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1100000008

第8章 黄土高坡上的家(1)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世世代代的居所,是陕北人的象征。它沉积了这块古老黄土地深层的历史文化,是普通民众创造的民间艺术。在当地居民心中,冬暖夏凉的窑洞与秀水青山间的江南吊楼、翠竹掩映中的瑶乡竹楼、辽阔草原上的蒙古包一样,是家的象征。

导读:

踏上辽阔高远的黄土高坡,人们会看到一处处建在平整山壁上的窑洞。在公元21世纪的今天,在高层住宅大量兴建的时代,为什么陕北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居住方式——窑洞?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高原人一直厮守着窑洞,厮守着黄土院落呢?窑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的?它又是怎么建造出来的?让我们去一一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黄土高坡上的家

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对自家的窑洞非常重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窑洞是他们一生的追求。窑洞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高原居民住房的首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榆林,走进黄土高坡上的家,一起去看个明白。

窑洞溯源

2004年的秋天,在陕西省榆林市的周边乡村,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村民第一次住进了别开生面的庭院式窑洞。这些窑洞每层三孔,上下三层,结构新颖,采光充足,门前有长长的暖廊,院内花草果木茂盛,还能利用太阳能洗澡。

同南方的干栏式建筑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巢居一样,陕北的窑洞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它的历史比所有民居形式都古老。在榆林就曾经发现过五千多年前的窑洞遗址。

那么,为什么窑洞这种建筑形式会在黄土高原落地生根呢?我们的先民最初居住的窑洞又是什么样子的?这段历史还要从汉字“窑”讲起——

“窑”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被划分到穴部:“烧制陶器的灶, 俗作窑。”“窑从穴, 穴,土室也,其义同。”意思是“窑”字的本义和穴是一样的,都是人居住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原始的窑洞实际上就是洞穴。《说文解字》中还提到,窑,北方叫作地孔,把地孔用作土室,即现在所说的窑洞。这就说明,先民们在与自然的早期斗争中,为求生存,居住在自然形成的岩洞和地孔内;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又受到烧陶窑的启发,再将洞穴加以改造和利用,就成了黄土高坡上人们赖以生存的居所,即所谓“土室”,也就是早期的窑洞。

窑洞发展到周代开始初具规模,形成半地穴式建筑;到秦汉就已经发展成为全地穴式建筑,即现在的土窑。到明代,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开始使用石块做窑洞的墙面。据记载,到了清代,陕北人已经开始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砖石窑洞。清末民初,当地人建造窑洞的技术更加纯熟。窑洞发展到现代,人们开始用各种样式的瓷砖镶嵌在窑洞的墙面和窑内厅室,使之更为美观。

到了今天,窑洞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那么数千年以前的窑洞会是什么样子呢?在榆林横山县的魏寨和青龙山发现的史前窑洞式居住遗迹中,考古工作者惊奇地发现,五千年前原始先民的居住环境竟然已经相当讲究,居室设计极尽巧妙,结构合理,组合复杂,令人惊叹。

在已经发掘的一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原始窑洞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有房子和窑穴二十多座。16座窑穴中,有一座窑穴是呈椭圆形的直壁坑,另外15座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这类窑穴结构坚固,最大的底径约为4米,最小的底径约1.9米,适合先民居住。

窑洞是我们祖先用来抵御自然灾害和毒虫猛兽进攻的产物,是伟大智慧的结晶。据统计,在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共计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有四千多万人居住在传统的窑洞中,这堪称一个世界奇观。

很多人都把窑洞称为“神仙洞”,主要原因在于它冬暖夏凉,那么窑洞冬暖夏凉的秘密何在呢?

“神仙洞”的秘密

窑洞之所以冬暖夏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个厚厚的“屋顶”。陕北的窑洞,屋顶可以行人,可以走马,甚至可以走载重大车。即便是砖窑土窑,屋顶也要覆盖厚厚的一层土,因此窑洞的屋顶可以保温也能隔热,就像空调一样。另外,窑洞的顶端和墙壁既不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直接向大气中散热。整座窑洞,只有洞口能够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而且温差不大。同时,陕北干燥少雨、四季冷热分明的自然状况,更加突显了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

当冬日的寒风无情地向黄土高坡袭来的时候,人们躲在窑洞里,享受着秋季留下来的温暖,过着暖乎乎的日子;当酷热的夏季把炎热洒向这片土地的时候,黄土高原上的居民们就躺在窑洞的大炕上,舒舒服服地把热气隔离在家门之外。当地居民说,住在窑洞里过着冬暖夏凉的生活,美滋滋的,就像神仙一样悠闲自在,所以他们就给自己的家起了一个逍遥的名字——神仙洞,这样一个名字,光是听起来就如此舒适惬意!

那么,窑洞在陕北人民的心中有着怎样神圣的地位?现在的窑洞是怎么修建的?窑洞分成哪些类型?它里面又是什么样的格局呢?

