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900000003

第3章 特稿(2)

当然,京剧的这三个基本特征,诚如先生所说,是京剧界经过多年探讨积累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概括而成的。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在这种概括中,关于京剧的基本特征,一般的说法,多是综合性、节奏性、写意性、虚拟性、程式性、时空灵活性等,显然有过于宽泛而失之确当之病,且一“性”到底,缺乏层次划分的定性语言。先生的贡献首先在于,由众多的特征中,提出写意、虚拟、程式三个概念;更为关键的则是分别施之以“型”、“性”、“化”的范畴,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的表述。先生于此之重要贡献,我以为正在这深中肯綮的“型”、“性”、“化”之间。

据我个人体会,这里的“写意型”,是管总的,前提性的,属于基本精神的层面,而统摄一切;“虚拟性”则为方法层面,它使抽象精神和具体形态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所谓具体形态,便是“程式化”的语言层面了,是对写意及其方法对象的落实。比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嗅花”动作,首先须有写意之精神的前提,人们才会认同舞台上的“无”中生“有”;其次是须以虚拟方法来诱发观者的想象,从而使“有”得以产生;最后则须运用“卧鱼”这一程式语言将其体现,接受者方能具体感受。概而言之,是写意精神(型),虚拟方法(性),程式语言(化),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周严的京剧表演体系的描述、界定。

有学者曾对此三个范畴提出质疑,以为此说,还不足以将京剧和其他戏曲剧种相区别。就此,思再兄曾做出回应,提出再加以“皮黄腔”的界定,以期能解决此问题。我以为大可不必。任何事物对象都有其共性的一面,绝对个性是不可能的。再则,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是属于学理层面的,皮黄腔则落入了技术层面,也不在一个层次上。进言之,即或如是,也还是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汉剧也是“皮黄腔”,又将如之何?那还有完吗?我以为,思再此议,怕有蛇足之嫌。

元化先生对京戏的研究,是把它纳入到他的“反思”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并展开的。在元化先生的谈京剧文章中,如前说《京剧与传统文化丛谈》无疑是“重头戏”。元化先生在《学术集林》(卷五)的编后记里说到“为了撰写这篇文字,笔者查阅资料和进行构思用了半年多时间。文章谈的虽是京剧,但不仅限于京剧问题,其中涉及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京剧所含的传统道德观念,中国传统艺术的固有特征等等多方面的问题。笔者半年来所考虑的问题大多写在这篇文章中了。”而元化先生是将《京剧与传统文化丛谈》收入他的《九十年代反思录》中的。这就表明,王先生此时对京剧的研究,不纯粹是从爱好角度出发,更不是心血来潮的随意之作,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反思背景下的一方天地,成为他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整体文化反思的一个构成、一个方面、一个个案、一个题中应有之义,其意义实不可低估。尤其是于京剧自身——这是一个我们不曾感受到的高视点下的京剧,一个开阔视野中的京剧!

很奇怪,我读先生的谈戏文字,不知怎么感受到的,是其内中隐含的沉郁、顿挫。这使我想到,先生于旧诗十分喜欢,又特别是杜甫的,且背得许多老杜的诗;而元化先生喜欢京戏,又“尤喜爱余派”,继而是最爱看杨宝森的《伍子胥》。杜诗“沉郁顿挫”,世所公认。京剧老生的余杨一脉,亦世所公认,这个“一脉”,在我看来,要点便在他们也都是既沉郁又顿挫的。是故,老杜、余杨亦一脉。元化先生喜欢老杜,老杜沉郁顿挫;元化先生喜欢余杨,余杨沉郁顿挫——其实元化先生也沉郁且顿挫的。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而这种沉郁顿挫的背后,是元化先生的忧患(先生曾谓,反思是出于一种忧患意识),是元化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京剧在内的的忧患!

