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400000009

第9章 桂林:山水背后的历史(2)

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评价桂林石刻:“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围绕王安石变法而展开的一场震惊朝野的党派斗争:奸臣蔡京利用徽宗皇帝的信任,以手中的权利,排除异己,打击忠良,将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秦观等309人列为奸党,并下令在全国州县刻石公诸于众。现在,元 党籍碑在全国仅存两块,而桂林这一块是保存最完整的。元 党籍碑周围的很多石刻,是历代的人们慕名来看这块碑,有感而发衍生出的石刻作品。

龙隐岩和龙隐洞现在归属于桂海碑林博物馆,这里令人惊叹的不仅有字数最多的石刻,更令人惊叹的是还有两块刻在岩顶的石刻作品,人们称其为天碑。这两件天碑在几百年前的古代是怎么刻上去的呢?

原来,石工要刻这么高的天碑需要搭起高架,搭起的架子离上面的岩顶只有50厘米,所以石工要躺着进行刻字。但是,这样躺着刻字,石粉会飞落到石工的眼鼻口中,所以,石工自制了一种绢纱帽蒙住面孔。石粉挡住了,又有了新的问题,由于绢纱厚重,石工只能看到刻字的影子,只好拿掉纱帽,记住下锤的位置闭着眼睛刻下去,然后再睁眼查看,依此反复,困难而又费工。

石工这个行当,在桂林是世代相传的,几千年来,出了一辈又一辈的石工。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不懂得历史,但他们却在有意无意之中,把桂林的历史刻在了山水之间。

几百年来,人们提起桂林,总是要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可是这句话是从何而来呢?

故事要从独秀峰说起,独秀峰地处桂林古城中心,它拔地而起,巍然独立,气势超群,有“南天一柱”之称。登上峰顶,纵目四望,全城秀色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因此,古往今来的游客有感而发,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的诗句并将其刻在独秀峰上。有一些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和书法价值,像唐代郑叔齐的《独秀山新开石室记》、唐代张固的《独秀峰诗》、元朝丁方钟的孔子像及黎载的《孔子造像记》、清代黄国材的“南天一柱”及张祥河的“紫袍金带”等,都是桂林石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过客,但却没有人想过,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跟这里又有什么关系。

1983年,一位普通的拓片文物工作者来到独秀峰,无意中破解了人们长期以来的疑问。

当时,这位拓片员正在拓吕愿忠的《独秀峰诗》,休息的时候看到溶岩边缘有一块露出的地方很像石碑的边缘,便拿起凿子,慢慢从那个边缘开始凿,当碎石后露出“嘉泰”两个字的时候,拓片员立刻就知道了:这是一块宋代的石碑啊!

拓片员发现的这块碑,就是宋代桂林地方官员王正功的《鹿鸣宴劝驾诗》,他于公元1201年将此诗刻在独秀峰的读书岩口,后来被钟乳石遮盖,而正是这首诗第一次吟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传诵的诗句。说到宋代,那时候的桂林城已经很有规模了,今天我们从幸存的宋代城墙和城门遗址上,依稀可以看到宋代桂林古城的雄姿,正如宋代词人张孝祥所赞叹的那样:因此它又是世界上篇幅最大的古代石刻地图。它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宋代桂林的城市规模,反映了当时的文明程度。

踏着这些厚厚实实的宋代城砖,我们继续向桂林山水的深处探寻。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繁会九衢三市,飘渺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萧鼓夜沉沉。莫问骖鸾事,有酒且频斟。

龙脊上的月亮

刻在桂林市中山北路西侧的鹦鹉山石壁上的宋代《靖江府城池图》,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图高3.2米,宽3米,

桂林的北部山区,相传在古代就是藏龙卧虎之地,为了争夺这块宝地,龙虎相斗,最后龙胜了,这里也就被人称为“龙胜”。六百多年前,一群壮族人来到了这巨龙沉睡的山川,在龙的脊梁上开出了一片片稻田,人们称之为龙脊梯田。山坡上这块圆型的梯田,恰似一只龙眼,灌满水之后又像一轮明月落在山间,因此得名“月亮田”。

山上的村寨居住着七百多位壮族村民,木板房屋高低错落,极具民族特色。几百年来,他们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山寨的名字就叫平安寨。

