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600000010

第10章 博收广采之荀慧生

(一)荀慧生简介

荀慧生(1900—1968),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荀慧生。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被卖给天津一个梆子戏班,后又转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徒,受到严格训练,也吃尽了苦头。8岁在天津首次登台, 1910年师从梆子演员侯俊山。1911年入三乐班,从路三宝、薛兰芬学京剧青衣、花旦,与尚小云、赵桐珊称为“正乐三杰”。曾拜师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为师。19岁参加喜群舍开始专演京剧。荀慧生一生演出三百余出,其中代表剧目有《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等,并与杨小楼、尚小云、谭小培合称“三小一白”。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享有“无旦不荀”的美誉。除京剧之外,荀慧生还喜欢作画。1927年拜吴昌硕为师开始学画,后又求教于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作画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涵养,丰富了他的艺术人生。

(二)荀派艺术

荀慧生的唱腔温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因以“柔媚婉约”著称,称之为“荀派”。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韵味。他编制新腔坚持让观众喜悦、听懂、动情三点原则,《红娘》中的“反四平调”可谓脍炙人口。他的念白柔和圆润,享有音律之美,他不照搬传统的韵白和京白,而是从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出发,精湛地表露人物内心活动,轻重缓急都恰到好处,流利感人,又声声入耳。他的表演既表现出音乐之美,又展现出生活之美。荀慧生的功底深厚、戏路宽广,能吸取梆子旦角艺术之长处,将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等表演融于一体,在其表演中还会兼有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甚至将国外舞蹈的步伐结合到表演中,以便更好地根据剧情去塑造剧中人物角色。荀慧生在唱腔、身段、服装、化妆诸多方面都有大胆的尝试与革新,他博收广采,敢于标新立异。他所表演的人物角色更注重于刻画人物心理状态,也注重人物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的细微之处,他坚持旦角的表演一定要给观众以美的感受,动作所到之处一定要美、媚、脆,并要求演员能够把女性的妩媚闪现于喜怒哀乐、言谈举止之间,与此同时,身段动作变化多姿,尤其讲究眼神的运用,将其结合角色人物的一举一动、一指一看,使表演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演员出场之时便光彩照人、满台生辉,令人眼前一亮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因而荀慧生自如挥洒的表演通常感情细腻、活泼多姿、文武兼备、唱做俱佳。

其代表剧目有:《胭脂虎》《红娘》《绣襦记》《丹青引》《勘玉剑》《钗头凤》《鱼藻宫》《荀灌娘》《贩马记》《玉堂春》《十三妹》《得意缘》《花田错》《元宵谜》《辛安驿》《香罗带》《金玉奴》《红楼二尤》《杜十娘》《霍小玉》等,并著有《荀慧生演剧散论》《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荀慧生舞台艺术》等书。

荀派传人:荀派艺术流传极广,丰富多彩。荀慧生弟子甚多,不计其数。其长子荀令香是工旦,其女荀令莱亦为其传人。他指导和亲自传授技艺的学生、徒弟、后人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也得其亲授。

(三)荀慧生往事

1.轰动上海

1919年秋天,年方19岁的荀慧生首次赴沪演出,正逢上海天蟾舞台邀杨小楼组班南下表演,杨小楼认为荀慧生是青年才俊,是不可多得的戏剧人才,将来定会很有前途,甚至不逊于梅兰芳,因此刀马旦一角杨小楼顶力推荐荀慧生去演,谭小培扮老生,尚小云扮青衣,史称“三小一白下江南”。9月9日,三小一白在天蟾登台,头天打炮戏开锣及前场由上海本地的班底承当,其中荀慧生与李桂芳、何金寿演《花田错》,转天荀慧生上演了《贵妃醉酒》,第三天他与林树森合演《梅龙镇》,三天炮戏场场精彩,演出极为轰动。演出期满,荀慧生因在上海人气飙升,有着特殊号召力,当即被天蟾好言挽留,签为台柱,一直演出大半年。除演出刀马旦的传统戏目外,荀慧生为符合当地观众喜好,演出期间还编演了许多新戏,其中《荀灌娘》《拾玉镯》《西湖主》等均为其之后常演剧目。荀慧生的表演从人物感情出发,充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流利感人、声声入耳,既有音乐之美,又表现了生活之美。可以说白牡丹(荀慧生艺名)初下江南,则一举成名,征服了上海观众,这为其艺术生涯谱写了辉煌的一笔。