在我协助先生编辑谈戏集子时,关于其何以冠名,我曾建言:“您不是有一本《文学沉思录》吗,再来一本《京剧沉思录》,岂不是好?”元化先生郑重说道:“文学方面,我还可以;京剧,我没到这个水平!”元化先生沉吟片刻,提出用《谈戏笔札》(以后又改为《清园谈戏录》),并说:“我还是喜欢用这样的题目,平实一些,朴素一些,不花哨,不张扬。”接着莞尔笑道:“只是不知道,这样对销路是不是会有点影响?”我也笑了。

俞平老杂忆

黄裳

抗战中从沦陷的故都北平传来消息,鲁迅先生留在故居的藏书有出售的传闻,藏书目录已在琉璃厂书肆出现,时已落水的周作人也想插手其中,企图选取藏书中部分精粹。这就使留居上海的先生家属焦急万分。传闻扑朔迷离,莫知真相。许广平夫人极需得知实况,以便挽救。遂请友人于一九四四年以游览故都为名,赴平探望先生遗属,顺便了解售书情况。赴平游览者之一是唐弢。结果不错,先生的遗书手稿得不散入市肆,其中重要部分终由许先生携归上海,这是后话。

唐弢他们於慰问先生在平家属、商量保存遗书之余,遍访先生在平故友,其中就有苦住危城的俞平伯先生,并请求手书墨迹,返沪后裱成条幅,悬之斋壁,为我所见。平伯所写为褚河南的《枯树赋》,笔精墨妙,令人意远。此际唐弢斋中留有当年鲁迅选辑《北平笺谱》,弃余残叶,我就选得数张,冒然致书平伯先生求字。得到复信并诗篇不少。其一诗作于“丁亥九秋”,丁亥是一九四七年,诗意凄恻,可见作者当日心情。这是我以晚辈与平老论交之始。

解放初我到北京,访问俞先生于老君堂旧寓,顺便组稿。那时平老尊人阶青先生新逝,家境拮据,心情很不好,亟愿写稿,俾得稿酬济急,苦无题目,我就建议旧作《红楼梦辨》绝版已久,读者亟愿得读新篇,何不就此改写,当为读者欢迎。平老欣然接受,于是《红楼梦研究》的开篇几章就陆续在《文汇报》的副刊发表。记得原稿是随便写在废纸背面上的,用行草写成,不计行格,排版颇不容易。而屡屡催问稿费,可见当时的困窘。岂料此书后来竟成批判重点,为解放初文字大案之一。我虽噤无一言,但心存惶愧,悔曾有此一建议。平老后来在通讯中也说“此书之成,全为经济,无关政治”的话。可见当时对运动的认识,不过如此。

平老对平生着作,极注重装帧。从最早的诗集《冬夜》(一九二二)起,《忆》(一九二五)、《西还》,一直到一九四八年的《遥夜闺思引》,莫不精心设计,别出心裁。《冬夜》是扁长方开本,封面书名左侧有圆形弹琵琶仕女图,幽雅别致。《忆》则是丝线穿订的四十开小册,全书手写影印,出作者手笔。有朱自清跋,丰子恺插画十八幅,其中八幅是彩色,如此装璜,可谓前未曾有。一直到《忆》问世后二十三年出版的《遥夜闺思引》,更用作者手书的绝妙小楷珂版印行,道林纸本,用丝线订。更是难得的善本,前后两版总共印了三百余册而已。

他的散文最早由开明书店印行的《燕知草》,也是线装本,中有作者手写之页,有丰子恺彩色插画,有旧笺纸的插叶,有湖楼摄影,彩绘缤纷,动人心目,是新文学书刊中难得的善本。“良友文学丛书”中收有平伯的《燕郊集》,有两种版本,其一是黄道林纸,假皮面软精装,一时视为精品,其实十分俗艳,充溢洋场气息,关於流行一时的“米色道林纸”,当时周作人就批评过,认为这在日本,不过用作广告、招贴,质脆而薄,哪里可以用来印书!平伯大概在知堂座上,得闻此论,因此《燕郊集》就有了两种版本,于“硬领皮靴”本外,别有一种白道林纸本,封面自写书名,朴实无华,与充满洋场气的通行本,崭然别出。可见其注意装帧,有如此者。