在平安壮寨最著名的景观就是七星望月。月亮田的周边有七座小山包,像众星捧月一样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案。而那美丽的月亮田,就像十五的月亮落在了人间。

突然有一天,一支照相机镜头伸进了龙脊梯田,于是,一幅美丽无比的照片出现在世人眼前。

20世纪80年代初,龙脊梯田路还很不好走,都是一些乡间小路,艰苦异常。已故的摄影家陈亚江首次发现了这块美丽的土地,把这里的龙脊梯田拍成了摄影作品,对外进行了宣传。

一张照片引来了无数的人爬上“龙的脊梁”,要亲眼看一看藏在深山中的美丽奇观。羊肠小道变成了柏油路,汽车一直开到山巅。古老的山寨向外面的世界敞开了寨门,百年梯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

壮家姑娘带领游客走进寨子,壮家小伙抬着客人爬上山坡。沉睡多年的龙醒了,山寨里的人发现,祖先开垦的梯田,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也

是他们致富的源泉。古老的风雨桥,功能也在转变,除了遮风避雨,它已经成了一个销售量极好的商店。

随着外来客人的不断增多,山寨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许多人家建起了家庭旅店,开起了壮家饭馆,还有专业对口的影视之家和时尚的咖啡馆,寨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

月亮田有一家酒楼叫“月亮湾”,招牌上用了一幅“七星望月”的照片。单从种粮食来说,月亮田由于不易灌溉,不算是一块好田。但是在游客的眼中,月亮田是一块宝地。月亮不亮,山上的游人就不兴旺,“月亮湾”的客房也就经常空空荡荡,只有梯田上升起十五的月亮,平安寨的酒店里才能住得满满当当,人人都盼望着十五的月亮。

当一轮明月升起在夜空,人们就会联想,龙脊上的月亮何时才能亮起来?举杯畅饮之时,往往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青天常在,月落人间在何年?

龙脊平安寨虽然已经开发旅游多年,但寨子里的壮族百姓,仍旧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活习俗。外面的客人来到这里,既可以观赏美丽如画的龙脊梯田,也可以体验传统的民族风情。

龙脊十三寨,寨寨十三家,家家十三人,人人两公婆。

这首古老的民谣已经传唱了几百年,十三个寨子中最古老的一个就叫做龙脊古寨。走进古寨可以看到日夜喷涌的龙泉古井、百年前的消防水池、太平清缸等历史遗迹。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六百多年前,壮族人用火烧热山石,浇上水使巨石碎裂,把竹子劈开,灌满水当作水平尺,开垦出这一块块梯田。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片过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今天的“世界梯田之冠”,劳动创造了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龙眼成双。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巨龙的另一只眼,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见过月亮的背面。20世纪80年代初,摄影家文绍军等人在龙脊平安梯田摄影的时候,听当地人说金坑还有一大片梯田,于是他们不辞劳苦,步行五个小时来到了金坑,只见一片梯田水源充沛、银光闪闪,一年四季明月高悬,并且也有七星相伴。

金坑梯田四面环山,中间像是一个天然的大坑,因为过去在坑里挖出过黄金而得名金坑。金坑梯田山高路远,多年来不为外人所知。有关专家认为,金坑梯田开垦的时间,与平安梯田是同一年代——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朝。两

处梯田各有特色:平安梯田潇洒柔畅,金坑梯田大气磅礴。两地最大的不同是平安梯田居住着壮族人,金坑梯田生活着瑶族人。金坑的发现为龙脊梯田增添了又一处绝佳的景观,人们也终于找到了巨龙的另一只眼!

月亮田旁的故事

要想看到“七星望月”,需要等梯田中的水从山下一层一层往上灌溉。由于月亮田的地势比较高,所以水上来不容易。月亮还没到亮起来的时候,月亮田的主人正在田间苦干,等待着天公降雨,水满月圆。而且,田间耕种也要等到别人耙好田以后剩下的水流过来才能继续,如果连别人田里都没有水用,月亮田也就亮不起来了。天旱,水小,游客们便不停追问月亮田主:月亮田怎么不亮?田主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只希望上天下雨,田间水流,让游客高兴。

