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700000002

第2章 天造天府(1)

导读: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乘,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谓天府。”汉代文学家刘向在《战国策》中以毫不吝惜的赞美笔调描绘了巴蜀之地、成都平原,从此,四川独享“天府之国”的美誉,成了美丽丰饶的代名词。

传奇的天府之都,悠久的古蜀文化;难以解读的历史之谜,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辉煌的三星堆文明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奇迹?古老的金沙遗址在悄然传递着什么信息?富庶的巴蜀之地,究竟经历了多少血与火的洗礼?让我们来到成都,走进天府之国,揭开它三千年三次崛起的神秘面纱,一同探索它历史记忆的人文本源。

北纬30°线上的奇迹

三亿六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貌结构。它北依秦岭,南靠云贵高原,西临雪山和西藏高原,东向长江三峡。这个巨大的盆地,只有夔门一个出口 ,而成都,正在这个盆地的中心。

公元前4世纪,中国古蜀国开明王朝五世(一说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也就是今天成都的双流县,向北边一片山水环抱的平原地带动迁,并在那里大兴土木,构筑城池。“成都”之名,据说源于古蜀先王对上古英贤的景仰。《史记》中曾有记载:“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意为:舜在历山耕田,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镇,三年就变成大城市了。 崇拜先王的执政者们,出于崇敬和向往,给新生的都府取名为“成都”。

于是,在中华版图之内,诞生了“成都”这个名字;而且,从此以后,“成都”之名延续了两千多年而未变更——在中国最古老的大中城市里,既未更名、又从未迁徙的城市,仅此一座。古蜀文明与开明王朝:古蜀文明时期共经历了五代蜀王,蚕丛氏长于养

蚕,柏灌氏与鱼凫氏善于捕鱼,杜宇氏工于农耕,而因为后来的开明氏擅长治

水,所以杜宇氏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开明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望帝让位”的故事。从此,古蜀国进入繁荣的开明王朝时期。

这个刚刚诞生的蜀国首府成都,恰恰处在地球北纬30°线的南侧,而正是这条纬线的两侧,多少年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中外专家学者难以解释的巨大谜团——

北纬30°线附近,诞生了一系列世界自然人文奇观和难以解释的神秘现象:埃及金字塔、北非大沙漠、苏伊士地峡、喜马拉雅山、三峡、长江入海口、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百慕大三角区。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和道教这五大宗教,也都发祥在这条神秘纬线的两侧。

那么,中国的成都呢?

奇特的是,处在北纬30°线两侧的地区,大都炎热少雨,甚至是无垠的沙漠。而成都平原上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清水秀、一片翠绿。宇宙和自然的力量在造就了成都险峻闭塞的地理环境的同时,也赐予了它美丽惊人的妙水奇山。

更为奇特的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成都的自然灾害要远远少于其他地区,无论是洪灾、旱灾、风雪、冰雹、蝗虫还是地震,都极少发生。

这里,真是一座天造的天府。

然而,奇迹不仅仅来自于我们无法解释的宇宙和大自然,天府的先人凭借聪明才智同样造就了璀璨的人文景观。

三星堆——古蜀文明之光

1986年,距成都只有38公里的三星堆,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考古界所瞩目的焦点。三星堆出土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绝世珍品,改写了中国的文明史,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新的谜团。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向世界昭示了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具有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它的神秘性、唯一性是众所惊叹的。

历史悠久的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沱江冲积扇上,北临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传说玉皇大帝曾从天界撒下了三把土,正落在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起于成都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仿佛排成一线的三颗金星,所以被称为“三星堆”。与三星堆隔河相望的是一处高出周围地势的弧形台地——月亮湾。月亮湾曾有一棵高大的马桑树,虬枝怒放,玉树临风,被称为“婆罗树”。每逢月夜,此地别有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是闻名遐迩的汉州八景之一——“三星伴月一婆罗”。

现代考古发现的结果证实:这三堆土实际是古蜀国都邑的南城墙,城墙上的两个缺口,是因为年代久远,城墙剥蚀坍塌而形成的。

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达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未曾间断。1929年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石器。这些玉石器以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以“广汉玉器”之称声名鹊起。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对三星堆长达七十多年的发掘研究由此起步。

