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600000002

第2章 京剧概述

(一)京剧简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京剧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堪称中国的“国粹”。京剧亦称“皮黄”,“西皮”和“二黄”两种腔调组成其音乐素材,还兼唱柳子腔、吹腔等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有“国剧”之称,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颇为盛行。如今京剧仍是中国最大剧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的行当(指京剧中的不同类别)丰富全面、气势弘美、表演成熟,成为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作为北京的文化品牌的代表,又称为“京戏”。清朝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彼此影响,吸取了昆曲、秦腔等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还采取了一些民间小调,遂融合发展,演变成京剧。外国人称之为Peking opera。京剧约有一千个传统剧目,经常表演的也有三四百个剧目,其中除徽戏、汉戏、昆曲和秦腔之外,还有众多剧目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自己编写而成的。京剧故事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除有正本的大戏和大量的折子戏外,还有许多连台本戏。京剧的表演擅长表现历史素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京剧源于徽剧,脱胎于汉剧,成长于清代的北京,其发展经历了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发生最大变革的时代。正因如此,京剧才有了对中国文化多方位、多视角的批判与继承,才有了高品位、高水平的风格与特点。随着京剧的发展,人们在创作中愈加精益求精,尤其是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充实京剧的形式和内容,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日臻完善。

(二)京剧角色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可谓细致严格,早期可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后又归成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并在每一行当中再进一步进行细致分工。“生”为除花脸和丑角之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其中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则为女性角色的统称,其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多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独特的男性人物,其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化妆采用脸谱。“净”还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前者以唱功为主,如包拯;后者以做工为主,如曹操。“丑”俗称小花脸,鼻梁上抹有一小块白粉,扮演喜剧人物。

(三)京剧艺术特色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包括唱、念、做、打的京剧表演将这四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既是其表演方式,亦是表演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伴有乐曲的念白,两者表演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两者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的另一要素“舞”。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被称为“四功五法”的“四功”。顾名思义,“唱”即是唱功;“念”指的是含有音乐性的念白;“做”即指表演,称做功;“打”则是指武功。戏曲演员自幼就在这四项基本功上苦心训练,虽然演员各自主攻的行当不同,有擅长唱功的(老生),又有擅长做功的(花旦),还有擅长武打的(武净),角色各异,但每一个演员都必须做好唱、念、做、打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技艺,才能在舞台上更好地刻画戏中不同人物,进而展现作为一名京剧艺术表演者的超凡能力与才华。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譬如: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心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京剧韵味醇厚、耐人寻味。经过无数艺人长久的舞台实践,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诸多方面构成了一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其艺术手段丰富,用法严格。若要完成京剧舞台的艺术创造,就必须很好地驾驭这些程式。京剧形成之早期便进入宫廷,这就要求它表现更宽广的社会生活领域,塑造更多类型的人物,在技艺方面也必须更为完整全面,舞台形象的审美也要求甚高,因而京剧的发展则使其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变得淡薄,其成长与发展相对于其他地方剧种有所差异。京剧表演细腻精致,唱腔声情并茂而委婉悠扬,武戏也用文唱来表演。它超脱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的最大限度,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极高境界。

(四)京剧形成

京剧形成之时是以唱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为主的徽班,于清朝初年流行于江南广大地区。在唱腔上与其他剧种相互借鉴渗透,因而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昆曲、罗罗腔等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年间,高朗亭带领的第一个徽班进京,为乾隆帝八十寿辰庆贺表演,博得宫廷贵族之赞赏,后又陆续有诸多徽班进京演出,其中著名的便是被后世称为“四大徽班”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乾隆、嘉庆年间,京城政治、经济、文化一片繁荣,各剧种艺人汇集于此,三足鼎立的昆腔、京腔、秦腔相互竞争,徽班与京秦二腔同台演出,故有“京秦不分”之说法,徽班表演博采众长,吸收了秦腔、京腔和昆腔之表演优势和舞台艺术体制,曾排演了著名昆腔大戏《桃花扇》。徽班结合自身的艺术特色,在戏剧领域独占鳌头,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唱腔方面以二黄调先声夺人,并将五方之音合为一体,剧目形式多样、选材广泛,表演纯朴真实、文武兼重。在演出编排上,四大徽班各有千秋:三庆以轴子突出,即连日上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擅长昆曲;和春则以“把子”出众,也就是擅长武戏;春台以童伶唱戏吸引观众。此外,四大徽班在艺术经营上各有侧重和独到之处,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京城占据重要地位,如著名的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都以徽班唱戏吸引观众。徽班的发展也正是其向京戏演变的经过,这一嬗变的标志是徽汉合流和黄皮交融,形成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的唱腔音乐体系,其唱、念、做、打的技艺展现也逐步成熟。

嘉庆年间,最早的汉调演员米应先随春台徽班进京唱戏,扮演正生角色,一经演出,声望显赫,被称为汉调表演的先驱。道光年间,更多的汉调演员加入徽班进京唱戏,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开拓下,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交融,编演众多新品剧目,起初分唱西皮和二黄,后来一些演员兼唱此两种腔调,亦有同出戏剧中先唱二黄,再转西皮,彼此协调,浑然天成。