在龙脊梯田的山脚下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林中时常长出金色的竹子,这里就是被联合国专家称为“壮寨楷模”的金竹寨。金竹寨的一些古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一棵古树上挂着的神像,是壮族最先进寨的人,村民称他为莫一大王。莫一大王眼睛上有两个铜鼓,一个保佑五谷丰登,一个则保佑平安吉祥。保存完好的古老的铜鼓,至今仍是寨民们祭祀和集会时使用的器物,几百年前祖先们栽种的大树下,是人们喜爱的集会纳凉之处。

金竹寨中安放着一块石板,像是三条鱼,有鱼眼,有鱼尾。这三条鱼共有一个头,因此叫做“三鱼共首”,是村中的廖姓祖先三兄弟六百年前来到金竹寨后,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祖先兄弟三人而立,其实是一块古碑。

山间忽然来了一阵急雨,被雨水冲洗后的吊脚楼和石板路更显得古朴雅致。寨子里的人说,这样的雨如果下七天七夜,月亮田的水就会灌满。云雾缭绕的月亮田,更令人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传说中的月下老人就藏在那白雾的后边。

自古以来月亮田就是壮族青年男女约会的地方。1996年6月的一天,互不相识的英国姑娘莎娃德和加拿大小伙陆科伦相遇在月亮田边,谁知月亮田中的月下老人,早已悄悄将红线系在二人的身上。突然天降大雨,两人挤进了同一把雨伞,一见钟情,由此结缘。三年之后,两人再次携手来到月亮田边,按照当地壮家的婚俗方式,举行了一场浪漫的国际婚礼。

在另一处的龙眼上生活的是龙脊山区的瑶族人,因为这里的瑶族女性喜欢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红色衣服而被称为红瑶。红瑶妇女的服装面料是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纺织的,图案复杂,工艺精湛。过去这种用原始的手工方式生产出来的漂亮衣服,只是红瑶妇女自己穿用,如今游客们走进深山,作为红瑶标志的服装,又具有了商业价值,成为人们喜爱的珍贵手工艺品。

龙脊金坑梯田是红瑶人民世世代代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美丽家园,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从古至今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但是在金坑梯田,红瑶妇女却令人刮目相看。她们平时在家绣花织布,农忙时节和男人一起耕地下田。

男女双方和谐的步调恰似天然舞台上的一场表演,龙脊梯田壮丽的线条和红瑶女性柔美的曲线相互交织盘绕,天人合一的绝佳美景令人赞叹。

金坑梯田高山流水,流到山脚下汇集成一条叫金江的小河,河边有一个著名的黄洛瑶寨,号称“天下第一长发村”,是中国长发女性最多的村庄。

村民说,长发在瑶家象征长命富贵。每个女子头上都盘有三把长发,一把是长在自己头上的,一把是16到18岁的时候剪下来的,还有另外一把是平时梳妆时候掉在地上捡起来的——因为在瑶家长发不可以丢掉,一生的长发要全部盘在头上。至今在村庄里还传唱着《长发谣》:

一梳长发黑又亮,

梳妆打扮会情郎。

二梳长发浓又亮,

夫妻恩爱情义长。

三梳长发长又亮,

父母恩情永不忘。

乌龙盘发亮堂堂,

幸福生活久久长长。

站在龙脊金坑的山顶向下看,朦胧细雨中的月亮田里,瑶族山民赶着水牛正在辛勤地耕作。那情景,就像是一幅活动的中国山水画长卷,又仿佛一首古朴的田园诗篇。

行走视点

到桂林,“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之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众山平地拔起,神姿仙态。洞中奇石,琳琅满目,鬼斧神工,地布暗河,神秘莫测。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有漓江、龙脊梯田、阳朔。

桂林美,最美是漓江,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既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又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

龙脊梯田是桂林一大奇观。当年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并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垦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他们建设家园的智慧和力量,从龙脊梯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天上人间旅游乡”。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构成了阳朔独特的风光、风貌、风俗和风物,成为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

桂林是一座发展成熟的旅游城市,昂贵的珠宝、物美价廉的工艺品、民族饰品和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品都可以在这里搜罗到。

桂林著名的土特产很多,有沙田柚、夏橙、罗汉果、白果等,饰品以民族特色为主,主要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等,工艺品多以玉石、竹木雕刻为主,还有瓷刻、芒编工艺品等。

此外,到了桂林,无论如何也要记得买些“桂林三宝”( 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带回去,它们都是桂林有名的特产。