2.教学严谨

荀慧生文学修养颇深,喜好读书、绘画。他做事情很有韧性,从不浅尝辄止。无论酷暑严寒,不论在任何地方,四十年从未间断,每天都坚持写艺术日记。荀派艺术形成后,其弟子遍布天下,桃李满门。荀慧生教学态度严谨,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对登门求艺之人也是尽心指点,倾囊相授,为人亲和。1959年,荀慧生的剧团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而重新排演《荀灌娘》,他将此戏传授其弟子孙毓敏。一日在荀家大院内,荀慧生正在向其徒孙毓敏传艺,此时正排练荀灌娘改扮男装趟马一场戏,荀慧生满头大汗地给孙毓敏当马童,当时去荀家采访的记者亲眼目睹了眼前的一幕,深感荀慧生教徒之严谨,十分敬佩,并当场提出要求要给荀灌娘勒马的姿势拍一张照片。荀灌娘勒马之时要把左脚蹬在马童的右腿上才能塑造出一个美的形态,荀慧生察觉到孙毓敏有踌躇之意,便当即爽快地拍一下自己的右腿,和颜悦色地说:“来吧,孩子!假戏要真做,我汗都出了,蹬一下腿有什么关系!”这幕情景非常感人,深深感动了在场的记者,可见荀慧生对教学的一丝不苟。

3.爱国情怀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顿时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古语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荀慧生深明大义,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亲赴前线慰问演出,为抗日战士鼓励打气。前沿战地上炮火纷飞,他以一曲《荀灌娘》振奋人心,令战士们热血沸腾。其中有一战士受伤严重,临死前的最后心愿就是想听一段荀慧生的《红娘》,荀慧生深受感动,满含热泪抱着这名战士演唱,这名英勇战士在喜欢的曲目中,在荀慧生的怀抱中为国捐躯,此幕让在场的每一名战士流下了眼泪。荀慧生在战地得知,由于我军没有强力的战斗机,无法抵御日军战斗机的狂轰滥炸,伤亡极其惨重,他悲愤不已,连忙回京义演连续一周,并将全部的演出收入捐给了前线抗战。荀慧生曾多次通过义演为前线战士捐献飞机,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虽然荀慧生一生命运多舛,经历过许多不为人知的磨难,但在他崎岖坎坷亦多姿多彩的舞台生涯中,他心中充满着浓浓爱国情怀,具有一颗强烈爱国心,可谓德艺双馨。

4.梨园公墓

荀慧生没有显赫的家世,也并非梨园世家,他出身贫寒,一生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才在梨园界获得声誉。在京剧艺术上与其他三位名旦一样力求创新改革,然而他在艺术上的苦心追求并非一帆风顺,早年踏入梨园行曾受到一些思想陈腐守旧的老演员嘲笑,甚至在荀慧生演出时候进行干扰,他们在幕后故意大声学荀慧生带有梆子味的唱腔,作为后辈的荀慧生只能忍气吞声,正由于此,他形容自己的演艺经历是一部伤心史。也正是由于自己的经历坎坷,使之对普通的艺人充满同情之心,旧时唱戏人社会地位低下,一旦失去表演能力,处境堪忧,别说断了生活来源没饭吃,甚至死后都无葬身之所。荀慧生经常对困苦窘迫的艺人解囊相助,经他倡议,四大名旦带头参与募捐购买义地的活动,许多著名艺人也积极加入,在自新华路买下十二亩空地,建成“梨园公墓”。

5.拜师学画

昔时唱戏名角多通诗赋,喜好书画,荀慧生、梅兰芳均擅此道,而作为画家的吴昌硕也好京戏,与梅兰芳和荀慧生都有着不错交情。荀慧生在赴沪献艺之时,因仰慕吴昌硕之绘画,便在书法家刘山农的引荐之下结识了吴昌硕,带着自己的画作登门求教,吴昌硕本是喜好京剧之人,二人志趣相投,吴昌硕见荀慧生年纪轻轻有意于书画,心怀欢喜。在吴昌硕八十寿辰之际,许多友人及其门弟子为其庆贺,一时嘉宾云集,气氛热闹,在当晚的京剧演出上梅兰芳与荀慧生都到场助兴,荀慧生独自表演一出《麻姑献寿》外,还与袁寒云合演梅派的《审头赐汤》,梅兰芳则反串演了荀慧生拿手好戏《拾玉镯》,这为80岁的吴昌硕带来了无尽快乐。1927年荀慧生赴沪献艺,在一品香向吴昌硕行拜师礼,吴昌硕也是甚为喜爱自己的这位弟子,并于这年十月赠诗一额,文曰“乐仙飘飘”。也正是这一年十一月末,吴昌硕溘然长世,荀慧生闻讯赶来,痛哭这位恩师的离去。虽然老师离世,但荀慧生日后仍与其后人来往不断,友情延绵。