道光末年涌现大量西皮戏,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史料记载,道光二十五年,四大徽班的表演与之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表演大体相似,可以说徽班向京剧的嬗变基本成功。但又有说法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谭鑫培成名后,京剧才算真正形成,因为那时黄皮戏在音乐和表演上才有了严格的区分;在此之前,仍属于徽调领域。

(五)京剧发展

同治六年,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戏班表演京戏,受到观众喜爱,从此京戏开始传入上海,之后上海丹桂茶园又从北京三庆班约来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到沪演出,此后更多的京剧名角陆续南下,如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等人,从此上海便成为继北京之后的另一个京剧表演中心。而这之前的咸丰初年,上海就已经有徽班和昆班演出,出现了各剧目同台演出的场面,南方京戏也形成其独有的特点,也将徽戏的唱腔和表演方式带入京戏表演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京剧戏目表演的舞台艺术。光绪五年起,谭鑫培六下上海,随后梅兰芳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也经常赴沪演出,促进了南北京剧的艺术交流和京剧艺术的发展。

由于京剧随戏班的流动演出较多,其在传入上海之前,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天津、河北一带就是其最早的传播地之一。此外,作为徽班进京的必经之地山东也很早就有京剧表演,早在乾隆年间曲阜孔府就曾安排徽班演员入府演出。京剧早期还传入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20世纪初,传至闽粤、江浙和云南,可谓遍布东南西北。抗战时期,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均有重大发展。

20世纪初,京剧大师梅兰芳三次赴日演出,并将京剧艺术首次传播到海外;30年代,梅兰芳又率剧团至美国访问演出,获得海外观众的极大好评。此后又赴欧洲,到前苏联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国际戏剧界的重视,由此世界各国将京剧视为中国的演剧学派,也将其列入世界戏剧艺术的范畴。从古至今,京剧始终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以其美不胜收的舞台风格和精湛演艺而堪称中国戏剧艺术的精品。

京剧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流派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京剧作为一种新的剧种,它融合了徽戏、汉剧、昆曲、梆子等许多剧种。最初京剧的流派带有地方文化特质,因其由来自大江南北、不同地域的不同腔调形成。随着京剧艺术的日趋成熟,艺术共识度也逐渐提高,京剧也就朝着表演技艺的专业化及个性化方面深入演进。京剧流派的发展推动了京剧艺术整体格局的建设。一直到谭鑫培时代,京剧的表演都是以老生为主的戏目。王瑶卿集众多前辈名家的旦角艺术之大成,对旦行进行了革新和再创造,他突破其严格的分工界限,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四大艺术手段进行融合、提炼,开拓了新的演艺路径,这使得旦角的发展逐渐达到成熟与鼎盛时期,与之前的生角表演并驾齐驱,自此王瑶卿也成了梨园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京剧发展的早中期,流派的创立除其个人表演风格特色之外,往往是对于艺术行当有规范性、宏观性的建设,除了谭鑫培和王瑶卿之外,还有武生中的杨小楼形成其武戏表演的文武兼行之唱法,这种具有哲学艺术观念和艺术准则的武戏文唱法影响到其他京剧行当,传承数代,直至今日,因而杨小楼享有“国剧宗师”的美名。在京剧艺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各个流派的分工也开始趋于精细化、专门化,达到更高程度,以往在表演中大而化之的小地方也变得更加细致丰富。“四大名旦”可谓是基于不同角度完成了王瑶卿大师未竟的事业,将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推向了巅峰。随着京剧不断向演艺顶端发展,演员的分工更加细微明确,许多艺术家都潜心致力于京剧唱工艺术的发展。

同类推荐
  • 飞机大王休斯

    飞机大王休斯

    休斯生于1905年的圣诞夜(12月24日),当时的妇产科医生和邻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不知为什么在正式的户籍中却没有记载,也许这就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霍华德·休斯式的“出生证明”。他的父亲老霍华德·休斯是一位颇有来头的商人。休斯家族的祖先是迁居到弗吉尼亚殖民地——詹姆斯镇的威尔士人。这个家族曾向西开拓肯塔基、伊利洛斯、密苏里等地。在拓荒过程中,休斯的曾祖父因为在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而被奖予40英亩的密苏里未开发地,他于是便安居下来,专心务农。休斯的祖父在密苏里做过教师,后来越过密苏里河移居到大陆中部的衣阿华,成为那里的市长,并且曾出任过推事,也曾担任开业律师,一生很有成就。
  • 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这本书里,有着26位唐宋文人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们的185首(篇)传世作品。26位文人的生平轶事里,有历史,有政治,有战争,有风俗,让你对一千年前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和那群站成不朽的人们有一个全新而完整的认识。而那185首(篇)作品,作者带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感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跨越时空将它们娓娓道来。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互联网”时代,江湖烽烟四起,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终于在不惑之年领悟到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并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站在风口上重新开始,从0到1,创造了小米神话。“雷布斯”成功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使得小米公司估值5年翻了300多倍,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本书通过对雷军及雷系企业成长史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你诠释为什么小米自面世以来,每一款产品的投放,都能引起米粉的尖叫和轰动;为什么金山一夜之间濒临倒闭又能绝处逢生;为了打造小米生态圈,雷军做了哪些布局?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从斗破开始的女装少年