1986年,两处三星堆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使得上千件稀世之宝重见天日,轰动了全世界考古学界。经多年考古发掘证实,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 800年到2 800年,延续时间约2 000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可以一步跨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揭开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国文明的面纱,将蜀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填补了中国考古学、青铜文化史、青铜艺术史上的诸多空白,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然而,三星堆在向世人展示古蜀文明的神秘精深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

三星堆文明源自何处?为什么出土的“三星堆人”都是高鼻深目、阔嘴大耳,看起来并不像中国人,他们到底来自哪里?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 500年,而后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它为何突然消失,最后又归于何处?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祭祀器具,明显带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出土的珍稀象牙和来自印度洋的海贝,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三星堆还是个各国来朝的宗教圣地吗?古蜀地僻人稀,“不与秦塞通人烟”,是怎样吸收引入了外界的不同文明呢?

……

古蜀文明展示的奇迹并没有结束,更多的惊喜和疑团在上个世纪接踵而至——

距发现三星堆遗址不到15年,一支开发楼盘的建筑队,在成都市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用挖土机撞开了金沙遗址的大门, 再一次震动了世界。

发掘中的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

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又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地。

整个金沙遗址分布范围至少有4~5平方公里。遗址的东部“梅苑”东北角区域是宗教仪式活动区;遗址的中南部“兰苑”文化堆积分布区是居住区;遗址的中部“体育公园”文化堆积分布区是居住区和墓地;遗址的北部是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发掘的黄忠遗址,该遗址主体遗存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

应是金沙遗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沙遗址墓葬区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清理和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共两千余件,包括金器四十余件、铜器七百余件、玉器九百余件、石器三百余件、象牙骨器四十余件。此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象牙和数以万计的陶器、陶片等。

过去史学界认为,成都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建城史,金沙遗址的发现把成都作为古蜀都邑的历史向前推进了700年!而在3 000年前的世界,古蜀文明应该是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之一。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不仅把巴蜀的古代文化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还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与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同样繁荣昌盛的生动景观,它的文化艺术成就,可谓独树一帜。

古代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面罩、金鱼、金虎、金璋等黄金器物,展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黄金加工制作技术;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太阳神鸟金箔饰、金箔蛙形饰、金喇叭形器和金盒等10件金饰器物,风格奇特,图案诡异。在铁器尚未出现的三千多年前,巴蜀大地的先人们却凭借高超的技艺,打造出了如此众多且美轮美奂的饰物。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太阳神鸟金箔饰,它的厚度只有0.02厘米,重量却达到了20克,是蜀人在3 000年前创造的一件非凡艺术品。 太阳神鸟金箔饰形制为圆形,内有镂空图案,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圆形金箔上的镂空纹饰,如同一幅均匀对称的剪纸图案,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空的圆圈,周围有12道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旋转芒,呈顺时针排列;外层图案是四只逆向飞行的神鸟,整幅图案看似一个神奇的漩涡,又像是旋转的云气或是光芒四射的太阳。神鸟环绕飞行使人联想起金乌驮日翱翔宇宙。这种太阳和金乌巧妙结合的图案,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它透露了有关古蜀太阳神话传说的宝贵信息,记述了商周时期蜀国盛行的太阳崇拜,为今人了解古代蜀地的精神观念和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关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太阳神话,《山海经》等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既有神人合一的特点,又是金乌的化身,是太阳神鸟三足乌。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在宇宙中自东向西飞翔,晚上就停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这实际是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观察和想象。十日神话传说在殷商时期长江上游的古蜀王国中十分盛行,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 辰曦传

    辰曦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曲离歌起,多少往事尽。
  •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原为1854年兰克为巴伐利亚国王讲授历史的记录稿,在他逝世后的1888年正式发表。在总共19次讲座中,兰克概述了欧洲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在序言中,他对人类历史的进步概念做了反思,提出每个时代都是特殊的,有其独特的原则和效能。继而,按照编年顺序讲述了一系列的历史性事件及其看法:罗马帝国时期,东方与西方的联系是基督教得以传播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先决条件:形成民族国家和教皇特权的中世纪;欧洲大国产生的18世纪;以及兰克本人所处的“革命时代”,即他所称的危机时代。最终,他认为,人类虽然有可能在物质方面取得进步,但却完全不可能在道德方面日臻完美。
  • 三国之争锋乱世