平伯以说词名世,早岁喜说清真词,晚岁更有《唐宋词选释》之研究力作。他自己也作词,早岁有《古槐书屋词》,刻本,许宝(俞夫人宝驯弟)手书上版,卷首大题下不着撰人,依杭郡词人旧例,只钤二朱印:“平伯所作”与“德清俞氏”耳。此书罕见,小册,更易毁失。我偶得之于来青阁。以为帐秘。庚申(一九八○)端阳,平老更以新刊《古槐书屋词》二卷见赠。此书叶圣翁题,扉页后三行牌记,“俞平伯着,古槐书屋词钞,庚申刊于澳岸。”首平伯手写叶遐庵旧序,正文二卷,皆许宝驯手写。卷一末有“岁在癸丑(一九七三)中秋节姐宝驯书於京郊新寓”跋。略云,“闲若七弟早岁临池,于十三行颇有会心,曾为平伯写此词,刊本流传甚稀,瞬阅四十载,家中仅存一红印本,虞其遗失,顷重摹之。抚迹追思,百端交集。”卷二尾有宝驯一九七九戊午腊八跋,后钤“耐圃老人八十后所作”白文大方印。跋略云,“其卷二昔年清本佚于丙午(一九六六),零篇四散。其年月先后,均无次序。平经友人敦促手定,余亦自告奋勇,愿为重钞。”

《古槐书屋词》发行者书谱出版社(香港),承印者文集印刷所(澳门),定价港币拾元整。套朱精印。余有跋,

七日前游京师,谒平丈於三里河寓,告已以此册见寄。前日归沪,见此小册,印制殊精,亦近时善本矣。所附诸跋,俱有情致。可知许俞两家故实,亦读燕知草之一助也。漫记卷末。庚申五月二十七日,黄裳。

新时期来,平老每有所作,辄以相寄。庚申二月,又以影印本《如影》一册见赠。首有自记云,杂稿今存香岛外孙女处,书名取“书者如也”之义。所收为一九七七年后手书诗词杂稿。时“文革”初罢,余憾犹存,颇有谴责前朝权要之作。如一则先写李商隐“隋宫”一诗,继解题云,“一九七八年七月四日,偶读新闻,戏套袭唐诗。昔人谓义山诗多被西诸公抄袭割裂,若兹俳谐,弥可愧也。七七日记于京寓。”诗云,

“背人颜色冷红霞,鸟来时日影斜。(贾生赋云,庚子日斜兮鸟集予舍。怪鸟鬼趣,皆恶道也。)十二巫峰啼蜀碧,青衣江水即天涯。(沫若二水,青衣江,皆蜀中川名)空闻秦火销馀暖,不见燕京噪晚鸦。(北京昔有老鸦,今寂无闻)地下若逢真武,岂宜重问女皇家。”平伯涂。

诗语诙诡,难得确解。旧诗妙处,恰在疑似之间。此诗是也。亦有明白无隐者,如下一首。

前闻有将景印骆宾王集者,后因故中止。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晨枕偶忆,口占六言云:

陈琳檄愈头风,宾王讨照辞雄,遗集真堪吓鬼,文章天下之公。平伯耄矣。

此则明白如话,不劳考证辩难。“文革”中常闻有大字本书出版,便老眼也。然常人绝不得见,印数恐亦无多。否则今日拍卖场中何不一见。市人重清宫刻本,即极无聊之书亦得善价。如有“大字本”出,岂不远胜武英殿、扬州诗局本乎?《如影》中尚有怀旧友朱佩弦诗,情感真挚,故人情重,见于绢素,读之兴慨。

又有“感禅宗六祖事”一诗。诗云,

金轮女帝当阳日,一衲天南旨弗遵:谁谓空门忘节操,花开五叶道弥尊。后有注云,旧唐书云,慧能住韶州广果寺,神秀奏则天,请追慧能赴都,慧能固辞曰,吾南有缘,不可违也。竟不度岭而死。天下乃散传其道。己未(一九七九)端节於北京。

此则不知何指,有熟知掌固秘辛者,望能解此惑。有疑为故友陈寅恪作者,差近似,亦未敢定。

平老喜作书,每问必答,我处尚存遗笺数十通。编全集时未见征求,遂成“集外”。平老晚年亦偶作小文,但不欲发表。来信每说我近又偷写一文,但惮商榷,遂不见於报刊,但每以原稿复印见示。时我方写文论陈沅事,他即有两文谈梅村“圆圆曲”,谈言微中,饶有趣味。此文只就其平生着作版本少加疏解。别有阐说,当俟异日。