出于对中国戏曲事业的热爱,荀慧生在其繁忙的演出活动之外,也不忘热心地传授技艺,提携新秀,以求其荀派艺术后继有人,将中国的京剧传统文化事业发扬光大。1968年12月26日,一代大师荀慧因诸病发作病故北京,黯然离世,终年68岁,当时没有一个亲人在场,可谓孤单告别人世。

(四)荀慧生生平成就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是一位值得中华儿女骄傲、值得后人敬仰的艺术大师。他出身贫苦,6岁就被卖到了戏班子,从一字不识的穷孩子到戏班学唱梆子,经艰苦磨砺,在其27岁时获得了“四大名旦”的桂冠,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并驾齐驱,成为京剧界响当当的名伶,成为独领风骚几十年的艺术大师,培育出不计其数的优秀京剧人才。他除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等处兼职授课外,还在各地演出时随时对学生加以指点,荀慧生向他们授艺,一丝不苟,在他的倡导之下,中国戏校曾开设练字学画课程,他专门讲授了戏理与画理相通的道理。被他提携的后辈京剧演员众多,如童芷苓、吴素秋、李玉茹、孙毓敏、宋长荣、刘长瑜等人。其中宋长荣于1961年拜荀慧生为师,是其关门弟子。荀慧生创始了“荀派”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京剧中的四大名派之一,深受民众喜爱;他不畏强暴,支持抗战和祖国的解放事业,多次义演为国捐献飞机,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他富有善心,修建梨园公墓。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术委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多职。1938年参与北京伶界救济黄河水灾义务演出,发挥了一名艺术家对社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为艺术事业孜孜不倦追求,勇于改革创新,为京剧事业奋斗终生。

(五)荀慧生故居

荀慧生故居位于北京宣武区山西街甲13号,这是他自1957年开始居住近十年的地方。这是一个带花园的四合院,荀慧生喜欢种树,并亲自栽种了梨、柿、枣、杏、李子、山楂、苹果、海棠等数十棵果树于庭院花园中,他精心培育耕耘,荀宅的枣子品质上佳,味道香甜,收获的果实便会赠予梅兰芳、老舍、田汉、欧阳予倩等友人。他将劳动工具擦拭干净后摆放在小厢房中,整齐有序,这座宅院幽静闲适,为其带来了不少生活乐趣。早年荀慧生还先后在南半截胡同、香炉营二条、椿树上三条路北等处居住。

同类推荐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示那些虽然普通、平凡却蕴涵意义的人生。60位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热门推荐
  • 士容论

    士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生安夏一凡迟暮

    陆生安夏一凡迟暮

    喜欢扎上高高的马尾女生季安夏,总是抱着书穿梭在校园各大图书馆,为了获得保送名额,她加倍努力学习只为超越校园成绩榜单榜首陆生,一次偶然的事故,让她与陆生的人生轨迹从此交织在了一起……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林址贤的高三生涯

    林址贤的高三生涯

    多数人经历过学生时代,而我也不例外,我只是想讲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故事(建议阅读方式:不要把这书当做小说看,那样会显得无趣;而是把书当做当做对话型游戏来玩,你会感到无比的欢乐。)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走进中国神秘的地下基地:圈外人

    走进中国神秘的地下基地:圈外人

    本书做了大量的修改,修改了一切,包括人称也改为了第三人称,全面改了,所以要重新发布了。下册也将一并发布,书名暂定为《圈外人和他的神秘世界》在这本新书里,圈外人已经不是特指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的代号。正因此,已经发布的半部分做了很大改动,未发布章节也全面改动,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不过,一本全新的《圈外人》就要问世,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大力支持。现在重新开始了。我们一起期待吧!
  • 寻杯邀影

    寻杯邀影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为何偏偏长寻不得,又恨之入骨?此生,誓要将你掌控手中。应该不长,不会怎么虐。
  • 极品妙手神医

    极品妙手神医

    他是妙手邪医,以一手绝世称奇的医术,玩转都市。
  • 论自带外挂的好处

    论自带外挂的好处

    穿越什么的,童言早已经见怪不怪,就是附带的外挂好像有点不一样。童言:其实我的理想是过上平(hun)平(chi)淡(deng)淡(si)的生活。觊觎神剑的众人:不,你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