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1300000005

第5章 本末并重以富民

(一)重农抑商的国家

面对逐渐强大起来的国家,齐桓公又向管仲提出了新的问题:“士兵训练好了,财力不足,又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要开发山林,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渔业,以此增加财源。发展商业,取天下物产,互相交易,从中收税。这样财力自然就增多了,军队的开支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我国传统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周王朝是以农业起家的部落,因此,我国自古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但是,管仲作为有远见的思想家,他看到了要想使国家强大,不仅要积极改革农业,而且也不应该抑制商业的发展。他认为要达到富民以求治的目的,片面地单纯发展农业生产当然是很有限的。后来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就说过:“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管仲不愧为有卓见、有胆识的改革家,他早就看到了这点,在经济改革当中,实行“本末并重”的方针。所谓“本”是指农业,从来尊为根本;“末”是指工商业,从来都被轻视。而管仲独具慧眼,看到发展工商业是强国富民最有利的途径。齐桓公曾和他讨论这个问题,说:“吾欲征税于房屋,如何?”管仲说:“那会阻碍百姓建房的积极性。”桓公说:“吾欲征税于树木,如何?”管仲说:“那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资源。”桓公又说:“吾欲征税于六畜,如何?”管仲说:“将影响六畜的繁殖,不利于农副业发展。”桓公再问:“吾欲征人头税,何如?”管仲回答:“会影响人口生育。”最后,桓公见一个个办法都被否定了,便说:“那么我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国家富强呢?”管仲说:“唯官山海为可耳!”只有国家经营、开发自然资源才是可行的办法。既可以增加国家收入,又可以满足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不会像征税那样导致人民的不满。齐国地据沂山、鲁山,濒临渤海,林木、矿藏和渔盐资源丰富,如果国家统一经营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利用,确是极有利的生财之道。对此,管仲以一个理财家独有的精明头脑,算了一笔笔细账。以盐为例,一个成年男子每月食盐五升少半(古齐升一升容量合今197.6毫升,可盛盐0.173市斤),成年女子三升少半,儿童二升少半,每百升盐值钱一釜(百钱)。如果每升盐价加半合,一釜就可得五十合,如果一升加一合,一釜就是一百,一钟(当时齐国计量单位,合六斛四斗)就是二千,十钟就是两万。推算起来,一个大国,百钟可以收入二千万钱,国家不必征收人丁户口税,就可以得到加倍的收入。再以铁为例,女人要用针、用刀,农民要用锄头、铁锨,木匠要用斧、锯、凿、锥,每天都离不开铁器,如果十根针加一分,三十根针就相当于一个女人的税额;一把刀加六分,五把刀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税额。这样做,人人都会自愿交纳,不像征税那样会引起人民的反对,这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办法。所以,管仲提出“竱(音转,相等之意)本肇末”的主张,就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商业,本末要同等看重。

(二)发展商业的措施

为实现这一主张,他实行如下具体办法:

1.国家统一经营并管理主要经济事业,大兴山林、渔、盐之利。管仲设盐铁官,由国家专管盐铁的生产与经销。他鼓励民间煮盐,每年十月,国家开始征收,然后销向国内外,仅出口一项一年获利达黄金一万一千余斤。铁的开采则采取官商合作形式,按开采量提取利率,商民得七成,国家得三成。这样商民有积极性,生产自然发展,国家又能获利,官商两便。同时将森林和水产业收归国家经营,一方面增加了国家收入,另一方面也不使少数商人获得巨利,也安定了民心,有利于农民安心务农。

2.大力发展商业,繁荣国内外贸易。管仲认为“无市则民乏”,发展商品经济才能使人民富裕。所以他鼓励经商,放手让百姓将各种农副产品“鬻(音育,卖的意思)之四方”、还实行渔盐出口不征税的政策来刺激商业的发展。为了使商业繁荣而又不乱,管仲实行了国家统一管理的办法,规定货币由国家铸造发行,物价由国家统一制定,使物价随货币的多少而上下,保持市场稳定和繁荣。