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关于马一浮的“国学”——答王韧先生

朱维铮

作者按:王韧先生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大师》栏目的首席编导。他和他的同仁,为将百年来中国的教科文卫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通过形象化的电视媒体,介绍给千千万万的观众,付出了巨大努力。忝居人文学科从业者,我向来以为青灯默照,甘于寂寥,乃我辈宿命,偶而难却友朋好意,被迫“上电视”,也不敢哗众取宠,只讲自以为是历史话题,并以能讲的真话为限度。或许因此得王导青睐,涉及他们准备拍摄的某些历史人物专题,时常向我垂询。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回应绝不敢越位,如《庄子》所说:“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无奈有时王导垂询的问题,在他看来应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在我恰属于盲区。这不,王导拟向观众介绍马一浮,一位去世已四十年的“现代儒者”,一位生前自居“大师”而在近年突然得到某些学人炒作的人物,遇到其人其学的价值判断难题,于是下问于我。这在我曾经讨论的清末民初学术史的时限以内,但我对其人其说的认知,没有越出浮泛之外。不得已,只好漏夜重读马一浮的几种遗着,唤起十多年前初读其书的记忆,用一日夜草成一函,敬答王导。不料多位友人,见到拙函,均为可以公表。适值《悦读MOOK》特约编辑林韵女士,又第N次向我催稿。林韵女士是我的同校而不同系的学长,相识已逾五十年。由她传达也是复旦校友的《悦读MOOK》主编褚钰泉先生的约稿之命,我只好推宕,却不能敬谢不敏。日前得学长电,限期必交一稿。怎么办呢?唯有移花接木一策。幸得王韧先生同情,允将他与我就马一浮问题的通信公表,以下便是函件内容。

王韧先生:

十日电邮奉悉。我对马一浮缺乏研究。往曾一阅马镜泉《马一浮传略》(收入《中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毕养赛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见其中谓一九○四年十一月马一浮回国,带回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一部,是“最早把马克思着作引进中国的中华第一人”云云,即不谓然。盖此人不知一八九九年中国已在“引进”马克思着作。我在一九八二年纪念马克思逝世百周年一文,已略考“引进”的过程,见拙着《走出中世纪》增订本,第379至382页。及阅至马镜泉谓马一浮于二十一岁(1903)在美仅一年,便在工余遍读西文名着二十余种,并由英文译出法德俄革命史数种,越发不能置信,因所列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诸书,如今均有中译本,欲读任意一本,即非数月可毕,况英德诸文本乎?况数达二十余种乎?此若据马一浮自述,适足以表明其言伪而诞。

以后得马镜泉编《马一浮卷》(乃刘梦溪主编之《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略翻目录,年表及所收诸种序跋,即不欲细读,唯于内收《蠲戏斋书信选》颇感兴趣,因所选书信二十七通,多涉及清末民初学界一隅史事也。

今承咨询五问,不得已再翻《马一浮卷》,但限及十年前偶作记号诸则。以下呈复,止于印象,仅充参考,不足为据。

一、介绍马一浮的“价值”

同类推荐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新闻正义论

    新闻正义论

    本书是关于新闻正义的学术专著,全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包括五章,分别探讨了新闻正义的基本内涵、基础理论和实现路径,既有理论层面的宏观阐释,亦有具体案例的细致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出版价值,适合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参阅。
  •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本书是国内独有的全面解读全球电视剧产业最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由30多位传媒专家和业界精英倾情奉献,是一部集时效性、权威性、精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行业著作;是一部发现规律、把握趋势、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最新实物研究大全。
  •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石该如何奠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相关成果对中非教育交流和产能合作的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地方民主立法的有益尝试:《辽宁省市场中介组织管理条例》立法实践与探讨

    地方民主立法的有益尝试:《辽宁省市场中介组织管理条例》立法实践与探讨

    2011年5月27日,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辽宁省市场中介组织管理条例》。这是一部在人大代表有关地方立法的议案中选定的立法项目,采用委托起草法规草案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比较充分地集中社会智慧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地方性法规。立法机关在整个立法活动中,比较充分地运用了当前地方立法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民主立法形式,在立法方面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彰显了我省民主立法的进步,在辽宁省地方民主立法的实践和探索上,具有引导和示范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她重生为凤府的病西施,南宫家的退婚,往日承诺重提,让她不得不嫁给傻子王爷……侯爷之子为她中美人局,被父斥逆子,天下人讥笑,他却不改初衷……凤曦在阴谋漩涡中求生,回首灯火阑珊处,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 农门医妻:撩个将军来种田

