练,互不干扰。这一点上,我的父母远远的比不上我,他们在使用这个城市的口语时经常会窜入遥远的乡音。我还知道,那个我从未去过的故乡的山村盛产柿子,一到秋天,黄土坡上那一簇簇矮树的枝丫上挂满了红红的果子。
  • 新中国往事:人物传奇

    新中国往事:人物传奇

    本书收录了《怀念张伯驹先生》、《郎平:我的世界冠军之梦》等20余篇文章,回忆了20余位知名人士在各自领域的非凡建树,各异的人生态度,从一段段往事勾勒出生动的历史细节。
  • 被神遗弃的少年

    被神遗弃的少年

    人邪师、言灵师和巫女,三个人间,连神都无法拿捏得精准的羁绊,最后到底会如何演变?尽情关注海豚的最新故事。
  • 恶魔校草是我哥

    恶魔校草是我哥

    她,是是一个冷漠的女孩;她,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生活的人。她有着父母的宠溺,她也有着哥哥的关爱,有着弟弟的关心,但是自一次车祸后她的爸爸妈妈永远的离开了她,哥哥也相应玩失踪,她只剩下弟弟。但是她在转学之后,尽然发现了许多她不知道的事情············
  • 夫人你的人设崩了

    夫人你的人设崩了

    身为一个千年女鬼,尹诗自认为见多识广。可见到穿着比肚兜还要小,比亵裤还要短的现代女子也是傻了眼。她表面上装的风轻云淡,内心早就被卧槽填满。世风日下,这些女子竟然衣不蔽体,简直伤风败俗。为了赶上潮流,尹诗不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很快,她便懂了真香定律。
  • 铁眉三巴掌禅师语录

    铁眉三巴掌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色炼魂

    血色炼魂

    皎月当空,寂静笼罩着整个大地,再看看世间千千万万条大路,似乎每条路都充斥着心酸,也都有坎坷,炼魂之途也一样,并且还有血泪相伴,既然选择炼魂之途,除了坚强的走下去,你将再别无选择,接下来让我们随从主人公的脚步,一起踏上炼魂之途,闯荡炼魂大陆吧!
  • 思君陶陶

    思君陶陶

    以后,我看人的第一反应是看他的手,然后是眼睛,我想找记忆里的那双手,想寻觅那双冷淡的眼睛,可是,再也没找到……但好在,虽然会下雨,虽然有阴天,可阳光总会到来,温暖会晚到,但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