管仲认为边关是引进外国货物的重要门户,因此特别重视边关的管理。为了防止官吏滥征关税,他曾严肃、郑重地通告各处关卡:空车往来的不要索取关税,徒步背负商品到市场上进行买卖的小商贩不要征税,使远方的商旅来我们国家做生意。

为了吸引各国的商人到齐国经商,管仲除了采取低关税政策外,还在生活给养上给外商以优惠。据《管子》一书记载,齐桓公曾问管仲怎样才能召来外商,管仲建议说:“请您下令为诸侯国来的商人修建客舍。对来一乘车的外商免费供给伙食,对来三乘车的外商再加供给马的饲料,对来五乘车的外商除了享有上述优待外,还派给服侍人员。”当时齐国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驿站中储有食物,以招待各诸侯国来的使节和商人。为了吸引外商,管仲真是不择手段。据说他甚至设置女闾(妓院)二百,以安行商。由于齐国采取了以上种种优惠政策以招徕商人,所以各国的商人纷纷到齐国经商。《管子》称当时“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3.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工商收益不平衡的矛盾。工商业特别是商业的发展远比农业获利大,这就出现了收益不平衡的矛盾,影响农业的稳定发展。齐桓公和管仲商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桓公想压低、限制富商大贾(音古,即商人)的收益而让利于农民,问管仲有什么办法。管仲说:“请重粟之价釜三百。”就是提高粮食价格,每釜(当时齐国的计量单位)三百钱。他说这样一来,粮食值钱了,农民积极性就大了起来,耕地面积就会扩大。这一政策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解决了务农与经营工商业之间经济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在保证工商业发展的同时不致给农业造成不良影响。

管仲还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4.发展“国际”贸易,收天下之财。国内农工商各业都得到发展,管仲并不满足,他还通过对外贸易来收聚天下财富,用经济手段控制别国。齐国资源丰富,尤其出产的盐铁是别国没有的。他组织生产大量的盐,囤积起来,等到盐价上涨的时候,卖到梁国、赵国、宋国、卫国去,赚得大量黄金。他见滕国、鲁国的粮食便宜,每釜才价值百钱,便抬高齐国的粮价,每釜千钱,于是滕国、鲁国的粮食便大量流入齐国。然后,在别国缺粮时,再以高价将收购的粮食卖出,又赚回更多的黄金。

他不但通过通商贸易获取财富,还通过通商贸易控制和降服邻国。莱国和莒国生产木材,桓公问管仲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管仲说:“你派人铸金币,高价收买他们的木材”。莱国国君听说了,非常高兴,对左右说:“金币是人人都看重的,木材是我国独有的特产,用我国的特产全部换取齐国的金币,就可以吞并齐国了。”于是把农田都改种树木。而管仲则派人专门负责管理农事。两年之后,齐国不再收买莱、莒的木材,莱、莒的米价涨到三百七十钱,而齐国米价仅十钱。于是,莱、莒的百姓纷纷降服齐国。二十八个月之后,莱国和莒国就被齐国吞并了。

5.强调社会分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使农工商各业都能稳定发展,管仲把社会成员按职业划分成士、农、工、商四类,并规定住在各自的居住区,“勿使杂处”,要求给不同的职业创造方便条件。同时,规定“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从小就在专业化环境里进行专业学习,既有利于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早出人才,又可以避免见异思迁,保持专业思想的稳定。这对于各项事业的进步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管仲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经济改革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齐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时的经济大国。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被高校拒绝了的世界歌剧之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最是惊艳民国范