    农门医妻:撩个将军来种田

    好容易赚来第一桶金,渣亲上门讨要,呦呵,是谁养成你伸手就要的习惯,没爹娘教吗?她可不介意代劳。心心念念的老相好是个人渣,拒之千里之外的郎君却是个情种。王清白庆幸自己早日认清这点,不然还要被人渣要挟。中医传到古代,不好好发挥专长,简直有罪。王清白一手经商,一手救人,两不耽误!救死扶伤虐渣亲,呕吼!
  • 顾念的奇缘

    顾念的奇缘

    顾念是一家奢侈品店的店员,那天的她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刚刚变回单身;雍凛出身优渥,刚刚分手的他被父母安排相亲,心情十分糟糕。这一天仿佛和平时的364天没什么不同,但夜深人静后,意外发生了——打开灯光的那一瞬间,顾念看着镜子里的人,彻底呆住了,雍凛同样站在洗手间的镜台前,他看着旁边柜子上放着的瓶瓶罐罐,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我相信奇迹存在,因为我遇见了你。"
  • 九域武皇

    九域武皇

    一介平凡小子陈安,穿越到类似华夏历史的玄幻世界。诸子百家、唐宗宋祖……众多华夏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风流人物争相辉映,谱写出一曲玄幻盛世的赞歌!在这武道昌盛,强者为尊的玄幻地方,平凡小子陈安,受尽欺侮。所幸,天可怜见,他得到了“酒域杯”的认可,从此觉醒了体内的两种血脉,继而一飞冲天,横扫各大天才,轰杀诸多枭雄,成为九域至高无上的武皇!“既然重活了一次,那我决不能再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陈安手握“酒域杯”,嘴角挂着淡然的轻笑,眼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愈发旺盛……
  • 正了知王药叉眷属法

    正了知王药叉眷属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位师兄不太冷

    这位师兄不太冷

    叶云扬穿越了,但他发现他是原主身体的第四任穿越客,前面三任穿越客都在半年内因为各种诡异的事件死去,很快就轮到他了。对此,叶云扬心中压抑,战战兢兢,不知道还能活多久……直到有一天,因为一次热心的举动,他被一只小白狗救了一命……帮人亦帮己,为了战胜幕后黑手,为了修道长生,从此以后,他决心做一个热心人。“我的师兄不太冷!”师妹苏月如是说。
  • 竹马赖青梅

    竹马赖青梅

    【小白版】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穆容荞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在周岁那一年抓周的时候抓住了麦梓浩的裤子,从此,她就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她就想不通了,明明小时候那么可爱的一个大好青年,长大了怎么就变成一个无赖了?进她的屋,睡她的床,还赶走了她身边无数朵桃花!好吧,虽然都是些烂桃花,可不带这样的,好不好?【正剧版】三年前,他留下一纸书信弃她而去三年后,他带着光环强势回归三年前,他的爱如此残忍三年后,他的爱不顾一切可是,一切的一切,是否还能一如昨天?那错过的三年,又可否能做到似水无痕?【一句话版】其实就是一枚单纯大青梅被一头腹黑小竹马赖定,并逐渐拆吃入腹的辛酸史。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赖定单蠢小青梅》
  • 解放一江山

    解放一江山

    全国大陆解放后,国军的残余部队退至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其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拱卫台湾和对大陆实施反攻的前进基地。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发动攻岛作战,此为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斗历时两天,至1月19日2时,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岛指挥官王生明阵亡。
  • 猎谍之王

    猎谍之王

    他们的战争结束,我们的战争开始了。大战的后面活跃着他们的影子,他们是真正的强者。
  • 腹黑王爷太难追

    腹黑王爷太难追

    当一个只会毒舌的财迷,碰上一个更加毒舌还腹黑的王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人家穿越成皇后,王妃,再不济也是个庶女,而我呢,,,乞丐!然后呢,青楼!要不要来这么狠啊?我会逆袭的!王爷的马车来了是吧,我要用上现代所有碰瓷技术好好敲一笔!喂!是我要坑你!不是我要以身相许!相信我,这是一个让你一点都不想看下去的超级爆笑绝宠不同于其他穿越文的屌丝女逆袭记