    从斗破开始的女装少年

    云岚转生在了遮天世界!却又穿越到了斗破世界!云韵:师弟我们什么时候订婚啊!薰儿:跟你三年,你竟然是个男的!萧炎:师傅!你辣到我眼睛了,我破碎的心!
  •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刘诗涵,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平凡而不普通的女高中生,她,希望好好读书,从未将儿女情长绕上心头。但是因为偶然的意外,爱情来敲门,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被驱逐,又被接纳,小小的心灵受创……何依依,性格开朗外向,愿意跟所有的人交朋友,但是背后总是藏着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让自己在寝室里有一席之地,她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在女生之间挑拨离间。为了爱情也可以恩断义绝。她不愿意随遇而安,只相信事在人为。叛逆的少女时代,热情的校园学生,喧闹的女生寝室密语不断。女生间的矛盾,学生间的纯爱,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青春时代。
  • 梦见0a

    梦见0a

    哦,原来一切都是梦啊,但有时真实的好像又不是。
  • 引木生

    引木生

    身为大夫不是只救人不杀人吗,你要是知道真相,还有颜站在我面前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宇之恋

    甜宇之恋

    是按《甜蜜暴击》的结局继续写下去的,主要写明天和方宇的甜蜜生活。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
  • 妖倾六界

    妖倾六界

    毕业晚会后到底发生什么?穿越是偶然,还是一场阴谋?魂跨千年,生死书录不再有轮回。环灵镯?古怪的灵力?她到底为何如此与众不同?誓不为妃,一朝封为郡主。奈何神秘管家无所不知?还是自己太过无知?[无知吃货篇]千兮:“你若乖乖跟着姐姐走,便有肉吃!”花百儿:“笨女人!精灵是不用吃东西的!”...千兮:“你看,这果子好漂亮啊!”说罢,又咬了一口手中的果子。冥玄:“郡主,那是繁缕果,剧毒。”千兮:“噗!”她吐掉嘴里所有的果子。可是好似某人已经吃了n个。...千兮:“这是鸡长得好奇怪啊?不过味道不错!”黑暗处。冥玄内心无奈:“郡主,那是风鸣鸡,恐怕明日整个清灵村都会暴动。”...[无知异界篇]千兮:“百儿,方才的人挺厉害的,我答应了他一个条件,他立马便把你救活了。”花百儿:“笨女人!他不过是为我输了灵气,你也可以”千兮额上一黑线。...千兮:“看!我抓的马儿最漂亮了。”冥玄:“兮儿,这是麒麟马。”千兮:“难道不算马?那我不是输了?”花百儿:“你能再无知吗?那是马中贵族,就算他们加起来也是你赢。”...千兮:“这丝绸产自何方?竟如此丝滑?”侍女:“王妃,这是红魔玉衣,是温兽之皮,王特地从红魔山上猎给王妃的。”千兮:“哦?如此说来,这很珍贵?”侍女:“是的,王妃。”千兮:“那我收回赏赐你的那匹。”侍女:“王妃......”...[虐缘柔情篇]冥界有浯河,香气萦绕。镜中如幻月,蛊惑人心。河底扑白骨,尽头不见底的,瀑布无声息。一抹身影一纵,我没有输给任何人,我只不过输给了你的江山,你们的江山...千年后,故事开端......【男主片段】何谓生?何谓死?纵手操天下,少年可有情?手中一卷书,纵可死千人。人间生死本由命,他只不过是操纵之人。一旦那倾世容颜刻在心底,他竟也害怕死字......倘若你安在,江山于谁手中,又与我何干?...(男主女主身心健康,一对一,此文慢热,开头虽闷,渐渐会新颖幽默,杜绝雷同文。
  • 索连环

    索连环

    就在飘雪的那天,苏红找到了我。苏红打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发呆,出门看到苏红和她的车,眼前猛地一亮,禁不住绷直了身板。苏红开的是宝马X3,炫目的宝石蓝就像苏红一般高贵。苏红遥控锁住车门,昂首走来,那细碎的步伐走出一些摇摆和柔软。苏红伸出手说,苟局长,我是苏红。本地话中夹杂些上海清音,缭绕出吴语软糯,没有了本地话语的生硬。我情不自禁地微笑,虾米样把苏红迎进我的办公室。苏红是同学邹三介绍来的,邹三在电话里开玩笑说,是个美女,知道你的胃口。很久不见邹三,印象还停留在高中时期,可能他对我的印象也是如此,否则不会连玩笑都带着那时候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