    最是惊艳民国范

    民国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民主之风吹进中国,现代社会新元素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在变革中动荡,人们在迷乱中求索,各种思想杂陈,各样异事叠现,各方奇才辈出。其中,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意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于是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风云际会,好戏连台,惊艳惊悚,沙场官场文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本书发掘民国奇人奇事的耀眼点,述写民国人物与事件的未解之谜,揭示民国知名人物的情感经历,品评民国往事的悲喜结局。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创作“普利策奖”的报业大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爱你,只是妄想

    爱你,只是妄想

    她想有朝一日他会爱上她,但这一切,都只是妄想。这是一个神经病男与高冷女的故事,偏温暖向,不会大虐。谁都有些缺点,当缺点成为性格,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 三生三世,心有灵兮

    三生三世,心有灵兮

    灵兮这辈子最“怕”两个人,一个是灵矶,一个是安言。“我要去做话本子里那种拆散有情人的恶毒女配了。”“嗯?”“而且狗血的是男主是我喜欢的人,男二还是我最不想有牵扯的人,天!”“啊?”“月老让我下界去拆散煜华跟他心上人,然后强行撮合安言跟三公主在一起。”“哦。”灵兮叉腰:“你就不想说些什么?”“……注意安全,然后给我带些好吃的回来,嘻嘻。”
  • 多想有个林夕

    多想有个林夕

    儿时的惊鸿一瞥,程言枭看上了那个软萌软萌的小女孩林夕。虽然还小,却已一眼万年。长大后,他疯狂的追求她,她却什么也不懂。“你会不会永远喜欢我啊。”“不会,你那么傻。”虽然这么说,却把抱着林夕的手抓紧。“傻瓜,我何止是喜欢你啊,你这辈子我都预订了”(土味情话现场)PS:“你为什么要害我”“我什么时候害你了?”“害我那么喜欢你!”“我觉得你今天有点怪”“哪里怪?”“怪可爱的”
  • 异界轮回店

    异界轮回店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在经过时间洗礼后,由于某些不可抗因素去到了公司最基层的单位,带着六个奇葩的新人做着简单却忙碌的工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洪荒之永恒国度

    洪荒之永恒国度

    混沌,大学生重生在天地未开的混沌,一个不窍的神话。一个不一样的寻道。游混沌,寻法宝,证圣立教!切不知,当初寻得一把‘永恒之剑’,一把剑带给他无数的惊喜。也带给他无数的坎坷。盘古复活,寻得盘古家族!为什么盘古家族背负着开天的使命?而那‘永恒之剑’到底是什么样的剑,为了夺得到他,不息一切代价!竟然穿越空间,来到洪荒!看看,洪荒世界外,那华丽的法术,震撼的法则。时间法则,空间法则等等!一切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切跟随徐风与盘古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 时风过境,安得明月

    时风过境,安得明月

    程安安最大的武器是秦穆时。秦穆时最大的软肋是程安安。当程安安露出甜美的笑。秦穆时一脸不爽:“以后只许对我一个人这么笑。”程安安莫名,随即反应过来:“原来是吃醋了呀……”人人都嫌弃胖子程安安,秦穆时却说:“人人都有不完美,我家安安那叫可爱,你们不懂。”
  • 踏着春天的脚步:来自绿色辽宁的报告

    踏着春天的脚步:来自绿色辽宁的报告

    本书全面记录“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在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内容包括:“绿色长城”千里屏障锁沙龙,“五点一线”千里海疆景色新等。
  • 谁来咬狗

    谁来咬狗

    吾名有毒莫叫唤一声修为降一层敢叫十声立瘫痪牛老狗不甘岁月摧残,不甘香火绝灭,在即将入土为安的那年,毅然踏上漫漫仙途,从此千难万苦,一步步前行,一步步崛起,后据毒虫咒术,创《毒名毒姓大法》,携其功纵横诸天,所向披靡,后与阴夺其舍之创世老祖博弈,终成一代仙尊,实现美好愿望~
  • 弥失的时代

    弥失的时代

    青春,就像一曲美丽的潇乐,谱写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旧事……谁,又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