    三国之争锋乱世

    华夏意志的苏醒,各国意志的交锋,秦始皇与亚力山大大帝到底谁强谁弱,历史又该如何变化。。。新书剑吟太虚,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支持洋芋,谢谢!
  • 闯红楼

    闯红楼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
热门推荐
  • 万界宝塔

    万界宝塔

    胡小天在自己家旅馆中,意外获得了可以联通万界的宝塔,于是胡小天为了一些目标就开始奔波于修仙世界、魔法世界、科技世界、蛮荒世界、仙神世界等各种世界……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在当今高度监管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行业离大众生活似乎越来越远。推荐《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一书,源于我们对金融行业的隔膜,也源于金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历史上,中国文化的排序中“士农工商”,“商”一直地位最低,商业史本就很少被整理,金融史料更是缺乏。民国以来就少有这方面的研究积累。新中国成立后,局囿于特定的意识形态,金融学者们往往缺乏客观立场,更缺乏有价值的史料。每一次回顾历史都可能是一次观念的清理和创新,研究和发掘新的史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梳理;而创新源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历史的发掘。
  • 那年阳光下的你我

    那年阳光下的你我

    时过境迁,爱一直都在心中蔓延,我们还会是最初的样子吗?……
  • 出卖

    出卖

    以“铁路战争”为故事背景,描绘了一幅俄、日争夺三江地区资源的真实图画,生动而深刻地展现面对外寇,有人出卖身体、灵魂,直至民族尊严和国家财富。一个土匪头子采用绑将军女儿的票,反过来又救她的手段,获得将军的信任招为女婿。将军被俄国人暗杀后,他掌管了巡防军。这位草头王司令危机四伏,他的身边既有早年潜伏下来作为将军义女的俄国间谍雨蝶,又有日本情人美女间谍月之香,还有革命党秘密派到司令身边做副官的人……故事在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地展开。作者笔下一群特殊人物——墙头草县知事、唯利是图的商贩、富有正义感的木帮总管等群相,既有一致同慨敌人,又有自己选择道路和独特性格。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 重生系统之心

    重生系统之心

    落破的苏洵被一个神秘的老人送了一个卡。从此走人生巅峰
  • 沙城年少

    沙城年少

    年少时光总是令人怀念,纯真无知而又快乐的年代总是让人回味。成长了,那些童真,那些欢乐也远离了。我所要讲述的是在一所乡镇中学历发生的故事,小镇少年的故事。90年代出生的我们,没有出生在城市里,而是在乡村出生,或许幸运亦或不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童年的精彩。一直以来的文学大都是都市文学,讲述的是都市里的读书、恋爱时光,鲜少读到关于农村学子奋斗、恋爱的故事。其实,中国的农村真的有很多很好的题材,很多故事值得书写,值得发掘。我的这篇小说就是想反映一下中国90年代出生的农村学子的生活、恋爱故事,不同年代人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想把很多人所不知道的农村学生的初中时光表现出来,谨以此致我们逝去的年少时光......
  •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的小说深刻而锐利,语言机智而酣畅,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创作中所显示出的开创精神,为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精选和节选了蒋子丹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囚界无边》《长大不容易》,中篇小说《桑烟为谁升起》《风月@E时代》《从此以后》,短篇小说《左手》《绝响》《黑颜色》《没颜色》,散文《彭师累了》《复数史铁生》,随笔《一个人的时候》《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你看你看鹿的眼睛》等,全面反映了蒋子丹的小说创作成就。
  • 暗黑之仙剑

    暗黑之仙剑

    暗黑修仙剑,一剑镇群邪。恶魔在人间,仙剑杀群魔。
  • 她在秋日里沉眠

    她在秋日里沉眠

    沈晚唱向来有自知之明。封城喜欢她的时候,她可以放下所有死皮懒脸地贴上去,不管别人说什么。封城不喜欢她的时候,她便跑得远远的,收敛起一颗真心,绝不碍着他的眼。后来走投无路,她终于回来,被人狠狠地桎梏住——“沈晚唱,你说你逃了这么久,我该怎么罚你?”她笑得妩媚,“封少罚得我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还不够吗?”“不够!”直到最后,他的姑娘终于被他弄丢了,他方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