窑洞里的幸福生活

在陕北高原上,一个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窑洞里的安定生活就是他们一生追求的幸福。窑洞是陕北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窑洞盖得怎么样,更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吉凶盛衰。窑洞有土、砖、石料的选材区别,还有挂砖面子、石料接口等技术差异,花费更是有多有少,这一切都与建房者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过去男婚女嫁前,女方要到男方家“看地方”,意思也就是要看看对方家有几孔窑洞,都是什么材质。只要看看窑洞的状况,男方的家境也就一目了然了。

依据选材不同,陕北窑洞可分为以下几种:用石砌的叫石窑,用砖块砌的叫砖窑,在土崖上挖出窑洞、安上门窗的叫土窑。

城市里一般以石、砖窑居多。石窑、砖窑是在平地用石块和砖砌成,上面再覆上土,体积要比土窑大一些,一般深8到12米,宽和高3米左右。石窑洞通常按照三孔到五孔为一组修建。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但外表更为美观。

农村建的多是土窑。土窑是窑洞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它们靠山而建,在一座座天然山坡土壁内剖崖、开凿横洞,大多是几个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安上门窗,就成了一孔孔的窑。土窑洞一般深七八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一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三四平方米的圆窗。它们有的还在洞内加砌砖石形成多个房间,这样不但可以防止泥土崩溃,还可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窑洞多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一座土窑洞通常可以居住两代人,之后由于黄土层逐渐剥落就不能再住人了。你也许会想,住在土窑洞里是不是非常危险,它会不会坍塌呢?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介绍说,在黄土高原上,数千年的雨水冲刷形成了千万条沟壑,粘土和矿物使这里的土质变得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这就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建筑基础。

土窑洞的窑顶大多使用柳树条上箍,以防止泥土坍落。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在土窑洞口外接一圈砖石拱洞,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美观了许多,但是,如果遇到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的危险总是毁灭性的。因此,建窑洞的时候,选择建窑地点非常重要。给自家的窑洞选址,人们大都会选择向阳、背风,用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窑洞的外形美观,内部也毫不逊色。不但格局精巧,而且非常实用。

窑洞里面最重要的是火炕。通常炕和灶是连在一起的,灶里烧火时的热量通过烟道传到炕底,能给炕加热,达到取暖的效果。天冷时,窑洞里做饭、烧炕一举两得,室内温暖如春;天热时,有空闲窑坑的就在空窑里做饭,没空窑的就要在院内盘一个简易灶了。

同类推荐
  • 上海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百年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百年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京东路街区是上海的地理中心与行政中心,亦是上海文化展示的最佳窗口之一,其历史发展脉络,是百年上海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主要内容包括:周有光: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何光武:不敢乐观,也不敢悲观;齐邦媛:我用诗的真理写他们;许纪霖:我们这一代“真诚的虚伪”;徐友渔:作为知识分子,我充满了自我怀疑;余世存:知识分子要对这个社会的犬儒负责任等。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是天津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的以空中视角俯瞰天津的航拍纪录片,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形象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航拍系列题材纪录片之一。
  • 山海经(全集)

    山海经(全集)

    《山海经》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我国“上古三大奇书”,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动物、矿产,到民族、神话、巫术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唯一自成体系者。书中详细记载了500多座山系的地理走向,300多条河流的源出流向,40多个“国度”以及“民族”的风物习俗,涉及100多个神话人物,100多种药用动植物,400多种神异怪兽,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同时,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开启了我国志怪古籍编著传统之先河。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山海经》,本书提供了全面的解读和翔实的译注。在译文方面,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与原文风格统一,以流畅的现代白话文再现《山海经》中的神奇世界。
热门推荐
  • 半面夕阳半面海

    半面夕阳半面海

    全书共收录诗歌王子陈昂现代诗212首。清新自然、唯美迷人的文笔加上寓意深刻、哲理丰富的人生故事会让读者产生联想和思考。诗歌王子陈昂用人性化、自然化的特色手笔,让整本诗集清新中略显朦胧,以性灵之意境抒写哲理。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罗生门在斗罗

    罗生门在斗罗

    当带着罗生门来到了斗罗大陆,又会有什么样的事发生呢?本书原名《斗罗的野犬》。作者尽力向大家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斗罗。群号:943966291欢迎大家加群。
  • 若离于爱

    若离于爱

    本书讲述小镇少女何慈航寻找自己的身世之旅,同时也讲述了另一个女主人公许可的情感故事,最后随着两个人的身世真相大白,她们了解到父辈在过去艰难岁月以平静勇敢方式度过的那些磨难,才理解正是因为爱着,所有的痛都是值得的。人生就算会重来一次,那些不该犯的错,我们多半还是会犯那些不该爱的人,我们并不舍得不爱。能安慰我们的是:犯过的错让我们成长,爱过的人让我们充实。本书是青衫落拓出道五周年最满意作品,开启了都市女性的心灵成长之旅。
  • 染骨香

    染骨香

    纠结中的爱与救赎。得到时不珍惜,失去时又纠缠。以为不爱,却不知已经深入骨髓。以为爱而不得,其实一开始就选错了。
  • THE OATH

    THE OA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逆空之门

    逆空之门

    管平意外的得到一本书,这本书会给他带什么样奇遇呢?
  • 九世一梦

    九世一梦

    耽美文,放心入坑。替你修复身躯!替你召回魂魄!替你蛮下禁法!替你踏遍山河!因一场意外,云知安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又遇到了人生的莫逆之交,两人联手探索万年前的真相,掀起早已被隐藏的秘密。轮回九世,生死相依,却道原是一场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