同类推荐
  • 数学颂

    数学颂

    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引领读者探寻数学之美。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于2015年接受的一次关于“数学”的采访。
  • 世界奇观

    世界奇观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世界七大奇观就摄住了人类的想像力,自古以来的伟大奇观让我们目瞪口呆。尽管古代奇观闻名于世,但类似的名录还是几经编撰,其中更是包括了某些更令人惊奇的自然奇观。在这本图片丰富的书中,国家地理学会提供了将近40个奇观——它们都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景致(或地点)。从吉萨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巴拿马运河和金门大桥,这里展现的是人们曾经想像和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奇迹。这里同样展现了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景色——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澳洲的大堡礁、非洲薄雾笼罩中的维多利亚瀑布——不仅如此,我们还提供了大约两百张生动的照片和图片以飨读者。三十五个自然和人造奇观,从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到大西洋中部的深海海沟,从亚历山大港耸立的灯塔到多伦多国家电视塔的尖顶。这本好看的书通过探索横扫了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和全部世界,创造出一本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
  • 天干与地支

    天干与地支

    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历法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

    本书是一本专属于房龙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 地里万千

    地里万千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地理万千》对地球的构造以及著名山脉、冰川、盆地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对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地球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
热门推荐
  • 续红楼梦新编

    续红楼梦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缉凶

    缉凶

    西边的日头还露出半张脸,挂在远方的连绵群山上,似乎不舍得离去。夕阳余辉下,“醉月楼”前的那棵枫树上,满冠的枫叶愈发红得耀眼,就像火烧一般。一起风,枝叶飘摇,无数的枫叶就在此时窜上天空,纷纷扬扬,飞得满天都是。“醉月楼”的掌柜青眉将身倚着窗栏,望着窗外飞舞的红叶,手上却没闲着,两枚铜钱正绕着手指上下打转,黄澄澄的铜钱在她白生生的指间翻腾跳跃,如同活了的精灵,既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更脱不出她的五指掌控。“一碗粥,两张饼。”身后有个苍老的声音说道。青眉不用回头,就听得出说话的是谁,那是对老夫妻。
  • 穿越之杀手至尊

    穿越之杀手至尊

    生活系武侠,主角不太正经,一番江湖游历,在深藏不露之人的设计下,在各方的角逐下,在主角的恶搞下,阴阳际会,完全成了瞎扯淡。只是一路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和现在的江湖,也许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 法治的谜面

    法治的谜面

    本书的主题集中在中国司法、法律职业、教育公平、图书评论等几个方面。这些评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立场有是非”。作者不预设任何立场,完全以一个局外人身份站在中立立场上就司法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认知与见解。这些文章承载着作者的学术良知和客观公正信念。文以载道,这些文章表达的是作者是非高于立场的为学为人之道。 大部分内容是近年来在作者《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凤凰周刊》、《新世纪》、《新产经》、《法学家茶座》等报刊上发表的六十余篇观察分析评论文章。
  • 愿世世无生帝王家

    愿世世无生帝王家

    一个不愿作帝王的人,最终成为了帝王。一个不愿娶的妻子,最终成为了他的永世爱人。从少年到成年,他送走了母后,弟弟,父皇,爱子、爱妻、挚友,只剩他一人独守着宝座,守着天下,恪守着“只为一人奉天下”的命运。
  • 重生之庶女倾城

    重生之庶女倾城

    重活一世,南筱绡一直在逃避着前世的一切,但命运捉弄,即便她在如何躲,依旧躲不过。某男扶墙,脸上挂起一抹贱笑,“美人儿,你说前世你是我的什么?”南筱绡蜜笑,前世贵妃,今世宰辅,终究有一件是她能够逃避的。
  • 穿越仙界做帝尊

    穿越仙界做帝尊

    道法与科技的碰撞,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一个能操控时间的穿越者,一个靠掠夺起家的理科男。符篆印刷、法宝铸造、建机甲傀儡生产线,请看逗比主角的开挂人生。
  • 尊主为何如此

    尊主为何如此

    遗忘所有的人会如何?当然是不知道,不知道还是什么不知道!所以不知姑娘是个奇怪的存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领主的家臣

    女领主的家臣

    普通青年携印记重生于剑与魔法的神奇世界,成为女公爵领地内的一名小小的男爵。政治的漩涡,王权的交替,派系的纷争,在这些强大势力阴影之下他将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